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向村民傳授柑橘種植技術,兌現履職承諾,帶動群眾致富
萬靈鎮農貿市場整齊的地面,攤位上的瓷磚潔白如新 攝/齊嵐森
3年多來,榮昌區人大開展的「雙亮雙做」活動持續做深做實——由最初的區級人大代表擴展到轄區內全國、市、區、鎮四級人大代表全覆蓋;由一項活動上升為一項工作制度,成為「發揮代表作用、更好履職盡責」在基層的生動實踐。
其中,「雙做」中的「做群眾表率」更如「春雨潤無聲」般,滋養著榮昌的社風民風。這些表率中,有7年如一日照顧孤寡貧困戶的張清蓮,有開設「扶貧車間」幫助老鄉脫貧致富的周其建,有從頭到尾堅持不懈改善民生的胡盈久......
從社區幹部到民營企業家,代表們身份各異,但都用自己的方式為群眾做表率、做榜樣。
「你就是我的親閨女」
「她雖然不是我的親閨女,但她對我比親閨女還要好,照顧我像照顧自己的親媽一樣,她現在就是我的閨女了。」說起張清蓮,塔水村建卡貧困戶李得容發自內心得感到滿足。
今年72歲的李得容是塔水村1組的建卡貧困戶,2003年丈夫和兒子相繼去世,剩下她和一個有輕度精神障礙的女兒。2013年其女兒外嫁後,老人便被村幹部代為照管。經過村支兩委商量,作為清江鎮人大代表、塔水村綜合服務專幹的張清蓮便擔起了照管李得容的責任,這一管便是7年。
7年期間,每個月張清蓮都要為李得容購買足夠的米、油、鹽、洗衣液等,逢年過節還要購買節氣食品、用品,讓李得容足不出戶生活也過得有滋有味。「每天清蓮都要給我打電話,詢問我身體如何、有沒有缺的東西。我的電話裡也存著她的電話,有啥事我都是第一個想到她。」李得容說。
7年間,李得容因為摔傷住院過兩次,每次都是張清蓮忙前跑後聯繫車輛、辦理手續、墊付醫藥費用等。因為工作繁忙,張清蓮只能下班後急匆匆趕往醫院照顧老人飲食起居、護理個人衛生,第二天又到辦公室處理工作。最長的一次,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個月,直到李得容病癒出院。張清蓮說,工作和照顧老人佔據了自己全部時間,對於家庭的照顧就少了。李得容住院期間,自己更是幾周都沒有回過家。「雖然我媽開玩笑說吃醋,但是家人都非常支持我。正是有了他們的支持,更加堅定了我要照顧好李婆婆的決心。」她說。
出於對張清蓮的信任,李得容把自己的低保金交給張清蓮保管。每月,張清蓮就按時從銀行取錢出來,為老人購買生活必需品,然後再給老人300元的零用錢。「婆婆雖然信任我,但每一筆開銷我都記錄在專用的本子上,所有票據都整整齊齊保存著,我要做到問心無愧,也不讓別人有猜疑。」張清蓮說。
「常有人問我照顧李婆婆得照顧到什麼時候,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在我心裡,李婆婆已經是家人了,對她的照顧不是工作,我願意這樣一直照顧她。」張清蓮堅定地說。
企業發展反哺鄉親
在榮昌區盤龍鎮,提起周其建許多人都要豎起大拇指。「今年疫情,周總給我們捐了不少愛心物資。」「我就是在周總的扶貧車間工作,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家裡」……
從建廠的第一天起,周其建就將「誠實做人、守信經商、親民愛民、互惠互利」作為辦廠的宗旨,憑藉這樣的經營理念,使公司獲得全球零售500強企業宜家的青睞,成為宜家的固定供應商。2019年,公司實現產值2.75億元,幫助解決約300名附近村民的就業問題。
建卡貧困戶李培榮就是其中之一。「包吃住,還能照顧家裡,每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為我家減輕了不小的經濟負擔,我很滿意這樣一份好工作。」在扶貧車間工作的李培榮對此十分感激。2018年12月,周其建經過多方考察、學習,最終確定在公司建設扶貧示範車間,從「輸血」式扶貧變為「造血」式扶貧,給貧困群眾創造穩定增收、實現富裕生活帶來新希望。據了解,周其建所設立的扶貧車間可容納員工60餘人,目前已招錄建卡貧困(脫貧)戶17人,讓貧困戶在家附近就能就業,解決收入問題,實現務工脫貧。
作為企業主要負責人,周其建深知企業成長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必須積極回饋社會。近年來,他以公司或個人的名義捐款捐物30萬餘元,資助了盤龍鎮中心小學、石田完小、大建小學及雙巷小學等學校的教育事業;為困難職工及昌龍敬老院特困人員捐款捐物;為留守兒童、困難家庭學子提供助學金;為貧困戶捐贈家電、生活用品;為區紅十字會捐款捐物;疫情期間,在自身企業復工復產急需之時,又向社會捐贈大批醫用口罩。
「企業是社會的企業,企業的發展是政府和社會支持的結果,企業的發展是為了社會。只有真情地回報社會,企業才能贏得社會的信賴和支持而不斷發展壯大,企業壯大了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困難群眾能在家門口端牢飯碗。」周其建說,「當選為市、區人大代表,是家鄉人對我的信任,能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為民解難,是我的責任和義務,帶動家鄉人一起致富,將是我一生的追求。」
農貿市場舊貌換新顏
萬靈鎮農貿市場管理是一個老大難問題,由於是私人經營,其老闆忽視了市場內衛生和周邊環境,市場內一度汙水橫流,「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佔道經營和車輛亂停亂放非常嚴重。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農貿市場問題,從2018年6月開始,萬靈鎮農貿市場由鎮政府出資大力整改,新建一個2000平方米的壩子來容納原市場外的攤點集中管理,並將市場管理交給大榮寨仁馨物業公司代管。作為萬靈鎮人大代表、大榮寨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的胡盈久為了有效改變農貿市場面貌,積極配合市政部門維持市場經營秩序,大大小小事情親歷親力,為共建美麗家園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萬靈鎮政府組織實施的重大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推進上,胡盈久重點監督農貿市場片區環境整治項目的實施,他幾乎每天都要抽時間到工地去監督施工進展情況,督促施工方嚴格按圖施工,對發現的問題要求對方立即整改。如在建設農貿市場椽廊時,發現所蓋的瓦與外牆連接處沒有做防水,下雨時雨水順著外牆往廊道內流,但施工方以圖紙上沒有設計為由不願做。胡盈久得知後,多方協調,最終使施工方全部做了防水,解決了由此引起的後顧之憂。
乾淨整潔的新市場投入使用了,無論是賣菜的攤販還是周邊的餐館老闆都成了實實在在的受益人。「環境好了,來旅遊的遊客多了,我們餐館的生意也火爆了。胡書記真是幹了一件為民解憂的大好事。」在農貿市場旁經營中餐館的胡國洲開心地說。
王琳琳 黃渝鑫 呂俊池 圖片除署名外由榮昌區人大常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