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抓好民俗旅遊開發 為海島發展賦能

2020-10-27 中國報導傳媒視窗


中國報導訊(孫格格 報導)10月24日,作為青島西海岸新區2020海島生活節主題活動之一的青島西海岸新區2020海島生活節琅琊鎮主題活動在琅琊鎮齋堂島成功舉辦。

此次活動由青島西海岸新區琅琊鎮主辦,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青島分公司承辦,旨在提升齋堂島品牌影響力,激發新區海島旅遊發展活力。

青瓦構築,宏偉齋堂,鐘聲悠悠,古色古香。來自青島早報、中國報導網、智慧青島、新農村商報網、魯網、財經日報、民生新聞網等多家媒體記者朋友和來自小紅書、抖音、快手等自媒體的大v朋友們成為海島體驗官雲分享海島生活,並進行視頻直播,對海島生活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寬領域、立體化的深入挖掘,融合發展,多元傳播,走進齋堂島,讓更多市民朋友們了解齋堂島,觀遠山,品海島。

琅琊鎮依山傍海,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山海環境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眾多的景觀景點形成了鮮明的濱海旅遊特色,吸引了大量旅遊觀光的中外遊客。齋堂島作為千古名勝琅琊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旅遊的一處絕佳之地,有海上浮翠之美譽。它因「始皇登琅琊時,秦母居島進齋誦佛,侍從齋戒於此」得名「齋堂島」。千百年來,齋堂島始終保持著渾然天成的自然風景和簡單清新的淳樸民風。「齋堂泊舟」自古就被譽為齋堂島一大勝景。此外,還有姜太公釣魚臺、海神廟、南北天門、黑石門等遺址遺蹟和猛虎戲龜、神龜探海、鱷魚出水、海龜曬背、巨蜥望月等奇趣怪石。

青島西海岸新區琅琊鎮宣統委員李常芳表示,齋堂島近海水域水質肥沃,餌料豐富,生棲魚蝦200餘種,豐富的漁業資源為當地漁家宴和生態旅遊的發展打下了基礎。近年來,琅琊鎮深入實施藍灣整治工程,促進海洋生態和諧發展。加快海島修復、海岸線保護開發,完成總投資2498萬元的齋堂島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一期工程,修復全部碼頭護岸及部分旅遊護岸,建成生活垃圾處理工程,綠化硬化島內大部分道路,實現雨汙分離。依託海島生態環境優勢,持續推進「海島文化」「民俗文化」和「漁家文化」旅遊資源整合,抓好民俗旅遊開發,打造生態品牌,著力推動海島旅遊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海島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如今,島上成立旅遊度假村,開發建設家庭賓館,開辦漁家宴和漁家樂項目,旅遊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居民收入大大增加,齋堂島在新區的品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未來,琅琊鎮會持續支持齋堂島生態旅遊發展,繼續深入打造齋堂島海島品牌,讓齋堂島生態旅遊走出青島,走向世界。

依海而生,向海而興,擁有282公里海岸線與42個海島的青島西海岸新區承擔著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支點的國家使命。海島經濟是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落實「海洋強國」及「品牌興區」戰略,推進新區新經濟發展,提升新區海島品牌影響力,此次海島生活節,琅琊鎮將通過孵化本地海島品牌和網紅成長,通過開展電商業務培訓等方式,推動琅琊特色海島品牌做大、做強、做優,助力西海岸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直播、電商培育等新經濟模式,為海島發展賦能。

相關焦點

  • 青島開發六海島為旅遊度假區
    《青島海洋旅遊專項規劃》日前通過專家評審。青島市將在生態保護的大前提下,積極推動海島旅遊,爭取在海島旅遊開發方面有所突破,將對靈山島、竹岔島、齋堂島、田橫島、大管島、小管島進行保護性開發,形成觀光、度假、休閒、娛樂旅遊產品。
  • 青島西海岸新區2020海島生活節琅琊鎮主題活動成功舉辦
    此次活動由青島西海岸新區琅琊鎮主辦,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青島分公司承辦,旨在提升齋堂島品牌影響力,激發新區海島旅遊發展活力。青島西海岸新區琅琊鎮宣統委員李常芳表示:「齋堂島近海水域水質肥沃,餌料豐富,生棲魚蝦200餘種,豐富的漁業資源為當地漁家宴和生態旅遊的發展打下了基礎。近年來,琅琊鎮深入實施藍灣整治工程,促進海洋生態和諧發展。
  • 青島西海岸新區2020海島生活節琅琊鎮主題活動成功舉辦!
    ,生棲魚蝦200餘種,豐富的漁業資源為當地漁家宴和生態旅遊的發展打下了基礎。近年來,琅琊鎮深入實施藍灣整治工程,促進海洋生態和諧發展。加快海島修復、海岸線保護開發,完成總投資2498萬元的齋堂島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一期工程,修復全部碼頭護岸及部分旅遊護岸,建成生活垃圾處理工程,綠化硬化島內大部分道路,實現雨汙分離。
  • 我市舉行體育賦能海島旅遊主題沙龍
    體育遇到海島旅遊能碰撞出什麼火花?前天下午,市海洋文化藝術中心淘文化路演中心,我市體育產業聯合會「體育賦能海島旅遊」主題沙龍活動召開。沙龍上,就舟山群島馬拉松如何賦能舟山海島旅遊發展、荒島求生在舟山各島的實踐與發展、舟山群島青少年戶外研學的發展和實踐、越野東海如何逐漸養成一個賽事品牌、舟山群島帆船運動的實踐和思考等話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舟山中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展毅首先登臺,就舟山群島馬拉松如何賦能舟山海島旅遊發展與大家進行分享。
  • 馬龍區:破譯旅遊發展密碼,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全季旅遊」理念為引領,不斷破譯旅遊發展「新密碼」,堅持「一業帶動、多業融合、板塊突破、全域推進」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強機制創新、加大項目建設,優化旅遊景觀、強化旅遊宣傳,打造「景中有城,城在景中」的馬龍旅遊新形象,旅遊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 文化旅遊融合風正勁,青島萊西「旅遊+」為文化賦能
    近年來,萊西市依託特色水文資源和現代農業資源,以文化為靈魂、以旅遊為載體,加快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全方位展示萊西生態文化城市魅力,進一步促進城市品牌增值,在全域旅遊理念開啟的大旅遊時代,打造全新內涵的「樂在萊西」城市品牌。
  • 國外海島旅遊開發的經驗啟示
    生態保護為本海島旅遊首先是建立在海島生態環境系統上的旅遊。海島生態系統由島陸、島灘、島基、環島淺海四個小生態環境組成。海島地區生態系統具有典型的脆弱性,任何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幹擾,都會對海島長期穩定發展產生嚴重後果。 因此,可持續發展是海島旅遊開發的首要目標追求。
  • 舟山市海島旅遊開發過程中發展全域旅遊的必要性
    舟山市海島旅遊開發過程中發展全域旅遊的必要性舟山群島新區的成立意味著舟山海島旅遊將會越來越成為旅遊熱點,來自全國的旅遊者乃至國外的旅遊者對舟山的海島旅遊開發都充滿了期待。我們需要提高服務水平,來贏得更多的回頭客。
  • 青島天后宮與媽祖文化旅遊開發的思考
    青島的歷史悠久,在青島有很多名勝古蹟,其中,天后宮就是青島一個重要的城市文化資源。天后宮作為青島媽祖文化的主要載體,承載著青島的民俗文化精神,開發天后宮的旅遊資源,能夠充分體現媽祖文化的深刻內涵,有助於提升青島城市文化的含金量,擴大青島的影響力。
  • 品牌西海岸 海島新生活!青島西海岸新區「2020海島生活節」啟幕!
    ,青島西海岸新區品牌發展中心、青島西海岸新區琅琊鎮、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與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青島分公司聯合承辦,旨在貫徹落實「海洋強國」及「品牌興區」戰略,推進新區新經濟發展,提升新區海島品牌影響力。
  • 旅遊+: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荊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正是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以全域旅遊為抓手,通過「旅遊+」的融合功能,充分發揮旅遊業的拉動力、整合力和提升力,為相關行業和領域發展提供旅遊平臺、插上旅遊翅膀,助力荊門實現高質量發展。在「旅遊+」時代,旅遊與荊門市眾多行業、眾多領域都實現了融合,相互賦能,相互提質增效升級。其中,「旅遊+」在多業融合、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成效最為明顯。
  • 青島海島群發展規劃出臺 石老人要建自然保護區
    核心提示  圍繞山東省海島構築「一核兩區十組團」的海島分區總體布局,青島近岸島群列入膠東半島海島經濟優化的核心區,田橫島群、嶗山灣島群、靈山島群組團發展,重點發展生態漁業、海島旅遊、港口經濟……昨天,記者從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我省公示《山東省海島保護規劃
  • 鄉村旅遊為鄉村振興賦能
    雲南宜人的氣候、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豐富多樣的植物種類和旅遊文化資源,讓發展鄉村旅遊成為可能。近年來,雲南緊緊把鄉村旅遊與貧困地區扶貧緊密結合,通過點狀發展、以點帶面、精準扶貧、整體聯動,鄉村旅遊的優勢不斷凸顯,激活雲南鄉村發展的「一池春水」。接下來,如何進一步推動鄉村旅遊轉型升級,提高旅遊產業效益?
  • 青島全域旅遊定規劃:一帶一軸,三灣三山,組團發展
    示範開發海島旅遊構築島、海、陸統籌聯動的規劃發展體系,建立海島開發建設的引進和退出機制,積極穩妥地實施海島開發「示範工程」。打造區域性輸出服務旅遊高地在輸出服務旅遊方面,立足青島爭取國家中心城市定位,圍繞建設國家重要的區域服務中心目標,集聚優勢旅遊產業要素,培育壯大青島龍頭旅遊企業,藉助青島在旅遊資源開發、景區運營、酒店管理、接待服務、標準規範等方面優勢,擴大服務半徑,培育輸出服務旅遊動能,打造輸出服務旅遊品牌,構建以青島為主體的
  • 中國推進海南島及中沙、西沙海島旅遊資源開發
    《區劃》確定了五大海區的總體管控要求,明確了重點海域主要功能和開發保護方向。 其中,南海海域重點支持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西沙群島海域發展海洋漁業,推進海南島、中沙群島、西沙海島旅遊資源開發,建設永興島-七連嶼珊瑚礁旅遊區。
  • 無居民海島旅遊經濟價值凸顯 開發難在哪兒?
    隨著政策的出臺和相關規定的進一步明確,我國無居民島的旅遊經濟價值已經愈發凸顯出來。  發揮海島資源優勢,加強無居民海島的綜合開發與保護,對推動當藍色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但海島的旅遊開發並非易事,盲目開發的現象時有發生。
  • 「2020科技賦能旅遊高質量發展」論壇在西安舉辦
    西部網訊(記者 賀桐)「以科技硬動能驅動文旅業高質量發展」「大華山旅遊目的地智慧旅遊實踐分享」「區塊鏈重構文旅產業新生態」……12月21日,2020科技賦能旅遊高質量發展論壇在西安舉辦,一個個結合當下時代、環境、新技術的課題
  • 江蘇淮安:發展鄉村旅遊 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江蘇淮安積極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唱響「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生態文旅品牌,創新體制機制,打造項目品牌,完善服務體系,推動鄉村旅遊賦能鄉村振興,提升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出臺相關文件,明確全市鄉村旅遊發展的思路、目標、重點和政策措施。加強綜合統籌,將鄉村旅遊同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特色小鎮培育、脫貧攻堅、現代農業發展、黃河故道農業綜合開發及生態建設結合起來,在農房改善、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等重點工作中全面融入鄉村旅遊元素,推動「旅遊+」轉變為「+旅遊」。
  • 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青島)賦能中心落戶西海岸
    人工智慧的價值不在其本身,而在其與各行業的結合、賦能,推動產業優化升級,這正是科大訊飛落戶青島的使命。落子青島後,科大訊飛一直致力於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為百業賦能,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因此,在青島市、青島西海岸新區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青島訊飛未來港應運而生。
  • 山東青島有一座海島,景色優美,如今已成為熱門旅遊勝地
    說起青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青島是著名的海島城市。沒錯,青島有大大小小的海島共69個,這些海島分布在青島南海岸線上,它們距離大陸大都不超過20公裡。在這些海島中,只有10個海島有固定居民。早期太古代以褶皺為主,元古代以後以斷裂為主,斷裂構造線主要為北東向。據地質學家考證,靈山島起源於三億多年以前的白堊紀時期的造山運動,受地殼動蕩和後期斷裂的影響,靈山島地層走向局部複雜,蜿蜒盤旋,因張性斷裂造成裂面傾角轉徒,從而在島上形成一系列雄奇險峻的地質景觀。由於該島景色優美、旅遊價值較高,青島市對靈山島進行了開發,如今每天來海島上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成為了我國北方著名的"旅遊避暑療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