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失去左腿的他愛上騎行:娶妻生女開客棧 拿掉假肢挑戰新藏線

2020-12-11 紅星深度

10月13日深夜,已經在新藏線上跋涉12天的孫有志告訴紅星新聞,他在旅途中最想念的,是他不到2歲的女兒。

用「獨腿丈量人生」多年,如今,28歲的孫有志在騎行和客棧經營者的圈子裡已經是個名人。然而,在8年前,他還是一個因車禍失去救死扶傷夢想的青年:20歲生日前夕,還是大一學生的他,永遠地失去了自己的左腿。

命運的車輪發生偏轉後,孫有志堅強爬起。幾年間,他從頹廢到奮起,旅遊、支教、騎行、經營客棧,期間邂逅愛人又誕下愛女。他默默踐行著自己每年長距離騎行一次的諾言。

▲孫有志騎行抵達西藏阿里地區留影 受訪者供圖

在他自開始騎行就從未歸零的自行車碼錶上,24000公裡是孫有志抵達西藏日土縣多瑪鄉後的讀數。在他前方,還有2000公裡的新藏線在延伸。

如果說一開始的騎行,他有「證明自己可以」的意圖,那現在的他,則是在磨礪自己的意志力。這次騎行,孫有志沒有做準備工作,甚至在騎行正式開始前他還把假肢寄回了家。他在自行車踏板上安裝了一個鎖扣,固定住右腳,開始了一隻腳的騎行。

孫有志說,這麼做的目的是想挑戰一下自己的極限,「騎行中的困難是一定能克服的,生活中的卻不盡然。」

▲孫有志和騎在他肩膀上的女兒 受訪者供圖

不幸與轉變

醫學生大一遇車禍失去左腿,旅行打開新世界

車禍發生之前,孫有志是山東濟南一所本科院校臨床醫學專業的大一學生。讀書、畢業,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大夫,遇上一個懂他愛他的姑娘,組建家庭生兒育女……這本是他要走的路,直到2009年3月那場帶走他左腿的車禍發生。

時至今日,孫有志依然不願對外界談起事故的細節,但他清晰地記得,車禍發生後的一個月,是他20歲的生日。一個人,在最年少輕狂的年紀失去了一條腿,不管是對心理還是生理來說,都是巨大的打擊,對孫有志亦然。這個出生在河南新鄉輝縣的青年,生命中遭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打擊。

「當時在病房中醒來發現自己腿沒了,突然覺得活著沒多大意義了。」在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孫有志如是說,他甚至不顧家人的勸阻,試圖拔掉插在他身上,為他續命的管子。

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感覺自己的生命是黯淡無光的。為了治療肢體的創傷,他休學一年,但心靈上的創傷耗費了他更多的時間。再次回到校園,原本開朗的他陷入極度的自卑中,「甚至不敢和同學並排走。」

▲孫有志在車禍中失去了左腿 受訪者供圖

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2013年,孫有志與往日的同窗一起迎來畢業,也面臨著找工作。畢業前,他也像其他的同學一樣,把自己五年的學習濃縮成幾頁簡歷,放到人才市場上接受用人單位的選擇。然而,肢體的殘缺為他找工作帶來了巨大的障礙。求職的不順利,讓孫有志鬱鬱寡歡,但與剛遭遇車禍時相比,他已經找到了自我排解的方式。他告訴自己,「生命有時就是無奈,但你必須接受它,不能妥協!」

力排眾議後,他買了一張前往漠河的火車票。正是這次旅行,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的人生開始從車禍後的黯淡慢慢變回彩色的。

騎行吧!青年

自行車騎行讓他重燃生活鬥志

在第一次旅行成功之後,孫有志意識到,失去左腿並不代表不能遠行。於是,他的旅行一發不可收。

幾個月的時間裡,壓抑許久的他全國各地四處走,去山東爬泰山、去新疆喀什領略西域之美、到西藏拉薩感受高原魅力……最後,他前往雲南麗江,在當地一家教育機構做志願者,「包吃包住,很開心。」

2013年5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網上認識了雲南大理的一個殘疾自行車運動員,在其幫助下,他學會了騎自行車,「職業的殘疾自行車運動員都是在自行車踏板上安裝一個鎖扣。」但當時孫有志沒有正式工作收入,騎的是教育機構的車,鎖扣只能用繩子代替。

在做志願者的閒暇中,他開始擺攤攢錢,準備買一輛自行車送給自己,「我擺攤賣東西,賺了幾千塊錢。」最後他用賺來的錢買了一輛山地自行車,這也是孫有志擁有的第一輛自行車。

之後,他又到當地的一家客棧幫忙,直到2013年9月初,他才再次回到輝縣老家。這一番旅行,孫有志不僅看到了異鄉的美景和山河的壯美,更大的收穫是,他不再自怨自艾,重新燃起了生活下去的鬥志。

▲孫有志在騎行途中休息 受訪者供圖

騎行收穫愛情

第一個騎友成了他的妻子,兩人生下女兒

在老家經過幾個月的訓練之後,孫有志開始嘗試長距離的騎行。他的第一個騎友,後來成為了他的妻子,「我們2012年就認識了,那時我在新鄉市中心醫院實習,她是我的病人。」當時孫有志有意記下了姑娘的聯繫方式,之後兩人經常互動交流。

嘗試著在網上發布「鄭州騎行去海南」的信息後,這個姑娘第一個響應了他。2014年3月初,他們出發了。一路上,兩人相扶相敬,感情也迅速升溫,在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孫有志提到,在騎行的路上姑娘(現在的妻子)曾主動把行李放在她的車上,弄得孫有志很不好意思。

▲孫有志在路上 受訪者供圖

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跋涉,他們先後抵達許昌、武漢、嶽陽、長沙、衡陽、廣州等城市,中間還經歷了自行車丟失的挫折,最終,孫有志一行抵達海南。在海南,他們還環島騎行了一段時間。

▲孫有志的妻子,兩人因騎行產生愛情,走到一起 受訪者供圖

從海南回來沒多久,2014年的11月,孫有志與姑娘的愛情瓜熟蒂落,兩人成婚。2015年11月,他們的女兒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孫有志的妻子和女兒 受訪者供圖

這期間,孫有志在2015年初與朋友合作,在內蒙古呼倫貝爾開了一家客棧。那時,他正式放棄以醫生為職業的夢想,轉戰旅遊行業,「很感謝我的妻子,當時我說了自己的想法後,已懷孕的她沒有絲毫遲疑就趕到了內蒙古。」說起妻子,孫有志語氣溫柔。

騎行一發不可收拾

決定每年長距離騎行一次,最難忘騎行川藏線

第一次騎行的成功鼓舞了孫有志,不僅鍛鍊了他的吃苦耐勞、獨立自主能力,也磨鍊了他的意志,「更重要的是通過不懈努力,證明自己完全可以騎行,不能看輕自己了。」

▲2016年,孫有志(右一)和騎友們在拉薩布達拉宮前合影留念 受訪者供圖

也是在那時,他暗暗告訴自己,以後的每年都要進行一次長距離的騎行。2015年,他從哈爾濱出發,一路騎到了北京;2016年,他沿川藏線從成都一直騎行,抵達珠峰大本營……

▲孫有志在朋友圈記錄的騎行感受 受訪者供圖

談起騎行中記憶猶新的事,孫有志講述了2016年騎行川藏線最後50公裡發生的一件事。因為缺乏經驗,8月6日這天,一行人的補給斷了,「我們一行三人就剩下一罐能量飲料。」最終,靠著這一罐飲料的激勵,他們順利抵達珠峰大本營。

▲孫有志(右一)和兩位騎友向珠峰大本營衝刺 受訪者供圖

在抵達大本營之後,三人把這罐飲料分喝了,「當時還在罐子上刻了字留作紀念。」最後,孫有志把罐子送給了同伴中年齡最小的男孩,「我當時給他開玩笑,說以後混得不好了就拿著這個罐子來找我,有我一口吃的就不會讓他餓著。」

▲孫有志當時所發的朋友圈 受訪者供圖

今年10月再出發,挑戰極限

拿掉假肢,單腿騎行新藏線

今年的騎行計劃,孫有志早就定下來了,但因為他準備在新鄉萬仙山景區開一個客棧,稍微耽誤了一下,「8月就約好了,前段時間客棧一直在裝修,空不出這麼多的時間。」在裝修大致完成後,10月1日,孫有志出發了。

說起自己的新客棧,孫有志稱,「那是輝縣南寨鎮後地村原來的小學。」他介紹,這所修建於1998年的學校後來荒廢了,他便花錢租了下來,改造成客棧。

他介紹,這次騎行的同伴來自江蘇連雲港。10月18日下午,已經在獅泉河休整了4天的孫有志告訴紅星新聞,同伴因為受傷,已經放棄騎行,「我在這裡等下一撥人,繼續同行。」

孫有志說,他的人生幾乎是被騎行拯救的,「因為騎行,我認識了很多騎友,讓我的性格變得更開朗了,見過了那麼多的美景,心胸也變得寬廣起來。」

▲孫有志(左)在路上遇到的騎行者 受訪者供圖

▲西藏阿里地區旅遊發展委員會給孫有志發的新藏騎行證書 受訪者供圖

新藏線在一些騎友看來,是一條危險重重的路線,不要說一個殘疾人,就是四肢健全的人騎行也得萬分小心。但孫有志告訴紅星新聞,他這次騎行根本沒有做準備,甚至還把假肢寄回了家,「我想挑戰一下自己的極限。」10月13日晚上,12天的時間裡,孫有志已經騎行了842公裡,「最難的是紅土達坂那一段,90多公裡的上坡,海拔都在五千多米,並且一路逆風。」

▲孫有志在紅土達坂留影 受訪者供圖

他說,在騎行中最重要的是體力,最煎熬的是孤獨,但在每次抵達目的地之後,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騎行中的困難是一定能克服的,生活中的卻不盡然。」

在採訪快結束時,孫有志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準備一直騎行下去,用在騎行中錘鍊過的意志品質,繼續翻越生活中的山丘。

▲在界山達坂路牌旁,激動躍起的孫有志 受訪者供圖

紅星新聞記者丨段睿超

相關焦點

  • 50名騎行愛好者從葉城出發挑戰新藏線
    9月26日上午10點,參加「『勇者新藏 魅力葉城』新藏線極致騎行公益賽暨2020騎闖天路-新藏線序幕賽」的50名騎行愛好者,從葉城「天路」零公裡處統一出發,騎行新藏線。此次賽事的參賽選手都是參加成熟體育賽事的國內知名選手,在層層選拔後脫穎而出,最終贏得了參加此次挑戰的名額。新藏線號稱「天路」,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騎行線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騎行新藏線沿途要翻越5座海拔5000米以上達坂,16個冰山達坂。
  • 桂林平樂單腿小夥9天騎行臺灣一圈 火了 受寶島臺灣媒體熱捧!
    18歲那年的一次意外,讓平樂源頭鎮小夥莫真本失去了左腿。生性樂觀的他戰勝病魔後,開始用騎行繼續書寫精彩人生。
  • 「勇者新藏 魅力葉城」新藏線極致騎行公益賽暨騎闖天路新藏線序幕賽」開幕
    「勇者新藏 魅力葉城」新藏線極致騎行公益賽暨騎闖天路新藏線序幕賽」開幕 為落實自治區和地區旅遊復甦重大舉措,推進「旅遊強縣」戰略,9月26日,由葉城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新疆凱途高山戶外運動有限責任公司、廣州朗途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
  • 「勇者新藏魅力葉城」新藏線極致騎行公益賽啟動
    人民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王霞光)9月26日,「勇者新藏魅力葉城」新藏線極致騎行公益賽暨2020騎闖天路-新藏線序幕賽出徵儀式在新疆葉城錫提亞迷城啟動。活動由葉城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新疆凱途高山戶外運動有限責任公司、廣州朗途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 勇者新藏魅力葉城新藏線極致騎行賽暨騎闖天路新藏線序幕賽開幕
    為落實自治區和地區旅遊復甦重大舉措,推進"旅遊強縣"戰略,9月26日,由葉城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新疆凱途高山戶外運動有限責任公司、廣州朗途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勇者新藏 魅力葉城"
  • 新藏線騎行:62歲,陳妙林還在路上
    過去幾年裡,他帶著車隊完成了多次讓人驚嘆的騎行之旅。2008年,迎接北京奧運他們從杭州出發,穿越七省市騎行到北京;2009年,他們成為大陸首支完成環臺灣島騎行的自行車隊;2011年,他們飛赴法國曆時19天挑戰環法賽道;去年9月,他們由長春一路向南騎行至香港,全程近5000公裡。  這次陳妙林和他的車隊要挑戰的是新藏線——這次活動誘惑如此之大,他甚至推遲了去法國購買酒莊的行程。
  • 廣州驢友騎行新藏線意外身亡(圖)
    原標題:廣州驢友騎行新藏線意外身亡 廣州驢友騎行新藏線意外身亡 權威人士告誡:沒有足夠體力和經驗不要輕易去騎行 7月31日,一則騎行者阿里境內219國道死亡的消息在微博及微信上被大量轉發 8月3日,記者聯繫到和田地區公安邊防支隊皮山縣邊防大隊隊長阿不都·熱依木,他介紹說,發生意外的騎友是一名47歲的女子,廣州人,7月29日,她沿著新藏線騎行翻越黑卡達坂(又名黑山達坂,在皮山縣境內,在219國道308公裡至339公裡之間)後不幸遇難。 據知情網民「廣州騎友」介紹,葉子在網上與一個6人騎行團聯繫上,相約在烏魯木齊會合後出發,預計30天到達拉薩。
  • 許昌53歲的他三次穿越新藏線 感受美與溫暖
    然而,今年53歲的趙新生三次隻身騎著摩託車到拉薩,並穿越有著「天路」之稱的新藏線。趙新生在旅途中 趙新生 攝2017年,被朋友「騙」上進藏路6月5日,記者在河南省許昌市興華路高莊家園小區見到趙新生時,他剛剛從西藏回來不足一周,但從他身上絲毫看不出長途跋涉的疲憊。「2017年,我被朋友『騙』上進藏路,那也是我第一次騎行去西藏。」
  • 騎行新藏線是種什麼樣的體驗?來聽聽4個年齡60+騎友的故事……
    今年7月到8月我市4名平均年齡60多歲的資深騎友組團騎行新藏線其中年齡最大的71歲最小的52歲他們用時一個多月新藏線可以全程搭帳篷輕裝簡行,但這個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經濟和體力基礎支持,並且騎行時間在7月至8月之間。陳偉文說,去騎新藏線,不是一時腦門發熱作出的決定。多年騎行,鍛鍊了強健的身體,總結了不少騎行經驗。之前,騎行圈的資深騎友就建議,沒有騎行過國道318線路、滇藏線、青藏線的騎友,最好不要擅自去挑戰難度最高的新藏線。
  • 騎行新藏線是種什麼樣的體驗?來聽聽4個年齡60+騎友的故事……
    今年7月到8月我市4名平均年齡60多歲的資深騎友組團騎行新藏線其中年齡最大的71歲最小的52歲他們用時一個多月途中翻越了5000米以上大山5座新藏線上,往來的司機和當地人一般把泉水湖稱「死人溝」。那裡海拔5150米,氣候條件非常惡劣。「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這句騎行界流行的俗語生動的描繪了騎行新藏線的兇險和艱苦。
  • 女學生單身騎行新藏線最終到達拉薩
    以前,自己騎行單車最遠也就幾十公裡,已經覺得自己很不錯了。但是,總跟一頭拉磨的驢一樣在原地轉圈圈也不是咱的性格。所以,狠下心,騎它一個遠的...多遠呢?聽說關於新藏線在1955年,由國家批准修建新藏公路,1957年新藏公路就已經修通了。而在2013年,新藏線的全線柏油路改造工程完工。那麼,這條新藏線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樣貌呢,自己敢不敢騎著單車走一回呢...
  • 2019騎車旅行新藏線 騎行219國道必看攻略
    新藏線,一般而言是指219國道,219國道從新疆葉城的「0公裡」紀念碑開始,一直往南,穿過西藏到達獅泉河,然後往東延伸至拉孜縣。而我們騎行一般還要加上拉孜縣到拉薩318國道的距離,全程超過2550公裡,是所有進藏線中最長的一條。
  • 他比電影裡還猛!40歲奶爸一條腿穿越戈壁無人區,登雪山、海潛
    5年前,一場車禍讓四肢健全的潘俊帆變成了「獨腳潘」。但是,只剩一條腿沒有讓他失去生活的希望,正相反,他開始用一條腿奔跑,擁有了比以前更多的人生可能。他說:「人是永遠不會殘疾的,就算身體不完整,只要你堅定信念,照樣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精彩。」
  • 北辰騎行協會「騎士」成功穿越新藏線600公裡無人區!
    「麟爺就將進入雲南地界了,順利穿越新藏線後,我們所有人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大家最擔心的就是600公裡的無人區那一段,真擔心他抗不下來....」北辰騎行協會會長康宏指著手機屏幕對小編說。「因為要過高原地帶,四五千米高的山有幾十座,每座山從山腳到山頂就要經歷『四季的氣溫』,所以這次騎行,騎友們幫助他準備了四季衣服和帳篷,加上補胎用的工具,總體負重應該有35公斤左右,對於一名精壯小夥都是不小挑戰。」
  • "刀鋒戰士"假肢造價20萬 夢想不斷創造世界紀錄
    本報北京專電(特派記者趙蔚林)這是博爾特3破世界紀錄的跑道,這一次,迎來了一位失去雙腿的戰士的奔跑。他叫奧斯卡皮斯託瑞斯,來自南非,或者你也可以稱他「刀鋒戰士」。雙腿截肢的他在男子100米T44組(單腿截肢)決賽中,在起跑失誤的情況下發力狂奔,並以11秒17的成績超越所有選手,奪得北京帕運會個人首金。  在8日晚的預賽中,皮斯託瑞斯就跑出了11秒16,平帕運會紀錄。但昨天的決賽卻富有戲劇性,由於他雙腿都是假肢,和其他單腿假肢的選手相比,起跑爆發力明顯處於下風。
  • 葉城縣舉行「勇者新藏 魅力葉城」新藏線極致騎行公益賽
    為貫徹落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喀什地區加快旅遊市場全面恢復,推動旅遊業發展的有關精神,紮實推進葉城縣「旅遊強縣」戰略,9月26日,葉城縣政府在錫湜亞迷城舉行「勇者新藏 魅力葉城」新藏線極致騎行公益賽出徵儀式,來自騎闖天路總決賽的多位國內知名選手和當地騎行愛好者近40人參加新藏線極致騎行公益賽
  • 8年前騎行川藏線全記錄,帶你看看當年的路~你還熟悉嗎?
    爬山半個小時,去半山上的溫泉在藏家客棧裡面>馬上到新都橋新都橋和新都橋客棧的老闆娘在客棧裡面玩吉他在客棧裡面玩吉他8年前的自己大家在客棧閒聊在新都橋騎行路上騎行路上
  • 26年前的《碧血青天珍珠旗》,女主失去清白後死去,男主最後愛上女配
    男主狄青因幫楊家人報仇,害死了人,因而被發配到jun營,在這裡他認識了浣衣女彩霞,彩霞孤苦無依,時常被人欺負,狄青看不過眼,就幫她教訓了對方,結果闖下禍,受到jun營懲罰。
  • 單腿獨臂男子兩年騎行27個省,曾有一個月靠吃老乾媽活著
    郭少宇15歲因高壓電導致殘疾,失去了一條胳膊和一條腿,這讓他對生活沒有了希望。2016年,郭少宇重拾信心,開始了騎行之路。兩年的時間郭少宇騎著自行車到過27個省,走過川藏線、新藏線,單腿獨臂的他經歷了太多的挫折,曾經為了省錢一個月靠吃老乾媽拌飯活著。如今他準備從鄭州沿海線前往三亞,一輛自行車再加一條腿和一條胳膊,郭少宇又繼續出發了。郭少宇今年25歲,來自遼寧遼陽一農村。
  • 第一次開軍用運輸車翻越新藏線……
    第一次開軍用運輸車翻越新藏線…… 為什麼別人都在唱歌,這兩人卻悶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