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開元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於本月下旬開始路演,目標於3月中旬於港交所主板上市,集資額超過10億港元。2月15日,據港交所披露,開元旅業集團旗下開元酒店已通過上市聆訊,這或許意味著開元酒店終於有望結束長達14年的漫漫上市之旅。
開元酒店於1988年在浙江省杭州市成立,目前,已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高星級酒店集團。截至2018年8月31日,浙江開元酒店旗下共經營及(或)管理140家酒店以及12個酒店品牌組合,遍及22個省份、直轄市及自治區。其中81家酒店及約1.7萬間酒店客房位於浙江省。此外,其還擁有135家已籤約待開業酒店,設有逾3.3萬間客房,該等酒店預計於未來五年內開業。
招股書顯示,在截至2015年及2016年12月31日的年度內,開元酒店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5.221億元、16.02億元;毛利分別為人民幣2.441億元、3.197億元。在截至2017年12月31日為止的年度,開元酒店的收入和毛利分別為人民幣16.65億元和4.319億元;而在截至2018年8月31日為止的8個月內,開元酒店的收入和毛利分別為11.19億元和2.50億元,這一數據相比2017年同期有所增加。
2015年至2017年三年的經營利潤分別為5581.4萬元、1.197億元、2.250億元;截至2018年8月31日為止的8個月內,經營利潤為1.395億元,同樣高於2017年同期。
可以看出,近四年來,開元酒店的營收狀況都有較為穩定的增長。
事實上,早在2004年,開元便曾計劃赴港上市。但時至今日,其才過了港交所聆訊,上市之路已經走了長達14年,這期間,開元旅業還曾對「輕」、「重」資產進行分拆,並分別推進上市進程。
2005年3月,開元旅業曾宣布於當年10月赴港上市。當時開元的計劃是將浙江開元蕭山賓館、杭州開元之江度假村、蕭山開元城市酒店等整體打包上市,募集資金2億至3億元。
然而,香港會計協會卻在當年10月出臺新的固定資產折舊標準,將原有的40年折舊年限改為20年,這意味著開元的淨利潤將大幅縮水,上市計劃也由此擱淺。
到了2008年,開元又曾試圖重啟上市計劃,但適逢全球金融危機,該計劃再度被擱置。
不過,開元顯然並未放棄上市融資。它更是將旗下輕重資產進行了拆分,將酒店業務分成酒店資產和酒店管理兩大板塊。
2013年,開元將旗下5家自持物業的酒店房產資產打包,以REITs(產權信託投資基金)方式登陸證券市場。總資產部分算是實現了曲線上市,但與此同時,開元也並未放棄其輕資產部分的上市計劃。
此次上市的便是開元旗下的輕資產部分,包括酒店經營和管理兩部分。截至2018年4月底,酒店經營包括25家租賃酒店及6498間酒店客房,約佔在營酒店客房的21.5%;2家自有酒店及382間酒店客房,約佔在營酒店客房的1.3%。酒店管理則包括全方位服務管理協議項下的90家酒店,19923間酒店客房,約佔在營酒店客房的66%;及向獨立第三方擁有的13家酒店授出特許經營權,擁有3375間客房,約佔在營酒店客房的11.1%。
開元酒店表示,上市集團融資款項中超過一半用於開發中高檔酒店、商務及度假村酒店,其餘將用於IT系統升級和品牌推廣等。
在風險方面,開元酒店表示,「我們經營所處的酒店業面臨激烈競爭。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其他酒店集團,包括擁有良好品牌及知名度的其他主要連鎖酒店。如果我們無法成功競爭,我們的收入或利潤可能下降,或者我們保持或增加市場份額的能力可能減弱。」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DF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