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020-12-11 今生不說來生之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從北京到我的家鄉,坐火車需要9個小時半,然後再轉一趟汽車,火車只有早上7點多一趟。我的家鄉特色經濟是旅遊業,他位於太行山南端,風景秀麗,山峰陡峭險峻,雖不及五大名山那麼有特色,身臨其中也別有一番風味。過年是每個中國人的傳統節日,過年是需要準備好多東西的,貼春聯,放鞭炮,燒年火,祭拜祖先和各路神仙,保佑來年順風順水,走親戚,過十五。在我小時候的印象裡,只有寒假爸媽才會變得善良一點,因為他們忙到沒時間理你。

先如今,每個人都喊著過年沒意思,除了七大姑八大姨催婚,催工作以外,沒有什麼事是讓自己印象深刻的。

這是我爸寫的春聯

在我的家裡過年有一件事是我最喜歡的,那是我爸寫的春聯。我爸讀過幾天書,雖然沒有用他的知識來創造財富,但他是個合格的父親。我記得小的時候過年,家裡到處都是鄰居家的春聯。為什麼,就是我爸字寫的好。現在家家戶戶都買現成的,過年好像慢慢的變成了一種形式。

還有燒年火,我感覺我過年的意義好像就是燒年火。把一年積攢下來退休的東西燒掉,火燒的越旺,越表示來年紅紅火火。不過國家現在提倡護林防火,或者哪天也就取消了。

小時候的朋友都成家了,跟你同行的人也是越來越少。娛樂項目變得越來越多,好玩的越來越少。錢掙得越來越多,感覺自己越來越窮。感覺出問題了,自己又不是很清楚出在哪?可能只有在人生驀然回首的時候,才能真正的看清自己現在的處境吧!

相關焦點

  • 春節詩詞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詩詞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春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其中「新桃」和「舊符」指的是同一個東西,即桃符,也就是現在的春聯。據說桃木有壓邪驅鬼的作用,古人在辭舊迎新之際,將「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或者畫像刻在桃木板上,並懸掛或鑲嵌在門板上,意在祈福避禍。
  • 詩詞大會考「千門萬戶曈曈日」中「曈曈」何意?75位高手答錯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這首詩創作於剛剛拜相開始推行自己新政時期,整首詩看似是對於春節的描寫,其實其中也蘊藏著王安石的政治隱喻。其實「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兩句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畢竟每到春節時,總能聽到有人提起。
  • 元旦讀詩:千門萬戶曈曈日,那最初的最清新明麗的太陽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朝王安石《元日》 千門萬戶曈曈日,又把新桃換舊符。」 這首詩平正中和,用的都是大家所知道的俗字,無論是爆竹還是屠蘇,無論新桃還是舊符,都是千百年來,司空見慣的光景。但是王安石,這一首詩裡與樸實平淡中,卻別有清新亮烈的氣象。 曈曈,我們看清楚了,是一個日旁加一個兒童的童。就是指的太陽清新明麗的光線。
  • 詩詞大會難題:「千門萬戶曈曈日」,曈曈何意?百人團一半答錯
    詩詞大會難題:「千門萬戶曈曈日」,曈曈何意?百人團一半答錯先來看看王安石的這首《元日》元日[宋] 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此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迎子年「鼠」字春聯,新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今年,又迎來了我們的2020年子鼠年,今天是除夕,也就是我們說的大年夜,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也就是古代真正意義上的新年了,正所謂「新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正月初一,春聯貼滿門,喜慶進萬家。鼠年,鼠兆豐年,在這裡列舉一些帶「鼠」字的對聯(春聯),迎接一下這個「子」年的正式來臨。
  • 難倒詩詞大會75%高手的題:「千門萬戶曈曈日」,「曈曈」是何意?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被連續多年選入小學教材,堪稱語文課本的「釘子戶」。然而就是這樣一首人盡皆知的詩歌,《中國詩詞大會》出的一個題目卻把不少人難倒了,那就是第三句中的「曈曈」二字應該怎麼解釋?
  • 詩詞大會難題:「千門萬戶曈曈日」,曈曈何意?百人團答錯過半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由北宋詩人王安石所著的七言絕句描寫了在新年元日萬象更新,歡樂熱鬧的動人景象,其中更是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元日》這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看似描寫了新春到來之際,民眾置辦年貨、張燈結彩的熱鬧場景,實際上表達了王安石對於變法成功所的欣喜之情,正是因為一系列政策的實施,普通民眾的生活才得以改善,同時,「總把新符換舊符」更是表達出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人生哲理,以詩句來寄託自己的思想,表達的含而不露。
  • 王安石的名句「千門萬戶曈曈日」,這裡的「曈曈」是什麼意思呢?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那這首詩還是比較好理解,這也是一首很典型的七絕,可能有的朋友對於「屠蘇」和「曈曈」會稍稍不甚解其中意。這裡的屠蘇所指的是一種屠蘇酒,當時的宋人大部分都是喝這種酒,不過現在已經沒有這種酒了,畢竟時代在進步,這種酒也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後面的曈曈所指的是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 總把新桃換舊符 手寫春聯讓年俗更有儀式感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北宋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傳唱千古,生動地記載了在古時,人們過春節三個最重要的習俗:放爆竹、飲屠蘇酒和貼春聯。每年過春節,最有儀式感的年俗之一就是貼春聯了。站在凳子上,將門上舊年那幅落滿了塵埃的春聯揭下來,然後將一幅紅彤彤的嶄新的春聯貼上去,家門立刻煥然一新,也讓人精神抖擻——又是新的一年了!
  • 千門萬戶曈曈日 鼠年春聯很特別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古人描繪出的春節景象,家家戶戶更換了新的春聯,紅紅火火迎接新的春天。日前,記者走訪北京市場發現,今年的春聯產品創意十足,為傳統的春聯產品注入了時代氣息。□ 本報實習記者 賈淘文 文/攝「書聖」穿越來賀歲1月1日,記者走訪北京多家批發市場的年貨區看到,隨著春節的臨近,各類新年裝飾品也進入了銷售旺季。記者發現,今年的春聯類產品,種類豐富,創新元素凸顯。從古代書法家作品中集字而成的春聯格外受消費者青睞。
  • 千門萬戶曈曈日,春節來臨前後要幹什麼,你知道多少呢?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對於王安石的這首《元日》,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其詩詞也是簡單易懂:隨著一陣陣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了,暖和的春風吹來了新年景象,人們開心歡樂地暢飲著新醞釀的酒。千家萬戶迎來了初升的太陽的照耀,大家都在把舊符換成了新的桃符了。爆竹聲聲辭舊歲,歡笑陣陣迎新年。在這一年四季中,筆者最喜的節日是春節,但令人矛盾的是,筆者也有點怕春節。因為歲月不饒人,冰凰想這應該也是普遍女生所思所想:既想成長卻害怕長大。不過,春節快到了,還是欣喜萬分。
  • 貼對聯:準備新桃換舊符
    總把新桃換舊符文/孫樹恆燈籠在恍惚中隱身,對聯安靜站在門樓的影子裡。風無所顧忌,紛繁的想像,喜迎年的霞光。沒有新桃,弦外之音,那些新桃都回到紅紙上。對於一月曾經的皚皚白雪,遮住了乾枯的雜草和明亮的街道。殘雪,視而不見。在光陰的敲打下,橫亙在必經的街道上。把眺望種在曾經的孤獨與飛翔裡,然後與垃圾一樣在埋葬的路上。把風雪的記憶留給落月。
  • 浙生活總把新桃換舊符(內附對聯、春聯寫作速成方法!)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對於這兩句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今天蚩蚩要跟大家說的春聯(對聯),就是起源於這個「桃符」。而桃符,又源自於「桃梗」。關於「桃梗」的記載,《後漢書·禮儀志》上云:「(季冬)設桃梗、鬱壘、葦茭畢,執事陛者罷。」
  • 海南日報數字報-總把新桃換舊符:且看春聯有講究
    文\本刊特約撰稿 金滿樓 圖\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通訊員 王聘釗  過年總少不了貼春聯,對於春聯,中國人當然並不陌生,每到過年,家家戶戶總要將象徵著辭舊迎新、吉祥如意的春聯貼在家門口,節日氣氛由此變得喜慶而濃厚。
  • 百節年為首 新桃換舊符
    而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是傳統節日春社日。在這個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綿陽一帶民間自發形成了拜橋祭祀的「踩橋會」。在綿陽市安州區雎水鎮睢水關虎頭山下,有一座被譽為「川西之冠」的巨型單孔弧形石拱橋。太平橋修於明嘉靖4年,自建成後,當地人認為踩橋能棄穢,帶來好運氣。於是每年春社日,綿陽甚至成都等地的數萬百姓扶老攜幼,擁至睢水太平橋參加「踩橋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