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碧水!淨土!常態化!三年攻堅 巴南汙染防治成效斐然!

2020-12-24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6日21時55分訊(記者 趙鐵琥)一個地方生態環境的好壞變化,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就是最直觀的評判標準。2019年,巴南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06天,比2017年增加23天;特別是2020年,巴南區空氣品質再創新高,截至12月15日,巴南優良天數達325天,同比增加33天,「巴南藍」已成為該區常態。

在今(16)日下午舉辦的巴南區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巴南區生態環境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朱波告訴與會媒體,巴南區已提前完成今年目標任務,不僅PM2.5年均濃度下降至31ug/m3,同比2017年下降22.5%,長江巴南段、五布河、一品河、孝子河均穩定保持Ⅲ類水質,花溪河水質達Ⅴ類水域功能標準,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100%,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2.6%,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也達到了42.4%,全區森林覆蓋率已增至47.6%。

強化綜合治理突出重點攻堅  

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攻戰役。巴南區在深入推進「五大環保行動」的基礎上,全面發力三大保衛戰。

2018年以來,巴南區以問題為導向,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強力攻堅藍天保衛戰。完成41家企業揮發性有機汙染治理,10臺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對4萬多輛在用機動車尾氣進行路檢,淘汰更新柴油車308輛,轄區內年加油量5000噸以上的加油站全部安裝油氣回收裝置。

同時,巴南還整治餐飲業及公共食堂油煙汙染460餘家,取締巴濱路燒烤棚、亭、攤526個,建成並鞏固高汙染禁燃區246平方公裡。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揚塵汙染防控、露天焚燒等納入常態化綜合執法監管,建成63個空氣品質網格化自動監測點及智慧監管平臺,發出重汙染天氣預警35次,基本消除了重汙染天氣。

曾幾何時,花溪河、一品河、黃溪河下遊的城市黑臭水體問題,影響三峽庫區水質,巴南區強化「上遊責任」,以壯士斷腕魄力,主打碧水保衛戰。累計投資15.3億,完成長流巴南段及次級河流生活汙水治理項目68個,建成城鎮汙水處理廠23座,工業園區廢水處理廠4座,汙水管網600餘公裡;取締6艘長江餐飲船舶,長江上136艘漁船全部退捕上岸;完成34座小水電站整治。

此外,巴南嚴格執行河長制,落實各級「河長」560人,持續開展「萬人清漂行動」,堅持「三水共治」、「四亂清理」,合力守護全區48條河流、92座湖庫。通過一系列的組合拳,目前,巴南區城市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長江巴南段及次級河流水質全面達標。

只有土壤環境安全了,才能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為此,巴南區蹄疾步穩推進「淨土保衛戰」。 2018年以來,該區完成3個主要產糧地區、10個蔬菜和水果生產基地、23家重點工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現狀詳查;完成44塊疑似汙染場地土壤環境質量風險評估,需整治的8塊汙染場地也已完成4塊整治,清理處置遺留重金屬553噸、磷石膏26萬噸、鋼渣16萬噸,修復汙染土壤2.64萬立方米。全區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0%,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95%。

強化生態建設厚植綠色本底

巴南區把建設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嚴格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總要求,紮實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創建國家衛生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行動。

「我們嚴控『四山禁建』管制邊界,構建『五屏四帶』生態空間體系,嚴守長江沿岸『1公裡』和『5公裡』兩道防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84.6平方公裡、國家級公益林69.6平方公裡。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完成礦山恢復治理與土地復墾67.5萬平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平方公裡,受保護溼地面積5173.16公頃。」朱波介紹說。

據介紹,巴南在全市率先建立「林長制」,讓一山一坡、一園一林都有專屬「監護人」,完成造林5.3萬畝,全區林地面積達132.6萬畝。此外,巴南實施河流岸線整治與綠化行動,清理整治土坡菜地940.5萬平方米,拆除「兩違」46.2萬平方米,建成巴濱路長江岸線13公裡綠化帶,運動長廊10公裡,以花溪河入江口溼地公園為代表的33個城鎮公園建成投用,新增城市綠地160萬平方米,原本創痕一般的河道庫線,已成了市民休閒、運動的好去處。

為強化監管執法保障環境安全,巴南區持續開展「利劍執法」「散亂汙」整治、汙水偷排偷放行、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等一系列專項行動。截至目前,該區已完成1424家 「散亂汙」企業、3758個汙染源整治;查處環境投訴舉報8967件,實施環境行政處罰777件,聯合公安開展專項聯合執法23次。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126項轉辦件和53項反饋意見的整改任務該區已全部辦結;第一輪市級環保督察75項反饋的整改任務,巴南已完成73項,其餘2項正在序時推進;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125項交辦案件,巴南目前已辦結121件,階段性辦結4件。

「可以說,巴南通過強化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精細化管理,嚴格落實鎮街政府屬地責任、部門行業監管責任、平臺公司管理責任和企業環保主體責任,構建起了『企業主體、政府主導、行業監管、科技支撐、社會參與』的全過程環境安全風險防範體系,確保了全區生態環境安全。」朱波介紹道。

(視頻來源:巴南區生態環境局

相關焦點

  • 民樂: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階段性成效
    民樂 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階段性成效每日甘肅網11月24日訊據張掖日報民樂報導(記者王曉涇)今年以來,民樂縣統籌謀劃、攻堅克難,抓實抓細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重點任務,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
  • 昔日城市黑臭水溝變水清岸綠河流 巴南區取得藍天、碧水、淨土三大...
    原標題:昔日城市黑臭水溝變水清岸綠河流 巴南區取得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成效   12月16日,記者從巴南區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成效
  • 昔日城市黑臭水溝變水清岸綠河流巴南區取得藍天、碧水、淨土三大...
    12月16日,記者從巴南區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成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過三年的汙染防治攻堅戰,巴南區在藍天、碧水、淨土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他說,長江巴南段、五布河、一品河、孝子河穩定保持Ⅲ類水質,花溪河水質達Ⅴ類水域功能標準,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100%,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2.6%;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4%,全區森林覆蓋率增至47.6%。
  • 莆田荔城鎮海街道:百日攻堅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當前,莆田市開展「百日攻堅戰」,推進三大攻堅戰,汙染防治攻堅戰是其中之一。圍繞汙染防治攻堅戰六大專項行動,廣大鄉鎮、街道黨政領導幹部積極投入到攻堅一線,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效。為挖掘廣大鄉鎮(街道)河長的典型故事,汙染防治工作的經驗做法及創新舉措,莆田市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領導小組、莆田市河長制辦公室、中共莆田市委網管辦、莆田市通聯站、東南網莆田站聯合策劃「汙染防治攻堅——鄉鎮(街道)河長在行動」系列專題報導。
  • 守護藍天碧水淨土 建設生態港口區
    「十三五」以來,港口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以汙染防治、生態保護、環境修復為管理抓手,以巡查、監測、預報、調查為監管手段,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全區各上下通力合作,積極開展藍天碧水淨土行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港口區。
  • 巴南區汙染防治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title":"巴南區汙染防治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bananqu/bananquxinwen/2020-12-22/3460093.html", "image":"",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
  • 常德市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常德晚報訊(記者 曾幀)昨日,記者從市七屆人大六次會議上獲悉,2020年,我市繼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市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提高8個百分點。13個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沅澧兩水水質穩定在II類以上。耕地保護數量、質量居全省第一,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經驗全國推介。
  • 仁化:呵護藍天碧水淨土 當生態環境領跑者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2017年以來,仁化縣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先後淘汰整治一批燃煤小鍋爐,關閉整治一批「散亂汙」企業,引導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和綠色化技術改造,開展11個綠色工業相關技改項目。
  • 今年「藍繁」天數已達295天 青島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初戰告捷
    今年以來,青島市生態環境局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打好高效青島建設攻勢,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初戰告捷,全市生態環保工作取得新的明顯成效。藍天、碧水、淨土,依然是今年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戰場。
  • 碧水藍天 美麗南通
    2020年,我市AQI(空氣品質指數)達標率87.7%,同比上升6.9%,全年收穫321個藍天,連續三年全省第一;PM2.5平均濃度34μg/m^3,同比下降8.1%。近年來,我市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推進汙染防治攻堅,大力推進美麗南通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 庫倫旗:堅守環保底線 守護碧水藍天淨土 ​
    庫倫旗:堅守環保底線 守護碧水藍天淨土 ​ 2021-01-12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12月10日上午,全市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和環保問題整改推進會在市政府會議廳召開。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王希剛出席會議,市政府副市長趙迎春主持會議。會議學習貫徹了全省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工作專題會精神,研究調度了中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並就當前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加快推進中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堅持「責任制+清單制+銷號制」,實行領導掛包整改、工作專班推進,做到整改問題和整改質量「兩手抓、兩手硬」,確保按時交帳、圓滿交帳。
  • 莊河市:生態立市,守護藍天碧水淨土
    擁有藍天、碧水、淨土是每個莊河人的心願,也是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基於這樣的理念與堅守,「十三五」時期,全市上下萬眾一心、持續發力,大力實施四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莊河市政府累計投入10.54億元,以農村垃圾治理為抓手,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和 「百村示範、千村清潔」行動,經過長期實踐和歸納總結,成功探索出「1945」長效清潔治理模式,實現垃圾源頭減量與終端處理、定期清理與日常保潔緊密結合,有效破解了農村生產生活垃圾治理「老大難」問題。三河流域防治攻堅。
  • 青海省互助縣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初見成效 城鄉環境持續改善
    2020年以來,青海省互助縣認真踐行「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紮實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初見成效,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持續增多,地表水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逐年提高,土壤環境質量整體良好,群眾環境獲得感持續增強。
  • 巴南再創歷史新高,325天!
    正成為天藍、水碧、土淨的美麗之都 近日 巴南區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 交出了巴南三年來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優秀成績單:
  • 旌德縣: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近年來,為了守護這片綠水藍天,旌德縣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示範樣板,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制度體系、生活方式,確保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讓這裡的碧水藍天招引八方人氣。汙水變清泉,淨水甜心尖日前,記者來到旌德縣域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汙水管網PPP項目,全縣鎮級汙水處理監控中心正有條不紊地運行。
  • 涪陵區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看進展看成效之淨土保衛戰—— 看得見山...
    近年來,涪陵區委、區政府堅持將「守護好一方淨土」作為重點工作,全力以赴打贏淨土保衛戰,讓涪陵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全區土壤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明顯:截至目前,全區森林覆蓋率達5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約19平方米,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100%。
  •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幸福新蘆淞擦亮生態底色
    紅網時刻記者 蘇莉雅 通訊員 羅夏風 株洲報導 回眸「十三五」,蘆淞區的藍天越來越多,河水越來越清,青山越來越美……環境就是民生,五年來,蘆淞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生態環境的靚麗底色
  • 藍天碧水淨土 廣州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原標題:藍天,碧水,淨土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攝   2019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新年賀詞,他指出:「2018年,我們過得很充實、走得很堅定」,「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順利推進,各項民生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廣州有藍天。近日,廣州發布空氣品質「成績單」,PM2.5連續兩年達標,出門見藍天、在江畔山間騎行、慢跑或漫步,已經成為廣州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 九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 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
    「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在國新辦2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生態保護和修復持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經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2020年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