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寒江雪
第一次知道岙底羅這個名字是在團友花草的美篇裡。後來,葉團長也曾向我推薦過岙底羅這個古村落。在葉團的鏡頭裡我看到了這個被時光遺忘的古村落。老屋,溪水、古樹、古橋、一種時光裡遺世獨立的美,衝擊著我的視角,觸摸著我的靈魂。於是內心深處有了一種渇望,一種念想,一種想要走進大山深處,感受歲月悠長的衝動……
今天,2020年5月12日,我終於來到了岙底羅古村落。遺憾的是汪姐這次沒來,儘管女兒給我拍了很多的照片,但總覺得這些照片少了些什麼?細想了一下,原來是少了一種叫做「生氣」的東西。原來我已經習慣了汪姐的那一聲:「小李,笑!」哈哈……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真的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有些人相處一輩子卻無法走進彼此的心靈裡。而有些人只需一個眼神,一聲問候,一個微笑就能讓彼此感覺快樂。或許,這就是默契,就是理解,就是懂得!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這種懂得也包括對山水田園風光的熱愛。譬如一幢老屋,對不懂的人來說是一幢破破爛爛。對懂得的人來說那是一種遺忘在時光深處的美,這種美無言卻有聲,無語卻震撼。又譬如古道,對不懂的人來說那是一條老舊的山路,對懂得的人來說那是一種靈魂深處的「鄉愁」。
余光中先生寫過一首很動人心弦的關於鄉愁的小詩,讀起來特別美。全詩如下: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對我來說鄉愁是詩,
鄉愁是酒,
鄉愁是心頭濃得化不開的故土情結。
就如此刻,行走在峽谷裡,聽著潺潺的流水,心靈是一種遠離都市喧囂的寧靜感……
有首歌叫做《山谷裡的居民》。山谷裡有湖,山谷裡有魚,山谷裡有樹,山谷裡有河。山谷裡的天, 永遠那樣藍。山谷裡的居民 ,有許多許多代。山谷裡有湖,山谷裡有魚,山谷裡有樹,山谷裡有河,山谷裡的天, 永遠那樣藍。山谷裡的居民, 住了許多許多年。山谷裡有湖,山谷裡有魚,山谷裡有樹,山谷裡有河。山谷裡的天 ,永遠那樣藍,山谷裡的居民 ,祖祖輩輩不離開,哎……
一聲哎,餘韻無窮……
是的,對山谷裡的居民來說,這是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這裡有他們的鄉愁,有他們的根,有他們的故土情結……所以,岙底羅,儘管在山坳坳裡,這裡依然有故土難離的原住民。
走進岙底羅村,村口大大的角籮特別搶眼。
茶葉是岙底羅村的首要產業,也是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家家戶戶從事種茶、制茶,是該村的一大特徵。
岙底羅村位於臨海市江南街道香年溪中遊,距臨海市區十幾公裡。沿著香年溪一路溯溪上行到達青山綠水掩映的上馬村後,繼續前行不久就到達岙底羅村。
剛進入村口就看到了正在整修的四合院。
像這樣的四合院村裡有好幾幢。如周家大院,農耕別院等。
目前,周家大院已經完成修復改造,其他幾座四合院正在改造。
對岙底羅印象特別深的除了村口的大角籮外,還有一顆已有160年樹齡的楓楊樹。樹下是一座石板鋪成的小橋,橋下常年溪水潺潺,溪邊古樹參天。只是近階段天晴少雨,溪流水量不足,缺少靈氣。
站在小橋上,鄉路在何方?
岙底羅村子是沿一條小溪的兩岸建房,房屋外牆多為青灰磚砌成。岙底羅原叫『岙底盧』,是遠古盧姓先人流亡到此,看這兒山清水秀,風景迷人,就在此久居下來。1951年,『岙底盧』改名為岙底羅村,意為此地附近高山,基地凹下去一塊,村莊居於凹的底部,就叫岙底羅。
岙底羅的新村建造在山外的小溪加油站旁。老村裡的房子由於年久失修,陸陸續續倒坍和部分給拆除了。和其他臨海的傳統古村落一樣,青壯年都搬出了古村,剩餘的50多位老人堅守著日益消失的古村落。
這些老房子在歲月的洗禮中日漸衰敗,到處是斷瓦殘垣。
柴門緊閉,把我們關在時光之外。重重的行囊,背在肩膀上。那一首歌啊,有你陪我唱……
塊石壘成的石頭房,帶點滄桑的況味,年代感十足。
我們在石頭房和磚瓦房間不停的穿梭,忘我的拍攝。全然不顧中午烈日下的暴曬。
累了就在樹蔭下小坐片刻,喝口水,吃點糕點,累,但快樂著……
或許,久居都市,厭倦了燈紅酒綠的繁華,靈魂裡更魂牽夢縈著一種返璞歸真的無邪,一種原始的純樸,筒單……如禪的意境,無知無覺,清澈,空靈,或許,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村子裡空蕩蕩的,沒幾戶人家入住。這些石頭房,小木屋大都柴門緊閉。偶爾傳來幾聲雞鳴,伴著一兩聲狗吠,打破小山村的寧靜。
草青青,水藍藍,不知今宵是何時的雲煙,也不知今夕是何時的睡蓮,只願能化作唐宋詩篇,長眠在你身邊。
席地而坐,提筆不為風雅。一汪淺淺的淚,充滿我的眼眶。紅塵客棧風似刀,我只求過荒村野橋,把歲月裡的悠長尋找。
門前碼放齊整的劈柴都如此有創意。
小溪對岸的周家大院。
跨過石橋走向周家大院。橋下的洗衣大軍。
跨進周家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私人宅院,嚴禁大聲喧譁」的字樣。這是一幢在時光裡靜謐沉睡的小院。
信步而入,小院拾掇得齊整可愛。穀倉稚拙,「豐衣足食」醒人眼目。
主人在茶室會客,望著「未被邀請,請勿進入」的字樣。我識趣的退出茶室。往邊上的房間逛。
壁上張貼的紅雙喜讓靜安小院多了一份人間煙火味的「喜氣」。
四合院裡回味一段舊時光。
舊灶臺裡有熟悉的煙火味。
大院外面石頭牆上的小擺設,垂掛的綠植,精巧,文藝。小資情調的我就攝下了這一組小清新的畫面。
離開周家大院往回走。農家小院裡花花草草的隨拍。一種歲月靜好裡的安然……
返璞歸真,回歸大自然。讓歲月沉澱。紅塵行走,簡單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