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鎮:文明鄉風拂面來 美麗鄉村迷人眼

2020-12-15 上遊新聞

鎮、村幹部拆除違規搭建

一面面繪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文化牆,引導群眾崇尚文明;一個個先進典型的評選活動,激勵村民崇德向善;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走進涪陵區清溪鎮,濃濃的文明之風拂面而來。

連日來,清溪鎮按照涪陵區創文工作總體要求,拿出背水一戰、奮力一搏的勁頭,堅持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以「鄉風民風好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豐富起來」為目標,助力決勝創文工作,全鎮風貌煥然一新,讓群眾享受到創文所帶來的累累碩果。

環境整治,讓農村面貌美起來

修補破損路面,補栽綠化樹木,整治亂丟垃圾行為……越來越多的百姓驚喜地發現,自己居住的環境正在變美。

清溪鎮以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對場鎮市場、修理廠至橋頭路口、建築工地等重、難點區域,開展環境整治,努力達到環境整潔優美、管理規範有序的要求。

志願者維護街道清潔

「創文,我們普通老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現在居住的環境乾淨整潔,我們的心情也好了!」清溪鎮祥和社區居民夏敏告訴記者,每天社區的保潔人員都會按時按要求對社區環境進行打掃,垃圾日產日清,社區環境越來越好,讓人心情舒坦。

移風易俗,讓鄉村風氣好起來

為破除陳規陋習、改變不良的衛生習慣和風氣,清溪鎮多措並舉,紮實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各項活動。

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大力宣傳有關政策法規;各村廣播每天播放禮儀歌曲、傳統孝德故事;村鎮文化廣場上繪製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孝德故事、道德規範為主題的牆體畫,使移風易俗真正入腦入心。

完善村規民約。制定了村級紅白理事會章程和紅白事操辦標準,各村喜事新辦、白事簡辦成為新風尚,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

樹立典型。通過「道德模範」「好媳婦」「好婆婆」評選,發揮榜樣帶動作用;積極開展「創建文明城區,爭當文明市民」「告別舊俗樹新風,走向文明見行動」等宣傳活動;在中小學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學雷鋒,做美德少年」等活動,引導群眾樹立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理念。

文化建設,讓農民群眾樂起來

「村裡這兩年的變化很大:路寬了,燈亮了,不僅翻新了文化廣場,還修建新的休閒廣場。大伙兒白天在文化廣場上下棋、聊天;晚上跳廣場舞,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美。」清溪鎮雙龍村村民們的這番話,道出了該村村民們的心聲。

近年來,隨著清溪鎮文化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群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清溪鎮以涪陵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為契機,加快完善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引導居民養成文明習慣。翻新修繕文化廣場,文化廣場內容涵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移風易俗、關愛未成年人等。各村還建立了農家書屋、文化服務中心,安裝了寬帶,完全對外開放,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時,各村社還積極發動廣大群眾參與群體文化活動,不斷發現培育新人。目前,清溪鎮祥和社區組建了劇團、舞蹈隊、合唱隊、書畫隊等。

文/趙得宏 記者 夏林

圖/清溪鎮政府提供

編輯 何芳

終審 蔣從容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臨洮縣雙聯村:推進文明鄉風 共建美麗鄉村
    臨洮縣雙聯村:推進文明鄉風 共建美麗鄉村 2020-11-29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麗鄉村·文明家園 生活如畫 鄉風如歌
    原標題:美麗鄉村·文明家園 生活如畫 鄉風如歌   本報記者雷魏添  舊影陳蹤無處覓,柴扉皆換靚門庭。
  • 臨洮縣雙聯村:推進文明鄉風,共建美麗鄉村
    搶抓項目機遇,高質量完成新時代文明平臺搭建搶抓全縣沿洮文化產業帶和馬家窯洮硯特色小鎮建設機遇,雙聯村謀劃建設了「狄道鄉韻」美麗鄉村項目,走出了一條鄉村旅遊帶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精準對接需求,「點單服務」浸潤群眾心田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設置理論宣講、脫貧攻堅、文明新風等貼近群眾生產生活的多支志願服務隊伍,為群眾提供精準、便利、高效、多元化的志願服務活動,豐富群眾生活、調解鄰裡糾紛、化解家庭矛盾、塑造文明鄉風,真正實現鄉村治理有效。
  • 東莞市清溪鎮三中村獲評​「國家森林鄉村」
    記者從東莞市清溪鎮獲悉,在中國林業網近日發布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公布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的通知》中,清溪鎮三中村榜上有名。這是三中村繼2017年榮獲「全國綠色村莊」之後,再一次獲得全國性殊榮。
  • 臨洮縣雙聯村:推進文明鄉風,共建美麗鄉村
    搶抓項目機遇,高質量完成新時代文明平臺搭建搶抓全縣沿洮文化產業帶和馬家窯洮硯特色小鎮建設機遇,雙聯村謀劃建設了「狄道鄉韻」美麗鄉村項目,走出了一條鄉村旅遊帶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精準對接需求,「點單服務」浸潤群眾心田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設置理論宣講、脫貧攻堅、文明新風等貼近群眾生產生活的多支志願服務隊伍,為群眾提供精準、便利、高效、多元化的志願服務活動,豐富群眾生活、調解鄰裡糾紛、化解家庭矛盾、塑造文明鄉風,真正實現鄉村治理有效。
  • 郟縣冢頭鎮:抓鄉風文明 促鄉村振興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楊冰冰)六月炎夏,豔陽高照,在郟縣冢頭鎮35個行政村遊園廣場、街頭巷尾弘揚鄉風文明和移風易俗的標語牆畫醒目亮眼隨處可見,處處洋溢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近年來,冢頭鎮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鄉風文明建設,以文明鄉風引領鄉村振興。
  • 廣東東莞:鄉風文明入人心 美麗鄉村迎面來
    截至目前,廣東省東莞市已有519個村(社區)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約」出文明新鄉風,為美麗鄉村建設聚民心、凝民力 市民政局供圖  截至目前,東莞已有519個村(社區)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約」出文明新鄉風,為美麗鄉村建設聚民心、凝民力。經過組織申報、部門初審、網絡投票、項目終審等環節層層篩選,最終選出包括莞城街道創業社區「鄰裡公約」在內的東莞市十大優秀村規民約範本。
  • 舒城縣春塘村:文明鄉風浸潤美麗鄉村
    自2019年被列為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項目村以來,春塘村以鄉風文明建設為突破口,不斷豐富美麗鄉村內涵,力爭將中心村建成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美麗鄉村示範村。村史館銜接歷史與未來春塘村是原朝陽鄉鄉址的坐落地,現有13個中心村民組,共計458戶1623人。
  • 普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系列報導④ 鄉風文明續寫美麗新篇章
    體驗製作古風團扇、糖葫蘆……一系列具有鄉村風情的活動在此舉行,吸引人們的不僅僅是這裡的傳統味道,還有和諧文明的鄉風民風。 說到鄉風文明建設,就不能不提文化禮堂,這已成為鄉村文化的凝聚點、新地標。 每年,螺門村都會舉辦開捕祈福活動,這是村裡最熱鬧的日子之一。文化禮堂裡,村民們自導自演的文藝演出火熱上演。
  • 文明鄉風扮靚美麗鄉村——我市深化鄉風文明建設綜述
    像新地村一樣,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推進,一幅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畫卷,在烏海大地徐徐展開。  美麗鄉村從環境美到生活美  沿著西行客棧一路走來,賽汗烏素村的田間地頭、阡陌縱橫,整齊的房屋窗明几淨,鄉村道路寬闊平整,農村生活環境逐步改善,廣大農區居民也逐步轉變觀念,呈現出你追我趕奔小康的新景象。
  • 郟縣冢頭鎮:抓鄉風文明 促鄉村振興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楊冰冰)六月炎夏,豔陽高照,在郟縣冢頭鎮35個行政村遊園廣場、街頭巷尾弘揚鄉風文明和移風易俗的標語牆畫醒目亮眼隨處可見,處處洋溢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近年來,冢頭鎮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鄉風文明建設,以文明鄉風引領鄉村振興。
  • 贛州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文明鄉風引領百姓生活
    「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是基礎」,近年來,贛州市緊緊圍繞"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具體要求,大力實施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打造秀美和諧新農村,並通過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等方式豐富鄉村精神文明內容,美麗村容村貌、引領文明新風尚。
  • 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清溪鎮:文明古鎮 花美清溪
    2020年,中央文明委發布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決定。犍為縣清溪鎮榜上有名,為千年古鎮再添輝煌一筆。史為鑑 清溪岸邊傳文明11月26日,記者沿著一路盛開的野花走進馬邊河畔的清溪鎮和平村,和平家園小區牆上,從《李撥家訓》提取出的村規刻在小區入口最顯眼的位置。
  • 南沙蘆灣村:建設美麗鄉村,打造文明鄉風
    目前,通過農村汙水處理系統的建設,村域內現有水面、水質得到有效保護,美麗鄉村面貌不斷顯現。同時,蘆灣村還是一個文化匯聚的村落,曲藝社、農家書屋、老人活動中心、燈光籃球場、文化廣場等文化設施和各種文化活動都在村內大放光彩,形成優良家風、文明鄉風和新鄉賢文化。
  •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舉辦「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主題文化講堂...
    「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道德講堂現場。紅網時刻12月23日訊(通訊員 李麗璇)為深入推進廳系統文明創建工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文化講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12月21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舉辦以「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為主題的文化道德講堂活動,廳二級巡視員羅振新主持活動,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教授洪豔為大家授課。
  • 文明鄉風浸潤美麗山村
    提倡移風易俗、擯除陳規陋習,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盱眙縣桂五鎮著力開展相關工作,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在全鎮形成常態化長效化,「文明之花」處處綻放,文明新風潤澤鄉裡。
  • 東莞市十大優秀村規民約範本:鄉風文明入人心 美麗鄉村迎面來
    「我們文明養寵,主動為寵物辦證;我們保持小區環境清潔,不隨地吐痰、亂扔雜物;我們樹立自尊、自愛、自律精神,鄰裡見面主動問好,共建和諧、友愛、互助、互讓的鄰裡關係……」這是莞城街道創業社區的「鄰裡公約」。截至目前,我市已有519個村(社區)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約」出文明新鄉風,為美麗鄉村建設聚民心、凝民力。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一到晚上,我們村民間藝術團的演員們都會來這裡表演,大家每天的生活都很豐富。」路過文化廣場的橋北村村民朱高坡說。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
  • 涪陵:文明鄉風徐徐來 靚麗鄉村美如畫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之「魂」,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5日,筆者了解到,重慶市涪陵區義和鎮以開展促進鄉風文明為切入點,不斷修煉鄉村治理效率和移風易俗成效「內功」,著力解決移風易俗不「易」等問題,為有效遏制農村陳規陋習、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美化人居環境、涵養文明鄉風注入活力,吹響文明號角,繪就義和鎮新畫卷。
  • 淮北大力建設美麗鄉村:村美民富產業強 文明新風拂面來
    淮北把規劃編製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龍頭,出臺《淮北市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導則》《淮北市美麗鄉村建設標準》,指導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和規劃編制工作規範有序開展;結合「相風漢韻」地域特點,高起點、高標準地編制完善了一縣三區村莊布點規劃和51個中心村建設規劃,構建了城、鎮、村三級規劃分層分類有機統一的整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