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農具、生活用品展示館:馬嵬驛是馬嵬歷史、社會、文化特徵的集中體現,馬嵬驛收藏老農具及生活用品等23000餘件。陳列於馬嵬驛關中農具、生活用品展示館,讓您大飽眼福的同時也會驚訝感嘆古人的智慧!
土織布房體驗區:古老的木質織布機在年長村婦靈巧的操作下發出咣當咣當的聲音,整個織布過程就是一道現場演藝的風景。
古老的土門,你矗立在這片土地上;見證了它的蓬勃與發展;累計了它歲月的光影;在這匆匆時光中;濃縮了它流逝的年華;不經意間;斑駁了時代的沉澱。
雨潤沙灘:暢遊馬嵬驛,何須下江南!
青花碗:您能想到平常吃飯的碗,可以做出如此絕美的裝飾嗎?相信您所看到的!
泥塑雕塑展示館:用泥塑與雕塑的形式記錄了千百年來這片土地上的民俗文化與歷史故事!
關中社火:「因崇拜而思獻媚,假歌舞以祈福佑」,是一種靠扮演、造型、技巧取勝的藝術。
陝西八大怪第一怪:麵條寬得像褲帶。第二怪:鍋盔大得賽鍋蓋。第三怪:有了辣子不吃菜。第四怪:老碗小盆分不開。第五怪:家家房子辦邊蓋。第六怪:板凳不坐蹲起來。第七怪:婦女帕帕頭上戴。第八怪:秦腔大戲吼起來。
歷史名人泥塑館:馬嵬驛用泥塑雕像讓你認識曾經出生於這片土地,為國家建國立業的他們(東漢史學家班昭、東漢開國功臣馬媛、蜀漢名將馬超、清代農桑學家、教育家等等)。
馬嵬將軍築城:據《興平縣誌》「馬嵬古城」記載:「馬嵬,人姓名。築城避難,今縣西三十裡」。魏晉時期,「馬尾」有盜匪出沒,朝廷便派遣名叫馬嵬的武官前往治理,他勘察地形、精心設計,在此修築了一座高大巍峨、固若金湯的城垣。人們為紀念他,故改「馬嵬」為地名。
六軍譁變: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起兵,直搗長安。玄宗一路向西逃至馬嵬驛,隨從的將士因飢餓疲勞,心中怨恨憤怒。皇帝親衛部隊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左右神武軍發動「馬嵬兵變」,處死楊國忠等人。
炮臺古戰場:這裡真實還原了玄宗一行逃至馬嵬驛時,軍隊駐紮時的各個場景,六軍發動兵變時唐玄宗李隆基的悲憤無奈。「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唐代詩人白居易一首《長恨歌》,真實描述了「馬嵬兵變」時的情景。
香消玉殞:《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後,認為「賊本尚在」,請求再殺楊貴妃以免後患。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遂縊死於佛室」。
清新空氣碧雲天 夢縈心頭幾十載
挨到花甲閒暇日 思舊尋徑關中遊
城鄉已然兩重天 土門窯洞一溜排
古人智慧隨處現 轉眼農具立眼前
民俗作坊巧手藝 地道美食迷人眼
生態旅遊何處尋 共享朝暮馬嵬驛
愛上這座城,無須任何理由,只因你,四季分明,只為你,花香四溢,還因為,你牢記初心,堅守初衷。
這裡的春,是翩翩來到人間的天使;是吹拂過綠葉的微風;是嬌嫩浴滴的花骨朵;是洋溢在園區角落裡歌聲;
是杏花上跳動著雨滴;是飛濺的雨花奏出的音符;是從沉睡中醒來小草;是放飛在天空裡自由自在的風箏。
這裡的夏,是在夜晚裡閃爍著光芒的星星;是在大綠傘下繡上的美麗的花;是綠葉中翩翩起舞的月季;是冬暖夏涼窯洞裡的舒適滋味;
是荷花盡情展露的笑臉;是驕陽炙烤下不變的堅持;是萬千景色中最美的風景。
這裡的秋,是午後暖洋洋的秋陽;是夕陽西下颯颯的秋風;是還在竟相開放的菊花;
是陽光照耀下湛藍的天空;是一幅幅美麗天成的畫卷。
這裡的冬,是形態萬千、晶瑩透亮的雪花;是飄散在天際邊朦朧的白霧;
是房簷屋頂上凝結的冰柱;是皚皚白雪裡站著的蒼翠松樹;是瓊枝玉葉,一派瑞雪豐年的景象;
為了呈現更好的馬嵬驛給您,我們一直在奮鬥的路上奔跑。平日的培訓,吸收更多的知識與服務理念;為確保遊客的生命財產安全,節假日之前的各種演練;還有,攜手打造最美的風景!
愛上這座城,只因,你牢記初衷,只因,你始終堅守,只因,你獨一無二,無可替代
站在黃土塬上向下望,一條條古樸的街巷順著由高到低的溝壑自然延展,青磚藍瓦的房屋和各色迎風飄舞的旌旗招牌,還有夾雜食物香味的蒸汽嫋嫋升騰,一幅熱鬧而溫暖的現代「清明上河圖」豁然眼前。民俗文化是發展鄉村旅遊之魂,抓住文化精髓並進行深化和活化,這就是我們的夢,一個讓遊客有尊嚴、有品質、有溫暖的民俗文化體驗園——馬嵬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