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把房子過戶給你,住養老院的費用你出一半」「我管了娘21年」

2020-12-08 情問相思

「娘把房子過戶給你,娘住養老院的費用你出一半」「我管了娘21年」

本期情感調解的主題是老母親想住養老院

老母親88歲了,跟著小兒子住了21年,除了菜是分開燒,小兒媳對婆婆還不錯,每天早上起來會替婆婆燒好開水,將婆婆的房間整理乾淨。

然而,前不久老母親摔了一跤,小兒子和小兒媳並沒有將老人及時送去醫院,直到老母親的其他子女前來探望,才發現老母親摔跤了,送去醫院後,醫生說老人骨頭錯位了,老母親其餘三個子女都將矛頭指向了老小夫妻倆,認為他們沒有照顧好老母親。

住進醫院後,老母親表示出院後不想再回小兒子家,想去住養老院,老二情緒激動,他對老小說:「娘把房子過戶給你,娘住養老院的費用你出一半,我們另外三個子女承擔一半」,老小說:「我管了娘21年,你們去管21個月試試?」

情感調解

調解員在老母親所在的病房和老母親及幾個子女溝通後得知,老母親有四個子女,除了老三是女兒,其餘三個都是兒子,這21年來,老母親都跟著小兒子住在一起,小兒子是個計程車司機,白天睡覺,晚上出去跑車,家裡的事情基本都是小兒媳在操持。

小兒子那套房子是老母親過戶給他的,當年過戶房子時,小兒子也和兄弟姐妹寫下過協議,承諾今後會承擔主要的贍養責任,老母親的日常開銷和工資養老金都由他負責,但是今後老母親看病出現大額費用,需要四個子女共同承擔。

調解員問老母親:「你當初把房子過戶給你小兒子,有沒有想著以後讓小兒子多承擔你的養老問題?」

老母親說:「我沒想那麼多,我自己有養老保險。」

在和老母親的溝通中,老母親明確告訴調解員她想去養老院。老二的女兒提問:「如果我奶奶要去住養老院,那麼費用怎麼攤?我奶奶每月只有2700元養老金,這筆錢不夠住養老院。」

老二女兒的意思是,既然小叔叔(小兒子)拿了奶奶的房子,那麼奶奶住養老院不夠的費用應該都由小叔叔承擔,如果小叔叔不肯承擔這筆費用,奶奶曾經說過,讓小叔叔還給她12個平方。

調解員問老母親是否索回這12個平方?老母親表示想拿回,但調解員不得不跟老母親普及法律知識:「老母親把房子過戶給小兒子,這已經成了個既定事實,法律上視作贈與,送出去東西容易,想拿回來就難了。」

為了了解小兒子的內心想法,調解員跟著幾個子女來到了老小家,當得知老母親想去住養老院,老小表示了強烈反對:「四個子女又不是死光了,為什麼要去住養老院?我們不是沒能力管她(老母親),反正已經管了21年了,要是把娘送去養老院,我們還有什麼面子?」

老小媳婦告訴調解員:「我自認為我對我婆婆的照顧,已經達到了我心裡的標準,每天早上給她燒好開水,整理房間,我承認,我婆婆要是把家裡弄亂了,我會不高興,但是我婆婆這個人有些古怪,家裡的米快完了,我對我婆婆說我一下子買10斤回來,不用她買米,但我婆婆總是兩三斤的米一趟趟往家裡拎。」

聽了老小媳婦說了許多,調解員表示理解:「住在一起久了,肯定會有很多埋怨,不常來往的反而會像客人一樣,客客氣氣的,你們照顧了老人21年,肯定是有付出的,但是你婆婆現在想去住養老院,如果她這個想法很強烈的話,你們肯定要考慮到老人住養老院的費用問題。」

在調解現場,老二媳婦又提到了婆婆房子過戶給小叔子的事情,導致老小夫妻倆情緒都不是很好,調解員將兒媳婦和孫女都請了出去,獨留老人的四個子女坐下來協商。

從老大開始,老大表態說:「我沒什麼可說的,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母親有多少存款我要知道,如果母親的錢夠用,就先用母親的錢。」

調解員問:「老母親的存摺以前是誰在保管?」

幾個子女說:「母親自己在保管。」

調解員將老母親存款的問題暫時擱置下,還是先詢問老母親住養老院的費用如何攤這個問題,老二說:「老小拿出一半,我們三個子女拿出一半。」

另外,老二還提出:「我母親過世之後,要回來這個房子裡睡三天,老母親偶爾回家過個夜,或者過年回家吃個飯,老小也不能阻攔。」

對於老二提出的這個方案,老小表示要跟老婆商量,老小媳婦進來後表示:「不是我們讓婆婆去住養老院的,我們自己可以管,這50%的費用我不接手,婆婆有四個子女,我們拿25%可以,50%不行。」

一番交流後,老小的媳婦最終做出讓步,同意承擔婆婆住養老院的三分之一費用,但她也要求看婆婆的存款金額,並且一旦婆婆住進養老院,如果婆婆大小便失禁,今後生活不能自理,她都不同意再接管照顧婆婆。

最終,調解員為雙方擬定方案,老母親如果出院後還執意去住養老院,那麼養老院的費用除去支出老母親每月2700元的工資後,剩餘部分老小支出三分之一,剩餘三個子女一共支出三分之二,如果老母親生病,醫療費用由四個兄弟姐妹平攤。

情感點評

老小管了老母親21年,但是一直跟老母親分開燒飯,雖然調解中沒有說明分開燒飯的原因,但我想,老母親已經88歲了,即便不用出去買菜,但是燒起飯來肯定也比較吃力了。

尤其是摔了一跤之後,燒飯對老母親而言,肯定不會像六七十歲那樣輕鬆,住進養老院,有護工照顧,每餐飯也有人端到面前,在生活上肯定是方便了一截。

調解中小兒子說:「四個孩子又不是死了,我們又不是不能照顧母親,把母親送去養老院,讓我們面子往哪兒擱?」

那麼你能不能換位思考一下,為什麼老母親寧願選擇去養老院,也不願意繼續住在你們家呢?小兒子或許會認為是老二或老三在老母親耳邊說了什麼話,影響了母親的思維,所以母親才提出去養老院。

但話說回來了,如果老母親在你家住得很舒服,即便別人再怎麼影響,我想老母親也會選擇一個對自己有利的環境生活。

這21年來,老小家對老母親的付出和照顧肯定比其他子女多,這個不可否認,但是為什麼吃力不討好呢?

因為老小其實是將照顧老母親的責任推給了自己的老婆照顧,兒子孝順娘天經地義,兒媳婦卻和婆婆相處不成親生母女。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找作者刪除)

——本文完

——關注我,溫暖相伴

相關焦點

  • 娘給閨女畫的那張地圖
    秦麗下了個決心,一定要把娘接過來和她一起住。一年前爹去世,娘一個人在老家的村子裡,沒人照顧,她實在不放心。好說歹說,娘才答應來跟她小住幾天,這讓秦麗也有點意外。畢業後就留在鄭州的秦麗在一家報社工作,沒有男朋友,好朋友也沒有幾個。
  • 娘的碓窩子(石臼)
    總覺得娘在鄉下該很好,總覺得莊稼地磨練出的娘還是一如既往的麻利,所以平時就連打個電話也是三言兩語了事。不善言辭的娘每次接電話都只會我問她答,但絕不會忘了用那句「有空帶孩子回來啊」做回應。面對娘的熱情,我往往稍嘗輒止的應付,可這份挑剔,並沒擋住她繼續為下一頓張羅的腳步,稍顯尷尬後,照舊樂呵呵地忙進忙出。
  • 歸來兮,長尾山娘
    20世紀50年代,還是孩提的我曾獨自在竹林裡放牛,閒暇無事,躺在竹下小憩,看山坳中春筍不時滴下露水,看山坡邊蟬菇默默頂出黑土,看山徑上黃蟻忙碌來往銜食……忽然,五六隻長尾山娘翩然而至,在竹枝上跳躍歡叫,兩兩對唱,尾翎逗弄張放,閃爍著神奇的色彩。
  • 東方體育日報:「娘伊起」
    多納多尼要來申花了,有人問真的還是假的,有人就說,娘伊起,真的哪能假的又哪能?朱先生下一步棋怎麼走,誰都猜不出,大家娘伊起;連朱先生也是空中答疑,多納多尼哪一天到上海的,他不知道,是周董事在張羅,娘伊起。
  • 【醫術人生】娘的眼淚心裡流——紀念我的母親
    一家妯娌倆共同夥居生活的幾十年均和睦相處,都把對方的子女視為己出,子侄均不分你我同等對待親親相護,因而能使我父輩兄弟倆共同夥居生活在一起,從未有過口交相爭,直至全家四世同堂共十八口人時才和議分家。家產分割時兄弟妯娌倆均互敬互讓,在村內一直留有佳話。娘一生為人和善,與鄰裡處事謙和友好,從無為私己相爭之事發生,譽滿鄉裡。
  • 漫遊娘老師教你如何最短一年獲得日本永住(綠卡)!
    如果你想拿到綠卡或國籍,你只需也只能通過居住和工作時間的積累來完成。 而在本次規定更新之前,如果想要在日本入籍或者獲得永住資格有需要多長時間呢? 永住:連續10年居住日本,期間至少連續工作5年入籍:連續5年居住日本,期間至少連續工作3年 是不是被嚇到了?
  • 林娘廚房:灌陽油茶
    ,我有緣遇到是因為認識了鄧尚宮,前些年我和鄧宮尚一起讀英文,一起旅遊,她還是我的導購,那些年頭我賺的錢基本上是她幫我花出去的,鄧尚宮是一款非常能幹的女閨蜜。由於我們倆住得比較近,從我家散步到她家20分鐘以內,因此我常去她家吃油茶。有一年我隨她一起桂林七日遊,還特意跟她回了一趟家,她媽媽用最熱情的方式款了我——油茶,不僅裡面加蛋加肉,而且還邀請了親戚朋友同來吃茶,這是最高的禮遇,我記得我發博客的時候,很多人說我像鄉裡幹部去魚肉百姓,很有那麼點感覺,我其實想表達的是,她的父母對我都很友善,還邀請我到他們家過年!
  • 「丟」了20年的娘,回家了……
    周延增(右一)為妻子講述家裡事2000年2月8日,家住樂陵市朱集鎮神智不清的張秀芝離家走失。多年來,家人從未放棄過尋找她。三個子女齊聲喊「娘」。這一聲「娘」,張秀芝和她的家人已經等了20年。1善意謊言「你娘去打工了!」今年24歲的周勇從記事起,就再也沒見過媽媽。是父親將他和兩個姐姐帶大的。每每看到村裡其他小朋友被媽媽抱在懷裡,周勇就特別難受。每次感冒發燒、摔倒了疼的時候,他就會哭著喊著找媽媽。而他聽到最多的是「你娘出門打工了,不在家!」
  • 《娘道》大結局了,女人生孩子這事兒,你聽誰的!
    最近《娘道》這部劇很火,晚飯後陪著婆婆看了一會兒,有些片段對我的震撼真的很大。女主瑛娘為了給隆家生個兒子,在特別艱苦的條件下竟然連生了四胎!瑛娘為三個女兒取名為招娣,盼娣,念娣,也是希望弟弟趕快來,最後在牢房裡如願生下了兒子牢生。
  • 西安房子過戶手續是什麼,費用是多少?
    西安房子過戶手續是什麼,費用是多少?前段時間姐姐賣了一套老房子,近期才陪著她辦理完房子過戶手續。隨後她又為了我的小外女上學而買的黃岡學府城的房子,那個是學位房就衝這黃岡涇河學校買的。所以針對房產過戶問題,我還是可以給大家小結一下,希望能夠幫助需要的你。
  • 一座小小的土丘,娘在裡頭,我在外頭
    文:李德響一個人閒坐陽臺,隨手翻看著相冊,暖陽烘託出娘的笑臉,傳遞著絲絲溫情,一時恍惚起來,思緒飄飄蕩蕩,把我拉回到那個溫暖的午後。娘往往是一邊餵雞,一邊琢磨著,這隻蘆花雞給老大熬湯,那隻草黃雞給小四紅燒,下個月大孫子要來,該攢些雞蛋……,娘在這些雞鴨身上,延續著她對子女的深情,看著嘰嘰喳喳的小雞小鴨,娘的眼前就幻化出小時候的我們,還有她那些聰明活潑的孫子們。
  • 費娘
    更奇怪的是,茶水用餃子配之,更能品出其中之滋味。但每每客人回家嘗試,滋味卻總是大不相同。這天,店內老闆娘費娘正在櫃檯算著這幾日的帳本,輕皺的眉頭幾乎沒有鬆開過,眼角一道細紋都沒有。若不問,竟不知她已是三十的婦人。費娘輕輕撥弄著算盤,手腕上的鈴鐺叮鈴叮鈴好聽極了。店小二小來靠著門框迷瞪著。
  • 想要我生二胎可以,把你的那套門面房子過戶到我的名下再說
    兒子結婚有幾年了,他們自己買了房,沒跟我們住一起,兒子兒媳都在上班,孫子也在上幼兒園,親家母也退休了,她離兒子住得近一些,平時兒子他們有什麼事都是親家母在代勞,接送孫子上學,也都是她在幫忙,為此我很感激她的,兒媳婦說她媽媽做事比我仔細,照顧孩子也比我細心,不讓我去操那份心,也好,帶孩子也不是件什麼好差事,她自己親媽肯定比我這個婆婆更貼心。
  • 學琵琶的男生哪裡娘了?!那我勸你去學這些樂器
    微博上有一條有趣的熱搜:#別說學琵琶的男生娘了#。是一個學琵琶的音樂學和網友對話被說學琵琶的人很娘於是ta憤然甩出一張圖科普一下這是四大天王之一不是劉德華張學友他們四個東方持國天王魔禮海然鵝在樂器圈裡刻板印象可太多了簡直能拉出一個比慘大賽比如二胡聽到這兩個字你是不是就想到了阿炳和《二泉映月》莫名蒼涼的畫面
  • 2021年應該如何辦理二手房過戶?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3、辦理過戶。買賣雙方共同向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接受審查。買賣雙方向房地產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手續後,管理部門要查驗有關證件,審查產權,對符合上市條件的房屋準予辦理過戶手續,對無產權或部分產權又未得到其他產權共有人書面同意的情況拒絕申請,禁止上市交易。4、立契。
  • 林娘廚房:昂刺魚豆腐湯
    今天上午,小胡老師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我已接受現實,非常平靜,一切如常。他走得自然安寧,沒有痛苦,只是沒有來得及和自己、以及家人告別,我只感嘆世事無常,一路走好,我們天上見!這2年來,我就是在不停的痛失老師,任何一個生命中重要的你,離我而去,我都沒有眼淚,但是我有一種奇特的感覺,我覺得你們依然在我身邊,永遠在我身邊,此時此刻,你們是不是在看著我敲鍵盤?
  • 文娘打卡萬家麗
    這裡有黃老闆親自設計的大事螺旋圖作歷史梳理,囊括四千年中華文化歷史。,有兩位小朋友鼓足了勇氣,新購了本子與筆滿懷期待地追問文娘的親筆籤名。竟可以衍生出世界最大單體建築?文娘回身一瞥就瞧見了「萬家麗國際大酒店」,心下一定,就是你了。
  • 接龍小說:娘酒·娘親
    又是一個年關,溫斐和兒子釀的娘酒馬上就要開壇了。臘月二十三,雖然沒有雪花,但仍有點微寒的松源沉浸在春節的氛圍裡。一大早,溫斐在院裡支起一張八仙桌,安放好丈夫的遺像,擺上丈夫生前最愛吃的「梅嶺鵝王」,龍眼,她神情冷竣,臉色沉重,手提一壇娘酒遞給兒子說:「我替你爸爸把咱們家釀造娘酒的手藝和使命正式傳授於你,你要秉承父業,發揚客家娘酒祖傳工藝。」
  •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娘則國娘,娘化何時了?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
    可能是從十幾年前韓流席捲國內螢屏那會兒開始吧,男生慢慢開始以陰柔為美,最明顯的就是現在很多高人氣的男星普遍都奶裡奶氣,皮膚比女生的都嫩,出場必須要濃妝,總給觀眾一種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感覺,一點陽剛之氣都沒有,這不是個別情況,而是絕大部分的小鮮肉都走這樣的路。
  • 日曆娘帶你去看看
    前些天,日曆娘跟隨著碧蘭綠色公益行動,在野性中國、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小夥伴們的帶領下,探訪了神秘的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其實也沒有那麼神秘……而且最重要的是,儘管日程安排很緊,日曆娘也沒忘記給大家更新每天的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