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曾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是中國龍舟龍獅文化名城、粵劇的發源地、廣府文化發源地、興盛地以及傳承地之一,還是世界聞名的功夫名城、家電之都和美食之都,不過今天渝帆要介紹的是佛山的另一張名片——陶藝之都。
說到陶瓷,可能很多朋友會想到中國四大名陶: 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五彩陶、廣西欽州坭興陶、重慶榮昌安富陶,但是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饒,著名的陶瓷遠不止四大名陶,位於佛山的石灣鎮同樣天下聞名,甚至有南國陶都的美譽。
佛山石灣,是一個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的文化古鎮。據說早在東漢時期,這裡的文化和農業經濟已相當發達,這裡的陶瓷生產始於唐,奠於宋,鼎盛於明清,今天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陶瓷產地之一,南國陶都之名絕非浪得虛名。
石灣有一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方古灶,它就是一座見證南國陶藝發展的活化石,已經擁有500多年的歷史,即便是現在,雖然已經成為景區,卻依然沒有失去燒制陶器的龍窯功能。
南風古灶主要有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被稱為陶瓷活化石的南風古灶和高灶,這兩個古灶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未斷,世界罕見,已載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景區內還有巨型陶瓷壁畫-古鎮陶源史畫、瑞龍獻寶、窯尾作坊、古窯映像、古灶榕風、古寮場等景點。
據工作人員介紹,南風灶建於明正德年間,已有五百年歷史,是一座長達二百三十四米點四米的龍窯,內長30.87米,整個古窯依山而建,猶如一條龍下降眾,所以被人們稱之為「龍窯」。
外地人稱之為龍窯,而石灣人則親切的稱之為灶,就像家裡煮飯用的老灶臺一樣。加上這座古老的龍窯的灶口正對南方,而灶尾有幾棵巨榕,每逢夏天,涼風習習,所以當地人又將這座古窯稱之為南風古灶。
在南風古灶的邊上,還有一條龍窯,那便是建於明萬曆年間的高灶,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高灶全長32米,同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灶的結構和操作方法與南風灶是一致,「高灶」的稱呼是因為這條窯建在高廟的後面,窯主希望它能承接高廟鼎盛的香火,所以取名為「高灶」。
南炮古灶和高灶的附近一帶有大量的古民居群,大多為明清時代的建築,具有嶺南民俗文化的建築特色,是古代建築文明的遺產,至今保存完好,現在已成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在此設立了國際藝術家村,現已有30多名國內外的知名藝術家進駐。
在南風古灶的後面,我們看到一棵長在樓頂的榕樹,沒有土壤卻長勢茂盛,頑強的生命力令人稱道,已經成為景區的一道風景線。
這片古民居已經成為藝術家的天堂,很多陶藝大室都在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既有良好的創作空間,又是很好的藝術交流場所,遊客還可以參觀學習,甚至參與製作。
漫步在南風古灶的古民居小巷,看著布局精美的綠化,以及充滿藝術氛圍的裝飾,讓人有一種時光放慢的感覺。
南風古灶並不是一個熱門景區,並沒有潮水般的遊人,但是這裡卻有很多值得一逛、值得一遊、值得體驗的地方,所以非常適合體驗式的慢遊,慢慢看,慢慢拍,慢慢了解,慢慢品讀佛山厚重的陶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