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印度士兵:這是哪裡?我們是誰?我們在幹什麼?

2020-12-12 史料記載

印度士兵,在二戰中絕對是最奇葩的存在,沒有之一。當時的印度,同時幫著英國、德國、日本打仗,這麼忙,也確實沒誰了。

眾所周知,二戰時候印度離歐洲戰場比較遠,離中國和東南亞戰場也有些距離。按理說他們應該是憋在家裡吃咖喱飯的,為啥滿世界的徵戰呢?

首先,印度當時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他們還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一打仗,英國大老闆讓他們往哪打,他們就必須往哪打。雖然印度軍隊的戰鬥力不行,但是湊個人數,跟著英軍打打醬油還是可以的,尤其是在北非戰場,還是有一點成績的。

重點說說日本的事兒,在日本進攻東南亞之前,這裡駐紮著不少的英屬印度軍隊。本來跟著英國老闆混日子,前途沒有,糧食肯定是夠的。但是日軍的戰鬥力超出了英軍的想像,單是那一群一群的「自行車作戰」大隊,就讓英國人摸不著北了。

就這樣,英軍跑的跑,投降的投降,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印度軍隊。

這時,印度有個激進分子,叫做錢德拉?鮑斯,曾經的印度國大黨主席,看著英國很不爽。德國橫掃歐洲的時候,鮑斯算是看到了希望,屁顛屁顛的跑過去,對希特勒說我要投靠你,我要組建印度政府!

希特勒很高興啊,雖然我不知道你水平咋樣,但是再差能差到哪去?

於是,當日本在東南亞俘虜了4萬印度士兵的時候,鮑斯火急火燎的趕了過來,和日本商量了一下,我組建印度自由政府,幫你們!

憑著鮑斯的三寸不爛之舌,成功的動員了9萬印度軍,然後跟著日軍一起「解放印度」。戰場上,英屬印度軍幫著英國防守,鮑斯的印度軍幫著日本進攻,雙方一見面肯定很驚訝,說不定還能隔著戰壕攀上親戚呢。緊接著就出現了著名的英帕爾戰役,日軍和鮑斯的印度軍都被打殘了。

再說德國這邊,鮑斯在德國的時候,曾經興致勃勃的幫助希特勒建立了一支印度軍團,人不多,大概3000多人,都是德國俘虜過來的,鮑斯一鼓吹,他們就跟著德國幹了。

但是,這支印度軍團實在是爛到家了,都不好意思讓他們上戰場。那咋辦?調到法國駐防吧。這群印度人打仗不咋地,幹壞事倒是很有一套。時不時出去搶劫強姦,欺負老百姓。法國人快恨死他們了,尤其是法國抵抗組織。

諾曼第登陸之後,這支印度軍團毫無抵抗的逃跑了,跑到火車站準備去德國的時候,一小支法國遊擊隊看到他們了!終於逮著你們了,法國遊擊隊主動出擊,把這一共3000多人的部隊狠狠的教訓了一下。

殘部逃回德國之後,還非常驕傲的向希特勒吹噓:我們還剩2000人呢,我們的武器裝備都沒有損失,我們還有戰鬥力!

希特勒問:為什麼呀?印度人回答:因為我們一直都沒有戰鬥過啊!

希特勒被氣的吐血,拿他們毫無辦法。直到德國納粹滅亡前夕,這支印度部隊一路逃跑,不幸當了美軍的俘虜。

相關焦點

  • 我們是誰?我們在幹什麼?我們要去哪裡?
    中情局派出了11名士兵從許多國家去搶劫流星體的碎片。任務結束時, 士兵們被中情局的一些叛徒背叛了。除了傑姬, 其中有十個人已經死了。雖然傑基還活著, 但他的大腦已經受傷, 失去了大部分記憶。好吧, 當傑基失去記憶的時候, 他是誰?讓我舉一些例子。
  • 印度有130多萬軍隊,二戰期間,為何沒有打過什麼勝仗?
    例如芬蘭軍隊、印度軍隊等等,印度軍隊的數量高達130多萬,是英軍的主要幫手。但是在二戰中,印度軍隊的表現是不敢恭維的。無論是在哪一個陣營,哪怕是在德軍麾下,印度軍隊的表現同樣不會。歸根結底,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印度在17世紀中期開始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而且是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被稱為英王王冠上的明珠。但是英軍的數量是很有限的,為了維持在印度的統治,英國組建了一支英屬印度軍隊。
  • 做夢想進入五常的印度,在二戰有什麼可以比肩中國的特殊貢獻?
    說到這個問題,其實開始我想笑,嚴格地說,印度對二戰什麼貢獻都沒有!因為當時壓根沒有印度這個國家。現在的印度,是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以後才獨立的,並於1950年1月26日才成立印度共和國。所以說,二戰期間印度的不存在的,印度次大陸還是英國人的殖民地。
  • 為什麼別國士兵都戴軍帽,而印度士兵卻戴頭巾?印度:這是信仰
    但是如果我們看過印度的閱兵,就會發現,士兵們頭上戴著的不是軍帽,而是花花綠綠的頭巾,看起來繽紛雜亂,花枝招展。很多人不禁感到好奇,為什麼印度士兵不戴軍帽,而是戴頭巾呢?這其實和印度軍隊的構成及宗教信仰有關。我們見到的戴頭巾的士兵,基本都是信奉錫克教的人。錫克,來源於梵文,意思是學生、信徒。
  • 二戰日軍部隊中為什麼會有5萬印度兵?原因讓人啼笑皆非
    二戰中,日本除了侵略我國,還攻陷了朝鮮,南下進攻了越南、泰國、緬甸、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還向東攻擊了美國。 可以說,在當時的地球上,能打得到的國家,日本全都去打了。但是日本國小民乏,他哪裡來的那麼多兵力,源源不斷地支撐著這場戰爭呢?
  • 為什麼別國士兵都戴軍帽,而印度士兵卻戴頭巾?印度:這是信仰
    但是如果我們看過印度的閱兵,就會發現,士兵們頭上戴著的不是軍帽,而是花花綠綠的頭巾,看起來繽紛雜亂,花枝招展。很多人不禁感到好奇,為什麼印度士兵不戴軍帽,而是戴頭巾呢?這其實和印度軍隊的構成及宗教信仰有關。我們見到的戴頭巾的士兵,基本都是信奉錫克教的人。錫克,來源於梵文,意思是學生、信徒。
  • 趙立堅言簡意賅的回答了關於「嫁禍」我們有關扣押印度士兵的問題
    昨天,根據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法新社記者的問題中得知,有些國家媒體貌似又開始拿近段時間中印邊境士兵衝突事件來「嫁禍」於我們。法新社記者提出的問題就有意思了。他說報導稱我國已經釋放了在邊界衝突中俘獲的印度士兵,看我們對此有什麼看法。而趙立堅用言簡意賅的方式回答了這位記者的回答「據我所知,目前我們沒有扣押印方人員」。趙立堅用一句措辭嚴謹回答把問題又拋給了這位記者,實屬是精彩。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美國將保留與中國完全「脫鉤」的政策的問題。這個問題,我想對於咱們沒有什麼關係。
  • 電影《敦刻爾克》火了 印度媒體不高興:怎麼沒我們?
    出人,出騾子——被忽略的「重大貢獻」 《印度時報》23日一篇報導說,諾蘭的新作「其他什麼都好」,就是完全忽略了印度軍人在這場重要戰役中的「重大貢獻」。印度作家米希爾·夏爾馬在《彭博社評論部》專欄中寫道:這部電影「加深了一個錯誤印象,即法國陷落後,只有英國人孤軍奮戰地抵抗納粹德國,而事實上,千千萬萬印度士兵別無選擇地和他們在一起並肩作戰。」印度史學家指出,二戰期間,約有500萬來自大英國協國家的軍人加入了英帝國軍隊,其中近一半人員來自南亞。
  •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到哪裡去?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這不是我們有生以來一直苦苦思索的問題嗎?在一幅畫中能找到答案嗎?1891年時,保羅·高更因厭倦充滿淺薄物質主義的現代文明,毅然將自己放逐到了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與當地土著一起在熱帶叢林裡過活。到了1897年,高更已患上危及生命的傳染病,生活在困苦之中。
  • (士兵突擊)給我們的啟示
    士兵突擊就是這樣的經典,我一直想寫點什麼,關於這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不帶有一絲愛情或偶像的成分,甚至連一個女性都沒有,它是以一種純粹的,士兵之間的情誼,和那種堅持、執著的精神來打動觀眾的,這也幾乎是一個創舉了,在此之前,似乎還沒有那個電視劇能夠這樣。我也沒想到,我會如此喜歡這部電視劇,直到現在。
  • 日軍中為何有25000名印度士兵?他推崇成吉思汗,說一句可笑的話
    1944年,在印緬邊境上爆發了一場著名的戰役,這便是英帕爾戰役,據資料揭露,在這次戰役中,日軍中居然有25000名印度士兵,那麼日軍中為何有25000名印度士兵?日軍中又為何有印度士兵呢?在史學界裡,英帕爾戰役被稱為歷史上日軍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戰役,最開始進攻的時候,日軍足足有10萬人,然而在作戰過程中,卻有53000人戰死或者失蹤。據史料記載,日軍中的印度士兵,其實全名叫做印度國民軍,1945年日軍戰敗投降之後,這些印度士兵的下場不太好,如果是軍官,基本上都被處以槍斃,而底層士兵也全部被關進監獄來了。
  • 二戰珍貴彩照,美軍士兵從山洞中捧出一名日本嬰兒!
    回顧歷史,守望未來,繼續為大家帶來【有觀點大歷史】精心整理考據的二戰珍貴彩照,為你講述影像背後的故事。這是一張拍攝於1945年3月9日的照片,地點為德國符騰堡州,美軍的醫療兵正在為受傷的軍士包紮傷口,不過此時他嘴中吊著的一根煙卻是有些破壞緊張的氣氛。
  • 印度開拍「加勒萬河谷大捷」!我們呢?
    網絡最近傳出,印度在拍攝「加勒萬河谷大捷」,反映去年發生在中印邊境加勒河萬谷的對峙事件。從流出的視頻來看:加勒萬河谷,一群「解放軍戰士」,在印軍的神勇打擊下節節敗退,而印度士兵卻在激烈的搏殺中展現出巨大的勇氣和強大的戰鬥力……要說臉皮厚,印度說他是世界「老三」,估計沒有哪個國家敢稱是「老大」和「老二」。
  • 二戰中值得敬佩的德國將領,為保護士兵,多次違抗希特勒的命令
    但是如果拋開戰爭的立場不說,無論是在二戰中還是今天,日耳曼民族都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民族。二戰後,德國被一分為二,作為戰敗國,德國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默默地進行重建工作。今天德國早已走出戰爭的陰霾,德國製造已經成為了高質量的標識。在二戰中,德軍的將領,同樣值得後人敬佩。
  • 已是本周第二起次,印度士兵舉槍自盡 為何印度士兵自殺率高?
    據人民日報報導,當地時間2日,一位名叫庫瑪的士兵在印巴邊境附近的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執勤時,突然舉槍自盡,該士兵年僅22歲。 報導稱,這已經是一周內第二起印度邊境士兵自殺事件了,而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印軍頻繁自殺?
  • 二戰時日本女人都幹什麼?二戰後又去了哪裡?難以置信!
    總所周知,二戰期間日本鬼子侵佔了大半個亞洲,要知道當時整個日本才有七千多萬人,日本帝國主義到處侵略,為了達到侵略目的,在帝國主義天皇的邪惡思想的帶領下,可謂是「全民皆兵「男性基本上都扛著槍走上了戰場,但大部分人不熟悉的是日本女人在戰爭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那麼日本女人在戰爭中究竟幹了什麼
  • 二戰時期的幾位「特殊」士兵,堪稱上帝之子,人生如同開掛
    二戰時期的幾位「特殊」士兵,堪稱上帝之子,人生如同開掛。大家在打遊戲,尤其是打設計類遊戲的時候,最害怕遇到什麼人?高水平的玩家?還是槍法菜的摳腳的玩家?都不是,大家最害怕的,估計就是開掛玩家了。在世界戰爭史,尤其是二戰時期,還真的有那麼幾個「特殊」的士兵,跟開了外掛一樣,完全就是上帝之子,普通的士兵跟這些上帝之子完全不一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二戰時期那些開了外掛的士兵。第一位,奧布裡克森斯,加拿大人。他在二戰的時候參加軍隊,遠徵歐洲,他當時擔任坦克車長。
  • 全世界唯一一座二戰德國兵雕像:這個18歲士兵做了什麼?
    在荷蘭南部小鎮古勒(Goirle)一條街道拐角處的花園裡,靜靜豎立著一座難以置信的雕像:一個二戰德國國防軍的士兵。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荷蘭被德國佔領,荷蘭人對入侵者充滿仇恨,怎麼會為一個德國士兵塑雕像?這個德國兵做了什麼?
  • 戴大頭巾狀如印度兵的中國士兵
    當時的國人不知道,這些人其實是英軍中的印度錫克士兵。由於印度做殖民地的資格比較早,因此印度人,尤其是剽悍的印度錫克人,就有了跟主子一起出來教訓別個不聽話民族的資格。由於印度士兵的加入,這場戰事給了做看客的中國人更多的眼福。在他們眼裡,洋鬼子膚色很雜,也很斑斕,有白夷、黑夷、紅夷,以及不黑不白之夷等,好看煞人,邊看邊增加自己的種族優越感——覺得鬼子不像人,像動物。
  • 二戰時,希特勒為何讓德國士兵都背上一個鐵盒子,還嚴禁隨意丟棄
    現在非常火爆的吃雞遊戲讓98K這種武器突然火起來了,這把槍其實就是二戰時期德軍裝備的一種步槍。咱們都知道二戰時德軍的武器裝備算是比較先進的,那時候德軍有很多黑科技裝備,比如說他們開發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