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城市黑臭水溝變水清岸綠河流巴南區取得藍天、碧水、淨土三大...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12月16日,記者從巴南區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成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過三年的汙染防治攻堅戰,巴南區在藍天、碧水、淨土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2020年空氣品質已達325天

在會上,巴南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朱波介紹,巴南區2019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06天,比2017年增加23天;特別是2020年巴南空氣品質再創新高,截至12月15日,優良天數達325天,同比增加33天,提前完成今年目標任務;PM2.5年均濃度下降至31ug/m3,同比2017年下降22.5%。

他說,長江巴南段、五布河、一品河、孝子河穩定保持Ⅲ類水質,花溪河水質達Ⅴ類水域功能標準,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100%,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2.6%;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4%,全區森林覆蓋率增至47.6%。

昔日城市黑臭水溝水質全面達標

記者獲悉,巴南區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攻戰役是在藍天、碧水、淨土三大方面。對此,巴南區在深入推進「五大環保行動」的基礎上,全面發力三大保衛戰。

朱波說,2018年以來,巴南區完成41家企業揮發性有機汙染治理,10臺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對4萬多輛在用機動車尾氣進行路檢,淘汰更新柴油車308輛,轄區內年加油量5000噸以上的加油站全部安裝油氣回收裝置。整治餐飲業及公共食堂油煙汙染460餘家,取締巴濱路燒烤棚、亭、攤526個,建成並鞏固高汙染禁燃區246平方公裡。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揚塵汙染防控、露天焚燒等納入常態化綜合執法監管,建成63個空氣品質網格化自動監測點及智慧監管平臺,發出重汙染天氣預警35次,基本消除了重汙染天氣,「巴南藍」成為常態。

他說,曾幾何時,花溪河、一品河、黃溪河下遊的城市黑臭水體問題,影響三峽庫區水質,巴南區強化「上遊責任」,以壯士斷腕魄力,主打碧水保衛戰。累計投資15.3億,完成長流巴南段及次級河流生活汙水治理項目68個,建成城鎮汙水處理廠23座,工業園區廢水處理廠4座,汙水管網600餘公裡;取締6艘長江餐飲船舶,長江上136艘漁船全部退捕上岸;完成34座小水電站整治。嚴格執行河長制,落實各級「河長」560人,持續開展「萬人清漂行動」,堅持「三水共治」、「四亂清理」,合力守護全區48條河流、92座湖庫。通過一系列的組合拳。「目前,昔日城市黑臭水溝現在變成了水清岸綠河流,長江巴南段及次級河流水質全面達標。」

新增城市綠地160萬平方米

記者獲悉,巴南區紮實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創建國家衛生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行動。嚴控「四山禁建」管制邊界,構建「五屏四帶」生態空間體系,嚴守長江沿岸「1公裡」和「5公裡」兩道防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84.6平方公裡、國家級公益林69.6平方公裡。

朱波介紹,巴南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完成礦山恢復治理與土地復墾67.5萬平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平方公裡,受保護溼地面積5173.16公頃;在全市率先建立「林長制」,讓一山一坡、一園一林都有專屬「監護人」,完成造林5.3萬畝,全區林地面積達132.6萬畝。實施河流岸線整治與綠化行動,清理整治土坡菜地940.5萬平方米,拆除「兩違」46.2萬平方米,建成巴濱路長江岸線13公裡綠化帶,運動長廊10公裡,以花溪河入江口溼地公園為代表的33個城鎮公園建成投用,新增城市綠地160萬平方米,原本創痕一般的河道庫線,成了市民休閒、運動的好去處。

完成1424家「散亂汙」企業、3758個汙染源整治

記者獲悉,巴南區持續開展「利劍執法」、「散亂汙」整治、汙水偷排偷放行、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完成1424家 「散亂汙」企業、3758個汙染源整治;查處環境投訴舉報8967件,實施環境行政處罰777件,聯合公安開展專項聯合執法23次。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126項轉辦件和53項反饋意見的整改任務全部辦結;第一輪市級環保督察75項反饋的整改任務,已完成73項,其餘2項正在序時推進;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125項交辦案件,辦結121件,階段性辦結4件。目前,巴南區構建起了「企業主體、政府主導、行業監管、科技支撐、社會參與」的全過程環境安全風險防範體系,確保了全區生態環境安全。

(文章來源:上遊新聞·重慶商報)

相關焦點

  • 昔日城市黑臭水溝變水清岸綠河流 巴南區取得藍天、碧水、淨土三大...
    原標題:昔日城市黑臭水溝變水清岸綠河流 巴南區取得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成效   12月16日,記者從巴南區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成效
  • 一灣碧水繞大興 水清、岸綠、景美
    今年以來,大興區紮實推進「碧水」行動以水環境精細化管控為手段,以碧水保衛戰各項任務落實為抓手,全力以赴牽保好水、治差水,繪就了一副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人文畫卷。夏日清風徐來的傍晚,新鳳河流域兩岸綠樹成蔭,一步一景,花草芳香,令人心曠神怡。」之前就是臭水溝,整治以來常來這遛彎兒,小時候清澈的河水環境又回來了。
  • 淮安大力推動水體治理 51條黑臭水體如今水清岸綠
    當時,全長2公裡的二大溝,由於汙水嚴重淤積,成了兩頭高、中間低的鍋底型河道,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是典型的黑臭水體。「我們『一河一策』專業治理。」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河道泵站管理所副所長武承松說,通過控源截汙和內源治理,二大溝水質徹底改善,眼下雖已初冬,沿岸仍是綠意盎然。水清了,還要岸美。
  • 藍天!碧水!淨土!常態化!三年攻堅 巴南汙染防治成效斐然!
    強化綜合治理突出重點攻堅  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攻戰役。巴南區在深入推進「五大環保行動」的基礎上,全面發力三大保衛戰。2018年以來,巴南區以問題為導向,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強力攻堅藍天保衛戰。
  • 昔日臭水溝「變身」景觀帶!龍崗沙灣河華麗轉身讓人眼前一亮
    原標題:昔日臭水溝「變身」景觀帶!龍崗沙灣河華麗轉身讓人眼前一亮深圳特區報2019年8月11日訊 「前兩年,沙灣河就是一條『墨水河』,又黑又臭,我們連窗戶都不敢開。現在大變樣了,水清岸綠景美,朝河的房子變身成為景觀房。」在龍崗區沙灣河邊採訪,附近的居民高興地說。
  • 宿州: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家園
    12月18日,在宿城三八河附近,70多歲的李永安老人告訴記者,「我親眼見證了三八河的蛻變,昔日臭水溝,今日好風景,現在每天都要到這裡走一走。」城市美不美,首先要看水!近年來,圍繞「水動、魚遊、景美、燈亮、步道通」的治理目標,我市實施「一河一策」,創新打造主城區水環境治理升級版。如今,水清岸綠的生態秀美畫卷已在皖北大地徐徐展開,一個更加美麗的宿州正在漸行漸近。
  • 仁化:呵護藍天碧水淨土 當生態環境領跑者
    寒冬臘月,漫步仁化縣環丹霞山碧道,天藍、水清、地綠,絢美丹霞與水碧岸美的生態廊連成一幅百裡風景長卷,美不勝收。淨「水質」 讓碧水長流城市美不美,關鍵要看水。仁化縣水系發達,錦江河從北至南貫穿仁化縣以及丹霞山景區,湞江河橫跨仁化縣南部。做好水文章,做優水生態,是仁化作為全國文明城市的獨特品質。
  • 碧水藍天新畫卷 青山淨土滿銅都 東楚網
    本報訊(記者 陳婷)「十三五」以來,我市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修復工程和企業環保升級改造,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初冬的金湖生態園,岸邊樹木蔥蘢,碧波蕩漾,水鳥翩躚。曾經,這裡遍地「五小」企業,黑煙濃濃、垃圾成堆,水黑氣臭的尾砂礦廢棄地,群眾反映強烈。
  • 綿竹切實開展河道治理,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碧水繞...
    綿竹切實開展河道治理,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碧水繞村鎮 河固保民安
  •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幸福新蘆淞擦亮生態底色
    紅網時刻記者 蘇莉雅 通訊員 羅夏風 株洲報導 回眸「十三五」,蘆淞區的藍天越來越多,河水越來越清,青山越來越美……環境就是民生,五年來,蘆淞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生態環境的靚麗底色
  • 鐵崗水庫排澇河成寶安黑臭河流生態...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川 文/圖源頭可見珠簾玉瀑,中遊清流緩淌,可見遊魚細石,兩岸步移景隨,一河清水向下遊河口蜿蜒……11月22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寶安區黑臭河流生態修復現場交流會」在鐵崗水庫排澇河畔舉行。
  • 讓藍天碧水淨土常在——玉林市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綜述
    玉林市堅持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要工作列入年度市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和市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全市上下持之以恆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群策群力護綠添綠,推動綠色生態持續好轉。自此,全市多管齊下,編織了嚴密的南流江保護網,大規模投入資金建設治汙設施,開展專項整治「大手術」,並建立市縣鎮村四級河長體系,維護玉林市境內的河流。2016~2020年,全市縣級以上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為100%。玉林城區長期保持無黑臭水體,全市水環境質量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
  • 「溯本清源」喚回「碧水清流」
    曾經的「臭水溝」搖身一變「後花園」,成為藏在城鄉之間的詩與遠方,綠蔭、草坪、鳥鳴,無一不撫慰人心。委託農科院開展黑臭水體「水清岸綠、魚翔淺底」課題研究,篩選適合本地生長和有利改善生態的甲殼類、兩棲類和魚類等動物以及沉水、挺水植物進行培育,恢復黑臭水體原生水環境和「生物鏈」,在源短流少的丘陵地區河流實現水清水淺。一直以來,黑臭水體之所以「黑臭」,重點在於源頭,「溯本清源」才是喚回「碧水清流」的有效方法。
  • 冷水灘:昔日一方黑臭水潭 今日水清岸綠香拂八方
    珊瑚公園 航拍圖紅網時刻10月30日訊(冷水灘分站記者 王操)永州市冷水灘區珊瑚路的珊瑚公園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蛻變,完成從一方黑臭水潭向集休憩、遊玩、觀景等功能於一體的水主題公園的華麗轉身,如今這裡水清岸綠香拂八方。
  • 彭山區守護碧水藍天 水清岸綠景美
    近日,在岷江彭山段梓桐河入口處的黃荊灘,巧遇正在巡河的觀音鎮河段長謝紅,她手指眼前改道後的碧水清清的梓潼河到入口處,望著新建的岷江黃荊灘生態堤防,告訴記者,「2016年,這是一條直排岷江的臭水河,經過三年多的畜禽水產養殖汙水、農業種植面源汙染、居民生活汙水綜合治理,今年平均水質已達到四類以上,黃荊灘原來是處亂灘涂,淤積垃圾和淤泥嚴重,現在建設了水暢岸綠的生態堤防。」
  • 看效果•群眾身邊看變化|昔日黑臭河流如今清澈見底 永川臨江河...
    永川臨江河整治試驗段,臭水溝變成了臨江公園。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6日19時40分訊(記者 邱小雅)「現在河流乾淨了也不臭了,天天都要帶孫孫來散步。」近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跟隨市生態環境局來到在永川區棠城公園的健身步道,看到不少市民正在此散步。昔日黑臭的臨江河支流紅旗河如今已經清澈見底,這裡也成為了市民的休閒好去處。
  • 陝西:生態環境持續變 藍天碧水天天見
    陝西省生態環境廳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的殷切囑託,突出秦嶺生態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汾渭平原大氣治理等重點工作,紮實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通過全面落實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等治霾措施,全省累計拆改燃煤鍋爐2.2萬臺3.1萬蒸噸,關中地區完成散煤治理320餘萬戶,並提前實施機動車國六排放標準;累計綜合整治「散亂汙」企業2.7萬戶,淘汰黃標車、高排放老舊車約33萬輛。以黃河流域為重點,以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為抓手,紮實推進漢江、丹江等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
  • 民樂: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階段性成效
    民樂 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階段性成效每日甘肅網11月24日訊據張掖日報民樂報導(記者王曉涇)今年以來,民樂縣統籌謀劃、攻堅克難,抓實抓細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重點任務,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
  • ​治水不止於撕掉黑臭標籤 五年後深圳主要河流都「可遊泳」
    河流告別黑臭後,市民對水環境周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水清岸綠,漫步河邊,成為許多人理想的休閒活動。記者了解到,深圳將全面推進千裡碧道行動,力爭在2025年前,打造集安全的行洪通道、健康的生態廊道、秀美的休閒漫道、獨特的文化驛道、綠色的產業鏈道等「五道合一」的1000公裡碧道,促進「治水治產治城」相融合。
  • 西安繪就「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畫卷
    場景:昔日排汙渠變身公園美不勝收水環境的質量極大地影響著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十三五」以來,我市紮實推進各項治水舉措,著力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質量,讓一條條河流變成風景線,通過努力恢復「八水繞長安」盛景,還老百姓一幅「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