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都,這些年去煤鋼產能以來,就迷路了差不多10年了,至今狀態仍然迷著。2019年GDP17026億,排在內蒙之後,居第21名,對於山西,曾經的採煤輝煌期獲得的大筆財富,這21名,除去寧夏、青海、海南、西藏等這些人口稀少的省份,基本就是排最後了。
晉中,地級市之一,2019年GDP為1460億,這個數值其實不算多,不拿它跟沿海崑山晉江縣級市來比較,就跟內陸陝西神木縣級市及湖南瀏陽縣級市來說,也只是多了100億左右。
榆次,1999年之後由縣級市劃為晉中市的一個區,晉中市駐地也在榆次,榆次也是晉商之鄉,目前70萬人口左右,轄區內也設有太原開辦的大學城,大概有十所大學的分校區在此辦學。
太原,山西省會,2019年GDP4028億,百強市排第57名,比很多地級市都要少,不拿沿海地區來說了,還是拿周邊案例來說,太原比陝西榆林、山東臨沂濟寧、河南洛陽,湖北宜昌都要少。
現在是講究合併的時代,是講究強省會的時代,誰不順應時勢那就等著越拉越大吧。前有成都合簡陽,濟南合萊蕪,杭州合蕭山,現有廣佛同城,後有武漢鄂州同城,西安鹹陽同城。結果就是成都這幾年已經統合力量把省會發展到了一定高度,開始回吸省內人才外流傾向,各種高科技產業轉型開展得美滋滋的,時不時地都可以和深圳杭州叫一叫板了。
反觀太原和榆次的同城化遲遲未能看到進展,其實這步棋戰略方向是沒錯的,山西還是人口太少了,人口少位置差,前幾年挖煤嚯嚯錢不知道用到哪裡去了,沒錢了。如此還不大統大合增強太原首位度,向成都武漢杭州等學習,還等什麼?要等到何時?
太原市作為省會從地理位置來看往北鄰忻州,而忻州從地形制約到支柱產業沒有優勢,往西有山也不行!只有往東南擴張,無論地形優勢,道路便捷,還有旅遊資源,經濟發展對太原太有利了!如能同城對太原來說將是質的變化。
太榆同城遲滯化的原因恐怕還是在於人的因素。山西人,沉穩得讓筆者覺得心驚,三體科幻作品出自一個電工手上可見一斑,沉默不語,考慮太多,怕不是想著太榆同城之後的利益瓜分吧?另外山西行政層方面的「卡拿要」和「等靠要」現象太過明顯,這種務虛派頭對太榆同城進展能起到正向作用就奇了怪了!
其實按筆者的看法應該像成都合簡陽,杭州合蕭山一樣,而不僅僅滿足於同城,兩者有本質區別,奈何如今太榆同城虎頭蛇尾,一拖再拖,怕不是要拖到山西GDP落到倒數之位才甘心。山西各行政層不要再找說什麼上面不批之類的藉口,整天沉迷於那一套「熟人關係」、「卡拿要」裡面不能自拔,多務實一些發展經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