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改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誰敢要?各添三個字人人搶著要

2020-12-19 面壁青史圖破壁

古時候大家很喜歡對對聯,逢年過節的都是自己寫對聯,當然許多老百姓是不會寫對聯的,所以過年過節的時候,都希望能向那些文人學子討得一副好對聯,貼在自家,圖個吉利,尤其是春節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要貼對聯的,對聯一般都是些祝福喜慶吉利的話,寓意都是很好的,但是有一副對聯卻是與眾不同的,聽起來不是很吉利。這樣的對聯估計沒有人願意貼在自家的門口,「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誰敢要?

過年為什麼會寫一副這樣的對聯呢?聽著不是很吉利呀,這樣的對聯怎麼貼,其實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王羲之大家都聽說過吧,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據說這幅對聯就是出自王羲之,王羲之為什麼會寫聽起來這麼晦氣的一副對聯呢?「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意思就是說幸運的事情不回連續的到來,而禍事卻會接踵而至。我想沒有人敢把這幅對聯貼在自己的門上,雖然說不是迷信,可是我們也都比較忌諱這樣的事情。

據說,因為王羲之的字寫的很好,畢竟是著名的書法家,想也不會差到哪裡的,所以春節將至,他所寫的春聯,剛掛在門口,第二天就不見了,王羲之寫的春聯很好,所以就會有人趁著夜裡偷偷的去把王羲之的春聯揭下掛在自家的門口,王羲之寫了好幾副對聯,都被人揭走了,為了防止再有人來揭春聯,王羲之想了一個絕妙的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寫好後命人掛在了門上。

這下再沒有人來揭這幅對聯了,誰願意把這樣的對聯掛在門上,這不是自招黴運嗎,但是到了除夕的晚上,王羲之又續寫了幾個字,加在了這副對聯後面,所以對聯就變成了:「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第二天人們看到王羲之的對聯無不拍手稱讚。

這幅對聯的精彩之處就在於前半句的不祥都被後半句的吉祥所淹沒。禍去福來更顯得吉利。本來是福無雙至但今朝都到了,這是多大的福氣。禍不單行本是幾件壞事會同來,但是昨天夜裡所有的壞事都過去了。所以接下來的日子裡只有福氣而沒禍事了。經過王羲之的一改,這副對聯人人都喜歡,誰不想要如此的福氣,誰不想自己來年無災無難。

所以說,對聯的精妙之處就在於只要加上幾個字,就能變成完全不一樣的一副新對聯,本來是人人厭棄的一副不吉利的對聯,加了三個字,就變成了人人都喜歡的對聯。古人的智慧真是讓我們佩服不已。在做對聯方面我們真是差得太遠了,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如此經典的對聯,其實還有很多,不知道喜歡對聯的朋友們,還有沒有類似的對聯可以分享,對聯真是一門值得我們細細研究的藝術。喜愛對聯的朋友們,參與進來吧

相關焦點

  • 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加六個字意思秒變,有文化真可怕
    一般來說,對聯都是一些喜慶祝福的話。普通人家中多是些「一帆風順、萬事如意」之類,祭壇祠堂多是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像「獨角獸、比目魚」這類就是純屬文人之間互相考較、比對了。在古代有這麼一個人,他在自己家門口貼了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既不是祝福的話,也不像是考較比對,反而更像是詛咒,這可有點奇怪呀。
  • 春節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王羲之各添了3個字,成為絕對
    在眾多的傳統文化當中,對聯文化一騎絕塵,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文明的瑰寶。對聯文化,講究的是平仄押韻,對仗工整,從這一點來看,很像是唐詩或者宋詞。對聯又短小精悍,由上聯和下聯兩部分組合而成,上聯又叫出句,下聯又叫對句,綜合一起來看,對聯文化其實就是一道試題。古人運用對聯文化,可以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結合起來。
  • 最有趣的15副對聯,一定刷爆你的朋友圈!
    1、拆字聯 拆字,也稱析字、離合,是將漢字的字形各部分拆離開,使之成為另幾個字(或形),並賦於各字(或形 9、疊字聯 一幅對聯中分別有一個或數個同樣的字相繼重疊出現,為「疊字」聯。
  • 山西首次舉辦趣巧對聯藝術展 呈現多樣春節文化
    經優選確定40餘副,包括析字聯、回文對、筆劃遞減聯、偏旁部首聯、玻璃對、地名聯等16個種類。 楊佩佩 攝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國粹藝術,也是世界上最短的一種文學體裁。對聯藝術,不僅在於小中見大,包羅萬象,能用兩行文字,反映世間一切事物,更能藉助方塊字「音、形、義」相統一的優勢,或嵌名、或頂真、或雙關、或回文、或疊韻、或轉品、或集句、或字謎,幻入化出、搜奇鬥智、巧蘊趣生,給世界文學寶庫奉獻出一副副小巧玲瓏、蘊涵豐富的藝術精品。  趣巧聯是對聯的一種形式,比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對不注重內容。
  • 「閒人免進,盜者休來」,才子在上下聯各添3個字,真是妙筆生花
    我國的對聯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對聯文化就如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多少文人墨客都奉為至寶。對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也可以委婉地表達自己的心意,不論是高雅之士還是百姓布衣,都以對對聯為樂,可以說是雅俗共賞的文學藝術。
  • 趣味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再添兩字更勵志
    對聯是我們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對聯在古代對人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古人喜歡吟詩作對,對聯和詩歌文章具有同樣的作用,那就是一種表達方式,但是對聯的表達特點更為有趣,字數不多,句子不長,但是卻能委婉的表達出作者的思想,對對聯在古代是很流行的一項活動,古人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經典之對,其實細細品味
  • 10種趣味對聯:讀點有趣的對聯,做個有趣之人
    清朝同治年間,四川有個縣官姓柳名儒卿,為官不正,慣於搜刮民脂,大伙兒背地裡都叫他柳剝皮。有一年元宵節,縣裡要掛花燈制燈謎,柳剝皮自己不會,便請人代制一副。且看:「非正人」是「亻」,「裝作雷公模樣,卻少三分面目」是「需」(需和雷字形相似,面字少三橫為而),上聯合而為「儒」字。「慣開私卯」,就是將「卯」分開在兩邊,「會打銀子主意,絕無一點良心」,良字去掉頭上一點,是「艮」,下聯合而為「卿」字。上下聯的謎底「儒卿」,正是柳剝皮的大名。聯作者用析字法辛辣地諷刺了他的貪婪和不公正,人們當然要笑了!
  • 勸善抑惡對聯拾趣
    古人云:「福因慈善得,禍向巧奸來。」慈善是一種發自內心、出自靈魂的對世人的悲憫,是一種真心誠意付出的高尚的情懷。「慈」的金文是「」,即為「茲+心」。造字的本意指父母,尤指母親憐愛自己生養的幼稚弱小的子女,比喻心腸柔軟如絲,疼惜生命,不殺生,不作惡。篆文將「絲」字寫成「茲」。《說文解字》:「慈,愛也,從心茲聲。」
  • 盤點對聯之最,第一副一個字寫完上下聯,最長的對聯1612個字
    最不成「對聯」的對聯上聯:袁世凱「千古」,下聯:中國人民萬歲!(注):袁世凱死後一著名學者撰寫的輓聯。當時很多人不解,認為此聯不僅平仄不對仗,連最基本的數字都不相等。這副對聯不但對仗工穩,漢字對漢字也許不算第一流,中間巧妙嵌入三個英文字母對另三個英文字母卻是借代精巧,語帶雙關,既有學科的特點,又表達了確切的意義X、Y、Z是數學在代數式中的常用未知數的代號,自然代表數學教學;W、F、S分別為英文「妻子、父親、兒子」的第一個字母。這副「教師聯」遣詞奇特而又飽含辛酸,讀來真是催人淚下。
  • 話趣對聯,一種「家常式」的文學藝術形式
    對聯最早可追溯到南朝梁代著名文學家劉孝綽和其三妹劉令嫻所作的兩幅,劉孝綽罷官不出,自題其門聯曰:「閉門罷慶弔,高臥謝公卿」;劉令嫻續曰:「落花掃仍合,叢蘭摘復生」。對聯一問世,就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睞,留下諸多佳話。據傳,王羲之家以前,從未貼成過春聯,因為他的字太好了,前面剛貼出去,後面就被人家撕走了。
  • 極簡對聯規則:三句話15個字,輕鬆掌握對聯規則(含平仄對照表)
    所以,既然玩對聯了,總應該了解一下對聯的規則吧。其實對聯的基本規則很簡單,就三句話15個字:字數要相等、句子要對仗、平仄要合律。對聯基本規則一:字數要相等這是對聯最基礎的規則。如果你願意在你家大門左邊貼五個字,右邊貼七個字,當然也不犯法,但這個肯定不是對聯。可能有人不屑一顧:這個還用說?但其實,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副上下聯字數不等的對聯。話說袁世凱復闢帝制83天後,一命嗚呼歸天去了。
  • 靈隱寺對聯,這14個字參透人生大道理!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因此靈隱寺在很多人的心中地位就更加的高了,心中總有一股信仰,令人打起精神,說起靈隱寺,就不得不說他門口的對聯,這14個字參透人生大道理!「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這14個字,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三個字「半稱心」,試問這個世界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能夠半稱心,已是大幸。
  • 一副狂傲無比的對聯,上下聯各添2字之後,秒變勵志
    文/陌上榆(林新傑)「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這是眉山三蘇祠門口的一副楹聯,高度概括了蘇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常言道:「人不輕狂枉少年」,蘇軾隨著自己的名聲越來越大,禁不住就有點飄飄然起來。自認為博覽群書,心裡就有些小膨脹。於是,有一年,他就寫了一副對聯,粘貼在大門上。這副對聯就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蘇軾自己當然也是頗為自得。蘇府大門前,自然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 聯墨花開並蒂香——讀《詞牌巧對話人生·書法卷》
    茲得悉香港新聞出版社要刊行書法家王典和李果、李敢兄弟《詞牌巧對話人生·書法卷》,這很有些「系統工程」的味道。 一、人生與詞牌。本來人生與詞牌毫不搭界,各是各的範疇。但硬是被古廣祥先生令人信服地拉到了一起。
  • 最有趣的10則對聯:二人土上坐,一月日邊明
    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聯尾各續三字: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02--04-秀才巧改進士聯有個進士老爺,專橫跋扈,仗著有財有勢欺負百姓。櫃裡銅錢,要像冬天蝨子,越捉越多沒想到商人卻十分喜愛這副不倫不類的對聯。
  • 經典對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有一副對聯,賊都不敢偷對聯是漢語獨有的藝術形式,講究對仗工整,寥寥數字,無論嬉笑怒罵還是警句勉勵,都凝聚了人生的大智慧。
  • 貪官門外一副對聯,上聯:愛民如子;秀才加了幾字,令他慚愧不已
    貪官門外一副對聯,上聯:愛民如子;秀才加了幾字,令他慚愧不已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不管是漢字文化,還是詩詞文化,或者是對聯文化,都屬於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其中的對聯文化,是古代文人墨客們最為追捧的文化之一。古代文人們閒暇之餘,三五人聚集在一起,吟詩作對,好不愜意。別看,對聯只有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不過其精短簡練的字句之間,富含深意。對聯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最簡單的拆字對聯。就是將一個字的偏旁部首拆開,組合成為的一副對聯。小編這裡呢,有一個拆字對聯:此木為柴山山出。「此木」上下組合之後,不就是一個「柴」字嗎?
  • 2019年中考物理複習要從三個字入手
    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悟出了物理的一些複習方法,複習並不是簡單的重複、機械的記憶而是要讓學生從整個知識結構入手,抓住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網絡,在弄清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基礎上,加深理解,活化知識,做到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 物理複習體現在三個字,即「牢」、「精」、「活」,並且要關注實驗和熱點等問題。
  • 靈隱寺中的一副對聯,僅有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點醒多少世人
    靈隱寺也有這樣一副對聯:"人生哪能不如意,萬事如意半分",這副對聯看似簡單通俗,實則寫出了做人的道理。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智慧叫"中庸之道",這副對聯就體現了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有很多解釋。一般認為,中庸之道是指"不偏不倚,無過不下"。
  • 程千帆:關於對聯
    人們喜愛這種文藝作品,並非偶然,而是由於它能夠以短小的形式,(一副最短的對聯可以只有六個字,即上下聯各三字;而最長的名作也不超過一兩百字,如雲南昆明大觀樓所懸孫髯翁撰的長聯就只有一百八十字,即上下聯各為九十字。)包括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而其所賴以表達這些思想感情的形式,又突出地表現了漢語特有的對仗工巧、音調和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