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開元酒店在香港交易所敲鐘上市,這是掌門人陳妙林旗下開元集團第三家進入資本公開市場的企業,酬賓宴後,陳妙林表示自己敲鐘時內心平靜,「早已有思想準備」。
陳妙林,被稱為「旅業梟雄」,當年曾打過一場轟轟烈烈的蕭山賓館「保衛戰」,才有了今天引領旅業的開元集團。更有意思的是,辛辛苦苦打拼下來的「江山」理應交接給下一代,可他卻不讓自己二個女兒接班,這到底為那般呢?
上市夢圓,陳妙林「三箭齊發」
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金文杰先生及非執行董事陳妙林先生(左)參加開元酒店港交所上市敲鐘儀式
陳妙林「三箭齊發」,上市夢圓!3月11日,上市路走了14年之久的開元酒店(浙江開元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終於迎來了敲鐘的日子,正式登陸港交所。
掌門人、董事長陳妙林表示,上市融資並非缺錢,實際上開元酒店現金儲備充足,但是上市可以極大提升品牌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助於開元酒店把在浙江省的成功經驗更快地複製到全國。同時,在香港上市讓開元酒店可以對接國際資本市場,有助於企業更進一步規範運作,做決策時更加重視資本回報,聚焦於為股東、賓客和業主創造價值。員工也能因上市獲得了成就感,更容易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一年半前,陳妙林將開元集團交棒於陳燦榮率領的高管團隊,如今,他對於自己的決策頗為滿意:「2018年雖然不是開元利潤最高的一年,但卻是發展最好的一年,因為這一年集團負債率為歷史最低。這一成績足以說明開元高管團隊有能力帶領好企業前行。」
IPO時,陳妙林引入攜程和格林豪泰入股。開元酒店是中國領先的中高檔連鎖酒店集團之一,目前的酒店網絡覆蓋全國遍及22個省份、直轄市及自治區。按中國在營及已籤約待開業酒店客房計,根據高檔酒店客房數量,集團現為第三大酒店集團及國內最大酒店集團。
開元酒店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金文杰先生(左)、執行董事兼總裁陳妙強先生(中)及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李東林先生(右)
截至2018年年末,開元酒店集團旗下擁有12個酒店品牌組合,包括開元名都、開元度假村、開元大酒店、開元觀堂、開元·曼居酒店、開元名庭、開元芳草地鄉村酒店、開元頤居、芳草青青房車營地、開元森泊、開元美途和阿緹客等酒店品牌,涵蓋中檔至高檔系列酒店,目前經營管理150家酒店,並有169家已籤約待開業酒店,預計於未來五年內開業。
上市當日小型酬賓宴後,開元集團創始人陳妙林受訪中表示,敲鐘時內心平靜,因為「早已有思想準備」。開元酒店登陸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意味著陳妙林的開元集團主業主板上市夢圓,開元酒店是開元集團旗下第三家進入公開資本市場的企業。
2013年,開元集團旗下的開元酒店REIT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這是全球第一個中國的酒店REIT。何謂REIT,即「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一家企業將將商業不動產如辦公大樓、酒店、停車場等,包裝成為基金供投資人投資。這方面的案例不少,比如臺灣富邦家族的「富邦一號」,即是此種類型。
2015年,開元物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這是國內首批掛牌上市的物業公司。
陳妙林(左)上市夢圓
在A股上市,曾一直是創始人陳妙林的一個夢。他曾表示,這是退休前要做的二件事之一。2004年,開元即開始籌劃上市申請,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按他的設想,是希望將開元整體打包上市,可因種種原因,一再耽擱,轉向REITs上市也是無奈的選擇。
陳妙林之前已表示,要推動開元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國內主板IPO。如今,轉戰港股上市,雖未圓了A股夢,也算是一個圓滿的結果吧,畢竟他已苦等了14年啦!
與很多創始人不同,陳妙林在布局上市港股公司開元酒店的管治架構上卻選擇「神隱」,並不顯山露水。從發行後的股權結構上看,開業旅業集團系公司的主要股東,目前出任開元酒店董事兼董事會主席是金文杰,先前他負責集團日常營運的管理;而創始人陳妙林在開元酒店僅掛了一個非執行董事頭銜,主要負責為本集團整體發展制定發展策略及提供指引。
另外,陳妙林的弟弟陳妙強,於2017年1月起,被起任為公司總裁,現為董事會執行董事。目前,陳妙林的二個雙胞胎女兒,均未出現在開元酒店董事會及高管名單之中,這也應了其先前「不一定非得二代接棒」表態。
「旅業梟雄」真的不讓二個雙胞胎女兒接班?
開元旅業集團掌門人陳妙林
曾有人如此評價開元旅業集團創始人陳妙林,說他是「旅業梟雄」。理由是:遇挫折不頹,雖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遇大勢而起,雖身九死而獨往矣。身為商賈卻勝似商人,精明強幹識人辨人,兢兢業業胼手胝足,胸襟風流且慎獨自醒。如此者,可謂旅業梟雄。
事實上,以「梟雄」定義陳妙林的人生屬性,可能並不全面,或者說可能很難用一、二個標籤來囊括其中。陳妙林,中國最大民營酒店集團——開元旅業的掌門人,同時他也是胡潤、福布斯等各色富豪榜上的常客,另外,他亦是浙商群體中的「體育大咖」、運動達人,更被譽為「商業鐵人」。
陳妙林熱衷於騎行、冬遊、馬拉松、冬季鐵人三項賽,曾接受「冰桶挑戰」、穿越藏北無人區、出徵環法、還曾在零下20度的松花江裡冬泳。陳妙林說:「連自己的身材都管不好的人,企業也很難管好。」
中國商界酷愛運動的成功人物不少,比如王石、潘石屹等;一個企業家保持著健康體魄,心態也會更坦然一些,這對企業是有好處的。運動是個永恆的主題,如今已成全民時尚,國內外很多的知名企業家,其運動能力多是很強。不過,企業家對極限運動的青睞,甚至樂此不疲,僅算是個人興趣愛好而已,的確不少人有自我炒作嫌疑。
陳妙林(中)出席酒店年會
對於運動,陳妙林得出了一個結論:「辦企業如同跑馬拉松,馬拉松有終點,可企業沒有。」這句話很中肯,家族企業要成為「長跑」冠軍,關鍵在於其續跑能力有多強,如同一趟馬拉松式的長跑,中途中需要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的難題,需要不斷修行,更需要勇於承擔責任,尤其是克制住短期的欲望。
陳妙林,生於1952年,祖籍杭州蕭山,一共有兄弟姐妹6個,加上父母、奶奶和他的外婆,小時候,一家十口人都靠著父母二人80多塊錢的工資過日子,人口多,雖不算窮苦,過得也很艱辛。
先前看過不少文章說陳妙林8歲就做上人生第一個生意,從邏輯上理解,可能多少帶著點「吹噓」!陳妙林是在蕭山縣城出生的,小時候他跟著哥哥利用暑假賣冰棍,事實上,不光是陳妙林兄弟,這樣的經歷很多60後、70後、甚至80後都曾經幹過,並不算有啥稀奇!
等陳妙林年紀大了一點後,哥哥「上山下鄉」去了農村,16歲陳妙林去了當地木材公司當一名臨時工。工作積極肯幹的他,後來獲得「轉正」,成為一名正式編制的木材公司職工。三年後,他被調至木材公司的上級單位——縣物資局計劃業務科,此後,從秘書、團委書記一路往上爬,到陳妙林28歲那年,他已是物資局屬下金屬公司的經理。
蕭山招待所的老照片
1985年,時任經理的陳妙林,利用補償貿易,花了很少的錢,從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家鋼廠拿到了很多鋼材資源,引起領導的重視,曾被列為物資局副局長的候選人之一。計劃經濟時代,物資局是一個最「吃香」部門,那是許多人擠破頭都進不去的地方。
命運似乎和陳妙林開了一個玩笑,日後,他並沒有帶上副局長烏紗帽,反而是一紙調令,讓他去改造蕭山招待所,即後來的蕭山賓館前身。也許,當時的陳妙林萬萬沒有意識到,這是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陰差陽錯」,讓陳妙林開啟了30多年旅業生涯。
蕭山賓館草創之初,除批了一塊地,上級既不撥錢,也不給材料;那時的陳妙林,並不想當什麼賓館經理。為了留在物資局,他跑去和領導講條件:讓我改行可以,可得讓我有絕對的管理權,所有事業編制的職工全部改為企業聘用,但「胳膊擰不過大腿」,領導也沒同意,無奈之下,陳妙林只能乖乖去赴任。
搞賓館飯店這一行,陳妙林是一個「門外漢」,怎麼辦?他的辦法就是「借腦」,多次登門浙江大學旅遊系一個副主任的家,向他虛心求教。到後來,這位副主任給賓館開了一個培訓班,慢慢的,陳妙林對這一行業有了較全面的了解。
1988年1月1日,蕭山賓館正式開業,這是杭州蕭山首家涉外旅遊飯店,也就是日後開元旅業集團的第一家酒店,集團「母體」。不到半年,蕭山賓館的營業額就達到1800多萬元,創下稅利248萬元,一下子走到全國同類飯店的前列,成為浙江酒店業的一面旗幟。
蕭山賓館股份制改造
接下來,就該提一場轟轟烈烈的蕭山賓館「保衛戰」啦!
讓陳妙林未料不及的是,僅過了三年,政府就決定收回蕭山賓館的管理權。對陳妙林來說,這無疑是「一盆冷水潑頭」,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要給別人抱走。
不願退出的他,決定放手一搏。數日後,一篇《從三江兩湖的旅遊飯店開始談起》上了報頭,擺上蕭山縣領導辦公桌上。文章大致說,蕭山賓館之所以能這一帶做好了,是好的機制在起作用。與之同時,當地幾大銀行行長也紛紛向領導寫信,反對收回蕭山賓館的管理權。
無疑,這一連串的動作,都是陳妙林「妙招」,縣常委會重新開會,收回原先的想法。
騎行中的陳妙林(前左)
多年以來,有關國企改革的話題一直爭議不斷。浙江財經學院經濟與國際貿易學院教授謝作詩認為:其實,全部的經濟改革,歸根結底體現在,也一定體現在產權的變革上。改革開放40年來,無論是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還是城市的利潤留成、利潤包幹、經理人員持股和股票期權,本質上都對於私產的承認。以經濟學的視角來看,重要的不是名義上的所有權,而是實際的控制權、收益權和轉讓權的配置。
國企改革「前無古人」,困難自成一家。在謝作詩看來,國企改革有沒有問題?有的。我們錯誤地以為國有企業是可以政企分離的,誤以為公司制也是適合於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我們甚至錯誤地以為,只要實現了股權多元化,國企改革就大功告成了。我們錯誤地堅持國有控股,因而阻礙國有股及時、有步驟地退出經濟了。
1994年7月,浙江蕭山賓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此後,在單體酒店「蕭山賓館」取得成功經營的基礎上,自1994年-2000年間,陳妙林逐步向多家酒店連鎖經營發展,並運用參股、購買、兼併、全權管理等方式,先後杭州陽光休閒山莊、蕭山開元美食城、蕭山開元城市酒店等多家酒店納入旗下。
2000年,趕上國企改制「末班車」,陳妙林以6000萬元買下開元旅業全部股份。如今,開元已成為一家擁有280多億元總資產、26000多名員工、涉及酒店、房地產、建材和其他各種新興產業的旅遊產業投資與運營的家族企業集團。2018年胡潤百富榜中,陳妙林以90億財富排名427位。
陳妙林獲受「第三屆全球浙商金獎」
2017年8月3日,是開元旅業集團掌門人陳妙林66歲的生日,也是他宣布「退位」的交棒之日。過去,他因不讓兄弟、女兒接班,而是交棒予職業經理人的故事,一直被浙商界傳為佳話。
那一天,正式宣布退休的陳妙林,將其創立的開元旅業集團董事長職位,交予公司第二大股東、曾經是他的第一任秘書陳燦榮。陳妙林的胞弟陳妙強,現為新上市港股公司「開元酒店」執行董事兼總裁,雖非掌門人,也不能說陳妙林先前說的話「破功」,但他無疑是高管團隊中一個「實力人物」。
有人就此評價稱,在浙商群體中,把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管理,陳妙林是開創了先河。3年前,陳妙林接受浙江媒體採訪中稱:「這不是突然的決定,10年前我就做出過承諾。55歲時說過60歲從總裁位子上退下來,結果58歲就把總裁讓出來了。董事長的職務本來也想早兩年退,但產業受到了一些衝擊,只能把(卸任)時間往後推。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應該是越早退越好。」
陳妙林(中)與女兒陳佳雙雙出席杭州開元森泊度假樂園剪彩儀式
在接班人問題上,陳妙林認為:一個創始人沒必要把企業的管理權緊緊攬在懷裡。「我關心的從來都不是企業的最高領導權,也不是擁有最多的股份,而是怎樣讓企業更接近於成為『百年老店』。」
數年之前,陳妙林總結自己成功之道時表示:「經營企業三十年,我最大的本事,一是認人準,二是能分配股權。」在他58歲時,將總裁交給小他12歲的陳燦榮,到65歲時,又將董事長寶座也交給了陳燦榮。
陳妙林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大女兒叫陳俊,小女兒叫陳佳,二個女兒均在英國接受過教育。據說,選擇報考大學專業之時,二代人曾有了爭執。陳妙林認為女孩子學習藝術可以陶冶情操、培養氣質,故而希望女兒報考音樂專業,但大女兒陳俊卻希望學習父親從商,選擇學工商管理。
今年1月,陳妙林與小女兒陳佳雙雙出席杭州開元森泊度假樂園正式運營的剪彩儀式;相關介紹中,陳佳的職位是杭州開元森泊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品牌負責人。
陳妙林董事長的大女兒、FBN成員陳俊女士
早期的相關信息顯示,陳妙林的兩個雙胞胎女兒陳俊、陳佳,均沒有參與開元旅業的公司事務,其大女婿目前在上海,有自己的公司,做的很大,而小女婿,之前在開元旅業旗下的房地產公司做副總。
二個雙胞胎姐妹行事低調,鮮少在正式媒體上露出。2016年G20杭州峰會前一天召開的B20峰會前夕,有四十多位全球知名家族企業成員齊聚杭州天域·開元度假村,討論交流家族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和未來。當時,活動是受陳妙林董事長的大女兒、FBN成員陳俊的邀請,不過其關聯網站並未介紹陳俊的具體職務,僅稱她是FBN成員。
FBN,指的是國際家族企業協會,其現在有超過9000名會員,來自3000個家族,覆蓋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當中,有很多傳承數代、具有悠久歷史的家族都是FBN的成員,比如艾烈希、蕭邦、傑尼亞 施華洛世奇、 唯寶等。
陳妙林、陳俊父女與FBN成員交流中
在浙商群體中,方太的茅理翔認為,自己打拼下的「江山」,理應交給下一代,讓它成為家族企業,代代相傳下去。可10多年前,就企業的傳承問題,陳妙林與茅理翔曾有一次激烈的爭論。按照他的想法,企業不一定非得二代接棒,如果有好的職業經理人團隊,未嘗不是傳承的好路徑。
有人問陳妙林,為什麼不交給女兒?他說:「如果我女兒接得了這個班,那我肯定是交給我女兒,可能更放心一點。如果我弟弟能夠接這個班,那我可能會交給我弟弟。從目前的情況來說,我權衡了各方面的利弊,女兒肯定是接不了班,也不捨得讓女兒接班。」
那次與FBN成員交流當中,陳妙林董事長除了分析家族文化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外,針對在場嘉賓的提問,陳妙林也講述了他在女兒成長過程中的一些教育方法和觀點,並重申了他「女兒過得幸福快樂最重要」的一貫觀點。
目前,大女兒陳俊已獨自創業,曾創建投資公司「 衡毅投資」,主要負責地產基金項目,該公司比陳妙林的大外甥小「半歲」,大約是2013年開的。
以前,對父親「女孩子做事業不太適合」這一套傳承觀念,陳俊很不服氣,日後自己成家立業,身兼女兒、妻子、母親、老闆等多個角色,也多少能理解父親陳妙林的想法。陳俊後來說,爸爸應該是這個意思:女人要做好事業,付出的可能要比男人多的多,女人要被更多的事情所牽絆,家庭以及子女。而女人要同時擁有成功的家庭和事業是很難的。
開元旅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陳燦榮
陳妙林的接班人是現任開元旅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陳燦榮,他1964年出生於杭州,1988年開始從事飯店業工作,歷任杭州蕭山賓館總經理、杭州之江度假村總經理、杭州開元名都大酒店總經理、開元酒店管理公司總經理、開元旅業集團副總裁、開元旅業集團總裁等職務。
時間是傳承最好的證人。納愛斯創始人莊啟傳曾說:「其實一個企業,只要有一個好的體制,用不著非要是你自家的。沒這個必要的。」萬向創始人魯冠球生前也曾明確表態:「對於接班人,我現在推我兒子,如果將來有能力超過我兒子的優秀人員出來,只要能夠把企業搞得更好,能夠為農民多增加收入,為農村富裕做出貢獻的,我可能會要調一個,這個是可以改變的。」
現如今,二個家族企業接班人的謎底皆已揭開,在傳承跑道上,「交給誰?」、「誰來交」、「怎麼交?」,如何選擇與規劃,怎麼樣才算是最好的接班人,交由時間來證明吧!
有必要提及一點,家族的代際參與和培養職業經理人管理團隊並非是一種「相生相剋」關係,現代企業制度下,其控制權、所有權、以及經營管理權在代際傳承過程之中,既可統一,讓二代實質參與,也可分離的。尤其是在企業產權關係明晰,股權架構設置合理等情況下,主導企業具體運作的,也並非一定由家族二代親自上馬、衝鋒陷陣。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點擊下方關鍵詞查閱更多精彩文章:
潮商傳承系列:
莊靜庵 | 李嘉誠(1、2) | 謝國民 | 劉鑾雄 | 黃光裕 | 陳經緯 | 羅康瑞 | 柯樹泉 | 馬興田 | 陳凱旋 | 林世鏗 | 林偉章 | 黃楚龍 | 姚振華(1、2、3、4) | 吳清亮 | 郭英成 | 潘迪生 | 林百欣 | 紀凱婷
長三角人物誌:
汪力成 | 張近東 | 劉益謙 | 沈文榮 | 華若中 | 陳德康 | 馮海良 | 車建新 | 李兆會 | 林國強 | 周正毅 | 周建平 | 曹明芳 | 陳金根 | 陶安祥 | 蔣錫培 | 祝義才 | 高德康 | 周耀庭 | 徐鏡人 | 施正榮
臺灣家族企業:
臺積電 | 頂新 | 富邦 | 華懋 | 臺泥 | 統一 | 正新 | 臺南幫 | 誠品書店(1、2)| 寶成(1、2)| 鴻海(1、2)| 國泰(1、2、3)| 新光(1、2、3、4)| 臺塑(1、2、3、4)
熱點企業內容:
東芝 | 夏普 | 豐田 | 戴爾 | 印象劉三姐 | 麥當勞 | 福特 | 沃爾瑪 | 連卡佛 | 喜得龍 | 蒙牛 | 萬達 | 融創 | 萬科 | 碧桂園 | 恆大 | 娃哈哈 | 樂視 | Uber | 達芙妮 | 易到 | 老乾媽 | 格力 | 三星 | 紅星美凱龍 | 順豐 | 華為 | 百度 | 阿里 | 騰訊 | 京東 | 臺泥 | 金龍
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後臺回復「轉載」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