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3年多時間建設,位於大蜀山南麓、佔地近160畝、已耗資1億多的開福寺主體建築都已經完工。不管是遠觀還是近看,紅牆金黃琉璃瓦、氣勢恢宏的開福寺都讓人由衷讚嘆。12月10日,該寺院住持釋園藏法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寺院的建設開創了安徽寺院建設的多項第一,如重達10噸的晨鐘、直徑兩米的暮鼓,以及室內高達15米的佛祖造像等。另外,僅大雄寶殿上方一個九龍戲珠瀝金就耗費黃金3公斤,整個寺院上千尊佛造像總共消耗黃金近七公斤。
建築仿明清皇家寺院風格
12月10日,記者來到開福寺,還沒進門,就被眼前高大威嚴、雕梁畫棟的大山門所震撼。走進山門,迎面就是山門殿,山門殿的南北兩側則是在寺院中有著重要地位的鼓樓和鐘樓。據明教寺監院、開福寺住持釋園藏法師介紹,開福寺的建築群是以明清古代皇家寺院風格為主,紅牆金黃琉璃瓦,絳紅水泥漆,貼金花飾,富麗而高雅,室內鋪傳統金砧,兼顧美觀和功用。寺院中軸線殿堂對稱,以大山門、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為中軸線,其他建築物次第分布在兩側,莊嚴而尺度宜人,是北派、南派完美結合的仿古建築。主要建築之間均有長廊相連,便於聞板早課,不受風雨之累,使得各個獨立的建築之間又有了有機的聯繫。
釋園藏法師告訴記者,該寺院自2002年12月28日奠基,2004年正月十六正式開工建設,到現在這座佔地近160畝、建築面積約40000平方米的園林式寺院,已經歷時三年多,總耗資達1億多元,其中還不包括很多增予之物。
創安徽寺院建築多項第一
走進位於山門殿北側的鐘樓,一頂超級大鐘著實讓人驚嘆。據釋園藏法師介紹,該鐘高3.5米、直徑達2.3米,重量更是達到10噸,是目前安徽寺院中最大的晨鐘。「當時我們將它安放到三樓時,可是花了不少功夫。」釋園藏法師說。另外,和鐘樓呈南北對稱的鼓樓中的鼓,也可以說是個「巨無霸」。釋園藏法師告訴記者,該鼓直徑達2米,它也是安徽目前寺院中最大的一個暮鼓。
沿著山門殿往裡走,正上方就是天王殿,天王殿的兩側就是聞名遐邇的五百羅漢堂。殿堂內已經建造好的五百羅漢個個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佛教藝術瑰寶。再往裡走,天王殿的西面則是開福寺大小17個殿堂中最具規格的建築——大雄寶殿,高達42米的宏偉建築內,三尊佛造像高高聳立,中間的佛祖造像更是高達15米。釋園藏法師告訴記者,該尊佛造像也開創了安徽室內佛造像的最高紀錄。
大雄寶殿的正中央,雕刻的惟妙惟肖的九龍戲珠也是該殿一大特色。據釋園藏法師介紹,該九龍戲珠全部採用瀝金手法(即在上面包裹金箔),僅在這上面就包裹掉黃金3公斤多,花費達60多萬。寺院中大大小小的佛造像達一千多尊,所有黃金加起來近七公斤,這是其他地方都少見的。
將創辦合肥首家佛學院
在大雄寶殿的西側是藏經樓。在藏經樓的一側是正在興建的佛學院。釋園藏法師告訴記者,目前全國的佛學院總共有30多家,安徽除了九華山佛教協會創辦的一家佛學院外,其他地方還沒有。他準備在這裡創辦一家省級佛學院,即安徽省佛學院。該佛學院計劃2008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招生對象主要為誠心向佛的出家人,開設三個班,共150人左右。另外,釋園藏法師說:「該佛學院為中級佛學院,學歷為大專。」
釋園藏法師告訴記者,唐貞觀以前這裡已建有開福寺,距今有1400年左右。相傳慧滿法師在此大演《法華經》,為百姓祈雨救生,超度淵濟龍神,留下弘法利生,世代稱頌為佳話。但可惜的是,當年的開福寺毀於戰火,此次只是對毀於戰火的開福寺進行重建。
另外他表示,開福寺建好以後,他們還將積極努力,對早年被毀的淵濟龍王廟、蜀井等人文景觀進行重建。
明年正月初一正式對外開放
釋園藏法師告訴記者,經過三年多的建設,2008年農曆正月初一開福寺將正式對外開放,有關開福寺的門票價格早已經上報合肥市物價部門,並且已經得到批准。即將對外開放的開福寺將按照核批的20元/人價格執行。學生、老人可憑證件實行半價優惠。
釋園藏法師說,開福寺的建成,不僅為佛教信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贍拜場所,而且其更是大蜀山上一道靚麗的風景,將對合肥旅遊事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最後釋園藏法師告訴記者,現在他最期望的是有關大蜀山旅遊的配套設施能及早完善,如玉蘭大道的路面及停車場的建設等等。他說:「服務設施至關重要,只有這些設施完備了,人們出行才會方便。」(實習生胡曉露、記者王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