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奕信徑:香港第二大遠足徑

2021-12-18 罈子裡有什麼

衛奕信徑是香港最新設立的一條徒步徑,1996年正式啟用,全長78公裡,分10段由南至北越過香港眾多崇山峻岭,貫穿了全港八個郊野公園,是繼麥理浩徑之後全港第二長的遠足郊遊徑。名字是紀念一位鍾情於香港山水及遠足活動的港督——衛奕信爵士。


此徑起於大潭郊野公園的赤柱峽道,向北經過港島的數個山峰到達鰂魚湧。第三段則在油塘開始,越過魔鬼山、五桂山等,轉向西面,到達九龍群山,再從金山郊野公園開始往北走到達九龍坑山,向東登上八仙嶺,最後下降南湧作為終點。


這條遠足徑越過眾多崇山峻岭,景致氣象萬千,除了帶你走進香港許多未經開發的原始郊野,享受青山綠水外,更可以讓你站在渺無人跡的翠巒上,觀看香港城市的繁榮,見識到香港郊野與城市並肩而立,一動一靜的世界以濃蔭分隔的奇妙景象。也分十段,其中,第九、十段(香港八仙嶺郊野公園) 是香港38條經典郊遊徑線路之一。

第一段:赤柱峽道至陽明山莊

長度4.8公裡,2小時,難度★★★ ,特色:山野,道路:階梯路/山路。

由港島南區赤柱峽道出發,途徑孖崗山、淺水灣坳、紫蘿蘭山,直至陽明山莊為止。徒步一開始就要走一段漫長有點陡斜的石階,上到孖崗山後,在觀景臺可以遙望赤柱和鶴嘴半島。

沿途兩旁有不少矮灌叢,四周山野,綠油油連成一片片。之後還會經過紫羅山,沿著山徑下降,到達陽明山莊,便結束了衛奕信徑第一段的行程。經過孖崗山及紫羅蘭山上,可以看到很多野花,可配合時節攀登觀賞。

第一段上下都多臺階路,較陡斜,夏日行走要避免中暑。

交通 :

乘坐巴士6號(中環交易廣場 - 赤柱監獄)、巴士73號(數碼港 -赤柱監獄)、巴士260號(中環交易廣場 - 赤柱監獄)在衛奕信徑‧赤柱峽道下車。

回程:在陽明山莊沿大潭水塘道走到黃泥湧峽道後,在巴士站臺坐巴士返回市區。
路線:赤柱峽道-孖崗山-淺水灣坳-紫羅蘭山-陽明山莊

第二段:陽明山莊至鰂魚湧

長度6.6公裡,2.5小時,難度:★★,特色:山野,路況:階梯山路。


由陽明山莊出發,經過渣甸山的石礦場,再經畢拉山,來到柏架山。之後沿大風坳往北落山,到康怡花園和康景花園之間的水塘公園,再步行往地鐵站前往藍田。

一開始走斜坡,慢慢攀越山嶽,繼續港島東區的山脈前行。到達渣甸山後,可俯瞰山下車水馬龍的繁華市區,沿途還能俯瞰大潭谷的景致。這裡除了周末有些愛戶外的人來以外,平時都很安靜。去小馬山的路段稍微有點迂迴,可看到抗日戰爭留下的遺蹟。


交通 :

乘坐巴士6號(中環交易廣場 - 赤柱監獄)、巴士 63 號 (平日)(北角碼頭 - 赤柱監獄)到黃泥涌水塘公園下車,再沿大潭水塘道上走至陽明山莊起點。
回程:在英皇道坐巴士返回香港各區,也可以直接在太古站坐地鐵返回香港各區。
路線:陽明山莊-渣甸山-小馬山-柏架山道-康怡花園

第三段:藍田至井欄樹

長度9.3公裡,4小時,難度★★


藍田地鐵站至井欄樹,途徑魔鬼山、照鏡環山、長龍田、五桂山、凹頭、馬遊塘、大牛湖及新地村。是比較短的一段路經,途中翻過魔鬼山(炮臺山)222米和五桂山304米,也是比較輕鬆的登山路經。

該路經也是觀塘晨運徑,觀塘晨運徑是1988年建成的,因此,衛奕信徑第三段是就觀塘晨運徑基礎上完善開發的。

五桂山應當是一個火山遺蹟,兩面火山巖整齊地夾著一條白色石英石帶,可見億萬年前這裡原是石英石世界,可能鯉魚門也不是被海洋包圍。

交通:

港鐵油塘站起步,沿鯉魚門道步行至最東端,到「華人永遠墳地」指示牌位置,左拐進入高超路,在「慈德善社」山門和「通往墳場及衛奕信徑」的指示牌位置進入。

第四段:井欄樹至沙田坳

長度8.0公裡,3小時,難度:★★★


由井欄樹出發,途經西貢古道、大藍湖村、基維營地附近的大老坳,直至沙田坳。起點在井欄樹村,過了村子後面,按照郊遊徑的指示牌走小路上山。行進到鄉村的人聲漸漸遠去,進入山林地帶。

道路兩旁茂林密布,在樹蔭下行走,仿佛一條自然天成的綠色通道。沿著古道一直走到大藍湖村。越過村後,走飛鵝山道,此段山路有點陡,需要攀升400米,但沿途可以看到整個西貢的面貌,還可看九龍群山的英姿。第四段最後一段路程跟麥理浩徑重合,終點為沙田坳。

交通 :

去程:乘港鐵到彩虹站(C2出口),轉乘1M號小巴(終點西貢),在斜坡頂蜆殼油站後下個站下車,即是井欄樹。

回程:在支徑左轉,沿石級下降帶慈雲山(北)巴士總站,這裡有去香港地鐵和香港各區的巴士,交通方便。
路線:井欄樹-黃麍仔-大籃湖-飛鵝山道-沙田坳道-沙田坳

第五段:沙田坳至九龍水塘

長度7.4公裡,2.5小時,難度:★


五六段是猴子經常出沒的路徑,經過沙田坳向西北前進,可一覽新界北部群嶽的壯麗景致。有許多下山的大斜坡,到了一節翠蕨蔓長的山徑,遙望西北方的遠近美景,令人心情舒暢。山頭滿布針松和褐黃色的白千層,山下的溝谷則是鬱綠的雜林,不少本地樹種在這裡自然繁衍。沿著徑道行進,對面的脊嶺愈見清晰,在徑道拐了一彎,視野又開闊起來。

繼續前行至一處風光迷人的松崗,可以飽覽新界南部全景,包括聳立的新界群山:氣勢磅礡的大帽山、尖峭的針山、圓渾的草山,還有右邊馬鞍山和牛押山的高嶺勝景。

交通:乘港鐵到黃大仙站,步行或轉乘的士到沙田坳,步行50米,在郊野公園地圖牌(W047)開始徒步旅程。此段終點在九龍水塘,如果繼續往第六段行進,可以橫過大埔公路,向右行200米到該段起點。

回程:可以乘81號巴士到達港鐵太子站。

第六段:九龍水塘至荃灣城門水塘

長度5.3公裡,2小時,難度:★★


在大埔路剛進入第六段的初始,可以見到水塘外,一路水塘都被叢林灌木遮掩。這一段也是九龍水塘郊野樂徑,在山徑中穿行,最高處是位於標距柱W065位置稱之為走私徑(又稱孖指徑)位置,第六段入口處海拔僅100米,不會很累。

對望獅子山,獅子頭、它的肩部、它的腰身、它的屁股都很像。同樣

對望到針山,果然像錐子一樣插向天空,所以山景要遠觀。這裡和麥徑六七段接近。

九龍水塘的出口是金山路,也是金山家樂徑的終點,有標誌為「金山家樂徑」的休息亭,周圍成群的猴子在跳躍嬉笑,這個位置被香港人俗稱「馬騮山」,和麥理浩徑M120重疊。

交通:

太和地鐵站,巴士總站乘坐九巴72線,九龍水塘站下車。人行天橋橫過大埔道,站旁就是衛奕信徑第六段的入口。

第七段:城門水塘至大埔區元墩下

長度10.2公裡,4小時,難度: ★

繞著城門水塘一直走,道路曲折,自然風光不斷變化,這條道路是香港最宜人的水塘徑之一。樹蔭下的山徑輕鬆好走,沿途有各種各樣的樹木可供觀賞,樹影倒印在湖面,甚是迷人。一路前行,過了鉛礦坳以後一直往下走,路況比較緩,但視野受阻,景觀一般。

交通:

港鐵荃灣站,步行至兆和街,乘坐專線小巴82號直達菠蘿壩,再沿城門道步行兩公裡至城門水塘主壩,主壩的盡頭轉左,即為衛奕信徑第七段的起點。

回程:從元墩下的避雨亭沿馬路下走至新屋家乘搭小巴23K(新屋家 - 大埔墟站鐵路站)離開。
路線:城門水塘-鉛礦坳-元墩下

第八段:大埔墟元墩下至九龍坑山

長度9.0公裡,4小時,難度:★★★


狗吠聲中急急穿過上碗窯村,山徑加水泥路緩緩上行,方向:蓮澳。

交通:大埔墟火車站下,專線小巴或步行至新屋村,碗窯路的盡頭轉左(直行可至大埔墟鐵路站)

第九段:九龍坑山至八仙嶺

長度10.6公裡,4.5小時,難度:★★★


下眺船灣淡水湖、吐露港及大尾督一帶,令人心曠神怡。從西走串連八個山峰而至純陽峰,經犁壁山,再登黃嶺,沿屏風山的山道沿連綿山脊而走,兩旁山勢巍峨陡悄,景物全無遮擋,置身其中,如飛鷹於天際翱翔。


山脊兩旁景色,天地合一,蔚為奇觀。此路起落甚多,部分崎嶇難行,沿途亦少樹蔭,不少遊人因而卻步。下山至湖水如鏡的鶴藪水塘,卻又是另一番恬靜風光。

八仙嶺地區的最高點由火山巖組成,這些巖石較就近的沉積巖堅硬,對風化和侵蝕具較大的抵抗能力,形成如純陽峰、仙姑峰等險峻綿延的高峰。該山脈的朝北面山坡是被礫巖覆蓋的平緩傾向坡,與朝向船灣淡水湖的陡坡構成特殊的單斜山地貌。

交通:

起點:粉嶺地鐵站,坐專線小巴52B,到鶴藪水塘,以該處為起點。

回程:大美督巴士總站(75K)--大埔墟火車站,或在南湧村以南位置與大路交接,右轉前行半公裡,到達南湧村,沿鹿頸路前行,到南湧村接駁鄉間公路路口,右轉大概1000米,鹿徑56K小巴終點,可乘56K專線小巴往粉嶺火車站。

第十段:八仙嶺至南湧

長度6.8公裡,2.5小時,難度: ★★


由八仙嶺仙姑峰開始,途經八仙嶺自然教育徑、橫山腳村、橫七古道、上七木橋、下七木橋和尤德爵士紀念亭,最終以南湧為終點。從仙姑峰一路下坡到W137終點,一路下坡土路,沒什麼難度,穿林越溪,經過一個荒蕪的村落。

交通:

大埔墟鐵路站乘75K或275R巴士到大尾督,走2公裡山徑上仙姑嶺。

附:衛奕信徑全程路線圖


其它資源:

回覆:「DT」-香港地鐵圖

回覆:「XG」-香港西貢資料

回覆:「BWG"-香港博物館信息

回覆:「DX」-香港所有大學資料

回覆:「TSG」-香港圖書館資料

回覆:「MT」-香港郊野碼頭資料

相關焦點

  • 香港四大遠足徑盤點——衛奕信徑
    衛奕信徑於1996年正式啟用,它的名字是為紀念一位鍾情於香港山水及遠足活動的港督衛奕信爵士而起的。圖片來自:地政總署測繪處▼2、衛奕信徑第二段:黃泥涌水塘至藍田簡介:>簡介:到第7段,整條衛奕信徑已完成逾半。
  • 香港衛奕信徑1-2段攻略及美景
    第二段:陽明山莊 渣甸山 小馬山 柏架山道 康怡花園衛奕信徑第二段的起點在陽明山莊。在屋苑對面,有一個標示著衛奕信徑及港島徑的牌樓。由此起至近畢拿山的一段路徑,衛奕信徑都與港島徑第五段重疊。在走近畢拿山前,須循著衛奕信徑指示牌左轉,上升至小馬山(注意指示牌),走過小馬山橋後,右轉沿清晰的水泥徑及石級繼續下降。往後便會接上鰂魚湧緩跑徑(在此右走亦可抵達柏架山道),左轉行走平緩的山徑,循衛奕信徑在支徑右轉,下降接上柏架山道。左轉沿著柏架山道下降,在鰂魚湧樹木研習徑的牌樓處右走山徑,經過二次大戰時期的儲糧庫。及後到達兩個戰時的爐灶場。
  • 衛奕信徑是香港一條昔日香港總督衛奕信勳爵命名的郊遊徑!
    衛奕信徑是香港一條昔日香港總督衛奕信勳爵命名的郊遊徑,於1996年正式啟用,全長78公裡,分10段由南至北越過香港眾多崇山峻岭,貫穿了全港八個郊野公園,是繼麥理浩徑之後全港第二長的遠足徑。衛奕信徑由南至北越過香港眾多崇山峻岭,景致氣象萬千。
  • 不可錯過的三條港島行山徑 旅行家
    每段行山徑的景色也略有不同,第一段可以登上著名的太平山頂、第三段能感受港味十足的香港仔風情,第五段有香港歷史悠久的警察博物館,第七段讓人沉醉於赤柱的迷人海景。而終於接近港島徑終點時你會發現,第八段更是別有一番韻味。
  • 香港,登山者的天堂 (9月2日,衛奕信第二段)
    ,若你不住在香港,可能不太相信。沒錯,香港的登山路徑有幾百公裡,光遠足的就有四條主要路徑,麥理浩,衛奕信,大嶼山,港島徑。其中麥理浩最長,全程100公裡,港島徑最短,50公裡。另外,還有各種家樂徑,自然教育徑,郊遊徑等等,至少有幾十條不同路徑。而且,大部分距離城市一個小時車程之內,有的,甚至就在居民樓旁邊,出門就是山。一到周末,和三兩朋友相約爬山,徜徉在青山綠水之間,既鍛鍊身體,又放鬆緊繃的神經,成了很多人最喜歡的休閒方式。
  • 【香港長足徑】港島徑全程反穿
    島徑是香港第三條長途遠足徑,位於香港島,於1985年啟用。港島徑共分為八段,全長約50公裡,是香港路程最短的長途遠足徑。路線主要由香港島西部的山頂至東部的大浪灣。下圖為四條長足徑的標記柱。麥理浩徑、衛奕信徑、鳳凰徑、港島徑的軌跡涵蓋香港大部分山水。軌跡如下圖
  • 香港衛奕信徑第八段徒步
    路線:元墩下—九龍坑山,約9公裡,需時約4小時  體力要求級別:★★★  適合人群:有登山經驗之人士  衛奕信徑隨著山坡走進市郊進入了大埔已發展地區,爬山人士開始徵服九龍坑山。徑道從起點位置左轉上坡,先後越過樊仙宮古廟。
  • 徒步香港:枕山面海四大行山路線
    香港規劃良好的山徑將城市周邊各個山體連接起來。山徑種類也很多,有平坦的水泥路,有修砌齊整的石階路,有狹窄的石板路,有充滿野趣的馳馬徑、小土路,也有陡峭的土石路,一路行來毫無乏味之感。香港行山徑設施齊全,維護頗佳,每條山徑起點都設有地圖牌,上面詳細標明行山人所在位置及山徑詳圖,一路上不時有休息處及觀景臺,簡樸而齊全的設施,為行山人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場所及觀賞山景的最佳位置。
  • 【端午活動】香港 衛奕信徑
    衛奕信徑,香港四大徒步路線之一【唯一不連貫的徒步路線】,全程78公裡,貫穿三島,縱切維多利亞港,連串八大郊野公園
  • 【香港戶外專題】香港四大遠足山徑全攻略
    至今,香港已擁有24 個郊野公園,其中最大的三個郊野公園是南大嶼山郊野公園、大欖郊野公園及西貢郊野公園。在各個郊野公園內還設置了不同的設施供給不同的使用人士,包括便於家庭使用的家樂徑及具有教育意義的自然教育徑,這些路段的難度普遍偏低且方便到達。此外還有健身徑、緩跑徑、晨運園地、兒童樂園,還有為傷殘人士而設立的輪椅徑、傷健樂園,其中最為出名的是香港4 條長途遠足徑。
  • 香港9 處讓人神魂顛倒的日落美景!
    >昂船洲大橋觀景點地址:香港昂船洲貨櫃碼頭南路交通:葵芳站坐 88M小巴前往,於貨櫃碼頭油站下車,沿青尚路走到海邊。三、添馬公園地址:香港金鐘夏愨道交通:港鐵:.地址:深水埗嘉頓山交通:港鐵深水埗站D2出口,步行10分鐘到美荷樓,在美荷樓後的晨運徑,走上樓梯約10分鐘到達山頂五、赤柱聖士提反灣地址:香港赤柱黃麻角徑
  • 一個人的港島徑(下):5-8段
    5段方向 (視角:第4段結束坐車返回的公交車站)沿著大潭水塘道上行直至坡頂,看見衛奕信徑第2段和港島徑第5段路逕入口的標誌門牌(此處為H052標距柱),路徑門牌對面便是一片醒目的房屋建築群H052標距柱處標誌門牌及第五段前進方向 港島徑和衛奕信徑共用同一段道路,途中有5處地點兩條遠足徑的標距柱是挨在一起的,即從(H053/W009)到(H057
  • 這條遠足徑,可以帶你走進香港許多未經開發的,原始郊野
    位於香港新界東北部的八仙嶺,毗鄰附近的船灣郊野公園,這裡有充滿神話傳說的八仙嶺、山青水秀的鶴薪水塘區和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等。而衛奕信徑的第九及第十段亦橫跨於八仙嶺郊野公園之內,在天清氣朗的日子,經衛奕信於黃嶺、犁壁山和八仙嶺等山脊行走。落馬洲位於香港元朗區東北面,是一個貼近港深邊境的地區。鄰近深圳河,形成香港與中國內地之間的邊界。
  • 香港 四大幽徑擁山抱海
    香港鹹田灣港島龍脊遠足徑南丫島樂活徒步香港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會,從來都是多面的。很多遊客對香港遊的理解始終停留在購物和美食層面,對香港的文化、民俗風貌和自然生態遊等方面的關注度遠遠不夠。其實,香港還是徒步旅行愛好者的勝地,擁有四大遠足路線(遠足徑),麥理浩徑、衛奕信徑、鳳凰徑、港島徑。香港大部分面積是郊野,而且綠地與鬧區往往近在咫尺。在香港登山遠足,不同的路徑給你不一樣的綠色景觀!
  • 港澳郊野公園盤點(二)——香港篇
    《港澳郊野公園盤點》第一期已經為大家盤點了10個香港郊野公園(點擊此處回顧),第二期將繼續盤點另外10個香港郊野公園,它們主要分布在新界西北部、中部以及香港島附近。香港郊野公園分布圖(點擊可查看大圖):
  • 香港行山之港島衛亦信徑雙走
    衛亦信徑是香港第四條長途行山徑,以第27任港督衛亦信爵士命名,於1996年正式啟用。
  • 我們踏青去~推薦5條新手級港島行山徑
    幾時都話外國人好欣賞香港慨山徑,喺Lonely Planet之外,連CNN網站都大力推薦。
  • 香港留學|鳳凰徑十二段全攻略!大嶼山美景盡收眼底
    香港有四條長途 遠足徑均深受遠足人士歡迎。麥理浩徑(全長100公裡)跨越新界,由東面的西貢伸延至西面的屯門。
  • 香港 八仙嶺,這應該是距離深圳最近的一條四星級郊野徑了
    這應該是距離深圳最近的一條四星級郊野徑了,趁著廣東天氣還沒達到炎熱的時候,把這條線路推薦給大家。衛奕信徑是一條南北縱貫香港島、九龍、新界的郊野徑,與大名鼎鼎的麥理浩徑正好形成一個大型的十字型,將香港的最美的自然景觀串在一起。而今天要介紹的,正是最為經典的衛奕信徑第九段,線路位於香港新界東北部的八仙嶺郊野公園的屏風山——八仙嶺段。
  • 香港龍脊徒步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