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卡聯手四大電信力拼行動支付 年底發卡數將達200萬張

2020-12-11 行動支付網

隨著Apple Pay、Samsung Pay、Android Pay陸續進軍臺灣,行動支付工具市場競爭白熱化,本土行動支付也不落人後,悠遊卡結合四大電信公司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及亞太電信四大電信公司共同推出「電信悠遊卡」,即日起全面推出促銷方案,讓消費者免費換NFC SIM卡還可享各項優惠,希望在臺灣行動支付市場,為本土產業力拚一城。悠遊卡公司表示,和各電信公司共同推出的電信悠遊卡,預期到年底發卡數目標200萬張,為悠遊卡拓展行動支付跨出一大步。

Android Pay日前正式進入臺灣市場後,國際行動支付三巨頭Apple Pay、Samsung Pay、Android Pay已全部到齊,預期將會掀起臺灣行動支付的熱潮。

臺灣業者也勇起直追,整合本土業者的力量,搶攻行動支付市場,悠遊卡公司和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及亞太電信四大電信公司四大電信公司結合,推出電信悠遊卡,只要換手機NFC SIM卡就可以結合悠遊卡功能,可以搭捷運、小額消費等,方便又不容易掉,加上NFC SIM卡本來就有身份認證,同時也有記名功能,丟掉也不怕錢不見了。

悠遊卡公司表示,電信悠遊卡是非常方便的支付工具,現在人手一支手機而且隨身攜帶,只要換NFC SIM卡開通悠遊卡功能,就可以把手機當悠遊卡用,不必再多帶一張卡,手機沒電了,電信悠遊卡還是可以用,非常便利。

悠遊卡公司與四大電信公司推出促銷方案,即日起至8月31日止為期3個月,只要到各大電信門市更換NFC SIM卡開通悠遊卡功能,免收100元的手續費。

另外,只要開通電信悠遊卡新戶並扣款小額消費一次,就可取得抽獎資格,獎品包括世大運聯名智慧表100支(每支價值新臺幣5000元)及戴資穎套卡30套,使用電信悠遊卡扣款小額消費滿300元回饋30元,每一張NFC SIM卡或同一門號各限1次。

相關焦點

  • 行動支付令人失望? 臺灣電信業賽局才開始!
    臺灣行動支付環境確實落後中國大陸一大段距離,大陸諮詢機構預測,今年大陸行動支付交易規模將超過約新臺幣57.4兆元,臺灣的行動支付發展2至3年,使用量仍無法衝高。中華電信在2014第4季搶先推出NFC SIM卡結合悠遊卡服務,宣告行動支付開跑;五大電信業者和金融業者,也不只一次組隊宣示行動支付元年來臨,但這塊市場並未如預期般地發生「爆炸性成長」。
  • 玉山銀行與中華電信、悠遊卡合作 拓展創新行動支付商機
    玉山銀行與中華電信長期投入創新行動支付業務,邀請悠遊卡公司三方合作,搶先推出「NFC手機悠遊聯名卡」,屆時悠遊卡及信用卡可透過OTA空中下載的安全技術,一併傳輸至顧客端的NFC SIM卡中,享受悠遊卡嗶小額的便利性。
  • 悠遊卡董事長張家生:不管行動支付還是第三方支付 競爭推動市場
    張家生於2012年11月,從臺北市政府資訊局局長轉任悠遊卡公司董事長一職,他認為,悠遊卡發卡量已經超過3,750萬張,每天有將近120~160萬人次使用悠遊卡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者是進行各種小額付費。
  • 悠遊卡牽手臺灣大車隊 1.3萬輛計程車將可刷悠遊卡支付車費
    圖/張中昌  搭計程車免用現金的情形將愈來愈普遍。繼大都會衛星車隊之後,悠遊卡公司宣布與臺灣大車隊合作,旗下的13,000輛計程車,將全面開放可使用悠遊卡支付。  事實上,除了悠遊卡之外,臺灣大車隊還有導入信用卡、銀聯卡等支付方式,預計明年1月還會增加像是uber的模式,也就是透過APP綁定儲值帳戶或信用卡卡號,出門搭車不用採現金付款。
  • 臺灣行動支付遇冷: 「無現金社會」不受歡迎
    「行政院長」賴清德上陣喊話,莊嚴宣示以行動支付(即內地的「行動支付」)打造「無現金社會」,「讓民眾帶著一支手機就能走遍臺灣」。然而,民眾反應冷淡,就是不願用手機付錢,從7-11便利超商、家樂福超市,到高檔牛排館,顧客十有八九在結帳時掏現鈔數零錢。用慣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內地觀光客,對臺灣民眾遲遲不願意使用手機付錢的怪狀經常大惑不解。
  • 臺灣悠遊卡發行量創新高 正式突破5000萬張
    原標題:臺灣悠遊卡發行量創新高 正式突破5000萬張  臺灣悠遊卡的發行量再創新高,正式突破5000萬張卡大關,是全臺灣人口的兩倍,這是記者近日從臺灣悠遊卡公司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自2002年上市發行以來,悠遊卡使用範圍從交通票證擴大到小額消費服務,還結合15家銀行發行聯名卡,需求量快速成長,累積發行量突破5000萬張,成為臺灣最大的「卡王」。悠遊卡公司表示,以2014年的發卡速度換算,平均每5秒就售出一張悠遊卡,卡片疊加起來相當於74棟101大樓高,平均全臺每人就擁有2張悠遊卡。
  • 中華電信郭逸樵:行動支付種類多 公司將主推NFC與QR
    移動商務市場發展快速 線上線下支付趨向模糊  中華電信移動通信分公司加值處處長郭逸樵針對臺灣行動支付現況與發展議題做演說。他引述一些媒體與市場調查報導,例如Gartner表示2013年全球行動支付交易額將達2,354億美元,年增44%。而全球使用人數將2012年的2.008億增加到2013年的2.452億人。
  • 臺北悠遊卡總發卡突破4200萬張 可繳151項規費
    臺北市政府51個機關開放民眾以悠遊卡繳納規費,包括市政規費、商業登記、公司登記,連各區運動中心使用運動設施、各區公所、戶政所等繳納謄本費、結離婚登記費等151項費用,都能用悠遊卡輕鬆付款,大幅減少掏零錢或找零前的麻煩。  臺北市長郝龍斌表示,目前悠遊卡總發卡數突破4200萬張,成為民眾普遍使用的付款工具。目前全臺超商小額消費都可使用。
  • 中華電信移動錢包Hami Wallet全面升級 支持掃碼交易
    行動支付在各方的投入下,便利性大幅提升。中華電信16日與萬事達卡、中國信託、玉山、聯邦、一卡通、愛金卡及Pi移動錢包等業者合作,全面升級「Hami Wallet」APP,不僅信用卡、電子票證能感應交易,一卡通、icash聯名卡還能自動加值,更可在特約商店掃碼交易,預期首年將達200萬位用戶目標。
  • 臺灣行動支付公司聯手23家金融機構提供T Wallet服務
    臺灣行動支付公司與臺灣大哥大聯手提供行動支付服務,臺灣大用戶可向23家金融機構申請手機信用卡或金融卡,以手機取代傳統信用卡/金融卡在店家感應付款。2014年底臺灣 移動 支付公司董事長趙揚清表示,透過與臺灣大哥大合作,臺灣 移動 支付服務已能涵蓋國內六成五的移動用戶。目前也有6萬臺信用卡感應機,約1.5萬臺感應金融卡刷卡機,對感應的刷卡機也提供補助優惠,相信未來支援信用卡/金融卡感應的店家將愈來愈多。
  • Samsung Pay悠遊卡上線 將支持悠遊付自動充值
    悠遊卡公司和三星合作推出Samsung Pay悠遊卡,3月17日開始,三星手機用戶將可在Samsung Pay中下載虛擬悠遊卡,在臺灣近17萬個消費點,以手機取代悠遊卡感應支付。用戶只要下載了Samsung Pay悠遊卡,就能將手機當成實體悠遊卡,在超商、超市、捷運、公車、火車、商圈、餐飲店,或是停車場、加油站、YouBike
  • 銀聯加快境外發卡業務,與亞太8家主流機構籤署發卡協議
    依託覆蓋177個國家和地區的受理網絡,境外57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發行了近1.3億張銀聯卡,這些卡片今年來交易筆數增長近40%,尤其是在中國境內增長迅速。亞太去年新增發行近1800萬張銀聯卡,佔區域內新增銀行卡總量的近30%。邵伏軍董事長在致辭中表示,金融科技的高速發展帶來全球支付產業的深刻變革,支付行業正朝著更便利、更開放、更有序的方向發展。
  • 群信行動通過MasterCard認證 12月底試營NFC支付服務
    群信行動12月1日宣布通過國際信用卡發卡組織MasterCard認證,即將在12月底正式營運,屆時將提供NFC手機信用卡及悠遊卡服務,群信預計初期先試營運,明年第二季左右再大量推出服務。  由於群信行動背後有5家電信業者、悠遊卡共同投資,因此未來提供的服務可跨不同電信業者,換言之,民眾如果使用NFC手機,不論哪家電信門號,只要向電信業者申請換發內含安全元件的特製SWP SIM卡,SIM卡內先預載悠遊卡或一卡通功能
  • 行動支付升級 遠傳合庫推NFC Visa悠遊聯名卡
    遠傳電信27日與合作金庫宣布共同推出全臺首張NFC Visa悠遊手機信用卡「合作金庫商業銀行悠遊聯名卡」,可支持單筆$3,000以上的刷卡交易,且當悠遊卡餘額用完,也可直接透過信用卡自動完成加值,讓行動支付的便利性及使用範圍大大提升。
  • 臺灣NFC行動支付裡程碑 跨五大電信商的TSM平臺啟動
    由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電信、臺灣之星、亞太電信等五大電信業者、及悠遊卡控股公司合資成立的群信行動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昨日(25)宣布臺灣首創跨五大電信業者信託服務管理平臺(Trusted Service Management, TSM)服務正式啟動,整合電信、交通、金融等領域之行動支付功能,將於2015年Q1開始執行跨電信平臺項目試辦計劃,Q2預計擴大全面正式商轉
  • 中國電信為聯通開放充值圖什麼 推進行動支付?
    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易觀發布的報告,2018年四季度,支付寶、騰訊金融(含微信支付)兩者合計已佔據整個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市場高達92.65%的交易份額。目前,為了進一步推進行動支付業務,中國電信一邊借「混改」的力量來激發翼支付的活力,另一方面也試圖不斷拓寬翼支付的覆蓋範圍。
  • 工行全新升級工銀萬事達卡奮鬥信用卡 發卡量已達1400萬張
    谷澍在致辭時表示,經過30年的努力,工商銀行已成為全球發卡量最大、客戶最多的信用卡發卡銀行。工銀信用卡發卡量超過1.6億張,客戶超過1億戶,年消費額達3.2萬億元,信用類消費貸款餘額超過7200億元。工商銀行與萬事達卡自2017年4月推出奮鬥信用卡以來,短短兩年發卡量已達1400萬張,創造了中國信用卡新產品投放時間最短、申請量最大、發行量最高的新紀錄,更開創了以信用卡為載體,弘揚奮鬥精神、傳遞拼搏價值的金融服務新模式。郎平所帶領的中國女排是奮鬥精神的生動體現,與奮鬥卡所傳遞的精神內涵十分契合。
  • 你知道日本行動支付有多落後嗎?日本版微信居然在發卡
    中國行動支付交易規模為美國的50倍!」「習慣大陸行動支付後,臺灣小夥回去後超級不適應的!」「英媒:中國已步入無現金社會!」上述標題雖系小編根據各種報導自擬,但關注過行動支付或無現金話題的讀者,對此類的外媒報導一定不陌生。再這麼吹下去,恐怕我們以後見著國外友人時,都不用扯四大發明了。
  • 中國電信星卡套餐詳情:39元享200G流量+300分鐘通話
    近日,中國電信推出了超大流量,超低月費的超值「電信星卡紅包寶藏版」。每月僅需39元,用戶即可獲得200G專屬流量、5G全國通用流量以及300分鐘通話時長。值得關注的是,結合80、90後年輕群體的生活消費和金融理財習慣,翼支付還為這張「電信星卡」附加了更多的優惠權益。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36期:微信支付發布武漢「搶券」數據 6...
    或者說,央行數字貨幣能夠使得行動支付這種形式更加安全和便捷。山東電子社保卡籤發量達1112萬 部分市社保實現行動支付4月23日,據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透露,山東省電子社保卡累計籤發量已達1112萬,這距離2018年4月22日,全國首張電子社保卡籤發給青島市民剛好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