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班牙6號電視臺本月16日報導,西班牙第三大城市瓦倫西亞開設了一所「妓女學校」。該校課程長達一周,學費100歐元;廣告一出即有將近100名女子前往報名。據悉,該校校長曾是一名性工作者,一直懷有開設妓女學校的打算。如今他手裡有了資金,而西班牙女性失業率頗高,再加上當地不少外國女性移民只能靠賣淫為生,於是「妓女學校」應運而生。
西班牙瓦倫西亞市「妓女學校」宣傳海報
西班牙瓦倫西亞市的「妓女學校」
不少西班牙民眾向政府及警方要求取締這個骯髒學校。而檢方認為,在西班牙賣淫不犯法,在沒有許可證的前提下賣淫才違法。而學校教授的內容本身也不犯法,因此依照西班牙法律無法取締。
為防止交通事故西班牙街頭妓女被要求穿黃色螢光服
多年來,娼妓業在西班牙一直很受歡迎。聯合國研究報告顯示,39%的西班牙男人承認至少去過妓院一次。2009年,西班牙衛生部的調查將這個數字降低到32%,雖然要低於聯合國數據,但這仍遠遠高出世界其他地區。在被稱為「性自由之都」的荷蘭也只有14%的男人承認去過妓院;而在英國,這個數字一般在5%到10%之間。
西班牙紅燈區的娼妓
西班牙的每座城市都有紅燈區。
「假如有人在GranVia大街漫步,他很快會發現這裡充滿著一種拓荒者的空氣,因為這裡有一個完整的靈魂在他心中激蕩。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傳統與多民族的風格並存,一種流浪的精神與時尚性格相融合。」西班牙著名時尚評論家傑維爾·馬汀斯曾這樣的描述馬德裡大名鼎鼎的GranVia大街;而這座城市最臭名昭著的紅燈區就在緊挨著GranVia大街的小巷子裡。
舉世聞名的巴塞隆納老城區裡,布蘭拉大街上矗立著建築怪才高迪的一幢幢傑作,匯聚了幾乎全世界的街頭藝術家,也匯聚了幾乎全世界的流浪漢;巴塞隆納的紅燈區就在距離這條大街不遠的一條小巷中。
卡爾門區(Barrio del Carmen)是瓦倫西亞無可否認的夜生活中心,瓦倫西亞的紅燈區就在這附近。在舊城區的中心,在卡爾門區大街上,隨處可見形形色色放蕩的交流。
在這些所謂的紅燈區裡,白天店面幾乎不營業,只有到晚上才會「活色生香」起來。
關注非法移民和妓女問題的西班牙電影《公主與妓女》
西班牙妓女在紅燈區頭戴面具抗議警方禁止賣淫
不過,西班牙的的文化和看點絕不止紅燈區和娼妓這麼單調。這裡保存著豐富精美的史前藝術,這裡是《堂吉訶德》的誕生地,建築怪才高迪、印象派畫師畢卡索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傑作。
馬德裡、巴塞隆納、瓦倫西亞,這三座西班牙最大的城市裡,不僅有紅燈區,還有引人入勝的博物館!一起走到西班牙此三大城市的另一面,看看靡靡聲色背後的高雅藝術範兒吧!
首都馬德裡
無論從政治上、還是地理上,馬德裡都是西班牙的中心。南歐高原熾烈的陽光給了馬德裡熱情似火的氣質,也許不甚優雅,但熱辣的眼神令她與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首都相比都毫不遜色。
只有在馬德裡的博物館裡,才能看到西班牙各個時代的精華凝聚;也只有在馬德裡的街巷中,才能感受到西班牙各個民族文化的交融。
馬德裡王宮
馬德裡王宮建在曼薩萊斯河左岸的山崗上,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宮殿之一。
馬德裡王宮
王宮建築融合了西班牙傳統王室建築風格和巴洛克建築風格,整體呈正方形,每邊長180米。由於歷代國王都根據自己的喜好對王宮進行裝飾,使得王宮帶上了濃厚的個人印記和時代印記,如卡洛斯三世布置的寢宮,卡洛斯四世建造的鏡廳和阿方索十二世所鍾愛的豪華餐廳。
普拉多博物館
普拉多博物館從1818年開始成為專門的美術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也是收藏西班牙繪畫作品最全面、最權威的美術館。普拉多博物館收藏有委拉斯蓋茲、戈雅、牟利羅、葛雷柯、貝拉、提香、拉斐爾、波提切利、魯本斯等繪畫大師的作品。館內共有8600幅繪畫、 5000多幅圖畫,2000件雕刻作品,700餘件雕塑和多件局部作品、約1000枚錢幣和獎章以及近2000件裝飾藝術品。
戈雅的《裸體的瑪雅》
博物館的三座大門前分別鑄有西班牙古典繪畫最傑出的代表:戈雅、委拉斯凱茲和牟利羅的雕像。
著名藏品:委拉斯蓋茲的《宮娥圖》以及戈雅的《裸體的瑪雅》
阿爾卡拉城
阿爾卡拉·德·埃納雷斯是西班牙最偉大的作家塞萬提斯的故鄉,他也是在這裡寫出了不朽名著《唐吉訶德》。它同時也是第一部卡斯蒂利亞語(即西班牙語)語法書的作者內布裡哈的故鄉,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大學城,1998年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眾多保存完好的學院建築、教堂、修道院和古城牆,與這裡濃厚的文化氣息,共同再現了文藝復興的精神。
主要景點:塞萬提斯故居、聖胡斯託大教堂、大主教宮、
塞萬提斯廣場一角
索非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
如果想看畢卡索、達利、米羅的傑作,索非亞王后藝術中心不可錯過。這座展廳面積12505平方米的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館藏偏重西班牙本身的藝術風格在歐洲的藝術風潮下的脈絡和發展,基本上含蓋19世紀末到20世紀西班牙現代藝術風格的一系列轉變,包括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到二次戰後的前衛派等。
畢卡索的《格爾尼卡》
著名藏品:畢卡索的《格爾尼卡》。這部作品創作完成後一直藏於紐約現代美術館,1981年才進入普拉多美術館,1993年又轉由索非亞王后藝術中心收藏。
「歐洲之花」巴塞隆納
帶有哥特風格的古老建築與高樓大廈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了巴塞隆納令人迷醉的天際線。格局凌亂的小巷子緊貼著新城區的邊緣,古色古香的舊城區裡會忽然冒出工業時代的煙囪,在巴塞隆納,這一切的不協調看來都順理成章。
當然,巴塞隆納最大的驕傲還要屬現代主義的天才建築師高迪的傑作,他令這顆半島明珠更加光彩奪目。一個人的六件作品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奇蹟。
聖家大教堂
聖家大教堂也叫聖家贖罪堂,是由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設計師高迪設計的,無論你身處巴塞隆納的哪一方,只要抬起頭就能看到它。整個建築華美異常,令人嘆為觀止,是建築史上的奇蹟。登上教堂頂部平臺,巴塞隆納城區盡收眼底。
這是一座充滿象徵主義符號的建築,可以說是一部用石頭雕刻出的《聖經》。
聖家大教堂
巴塞隆納現代藝術博物館
巴塞隆納現代藝術博物館主要收藏巴塞隆納當代藝術作品,博物館建於1995年,本身的建築就充滿現代派藝術特色,是建築大師邁耶的作品。
建築物的本身為簡潔的立方體造型,但通過大膽的立面切割和異形體的引入,形成了多個縱橫交錯的面的組合,使空間產生無窮的變化。
主要藏品:畢卡索頭像(1913年,巴勃羅·加加略)
畢卡索頭像
米拉之家
米拉之家又名「石頭屋」,不規則的牆面和平臺戴頭盔的士兵造型的煙囪是它最著名的標誌。
現在米拉之家已經成為一個文化和藝術中心,有一層樓專門用作展覽廳和視聽室,一間套房再現當年現代主義家具陳設。閣樓和屋頂平臺為「高迪的空間」展廳,展示了大師的精妙設計,最值得一看。
米拉之家
雖然一般都會將米拉之家歸入高迪作品,其實它的主要建築師是喬傑爾。高迪因自己參與設計的聖母瑪利亞雕像被拒絕放置在屋頂上而辭去了這項工作。
1984年,米拉之家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加泰隆尼亞音樂宮
加泰隆尼亞音樂宮建築是大師蒙達內爾1908年作品,巴塞隆納最令人震撼的現代派風格建築之一,色彩豔麗的雕塑和陶瓷馬賽克裝飾是其最突出的特色。
加泰隆尼亞音樂宮
音樂宮外牆根據民歌創作的組雕、舞臺拱門象徵民族與古典音樂的群雕、背景牆上的繆斯女神等雕塑,以及彩色玻璃畫窗、無處不在的馬賽克拼圖和繪畫作品,把整座建築組合為一件整體藝術作品。
加泰隆尼亞音樂宮2005年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瓦倫西亞 地中海西岸的明珠
瓦倫西亞大教堂
瓦倫西亞大教堂與羅馬時期的第一座神廟以及後來的阿拉伯清真寺坐落在同一個地方。它從1262年開始建造至1426年結束,後來又經過擴建和修葺,使它在原先主要的哥特風格上又增添了其他的風格的痕跡後來又經過擴建和修葺,使它在原先主要的哥特風格上又增添了其他的風格的痕跡。
瓦倫西亞大教堂
瓦倫西亞現代藝術學院
這裡收藏著20世紀西班牙藝術的經典作品,而且會定期舉辦一些精彩的臨時展覽。
國立陶藝博物館
展示自13世紀以來瓦倫西亞陶器的代表作。瓦倫西亞的陶器製造業非常發達,幾乎每個村莊都發展出獨特的工藝和風格。
瓦倫西亞城市風光
瓦倫西亞美術館
收藏和展示西班牙畫家作品,尤其是瓦倫西亞當地畫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