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中,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五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
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的結果是勝利的,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整個世界各國所帶來的影響,卻很久都沒有消除,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聯合國也相繼成立。
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不過很多人都對法國能夠成為五常之一很有意見,要知道在二戰初期,德國閃電戰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就瞬間拿下了法國,而這樣的法國又有什麼樣資格能夠在二戰之後成為五常之一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很多國家都為世界反法西斯勢力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卻並沒有成為五常之一,相反在二戰初期被迅速以閃電戰拿下的法國卻可以,這的確會引發多國的不滿,但是二戰期間,法國真的那麼弱嗎?沒有打就投降了嗎?
的確,從表面上來看,法國真的是一打就投降了,但是實際上法國的勢力在二戰之前,是非常強大的,也是一個有很大殖民地的國家,雖然在戰爭初期不敵德國,迅速投降,可戰爭後期,憑藉強大的殖民地的兵力,法國在二戰之中也並不是默默無聞的,其中以戴高樂將軍為主。
二戰期間,由於德國,日本,義大利的進攻,所以很多國家都產生了流亡政府一說。畢竟國家政權被竊取了,自然領導人只能夠逃亡,而在這些流亡政府當中,有的僅僅只是名義上的流亡政府,但有的卻具有很高的威望,和享有很高的權利。
法國以戴高樂將軍為代表,在殖民地掀起了一大波的反抗納粹主義的風潮。比如說在阿爾及利亞,戴高樂將軍就集結了,超過30萬的阿爾及利亞的軍人。當然,阿爾及利亞人之所以幫助法國來抵抗世界,法西斯勢力也並不是完全無私的。
戴高樂將軍許諾,如果阿爾及利亞人能夠幫法國取得勝利,那麼後期可能會考慮給二給力亞人獨立的權利,阿爾及利亞的將士們也正是因為聽從了戴高樂將軍的言語,才會積極地投入到反法西斯的戰爭之中,幫助法國獲得勝利。
事實上,除了戴高樂之外,別的國家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件,比如說印度和英國。英國最輝煌的時候,被稱作為日不落的帝國,全世界都有英國的殖民地,而印度就曾是英國的殖民地,甚至印度還有著女王皇冠上明珠的美譽。
當時英國也同樣許諾印度,如果能夠幫助英國取得勝利,那麼最後也會給印度獨立的權利。最終戰爭勝利了,英國確實給了印度自治的權利,但是反觀戴高樂的許諾卻並沒有實現。
戰爭勝利後,法國政府不但沒有給阿爾及利亞獨立自治的權利,甚至還將當年的阿爾及利亞的領導人給抓了起來,防止內亂。法國的這種行為確實讓殖民地的人非常的憤怒,過河拆橋簡直不當為人。
法國在二戰期間攻打德國人,沒有任何的脾氣,但是在結束二戰之後,對待自己殖民帝國家卻是非常的強盛,為了享有對殖民地絕對的統治,相繼對越南和阿爾及利亞派遣軍隊。不過越南和阿爾及利亞,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開啟了獨立的戰爭,最終勝利了。
法國對越南出兵無可厚非,畢竟是自己殖民地,他們要想獨立,出於利益,可能要派兵抵抗,但是對阿爾及利亞可能過分了,畢竟在二戰期間,阿爾及利亞為法國的勝利,也是出錢出力的,這樣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真的好嗎?
不過後期阿爾及利亞也是通過戰爭的方式獨立了,從此也可以看出,其實做人還是要厚道點比較好。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待,法國過河拆橋的這種行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