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按商業習慣分為海水珠、淡水珠、人造珠三類。
1
海水珍珠
中國的海水珍珠產於北部灣及東南沿海。歷史上以廣西合浦珍珠為代表,稱謂「合浦珠名曰南珠,出歐洲西洋者為西珠,出東洋者為東珠」。
國際上一向認為「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南珠」。海水珍珠的形態一般為正圓形,這是外形最理想的珍珠。
我國古時稱為「走盤珠」,即放在盤中稍動,就能滾動自如,合浦南珠圓度好,粒粒放光,顆顆走盤。海水珠呈圓形的機率比淡水珠高,這是由它內部同心環層結構所決定的。海水珠的美麗高雅,很大程度上歸於其光澤。
優質的海水珠呈半透明感,給人一種柔和朦朧的美,在短波紫外線下有亮的淺藍、白色、淡黃、粉紅色的螢光,X線下發黃白色及綠色磷光。
海水珠的顏色以白、淡黃色居多,本體顏色還有紅、青、紫、褐、黑等多種色彩,直徑以3~5毫米佔多,達65%左右,直徑在8毫米以上者為罕見珍寶,質量好的上乘海水珠以克論價,其價值遠遠超過黃金。
2
淡水珍珠
淡水珠主要產於我國華南地區,近年來,我國淡水育珠取得很快進展,華南、華東一帶的江河湖泊、池塘等河蚌育珠已成為農村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
彩色淡水珍珠的研究也取得了成功,它們色彩絢麗,形體多異,產量很高,但在價值方面,除8毫米以上珍品外,與海水珍珠相差甚遠。需要說明的是,淡水珠也是貨真價實的珍珠種類。
只是河蚌生珠,比海水珍珠在價值和質量上差了一個檔次,但不能以假珠論之。淡水珠與海水珠一般而言較易識別.海水珠色澤好於談水珠,且比淡水珠個大,形圓。
表面光滑應也以海水珠為佳,淡水珠表面常有勒腰、招皺紋,外形最常見為橢圓形、不規則形。淡水珠分層界線不明顯,多數無珠核。
但質量好的淡水珍珠也有圓形或近圓形,表面呈天然玉色或彩色。你若能選上一套與你的膚色、發色、風格相配的淡水珍珠首飾,既大方又得體,物美價廉,別有一番情趣。
3
人造珍珠
人造珍珠仿真性好,以致銷售時真假難分。市場上一般有實心玻璃仿製珠、塗料珠、貝母珠等。這些仿製珠初看很漂亮,細看則色澤單調、呆板、手感較輕、易脫皮、商品價值低。不能與以上兩種珍珠相提並論。
①直觀法:珍珠有天然紋理,無論如何也看得出光澤顏色的不統一,形狀多為園形,園度不一,一串珍珠項鍊,珠子大小有差異,且具有自然的五彩珍珠光澤。人造珍珠園度規則,鑽孔處有小塊凸片或表麵皮脫落現象。顏色統一,呆板單調。
②手摸、嗅聞法:珍珠爽手,有涼感,輕度加熱無味,嘴巴對之呼氣,珍珠表面呈霧氣狀。人造珍珠手摸有滑膩感、溫熱感,輕度加熱有異味,將之放近嘴邊,呈現水氣。
③彈跳法:將珍珠從60釐米高處掉在玻璃板上反彈,高度為20~25釐米。同樣條件下,人造珍珠反彈15釐米以下且連續彈跳比珍珠差。
④放大觀察法:用一隻普通的放大鏡或肉眼仔細近距離觀察,可發現珍珠表面有紋理,能見到碳酸鈣結晶生長狀態,好象沙丘被風吹的紋狀。人造珍珠則只能看到似雞蛋表面那樣高高低低的單調狀態。
更多精品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