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開始,一場「雷潮」重創P2P行業。數據顯示,整個6月份,共爆雷96起;進入7月更是雷聲不斷,當月新增問題及停業平臺約261家;截止至8月底,新增問題平臺數量累計多達479個。
一時間,哀鴻遍野。面對「氣勢洶洶」的投資人,那些曾風光無限的P2P老闆們或失聯跑路,或鋃鐺入獄,或硬撐到底……眾生百相,風格迥異。
1
爆雷後,趙偉平把自己給「賣」了。
10月25日下午,熊貓金控實控人趙偉平籤署了一份擔保函,表示將「自願以其持有的包括但不限於某農村商業銀行的合同股權價值人民幣8億元以及位於黑龍江省的多金屬礦探礦權(價值人民幣10億元以上),為熊貓金庫平臺所有出借款項尚來結清的出借用戶在熊貓金庫平臺因出借行為而產生的相關債權(本息範圍內)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根據擔保法第十八條規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分別就同一債務對債權人承擔全部清償義務的,為連帶責任保證。當債務人到期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先向保證人要求其履行保證義務,而無論主債務人的財產是否能夠清償。
簡而言之,一旦熊貓金庫到期無法清償債務,出借人就可立即無條件要求趙偉平還債。到那時,公司的債就會轉化為趙偉平個人的債。一損俱損,趙偉平此舉等同於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壓在了熊貓金庫上,客觀上也為所有投資人兜了個底。
熊貓金控原名熊貓煙花,曾是一家生產和銷售煙花的服務商,號稱國內煙花第一股,其創始人兼實控人趙偉平曾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鳥巢及長城煙花燃放總指揮,被譽為「煙花大王」。
但從2014年開始,受煙花政策、市場等因素影響,熊貓金控業績大跌,開始大舉布局網際網路金融業務。隨後,網貸平臺銀湖網和熊貓金庫成立。上市公司100%全資控股銀湖網,70%控股熊貓金庫。
憑藉上市公司背景,熊貓金庫迅速發展。然而今年7月以來隨著P2P的持續暴雷,熊貓金庫出現了嚴重的擠兌以及逾期問題,也對上市公司產生了極大威脅。
9月14日,熊貓金控發布公告,將所持有的湖南銀港諮詢管理有限公司(熊貓金庫運營主體)70%股權轉讓給上市公司實控人趙偉平,轉讓價格5712.3萬元。
趙偉平當時表示,接手熊貓金庫是為了加強其與熊貓金庫的法律關係,從而確保所有投資人的投資沒有風險。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趙偉平的接手客觀上也讓上市公司得以剝離一部分互金業務,降低了經營風險。
從某種程度上說,趙偉平「賣」了自己,在短時間內既救了「大本營」,也救了投資者。但從長期來看,結局還很難說,一切仍是未知數。
除了曾經的「煙花大王」,此前8月,據媒體報導,溫商貸創始人胡其峰也曾籤署個人無限責任書和李山集團無限連帶責任書,但直到現在依舊沒有給出兌付方案的談判結果。
2
「清流」畢竟不多。相比之下,失聯跑路才是P2P老闆們最套路的戲碼。
據網貸天眼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上周,在全國4889家停業及問題平臺中,失聯跑路的約佔60%。
不過,跑路也分很多種。
有高調的。2016年2月,山東P2P平臺鑫利源不僅跑路了,還同時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條高調的跑路公告:「本人劉永欣,老子今天在這兒高調宣布,鑫利源正式跑路,老子就是來騙錢的!有本事來抓我呀!」隨後,負責人劉某即被捕。
有囂張的。2017年1月,P2P平臺來財街曾在其官網發布了史上最囂張的跑路公告:「耶和華說,貪婪是人類的原罪!我柯林敏,就是接到神的旨意,來懲罰你們這些貪婪的人!…神不會虧待我,今天,我帶著1億元人民幣跑路了!」不久前,該平臺實控人也已接受法律的制裁,被判處六年有期徒刑。
也有默默跑路,卻被自家員工舉報了的。2018年7月16日,永利寶官方揭露其平臺董事長餘剛、董事兼CEO張玉豐已經失聯,呼籲投資人速速報警維權。一個多月後,在逃人員均已被捕。
3
跑路者甚多,自首者也不少。
就在十天前(10月19日),餘杭公安發布通報稱,浙江草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草根投資」)法定代表人金忠栲(公司實際負責人)已投案。
其實早在7月,草根投資就不斷傳出爆雷等多方面負面消息。金忠栲當時對外稱平臺不清盤,並繼續執行上市計劃。但撐了近3個月後,估計也是無計可施,金忠栲最終選擇了自首。
說到自首,就不得不提張小雷——第一個因自首出名的創始人。
2017年12月27日,@平安南京 發布微博稱,錢寶網實際控制人張小雷因涉嫌違法犯罪,已向南京市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出人意料的是,這條貨真價實的官方消息卻引發了一場風波。網友紛紛表示不相信,認為官微被盜,導致@平安南京 最後不得不自證身份:「本條信息為官方發布,換個手機你們就不認識阿平了?」
相比於金忠栲和張小雷,「佰億貓」何老闆的自首之路就有些波折了。
在「佰億貓」爆雷後,何老闆先是出逃境外,但後來又迫於強大壓力,選擇回國投案。
「作為經濟案件的作案嫌疑人逃到境外,首先非常辛苦、提心弔膽;其次也(知道)總有被抓的一天。所以如果早日回國投案,把案情理得更清楚,既能儘量減少(投資人)損失,也能爭取寬大。」他說道。
除此之外,善林金融法人代表周伯雲、雅堂控股董事長楊定平以及「安捷財富」兼大志投資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凌正等也都陸續投案自首。
P2P發展至今,已經超過10年,但相對於其他金融業態還是個新鮮事物,在經歷了這三四年的野蠻生長後,整個社會包括監管層對它有了全新的認知,這讓不少實力較弱甚至是詐騙平臺,應聲倒地。
爆雷過後,沒有一個倖存者,投資者血本無歸,平臺負責方承受著此前種下的惡果。壞情緒還在蔓延,這場風波席捲的不止是平臺本身和萬千投資者,一系列併發症已經開始顯現:P2P——上市公司——創投基金——創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