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岱宗傳拓 第五代傳承人許修峰

2021-03-05 許蘭武

【許氏精英】

【北京許氏新聞編輯工作室訊】泰山,五嶽獨尊。泰山文化,博大精深。泰山碑刻摩崖,多為國之瑰寶。近日專程拜訪了非遺岱宗傳拓第五代傳承人許修峰先生,有幸見證了他精湛的傳拓技藝,可謂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傳拓,也是一種藝術創造。」許修峰對每張拓片都認真對待

泰山,五嶽獨尊。泰山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關係,泰山從一座自然山,到政治山、宗教山、文化山、民俗山,再到精神山的演進軌跡,凸顯了泰山文化的精神內涵與現實意義。從歷史遺存上看,泰山地區的碑刻摩崖最能集中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精髓。

許修峰先生在泰山鄉村文化博物館內傳拓《節孝碑》‍‍

作為非遺岱宗傳拓第五代傳承人的許修峰,他認真地舉起每一次拓包,力求既保護了石刻,又精準地再現石刻,因此許修峰先生製作的拓片,精準美觀,藝術價值極高。

許修峰,非遺岱宗傳拓第五代傳承人,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漢畫學會會員,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創新創業導師,岱宗傳拓金石藝術中心、祥蓮靜苑金石拓片博物館負責人。中國文化藝術人才管理中心山東(泰安)傳拓藝術人才籤約培訓基地負責人,雲臺禪寺雲臺傳拓社專業拓師,長期在全國開展傳拓工作,對碑刻、摩崖、畫像拓制均有深入研究。

在泰安市職能部門領導的帶領下,許修峰在蒿裡山山頂認真地拓制《天地正氣》

2019年6月10日至7月10日,被選拔參加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人社部在山東藝術學院開展的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傳拓作品被山東藝術學院收藏。精拓作品《魁星像讚碑》、《聖水庵記碑》被國家圖書館及部分權威收藏機構收藏,漢畫像石拓片《泗水撈鼎》在第二屆全國華夏傳拓名家精品展中獲獎,曾舉辦多次個人精品拓片展。

許修峰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傳承著文明,意義重大

大家還在關注

許嘉璐代表億萬華夏兒女 恭讀拜軒轅黃帝文

上海許氏宗親聚會  喜迎中秋佳節

許裕長會長  位列全球潮商慈善總表第73位

福建許姓委員會第二屆理監事就職典禮

重慶首屆許氏家族文化暨經濟研討會隆重召開

湖南公安廳長許顯輝    高度重視「操場埋屍案」

知名律師許興文:每次拿到釋放證明書時最滿足

明代兵部尚書親自寫家譜序言    寫了啥

致敬許氏軍人(許世友、許光達、許其亮等)

【喜訊】許家又出一位中將   許學強

許朱鴻:遵照先嚴囑咐  終命樂捐190戶

貴州省修文縣 一次別開生面的宗親聚會

訪第十八屆世界許氏懇親大會秘書長  許初水

安徽省淮南市  許崗續譜尋祖通告

專訪泉州市玉女山康養小鎮董事長許俊國

探究2000年前的畫像 祝賀嘉祥漢畫學會成立

不容錯過  許蘭武西北三省暑假遊學分享

許其亮軍委副主席的重要批示    您見過嗎

重磅!許羅德:原中行副行長任浙江省紀委書記

【忠告】「假許」     請退出許氏宗親微信群

中國湘菜泰鬥許菊雲  已有近2000名弟子

許軍則:入選2019年全國教書育人十大楷模

教師節感悟:心態清零  恩師就在您身邊

北京許氏新聞編輯工作室國慶70華誕正式啟動

許家印、許榮茂、許振超等受邀國慶觀禮

己亥《秋韻松風》   許蘭武書法展示

合肥市長豐縣委書記許華  廬江縣長許華為

江南許氏宗親聯誼會  拜望90歲以上宗親40餘位

浙江省第二大村水南村   許家人的福地

全國泰拳冠軍許忠元  參加完央視春晚後返鄉

長按二維碼

關注「許氏新聞」

讚賞是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訪岱宗傳拓 第五代傳承人許修峰
    「傳拓,也是一種藝術創造。」作為非遺岱宗傳拓第五代傳承人的許修峰,他認真地舉起每一次拓包,力求既保護了石刻,又精準地再現石刻,因此許修峰先生製作的拓片,精準美觀,藝術價值極高。許修峰,非遺岱宗傳拓第五代傳承人,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漢畫學會會員,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創新創業導師,岱宗傳拓金石藝術中心、祥蓮靜苑金石拓片博物館負責人。
  • 傳承岱宗傳拓技藝,弘揚千年金石文化
    編者按日前,原中央媒體主任記者、知名作家邱學飛先生在泰山腳下採訪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岱宗傳拓第五代傳承人許修峰,就岱宗傳拓技藝的傳承發展、文化交流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參觀博山《咒水符石刻》據岱宗傳拓傳承人許修峰介紹,岱宗傳拓最早創始於清晚期,通過家族口傳心授,在歷代傳承中不斷完善創新
  • 金石碑學——洛陽非遺傳承人裴建平解讀傳拓意義
    洛陽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其歷數十年致力於傳拓工藝技術的探索研究,在與業界同道不斷進行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博採眾長地使傳拓這一古老的傳統技藝得到了提升與發展,尤其在傳拓技藝與碑刻文獻的保護關係的理論與實踐方面有著較為獨到的見解。
  • 許昌王氏傳拓技藝——「存儲」傳統文化的「真跡」
    傳拓是以紙緊覆金石器物的文字、圖畫上面,然後用墨列印。在傳拓過程中,有一套技術方法,故名傳拓,也稱金石傳拓技法。2019年,許昌王氏傳拓技藝入選第五批許昌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8月17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訪碑、傳拓、考鑑,金石學研究三步曲
    同時,鑑於金石學載體以傳拓印刷品形式出現,隨著不同版本拓片,促進並加強了各地無緣經歷訪碑、椎拓這幾重學術境界。本文以歷代宦遊蜀道學人與「漢三頌」摩崖關係研究為主, 追憶並見證歷史上這段金石前緣。同時,鑑於金石學載體以傳拓印刷品形式出現,故隨著不同版本(包括不同拓工、早晚拓制)拓片,或附帶學人研究結晶題跋拓本流通,促進並加強了各地無緣經歷訪碑、椎拓這幾重學術境界,卻有志於金石文本、史實、書法等方面求真、釋證學者間的交流,進而推動整個學科繁榮、進步。本文以歷代宦遊蜀道學人與「漢三頌」摩崖關係研究為主, 追憶並見證歷史上這段金石前緣。
  • 慧心妙藝拓春秋——記80後鄭州金石傳拓非遺傳承人劉皓天及其團隊
    山西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和順沙峪摩崖造像,靈石王家大院鯉魚躍龍門鏤空石雕午壁、五臺山風景區碑刻……近年來,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金石傳拓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劉皓天與他的傳拓團隊,受相關單位邀請或委託活躍於山西各地進行傳拓,以精神守望歷史與文化,以妙手留存歷史與藝術。數年來,他們不避嚴寒酷暑,行走於春風秋霜,奔波於全國多個文物現場,用一張張拓片,讓更多文物「活」了起來。
  • 慧心妙藝拓春秋:記80後鄭州金石傳拓非遺傳承人劉皓天及其團隊
    厚重華夏,器以載道,傳承著歷史文化,金石傳拓可以形神兼備、不失毫釐地再現文物與古代藝術之美,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與魅力。山西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和順沙峪摩崖造像,靈石王家大院鯉魚躍龍門鏤空石雕午壁、五臺山風景區碑刻……近年來,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金石傳拓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劉皓天與他的傳拓團隊,受相關單位邀請或委託活躍於山西各地進行傳拓,以精神守望歷史與文化,以妙手留存歷史與藝術。
  • 三門峽舉辦古硯與磚瓦傳拓藝術展
    傳拓作為一種複製和保存文獻資料的方法,被普遍運用在金石文字及其圖像上。內容主要有古代的碑刻,金文,磚瓦,古硯等圖案與文字的傳拓。硯乃古代文房之首,蘇東坡,米元章,歐陽修等大家都是硯痴。珍貴古硯求之不得,就相互贈送硯拓珍藏。古代硯匠就靠傳拓硯樣來增加硯臺的造型式樣。陝州澄泥硯製作技藝與古硯傳拓技藝發展到清代,制硯名家王玉瑞乃技藝之集大成者。
  • 兔兒爺第五代傳承人走進社區 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
    兔兒爺第五代傳承人張忠強走進社區、公園,講述兔兒爺和中秋的故事  手工兔兒爺回歸 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  2019年9月9日,老北京泥塑兔兒爺第五代傳承人張忠強展示專門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設計的兔爺。
  • 講述鄒家「潑水龍」第五代傳承人背後的故事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鄒啟仲是永定區鄒家潑水龍第五代傳人。&nbsp&nbsp&nbsp&nbsp紅網永定區分站2月13日訊(分站記者 向玉琪 實習生 趙進 通訊員 陳習山)鄒啟仲是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鄒家「潑水龍」第五代傳人,今年74歲的他仍然精神矍鑠、身形矯健。2月11日,他帶領一支40人的「潑水龍」隊伍參加了張家界2017年元宵燈會。
  • 永康市海浪秤文化公司第五代傳承人朱海浪
    桿秤源於浙江,根系永康。朱子巖、朱海浪父子作為桿秤技藝傳承人,鍾情桿秤文化,沿襲祖輩技藝,秉持一生專注一件事的至真精神,逐漸深化了桿秤背後的內涵。他們不僅希望桿秤能夠作為工具於市場中佔據一方天地,更希望其能成為文化載體,兼具多種意義。朱海浪和父親在塑造優秀桿秤作品的同時,將桿秤技藝、文化和傳承方式進行系統的整理和歸納,不僅充分吸收了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也為桿秤後續傳承奠定了基礎。
  • 省湘繡所舉辦湘繡鬅毛針第五代傳承人拜師儀式
    8月5日上午,湘繡鬅毛針第五代傳承人拜師儀式在湖南省湘繡研究所舉行。彭娟、李小豔、黃春豔、王參文、饒婷等五名90後湘繡傳承人,拜鬅毛針第二代傳人劉愛雲和第四代傳人成新湘為師,喜結師徒情緣,成為鬅毛針第五代傳承弟子。
  • 彧元堂傳拓:古老的「複印」技術
    原標題:彧元堂傳拓:古老的「複印」技術 當眼前出現喜愛或難得一見的場景,今天的人們大多會第一時間拿出手機拍照記錄。但在久遠的古代,既無照相機,又無複印機,如何將有價值的圖像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呢? 靠的就是傳拓。
  • 9位第五代蘇式湯麵非遺傳承人 蘇州一碗麵傳承人雙節回門學藝
    10月2日上午在同得興,蘇式湯麵第四代傳承人、掌門人肖偉民向弟子精心傳授蘇式面技藝。「來自全國的9位傳承人『雙節』前回門集訓,舉辦蘇式湯麵非遺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回師帖儀式,圓了我的一個夢。」肖偉民興奮地說。
  • 彧元堂傳拓:古老的「複印」技術
    靠的就是傳拓。滄州的彧元堂傳拓技藝河北省級非遺傳承人劉世濤專門從事傳拓工作已近30年。他告訴記者,歷史上很多著名的碑刻都是請當時的書法名家題寫,稱為書丹;再請勒石高手刻成,這種碑刻「下真跡一等」,也極具價值。傳拓技藝使其能夠廣泛傳播,也使人們對在臨摹經典書法作品時更加便捷。傳拓作品為拓本,一般被稱為拓片。
  • 中國記憶——傳拓名家講述技藝傳承
    初期多是靠抄寫和照相複製碑文,但效果都不好,後來逐漸發現只有傳拓才能準確地反映石碑上的文字,因此對傳拓有了興趣,並開始學習傳拓技藝。我傳拓的主要對象是反映北京歷史的碑刻。  ●馬國慶(北京市人,56歲)  我的傳拓技藝師承父親馬寶山。傳拓對象涉及甲骨、青銅、封泥、陶片等。
  • 兔兒爺第五代傳承人張忠強講述兔兒爺和中秋故事
    原標題:手工兔兒爺回歸 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   2019年9月9日,老北京泥塑兔兒爺第五代傳承人張忠強展示專門為新中國成立   中秋節當天,泥塑兔兒爺第五代傳承人張忠強在月壇公園支了個攤位,為遊客講述兔兒爺和中秋的故事。   在他看來,手工兔兒爺再次煥發活力,回歸老百姓視野,是傳統文化逐漸被重視,民族文化自信的象徵。
  • 慧心妙藝拓春秋,80後非遺傳人劉皓天和他的傳拓團隊讓文物活起來
    編者按:近日,河南省收藏家協會及全國多家新聞媒體相繼報導了河南鄭州市非遺金石傳拓傳承人劉皓天帶領他的傳拓團隊,應邀深入全國各地文物古蹟現場,用一張張宣紙將文物「復活」,這一80後非遺傳承人對非遺技藝的堅守與執著,令人欽佩和感動。
  • 訪「匍經」第三代傳承人張水英
    訪「匍經」第三代傳承人張水英 2020-04-12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級非遺土耳其水拓畫唯一外籍傳承人竟來自中國
    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 伊斯坦堡報導 12月6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四川文化傳播公司承辦,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斯坦堡總領事館、伊斯坦堡馬勒泰佩區政府特別支持的「中土非遺文化交流會」將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四川非遺傳承人與土耳其非遺傳承人同臺展演、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