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百味 人生五味—雲南的酸甜苦辣...

2021-02-17 尼羅非食品

大學以前too young too naive,覺得外面的世(mei)界(shi)更精(hao)彩(chi),直到有天嘴饞才想起了家鄉小吃,各種追悔莫及。雲南的酸甜苦辣澀,是你不懂的鄉愁。

可以說喜酸是雲南人的一種情懷。大街小巷都有泡菜店的身影,我們都愛那一股醃漬發酵過的酸味。什麼都能醃起來,當然我們最愛的還是酸醃菜,這是用苦菜晾乾後醃製的。比較少作為一道單獨的小吃來吃,不過它幾乎和所有雲南小吃百搭。醃菜炒肉是我心目中炒豬肉的最佳搭配,沒有之一。



如果說我有一個外省朋友來雲南遊玩,我一定會帶TA去吃傣味。傣味一般是由景洪或者德宏的傣族人民開的飯館,這簡直是出了雲南根本吃不到的地道口味。如果吃傣味,那肯定會點這道菜。說是菜,其實也是昆明人能光嘴吃的零食。鬼雞,菜名聽起來挺詭異,味道卻是棒棒噠!富有柔韌感的雞腿嫩肉撕成小條,配上小米辣、樹番茄和青檸檬汁調味,這酸爽!!!

還是熟悉的配料,還是熟悉的動物,換個部位,帶來的趣味感卻完全不同。舂雞腳,我只能說這是肥皂劇好搭檔。(弱弱地問一句,有喜歡吃雞腳的男生們嗎?我就是純屬好奇,因為女生幾乎都愛啃雞腳,男生好像很少。)


雖然雲南人不像江南人那麼婉轉細膩,甚至可能帶給人五大三粗的印象,但是雲南小吃裡也少不了甜食的身影,就連我這樣不喜食甜的女漢子也拜倒在雲南甜品的小碗下,甜而不膩,一切都剛剛好~甜,是雲南的一種情調。
上面說到傣味餐館,如果帶了女生朋友,我一定會為她點上一份泡魯達,讓妹子喜笑顏開是我這個吃貨的責任。椰絲和煉乳的濃鬱香氣,沉在底部軟Q的西米,杯上浮著的沒軟透的法棍,讓我喝兩口,少女心都回來了好嘛...

要說泡魯達的起源尚是因為和泰國緬甸接壤而流入的舶來品的話,玫瑰木瓜水那就是土生土長的雲南糖水好咩!這個木瓜可不是豐胸那個木瓜,只是假酸漿的植物的種子搓揉而成的凍狀物體。完全沒有果凍那種塑料質地,入口即化,佐以雲南人最愛的甜食好夥伴玫瑰糖,最地道的吃法還會擱上一勺米涼蝦,誰說美食只是好吃而已?我們不光好看還好聞呢!

沒有玫瑰糖,就不會有玫瑰涼糕。糯米糕中間夾上豆沙,上頭鋪滿芝麻,蒸熟放涼,撒上紅棗、葡萄乾和蜜餞,淋上玫瑰糖調稀的糖水。粗魯如我,都忍不住一手筷子一手小勺,小口小口地品味這富有多重口味的小妖精。

說到玫瑰糖,哪能不提乳扇呢?雲南第N怪,牛奶切成片片買。乳扇可以做各種菜餚,涼拌、油煎、燒烤皆可。小吃的話,我最喜歡烤熟了刷一層玫瑰糖,奶香味和花的甜蜜,你意想不到的絕配。
炸的會更香,受眾很多。

說甜食,不提滇式面點還行?
那些年風靡春城的粑粑們,不是daddy那個粑粑,更不是嗯嗯的那個大大!!!粑粑是昆明人對餅的暱稱~記不得哪一年起,我吃了摩登粑粑,從此再也不擔心飯局的尾聲那道甜點該點什麼才能滿足眾口難調的小夥伴們。用黃油來和面,外酥裡軟,外面冒著芝麻和黃油的誘人氣息,裡面卻又有淡淡椒鹽味,連吃兩三個都不會膩(可是會飽)。

官渡粑粑內含芝麻、花生、核桃等磨細果仁與白糖混合為餡,鬆軟香甜,十分可口快意。陶振先生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我不說愛昆明地處高原,氣候像瑞士的日內瓦,夏不熱,冬不冷;也不說愛一汪滇池水,養育昆明一城人。我只說我生活的一個地方——官渡,我愛上昆明就從這裡開始,因為只是一個粑粑,你就可以看見官渡人的淳樸和善良。

大理喜洲破酥粑粑。喜洲粑粑外皮香酥而內在綿軟,做法可是非常考究的。烤制時使用上下兩層炭火,上層炭火為猛火,下層炭火為文火。在做好的面胚上刷上豬油之後入鍋烘焙,在烤制過程中反覆刷幾次油脂,烤香直至烤酥。

粑粑這一段先over

破酥包子是傳統滇味面點中的最經典,你吃過千層餅千層派,吃過千層的包子嗎???倒不是那種一嘴下去咬不到餡兒的意思哦,不厚的包子皮卻能層層起酥,這道真的不用跟我辯,出了雲南絕對百分百吃不到的!甜餡鹹餡都贊贊贊!!!

豆麵湯圓是雲南人民所喜愛的小吃,有的包餡,有的不包餡,但以外面要滾粘上一層熟黃豆面為其共同特點。裹上香香的豆面再淋上濃濃的玫瑰紅糖汁,此刻盡香濃~

雲南甜食最負盛名的應該就是這道菠蘿飯了吧?挖空了的菠蘿,果肉切丁混合糯米蒸熟,一揭開滿滿的香味撲面而來。放紫糯米香氣更足。


中國愛吃苦味的人應該極少,這真得表揚雲南人的料理水平了,有幾個苦味的小吃在雲南還不是一般地受歡迎呢。苦,或許是雲南人的一種情趣。
又是傣味餐館的明星菜品TOP5,苦撒。牛苦腸用水煮熬出的湯汁是這道菜的主要調料,用棒子敲得一絲筋也不留的精瘦生牛肉捏拌上特殊的野香菜和韭菜,放到傣家秘制的苦水中攪拌均勻,用米線、肝片等蘸了吃。

似乎因為雲南藥材類植物多,雲南人總是特別在意食補之道。下面兩個本質比較相近就一起說了,涼拌折耳根(魚腥草)/涼拌板藍根,都是清熱下火預防感冒的好東西。這兩道菜在外省是幾乎見不到的,我舅舅從非洲外派回來前夕,最先交代我們準備的就是這道小菜。聽著有點兇殘,其實配上了佐料裡的水豆豉和小米辣,挺有味,嘎嘣脆。

雲貴川才是吃辣三大省好嘛...在武漢四年根本沒有吃到過像樣的有辣味的菜...我實在沒有見過比雲南人外出更愛帶辣椒的人了...辣,是雲南人的情之所至。
不祭出尼羅非蘸水,簡直就不是正宗雲南人。就跟我說「開始了嗎」,你沒有馬上脫口而出「已經結束了」一樣。貴州人發明了老乾媽,雲南人創造了尼羅非蘸水。雲南人真是一個神奇的種族呢,誰說只有吃火鍋才有蘸碟?雲南人吃什麼都要配一碟蘸水,清湯苦菜、牛湯鍋、酸菜魚、燒烤、拌米線、拌飯、拌麵...尼羅非蘸水更是通殺,粉餅可以乾濕兩用,你還見過蘸水可以乾濕兩吃嗎?!?剛買來的黃豆腐,不須任何料理,就蘸著這辣椒麵吃,是我們辦公室同事最愛的下午茶;辦公室、學校食堂飯菜不夠味,撒上蘸水,這香辣。。雲南妹子就是愛這種簡單粗暴,有滋有味。

又又又說到傣味餐館名菜,包燒金針菇。等等,何止包燒金針菇,我們喜歡包燒的一切!!!豆腐、牛肉、腦花...用芭蕉葉包起來後,大火猛烤,葉子剛焦的時候裝盤正好,香味都被嚴嚴實實的包在葉子裡,一口下去,還是鮮嫩多汁的。


雲南人民和重慶人民一樣,對血旺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眷戀,外省同志貌似對這個東西很不感冒甚至覺得有點恐怖。重慶人隆重,傾向於把血旺做成一道菜,例如川菜經典毛血旺。雲南人則隨意些,血旺一般都是作為不用配飯的尋常小吃出現,每家小吃店都有的糊辣豬血旺,篆新農貿市場隨時大排長龍的酸辣雞血,吃火鍋不點不是人的鴨血和羊血...


雲南辣的江山有一大塊屬於醬菜類。雲南也是重口味災區,離開了下飯的菜,雲南人根本無法吃白米飯。下面列舉幾個雲南獨有的醬菜吧。
可能因為太常吃山珍,所以也不怎麼稀罕海味吧。雲南的菌類多得可以做一整集《舌尖上的中國》了。菌類畢竟多生長在雨季,雲南人為了把菌的鮮美保存起來,世界上便有了油雞樅(其實還可以做成各種菌)。
山珍除了菌,還有蕨菜,這可不是哪裡都有的,龍爪菜。我以前最饞的時候都是光嘴吃這個,儘管只是被香油和一點點炒制過的辣椒泡過,依然香得能秒殺除了老乾媽以外的一切下飯菜。

其他答主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帽子,但是敢不敢深入說說帽子是啥,敢不敢讓不是雲南人的朋友也看懂???我只能說大家答得太開心了。帽子是雲南人對一切可以澆在主食上面調味的炒制過的含有肉類的佐料的一個簡稱,來由我也不得而知。如果說豆瓣醬是川菜的根,那昭通醬就是雲南小吃的魂。沒有它,許多雲南小吃根本都不成立。

我們的確沒有老乾媽,但是我們有易門水豆豉啊!酸辣口的,又不死鹹油膩,也是很多雲南小吃裡頭提味的關鍵。

寫這樣的內容,碼字碼到這個點,我實在是要饞哭了,等我擦擦口水再戰十分鐘。
除了酸甜苦辣,雲南人還很喜歡混搭。沒錯,就是這麼時髦,快跟我一起摩擦、摩擦~
記不得是哪一年荔枝蘸醬油引起微博熱議,我挺百思不得其解的,雲南人就老用水果配佐料吃,比如:麻辣草莓青芒果蘸蘸水



誰說~不能~甜鹹配?香煎乳餅蘸椒鹽就超級香!!!



雲腿蒸乳餅
的味道則更值得細細品味。

蔡康永在康熙來了裡也讚不絕口的雲南小吃——燒餌塊。我們正宗雲南人那肯定是要餌塊外面烤得微微有些焦,一口下去還要好咬的鬆軟,刷上一半甜芝麻醬,一半辣腐乳,夾上一根油條。嘖嘖嘖~其味無窮...

越南小卷粉。就算有了腸粉也無法取代我心中小卷粉的地位!!!簡直我心目中童年的化身,幼時我常常站在做小卷粉的店家門口,就那麼呆呆地看著師傅一張張攤好粉皮,然後咻地一聲用竹片刮起來,卷上香菇肉末。然後,極慢、極節省地品嘗著每一條小卷粉,剛做好的粉皮還有些燙口,不過粉皮實在是太彈牙了你叫我怎麼忍!!!



稀豆粉(豌豆粉)。
在其他回答裡也提到過,稀豆粉和油條才是絕配好嘛?!?只有豆漿的地方真的好可憐啊...雲南人最愛早餐的前三名!!!這玩意兒和米線也很搭。真是奇了怪了,它放涼了就不再是流質的,用醬油、醋、花椒油拌一拌也很好吃!!!怕放壞了,還能切成條放進鍋裡炸!!!那口感,跟炸鮮奶差不多。



罐罐
的一切。罐罐米線、罐罐臭豆腐、罐罐腦花...小土罐才能把食材煮出散不掉的香味,上桌了超過十分鐘還是熱的,才是檢驗堂食的重要標準。

香(茅)草和肉類。香草、迷迭香配烤魚更去腥,用香茅草捆住炸的酥排骨更解膩。

不是全國人民都知道我們吃炸蟲子嗎?蜂蛹營養價值最高,特別香,不過特別容易上火,不放讓大家密集恐懼的圖片了。

我們不光吃米線和炸蟲子!!!還吃很多別的好吃的呢!!!而且!!!我們超市裡沒有碼著白粉賣,我們家裡早通上電了,我們不住山頭上,我們也不射箭不騎大象,雲南也不是昆明的省會...

人氣最旺的伴手禮,因為實在太有特色,拿得出手,又好吃。鮮花餅外皮酥脆,花香濃鬱,甜而不膩,再泡上一壺普洱,最雲南風下午茶。嘉華有自己的玫瑰種植基地,標準化生產,算是品質發揮比較穩定的,淘寶也好買。可是有次我吃到隱藏版老字號裡面剛出爐的鮮花餅,我只能說,好吃哭了...那個蛋奶皮酥得呀!那個花瓣香的呀!

貓哆哩酸角糕,剝開糖紙袋,酸角自身的酸甜果香迅速在空氣中放肆瀰漫,柔嫩Q彈又有嚼勁。



一個姐姐讀大學的時候能成箱成箱買這東西,然後不出半個月就能磕完。薯條三兄弟什麼的走開啦,子弟土豆片,吃洋芋(土豆)長子弟(帥氣),你們到底懂不懂啊?!?一口氣吃完11種口味,號召神龍可以有。最地道的雲南人最愛椒香麻辣味,吃完記得舔手指哦麼麼噠!
所以說,在我們生命裡根本不會出現辣條這種東西,好吃的小零食實在太多了,小學生春遊購物list之必購,麻辣翅尖還能加熱吃呢~!
呃。。。。。。這一地的口水,讓我先靜靜..


以上部分圖文來源:雲南微生活

相關焦點

  • 酸甜苦辣鹹,五味調和間,共存與相生,百味人生現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人生就是一場苦旅,一個人從朦朧懂事開始,一直到生命的結束,基本上都要嘗遍人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只倒不完全是由人的生活外因造成的,主要的還是由人的本性所決定的。受社會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樣,但是有一點是差不多的,那就是煩惱和快樂共存,痛苦和幸福相生,都幾乎有一個五味雜陳的複雜人生。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酸甜苦辣鹹,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百味紛呈。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
  • 酸甜苦辣鹹人生五味
    酸甜苦辣鹹人生五味不記得經歷過多少次的背叛,不記得經歷過多少次父母的打罵,也不記的經歷過多少次的柔情似水,想不起來自己偷偷流過多少次的眼淚,多少次一個人獨處時撕心裂肺的吶喊。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鹹。每種味道都是生活的調味劑。沒有背叛哪來的真誠。沒有打罵哪來的心疼。沒有撕心裂肺的痛苦,哪來的柔情似水的甜蜜。酸甜苦辣鹹人生五味。
  • 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鹹!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摘自網絡我們中國的美食講究色香味俱全,其中又以「味」為中國菜的靈魂!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完美融合了生活的真諦。每個人的口味就像不同的標籤一樣,代表了每個人不同的性格。有的人喜好甜食,有的人嗜酸如命,有的人無辣不歡…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鹹,我想每一個人都體驗過。
  • 短短幾十年,嘗盡酸甜苦辣鹹人生五味,也許這就是人生
    人這一輩子,「酸甜苦辣鹹」人生百味,一直再體會這裡面的含義,也嘗到了裡面的各種味道,默然回首人生是多麼的艱辛!「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鹹。人生就好像旅程一樣,形形色色,對的事,錯的事,愛情,親情,煩惱,悲傷,很多事,都是我們說不出來的感覺!
  • 人生五味,皆是詩
    人生有五味酸,甜,苦,辣,鹹酸,有酸的愁緒甜,有甜的滋味辣,有辣的刺激……人活一生,匆忙勞碌,各種味道五味雜陳。《說文解字》說:酸,酢也,從酉,夋聲。關東謂酢曰酸。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們會經歷無數的人和事,酸酸甜甜互相交替的滋味,不正是人生味道的更迭與反覆嗎?《說文解字》說:甜,美也,從甘,從舌。舌知甘者。舌頭覺知的味道就是甜味。甜是味覺上最甘美的滋味,它始於舌尖,蔓延到心裡。
  • 國內最稀奇的4款香菸,第一款包裝透明,最後一款「百味人生」!
    國內最稀奇的4款香菸,第一款包裝透明,最後一款「百味人生」!1 玉溪(透明)玉溪(透明)在吸味上以自然煙香為主,輔以花果的甜潤香味,注重香感和味感的結合研發。4 雲煙(百味人生)百味人生,人生百味,五款不同爆珠味道吸完,確實是百感交集,五味雜陳。一煙多味的創舉,絕對值得稱頌。人生的酸甜苦辣,亦如這款五種味道的雲煙一樣,都是要品味和體驗到的。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時時陽光明媚,適時的狂風暴雨,會為多彩的人生,頻添一絲堅強和隱忍。
  • 60元檔的「四小龍」,雲煙(百味人生)上榜,這款煙一盒有5種爆珠
    煙在我們日常生活也是屬於很多人必不可少的消耗品了,而逢年過節送禮的時候,香菸也是一個比較熱門的產品,而對於送禮一般都會選擇比較高檔的香菸,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分析60元檔的「四小龍」,雲煙(百味人生)上榜,這款煙一盒有5種爆珠。
  • 我寫高考作文:嘗過酸甜苦辣鹹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物各有性,水至淡,鹽的味。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酸甜苦辣鹹,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百味紛呈。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四十年彈指一揮間,在經歷許多的疑惑、彷徨、快樂、痛苦、大起大落以後之後才恍然大悟,生活本就是一個大雜燴,少不了酸甜苦辣,少不了悲歡離合!
  • 雲南味道:酸甜苦辣這4味,雲南都有代表性美食,你吃過幾種?
    我們舌尖上所體會的味道,主要有4種,就是酸甜苦辣。我國各地美食不同,口味自然也就不同,有的地方喜歡吃辣,比如四川,有的地方就很喜歡吃的甜的,比如江蘇無錫。要說酸甜苦辣這4味都很受歡迎的地區,那應該就是雲南了。
  • 百味咖啡豆裡藏著「五味」人生
    人生有五味:酸、甜、苦、辣、鹹這是每個人從出生起,就等在眼前的生命課題不管你願不願意,喜不喜歡它們都如影隨形跟著你、追著你、等著你給出自己的人生答卷我們雖不能改變它們的存在但能改變它們的構成然後調製出讓自己滿足的美味人生
  • 集人間五味,品百味人生 香守新鮮開業
    今天,在北京一家頂級港式火鍋於JW萬豪二層正式開業,它代表著對新鮮的極致演繹,也匯聚著眾多人的目光,它就是香守,代表著美好、持久、穩定…… 再簡單的食物都有自己的魂魄,再複雜的食材也不過人間五味,香守要守住的,是食物本來的味道,也是人與人之間最本真的情感
  •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中的五味到底是哪五味?不是酸甜苦辣鹹
    這其中的「甘」,可以理解為現在的甜味,但是「辛」味,雖然現在經常說「辛辣」,但是「辛」味並不是「辣」味,「辛」更多的是作用是氣味,可以通過用鹽來消除食材中的「辛」。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味精、雞精這些提鮮的材料,鮮味不再像古時候那麼難得,但是五味「鮮」其一也不是沒有道理。五味不止五味那麼「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中的五味到底是上面哪五味呢?其實都不是。
  • 雲南 | 酸甜苦辣鹹,至味滇東南
    雲南 美食之旅,註定是我與 雲南 緣分的最好開端。雲南酸甜苦辣鹹,至味滇東南。身處我們這個美食大國,又與「美食大省」 四川 和 貴州 比鄰, 雲南 的吃食似乎總是被掩蓋了些許光芒。與 四川、 貴州 、 廣西 、 西藏 等多個省份比鄰,又與 緬甸 、 寮國 、 越南 三個國家接壤,使得 雲南 不同地域的美食往往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和口味,又互相滲透影響形成了如今包羅 萬象 的「 雲南 味」。這個偌大的省份,哪怕只掀開東南隅的一個小角落,便足矣大快朵頤、大呼過癮了。
  • 人們常說「菜過五味」,那這五味到底指的是哪五味
    在老一代人口中有時候會提到一句老話,叫「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句話源自於古代,是古人對飲食方式和酒桌談事的一種說法。它內涵豐富,如果理解方式不同,可能會得出不同的認識。那麼人們常說的「菜過五味」,到底指的是哪五味。「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句話出自一本名為《酒規》的書。這是一部西周時期關於行酒禮儀的書籍。
  • 五本古言美食文,人生百味,酸甜苦辣鹹,你偏愛哪一種味道?
    好像一直沒有給大家匯總過美食文,今天忽然想起來,給大家整理了一波,這一期先推薦五本古言美食文,人生百味,酸甜苦辣鹹,你偏愛哪一種味道?
  • 醬酒之味 | 是醬味,亦是人生五味!
    對於醬酒,大家說到最多的就是醬味十足、醬香濃鬱,但是很多人都不太懂醬味。醬味來源於高糧的多輪次高溫發酵產生,與醬油有些許相似,但畢竟是高粱和小麥在反覆高溫發酵中產生的氣味兒,和真正的豆類發酵產生的味道自然有所不同,而且不同質量的醬酒其醬香味還各有不同。在實際生活中,同一款醬酒,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品味結果,有人感覺有醬味,有的人又感覺沒有,有人說酒中的醬味像豆瓣醬,也有人說感覺更像黑豆醬。
  • 《舌尖上中國》用美食講百味人生 讓眼淚與口水齊流
    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紹雲南火腿之後,某淘寶店產生33筆訂單,其中32筆是在節目播出當晚。據說,有不少吃貨是按圖索驥,邊看電視邊下訂單。有網友專門製作菜單,香菇灌湯包、西湖醋魚、蔥燒海參、剁椒魚頭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數盡收;有網友提議開個相關食品實體店;有網友呼籲乾脆組個美食旅行團走一路吃一路……《舌尖上的清華》、《舌尖上的北大》等各種「舌尖體」也開始在網上雨後春筍般湧現。
  • 食味百城|安徽,徽州山水間
    俗話說,嘗盡酸甜苦辣方體會百味人生「吃」,對於一個城市同樣重要古有魯川蘇粵、浙閩湘徽八大菜系今有南甜北鹹、東辣西酸不同的城市性格釀出了各自獨特的風貌和味道快跟上這一次的舌尖尋味之旅BIN 138帶你一起食味百城!
  • 五味鴨,哪五味?酸甜酒辛鹹,酒是重要的一味
    《臺灣三杯雞,九層塔是魂魄,麻油是精髓》而五味鴨,哪五味?大眾所熟知的五味是:酸甜苦辣鹹。有這麼一句耳熟能詳的話「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什麼意思?酒飽飯足唄,吃過了飯桌上的所有味道的菜,那不飽才怪。老祖宗是玩數字的高手,其實三和五都是虛數,三杯和五味都可以泛化出無窮的味道。江西的三杯雞已經有了另一個版本的臺灣三杯雞。
  • 一滷百味,滷味的百變人生
    人生,總要經歷,酸甜苦辣鹹。滷味也是,滷味口味多樣,葷素搭配。滷味包含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鹹。酸辣味,甜辣味,麻辣味,蒜香味,五香味。人類在不斷遷徙中,也將味道演變的千變萬化,不同的人生也會有不一樣的滋味。美食如人生一樣,需要細細去品味。友鴨連鎖還在不斷推陳出新,在研發的路上,友鴨曾未停歇,這個社會,只有不斷創新,才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