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註:在藏傳佛教中有一種最獨特也最精緻的宗教藝術。每逢大型法事活動,寺院中的喇嘛們用數百萬計的沙粒描繪出奇異的佛國世界,這個過程可能持續數日乃至數月。但是,喇嘛們嘔心瀝血、極盡辛苦之能事創作出的美麗立體畫卷,並沒有用來向世人炫耀它的華美。用沙子描繪的世界,會被毫不猶豫地掃掉,在頃刻間化為烏有……細沙將被裝入瓶中,傾倒入河流中,預示著事事無常之意義,教導人們放棄對現象的執著。
僧人製作壇城中(圖片來源:華商網閆文青攝影)
僧人製作壇城中(圖片來源:華商網閆文青攝影)
僧人製作壇城中(圖片來源:華商網閆文青攝影)
色登寺寺主第十四世活佛丹真絨布仁波切(圖片來源:華商網閆文青攝影)
壇城完成(圖片來源:華商網閆文青攝影)
9月27日中秋節,「2015年色登寺人文藝術攝影作品展」在古城西安開幕,令人驚奇的是,傳說中的藏教神秘藝術「壇城沙畫」與展覽一起現身,8名來自色登寺的喇嘛花費數十小時現場作畫,為市民完整呈現出了藏傳佛教中這一獨特、精緻的宗教藝術。
壇城沙畫,在藏語中叫做的dul-tson-kyil-khor,意思是「彩粉之曼陀羅」,從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親自教導弟子製作沙壇城開始,這門精緻絕倫的宗教藝術,就歷代相承毫無間斷,在十一世紀,由印度北傳到西藏,保存至今。
據介紹,壇城沙畫一般選用特殊細沙砌成,由於沙是構築世界最基本的元素,沙壇城難建而易毀,美麗而脆弱,轉眼就消逝,最能具體揭示世界"虛幻無常"的空性本質。其所用的白沙,是以手工磨製特殊石頭而成,其中有黃金、綠松石、瑪瑙等貴重金屬和礦石;再經染色方才成為沙壇城的基本素材,總共可調配成十四種顏色。一般而言,藍、黃、紅、綠、白五種基本顏色,對應著五方佛及五智。
沙壇城的製作過程十分複雜,需要數名乃至數十位訓練有素的喇嘛合作方能完成。製作之前,喇嘛會先在臺座畫好垂直線、對角線、圓形等幾何圖案,做為構圖定位基礎,然後描輪廓線,再從中間開始繪製,逐漸向外。每一個步驟,都謹遵佛陀所傳密續如法製作,至今不變。製作過程中,喇嘛要戴著口罩,將事先磨成小顆粒狀的沙子裝在特製的錐形容器裡,通過或輕或重的敲打控制流量,將沙子漏在模板上,細細堆砌、勾勒,而且要全神貫注、一絲不苟,稍有不慎,就要前功盡棄,依尺寸不同,需費時數日到數月不等的時間。
色登寺寺主第十四世活佛丹真絨布仁波切此次亦親臨西安,他在回答人們提問時,為壇城沙畫做出精彩闡釋。活佛說,喇嘛們嘔心瀝血創作出的美麗立體畫卷,並不是用來向世人炫耀它的華美,壇城沙畫在完成後不久便會被毫不猶豫地掃掉,頃刻間化為烏有,沙子會被裝起來分成兩半,一半交給參與儀式的信徒;另一半則灑入附近的河流中,讓流水帶著祝福流向大海,進而傳到全世界。
丹真絨布仁波切說:「沙壇城最終以手輕拂即歸空,最能呼應"無常、幻化、不執著、空性"的佛法本質,給人以震撼,帶給信眾徹悟。"
(華商記者吳成貴/文閆文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