騎上自行車,陳妙林又出發了,這次的路線是新疆和西藏。
身為「中國最大的民營酒店掌門人」,陳妙林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業餘愛好:騎車。過去幾年裡,他帶著車隊完成了多次讓人驚嘆的騎行之旅。2008年,迎接北京奧運他們從杭州出發,穿越七省市騎行到北京;2009年,他們成為大陸首支完成環臺灣島騎行的自行車隊;2011年,他們飛赴法國曆時19天挑戰環法賽道;去年9月,他們由長春一路向南騎行至香港,全程近5000公裡。
這次陳妙林和他的車隊要挑戰的是新藏線——這次活動誘惑如此之大,他甚至推遲了去法國購買酒莊的行程。
本次新藏行計劃騎行路線只有2823公裡,但進入藏區後一直到岡仁波齊山,平均海拔在4400米,有11個山頭是5000米以上,最高的卓瑪拉山達5630米,陳妙林和車隊有11天要在這4400多米以上的高原上騎行和生活,這也是新藏線之所以被公認為難度最大、最具有挑戰性的原因。
6月9日,微信朋友圈更新,本次騎行活動官方微信號通告——「又有一個隊員退出了,高反讓他無所適從。」
陳妙林和車隊已經在新藏線上跋涉了半個月,車隊多名隊員因為高原反應嚴重不得不退出。同樣是這一天,他們剛剛通過長途騎行聞之色變的「死人溝」進入藏區。
自5月25日從獨山子出發以來,陳妙林和車隊遇到了太多事先沒有想到的困難。5月25日新藏行第一天,全程132公裡原本看上去很輕鬆,被隊員認為本次新藏行的熱身。但是早上出發,直到晚上23:45他們才騎到目的地喬爾瑪,新藏線第一天就給了他們此行一個下馬威。
此後的日子,計劃趕不上變化是常有的事,也有不少隊員因為種種原因掉隊,甚至不得不放棄此次騎行活動。陳妙林也沒有多幸運,短短半個月騎行中,他經歷過感冒、中暑、腹瀉和高原反應多重考驗。
「今天開始是此行最艱難的開始,但對我來說,遇到最不幸的一件事,就是前天的拉肚子沒有完全恢復。昨天中午的一餐美味,正宗的新疆大餐,使剛剛好起來的肚子更加變本加厲,晚上竟然拉個不停。」
在6月4日的騎行日記中,陳妙林記錄了騎行生涯以來最難熬的一天,如果情況得不到控制他甚至不得不退出。他告訴記者,吃藥後當天上午還好,但是到了下午肚子又拉又疼。騎行中不但考驗體力和意志,還擔心腹瀉引起脫水。
「在高原上脫水,後果不堪設想,我已顧不上吃東西,不停地喝水,儘量往肚子裡灌些食物。騎行時間越來越短,翻過一個(坎)休息一次,最短的半個小時就休息、補給一次(也一定要方便一次),此時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堅持』。」他說。
因為晚上住宿的地方兵站條件有限無法輸液,僅僅配了些藥,所幸藥物有效果。第二天上路的時候,陳妙林用來補充自己體力的只有兩種食物——稀飯和葡萄糖注射液。
陳妙林說要感謝車隊的後勤組,因為他們用熱水瓶裝了滿滿一瓶稀飯,他用這些艱難地挺過了腹瀉後遺症,才沒有掉隊。
,海拔越來越高,身邊不少年輕的隊友因為高原反應嚴重不得不退出。倒是前期經歷感冒、中暑和腹瀉的陳妙林高原反應還不算嚴重。
昨天,開元自行車隊通過「死人溝」進入藏區。62歲的陳妙林,依然在路上向夢想中的目的地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