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出現於公元7世紀的唐朝,火藥是煉丹家為煉製長生不老的丹藥而發明的副產品,火藥的發明使得人類的戰爭進入到冷兵器與熱兵器混用的時代,當然,也產生了兩個副產品,那就是鞭炮和煙花。
最早的鞭炮和煙花出現於北宋時期,《東京夢華錄》一書中記載:「忽作一聲如霹靂,謂之爆仗。」又記載道:「有爆仗響,又復煙火。出散處,以青幕圍繞。」《東京夢華錄》所記之事,基本上都發生於宋徽宗時期,說明,在北宋時期,中國就有了鞭炮和煙花。
可是問題來了,在火藥發明以前,中國人在新年、節日慶典之時,怎麼放鞭炮和煙花的呢?
鞭炮又名「爆竹」、爆竿」和「炮仗」,這些稱謂,皆說明鞭炮與竹子有關,其實,在火藥發明以前,人們是用燃燒竹節的方式來製造響聲的,由於竹子的腔內是空心的,因此竹節放在火堆裡加熱以後,竹腔內的空氣受熱會膨脹,導致竹子爆裂,從而發出霹靂聲,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人過新年的時候,就開始放爆竹了,如《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初一,雞鳴以後,人們在庭院前放爆竹,放爆竹的目的是驅趕「野鬼」。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其實不是因為發明了火藥,才有了鞭炮,爆竹是鞭炮直接的起源,火藥發明以後,只不過是爆竹的燃燒方式發生了改變而已。
從史料的記載來看,其實,火藥作為武器的時間要比其作為鞭炮的時間早,人類發明的許多高科技產品,都是最先應用於軍事領域,然後再應用到民用領域,例如,在當今世界上,美國的軍事科技肯定遙遙領先於民用科技,在公元904年的時候,中國人就把火藥應用於戰爭了,唐朝末年是藩鎮割據的時代,楊行密的部將鄭璠圍攻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時使用了「飛火」,這是火藥應用戰爭的最早記錄。
中國最早發明了火藥,也是最早把火藥應用於軍事領域的,明朝還發明了神火飛鴉,這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轟炸機」,神火飛鴉依靠火箭驅動,最遠可飛行三百步,落地以後,神火飛鴉內部的裝填的炸藥會爆炸,三百步多遠呢?明代的一步為五尺,一尺約為三十釐米,三百步約為四百五十米。
後來,火器之所以會落後於西方,主要是因為忽視了對火器技術的改進。
那麼,在火藥發明以前,又如何放煙花呢?
煙花是用火藥和金屬粉末製造而成的,鞭炮能夠發出響聲,放出火光和煙霧,但是火光在一剎那就結束了,無法製造五顏六色的光線,也無法持續發光,煙花之所以能持續發光並製造五顏六色的光線,主要是因為加入了一些發光劑和發色劑,鎂和鋁的粉末在氧化以後,會持續發光,而一些含有金屬離子的化合物在被燃燒以後,會發出五顏六色的光芒,比如,含有銅離子的化合物可以釋放藍綠色的光線,鐵離子則可以製造金黃色的光線,鉛離子可以製造藍顏色的光線。
煙花也是在北宋時期出現的,到了南宋時期,宮廷經常在節日慶典的時候,燃放煙火,那個時候沒有電燈,煙火照亮了夜空,使得人們嘆為觀止,流連忘返。
在沒有火藥以前,燃放煙火,其實還是靠金屬,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打鐵花,打鐵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冶煉鋼鐵的時候,會產生溢射的火光,於是,中國古代的人們在長期的冶鐵過程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打鐵花,用鐵花來製造絢麗的光彩,不過,鐵花的顏色一般是金黃色,而煙花可以製造五顏六色的光線。
火藥的兩個副產品就是鞭炮和煙花,在後來的歷史時期,鞭炮和煙花也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在現在的歐美國家,人們在重大的慶典上也會燃放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