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自首、「賣身」……P2P爆雷眾生相之老闆篇

2020-12-21 百家號

今年6月開始,一場「雷潮」重創P2P行業。數據顯示,整個6月份,共爆雷96起;進入7月更是雷聲不斷,當月新增問題及停業平臺約261家;截止至8月底,新增問題平臺數量累計多達479個。

一時間,哀鴻遍野。面對「氣勢洶洶」的投資人,那些曾風光無限的P2P老闆們或失聯跑路,或鋃鐺入獄,或硬撐到底……眾生百相,風格迥異。

1

爆雷後,趙偉平把自己給「賣」了。

10月25日下午,熊貓金控實控人趙偉平籤署了一份擔保函,表示將「自願以其持有的包括但不限於某農村商業銀行的合同股權價值人民幣8億元以及位於黑龍江省的多金屬礦探礦權(價值人民幣10億元以上),為熊貓金庫平臺所有出借款項尚來結清的出借用戶在熊貓金庫平臺因出借行為而產生的相關債權(本息範圍內)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根據擔保法第十八條規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分別就同一債務對債權人承擔全部清償義務的,為連帶責任保證。當債務人到期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先向保證人要求其履行保證義務,而無論主債務人的財產是否能夠清償。

簡而言之,一旦熊貓金庫到期無法清償債務,出借人就可立即無條件要求趙偉平還債。到那時,公司的債就會轉化為趙偉平個人的債。一損俱損,趙偉平此舉等同於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壓在了熊貓金庫上,客觀上也為所有投資人兜了個底。

熊貓金控原名熊貓煙花,曾是一家生產和銷售煙花的服務商,號稱國內煙花第一股,其創始人兼實控人趙偉平曾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鳥巢及長城煙花燃放總指揮,被譽為「煙花大王」。

但從2014年開始,受煙花政策、市場等因素影響,熊貓金控業績大跌,開始大舉布局網際網路金融業務。隨後,網貸平臺銀湖網和熊貓金庫成立。上市公司100%全資控股銀湖網,70%控股熊貓金庫。

憑藉上市公司背景,熊貓金庫迅速發展。然而今年7月以來隨著P2P的持續暴雷,熊貓金庫出現了嚴重的擠兌以及逾期問題,也對上市公司產生了極大威脅。

9月14日,熊貓金控發布公告,將所持有的湖南銀港諮詢管理有限公司(熊貓金庫運營主體)70%股權轉讓給上市公司實控人趙偉平,轉讓價格5712.3萬元。

趙偉平當時表示,接手熊貓金庫是為了加強其與熊貓金庫的法律關係,從而確保所有投資人的投資沒有風險。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趙偉平的接手客觀上也讓上市公司得以剝離一部分互金業務,降低了經營風險。

從某種程度上說,趙偉平「賣」了自己,在短時間內既救了「大本營」,也救了投資者。但從長期來看,結局還很難說,一切仍是未知數。

除了曾經的「煙花大王」,此前8月,據媒體報導,溫商貸創始人胡其峰也曾籤署個人無限責任書和李山集團無限連帶責任書,但直到現在依舊沒有給出兌付方案的談判結果。

2

「清流」畢竟不多。相比之下,失聯跑路才是P2P老闆們最套路的戲碼。

據網貸天眼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上周,在全國4889家停業及問題平臺中,失聯跑路的約佔60%。

不過,跑路也分很多種。

有高調的。2016年2月,山東P2P平臺鑫利源不僅跑路了,還同時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條高調的跑路公告:「本人劉永欣,老子今天在這兒高調宣布,鑫利源正式跑路,老子就是來騙錢的!有本事來抓我呀!」隨後,負責人劉某即被捕。

有囂張的。2017年1月,P2P平臺來財街曾在其官網發布了史上最囂張的跑路公告:「耶和華說,貪婪是人類的原罪!我柯林敏,就是接到神的旨意,來懲罰你們這些貪婪的人!…神不會虧待我,今天,我帶著1億元人民幣跑路了!」不久前,該平臺實控人也已接受法律的制裁,被判處六年有期徒刑。

也有默默跑路,卻被自家員工舉報了的。2018年7月16日,永利寶官方揭露其平臺董事長餘剛、董事兼CEO張玉豐已經失聯,呼籲投資人速速報警維權。一個多月後,在逃人員均已被捕。

3

跑路者甚多,自首者也不少。

就在十天前(10月19日),餘杭公安發布通報稱,浙江草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草根投資」)法定代表人金忠栲(公司實際負責人)已投案。

其實早在7月,草根投資就不斷傳出爆雷等多方面負面消息。金忠栲當時對外稱平臺不清盤,並繼續執行上市計劃。但撐了近3個月後,估計也是無計可施,金忠栲最終選擇了自首。

說到自首,就不得不提張小雷——第一個因自首出名的創始人。

2017年12月27日,@平安南京 發布微博稱,錢寶網實際控制人張小雷因涉嫌違法犯罪,已向南京市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出人意料的是,這條貨真價實的官方消息卻引發了一場風波。網友紛紛表示不相信,認為官微被盜,導致@平安南京 最後不得不自證身份:「本條信息為官方發布,換個手機你們就不認識阿平了?」

相比於金忠栲和張小雷,「佰億貓」何老闆的自首之路就有些波折了。

在「佰億貓」爆雷後,何老闆先是出逃境外,但後來又迫於強大壓力,選擇回國投案。

「作為經濟案件的作案嫌疑人逃到境外,首先非常辛苦、提心弔膽;其次也(知道)總有被抓的一天。所以如果早日回國投案,把案情理得更清楚,既能儘量減少(投資人)損失,也能爭取寬大。」他說道。

除此之外,善林金融法人代表周伯雲、雅堂控股董事長楊定平以及「安捷財富」兼大志投資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凌正等也都陸續投案自首。

P2P發展至今,已經超過10年,但相對於其他金融業態還是個新鮮事物,在經歷了這三四年的野蠻生長後,整個社會包括監管層對它有了全新的認知,這讓不少實力較弱甚至是詐騙平臺,應聲倒地。

爆雷過後,沒有一個倖存者,投資者血本無歸,平臺負責方承受著此前種下的惡果。壞情緒還在蔓延,這場風波席捲的不止是平臺本身和萬千投資者,一系列併發症已經開始顯現:P2P——上市公司——創投基金——創業公司……

相關焦點

  • 又一家P2P平臺創始人自首,為什麼無論多少家平臺爆雷還是有人投?
    無巧不成書,馬雲說這話的同一天,上海證大集團創始人戴志康發出公開信,承諾其P2P平臺「撈財寶」的投資者,自己不會失聯、跑路。僅僅三天後,戴志康就投案自首了,撈財寶也被官方通報涉嫌非法集資,欠款超過百億資金。證大集團的老闆可是相當有來頭,2007年在國內就是國內富豪榜排到前100名,就連馬雲創業的那麼小區都是他開發的。家大業大的戴志康最終還是倒在了賠P2P運行的無底洞下。
  • 頭天還在籤協議,第二天老闆自首,這家百億級P2P平臺爆雷
    最近的互金行業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些知名P2P平臺紛紛爆雷,甚至有人連買房的錢都賠了進去......僅上海一市,自唐小僧被調查以來,就不斷傳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爆雷的消息,目前通過公開信息可查到的就有11家。而在這個周末,號稱成交金額過百億的銀票網也爆雷了。
  • 欠債13億跑路的P2P負責人柬埔寨被抓
    據了解,禮德財富於7月23日正式爆雷:當日公告稱部分項目逾期,禮德財富實際控制人鄭彥森已失聯。而當時官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禮德財富借貸餘額近13億元,待還筆數1579筆。  禮德財富是今年廣州第一家炸雷的P2P,對業內的影響很大。此前,禮德財富高調宣傳:包括贊助C羅、以「國資」自稱做宣傳等,受害者基數也不小。
  • 又一新零售和p2p破產:雅堂小超老闆楊定平自首,詐騙金額超百億
    2018年7月16日,根據成都市公安局天府新區分局發布通報稱,成都雅堂控股集團董事長楊定平等人因涉嫌違法犯罪,於7月15日到成都市公安局天府新區分局投案自首。目前,天府新區分局已依法對楊定平等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古鎮雄記「跑路門」續集:有人自首
    7月4日,本報獨家報導了古鎮雄記燈飾廠老闆謝映雄跑路一事(詳見本報7月4日中山新聞A21版《燈飾老闆疑似逃匿急壞工人和供貨商》)。昨日下午,事件有了新的進展,該廠副總經理、謝映雄的堂弟謝偉來到古鎮鎮公安機關自首。自首希望獲得寬大處理  謝偉表示,直到眾多供應商找上門來,他才知道謝映雄跑路了,廠裡資金出了問題。
  • 杭州多多理財老闆跑路!看P2P的前世今生,為何現在爆雷潮會來?
    如果說網貸的「野雞平臺」靠龐氏騙局為生,倒臺是必然的,那麼為何像多多理財這類,已取得ICP/EDI經營許可證、信息系統三級等保證書有資質的正規平臺也在爆雷?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今年開始的此起彼伏的爆雷,到如今,已被業內人士稱為了「爆雷潮」。截止6月,據媒體不完全統計的「團滅」平臺就多達50多家,其中包括6家國資系。
  • 爆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臨沂投資者們今年噩夢不斷
    最近金融行業風波不斷,暴風馮鑫股票被凍結,銀票網易德勤投案自首,爆雷這個詞一時間成了焦點。這個詞對臨沂的投資者們來說應該不陌生。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工作的推進,網貸平臺步入加速規範期。與此同時,不合規的平臺也出現「爆雷」小高潮。「爆雷」指的是P2P平臺因逾期兌付問題或經營不善而停業。
  • 專業律師指引:P2P平臺爆雷,老闆、高管及員工可能會有什麼罪?
    早上坐地鐵,看到移動電視上正在放聯璧儂老闆被押解回國的視頻。   儂老闆當屬濃縮的精品,襯託得我們公安格外高大威武。  有記者還採訪了被抓感言,老闆就是老闆,雖面戴頭套,仍眼露精光。  昨天引起關注的,還有另一位出國遠遊的老闆,深圳佰億貓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的實控人何某,不過,人家是自己回來的,投案自首。  跑都跑了,為什麼還要回呢?  因為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會同羅湖分局等單位成立聯合專案組,抽調精幹警力開展專案偵查及追逃追贓工作。
  • 愛錢進「暴雷」事件的背後,牽扯出P2P理財的諸多真相
    投資少、兌付多,「愛錢進」沒有足夠的資金兌付自然要爆雷。 其實,愛錢進出現兌付困難的情況早在今年年初就出現了。3月份開始就有人在網上發文維權,但當時由於疫情的原因就被掩蓋過去了。到6月份國內疫情熱度降低,受害者為了得到公眾的關注於是改變策略拉汪涵下水,這才上了熱搜受到關注。
  • 90後P2P女王捲款1.3億出逃!夢想別墅靠海,員工報案捉拿美女老闆
    1、捲款1.3億出逃,員工報案捉拿美女老闆這名90後美女老闆,只花了三年,就吸空了600名客戶的積蓄,攜款1.3億人民幣,然後逃亡洛杉磯。4、老闆跑路、資金去向不明, P2P網貸行業何去何從最近P2P網貸行業正在迎來新一輪大調整。老闆跑路、員工舉報等戲碼不斷上演,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平臺,到動輒百億規模以上的網貸機構;從平臺的投資人,到貸款平臺的借款人,整個圈子最近問題不斷。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 百億級P2P平臺員工:我們老闆跑了,大家報警抓他啊!
    1  要抓老闆的良心官微  又一家P2P平臺爆雷了!  16日晚,上海P2P平臺永利寶傳出老闆跑路消息!在短短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員工接連通過手機APP和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老闆已經失聯,懇請各位投資人報警!  這樣一出員工要報警抓老闆的戲碼,可是讓眾多網友看呆了。
  • 昔日福布斯富豪私募牌照被註銷:曾因P2P爆雷自首 欲回A股翻身夢碎
    曾因P2P爆雷自首,欲殺回A股翻身夢碎王輝 上海地產界曾經的風雲大佬、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榜富豪、20世紀90年代A股市場傳奇人物——戴志康,在2019年8月因涉嫌非法集資投案自首後,再次在金融投資業務上遭遇打擊。
  • 投資人為爆雷平臺老闆過壽,究竟是為了什麼 | 互金莉莉報
    東融集團欠債74億,投資人買蛋糕為號稱絕不跑路的老闆過壽。上周,在一向為逾期所苦、愁雲密布的東融資產內,突然傳出了一片歡聲笑語。是一群平均投資200萬以上的投資人在為東融集團創始人、清算小組組長葉振過生日。難友們雖然賠了很多錢,但現場都強顏歡笑,鼓勵葉振振作起來,好好工作。現場其樂融融,一片歡樂,不知道的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出這是爆雷平臺投資人給平臺老闆過生日。
  • 中介跑路,房東租客被騙,長租公寓再現爆雷潮
    而事態的發展的確如張丹所料,不但她提及的沃客公寓早早跑路,8月27日,多家媒體報導,杭州的長租公寓品牌友客公寓爆雷。8月28日,鈦媒體發現杭州友客總部已經被貼了封條,人去樓空。友客的暴雷在行業引發了蝴蝶效應,包括杭州市場的巢客公寓、趣居等大小中介在內,上海、成都、武漢等多地長租公寓「爆雷」。鈦媒體也在最近獲悉,杭州的飛寓公寓也處在爆雷的邊緣,有房東向鈦媒體反映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收到飛寓的租金。目前,已經有多個城市的相關部門、協會密集發布公告提示風險。
  • 新華社批蛋殼跑路 "爆雷"的蛋殼公寓能撐過2020年嗎?
    蛋殼公寓「爆雷」的餘波仍在持續發酵,公眾對資本鐮刀「割韭菜」行為予以譴責和追問。長租公寓本是乘「租購併舉」政策東風填補市場空白的創新商業模式,如今卻成為某些人「鑽空子」的馬甲外衣,相關部門絕不能讓「割韭菜者」一跑了之。
  • 又一P2P平臺暴雷,41位高管被捕,老闆曾是地產大佬和資本大鱷
    P2P行業在經過了這兩年的監管趨嚴以及政策上的良性退出後,各種爆雷在這兩月貌似消停了一會兒,不過就在9月初,就又有一家P2P平臺暴雷了,而這個平臺的背後是一個大型的民營金融集團,業務涵蓋了文化、地產和金融,老闆曾是地產大佬和資本大鱷。此番暴雷公司老闆和41名高管都被警方逮捕了。
  • 爆雷!電商巨頭涉嫌集資詐騙,老闆捲走200億跑路澳洲,1200萬人被坑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當你在一頭熱血薅羊毛時,殊不知,這是一隻披著羊皮偽裝的狼,他伺機而動,露出獠牙之時你便成了盤中餐……地雷年年有,今年尤其多。繼熊貓直播、淘集集、呆蘿蔔陸續爆雷後,一家名為易網購的電商平臺也爆雷了。
  • 健身房老闆跑路為哪般?
    這又是一起老闆卷錢跑路的經濟糾紛。不過這次不是發生在江南皮革廠, 故事的主角不叫黃鶴,配角裡也沒有小姨子什麼事。今日,鄭州一家雷奧健身遊泳會所突然倒閉,老闆卷錢跑路。而且,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健身房老闆跑路的事件屢屢發生,似乎已經變成了見怪不怪的事。
  • 什麼是P2P,為什麼會爆雷,那麼你在P2P圈子中嗎?
    這樣的P2P看起來沒什麼事,但為什麼到了中國就爆雷不止呢?在國內,缺錢的中小企業很多,P2P的市場很大,再一個搞P2P的門檻很低,隨便誰都能來摻和一把,因此行業早期各種P2P爆發式野蠻生長。這麼一做,平臺已經完全脫離信息中介的地位,再加上管理資金池可不是輕鬆的事,一旦有點風吹草動,投資人投入的錢少了,平臺就直接玩完了,這一波雷潮大部分平臺就是這麼掛的。還有一些平臺,手癢把資金池的錢拿出來揮霍或者搞投資,一旦出問題,錢也就回不來。更有甚者,很多平臺是打著P2P的旗號,幹著集資詐騙的事,投資人的錢一投進來,就進入了它們的口袋,接著就跑路了。
  • 2018董事長「跑路」面面觀
    2018年,在監管層嚴監管、緊信用、去槓桿的調控政策壓力之下,原先通過盲目借貸以擴張產能的部分企業,面臨著資金鍊斷裂的風險,而部分金融及類金融機構則相繼「爆雷」,部分網貸平臺、私募基金、新三板掛牌公司,甚至A股上市公司的實控人、董事長、負責人紛紛「跑路」,或者躲債,或者逃罪,但是所謂法網恢恢、疏層不漏,即使潛逃得了一時,終將難免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