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航空業加快復甦信號頻現 業內:客運10月有望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不少航空公司近期陸續恢復熱餐供應,顯示了市場加快復甦的信號。業內人士指出,在疫情不出現大規模反覆的情況下,今年10月份,國內民航市場客運量有望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此外,航空貨運的復甦已逼近「滿血」。

要熱騰騰的雞肉米飯還是牛肉麵條?是否恢復熱餐供應成為觀察民航市場復甦進度的一個細節。記者注意到,近期,像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等幾大航空公司正在逐步恢復飛機上的熱餐供應,體量較大的民營航空公司吉祥航空也宣布全部國內航線即將恢復多樣化餐食供應和酒水配備。業內人士指出,馬上要到來的8月中旬,從旅客需求和行業競爭的角度出發,將有大批航空公司陸續跟進,在飛機上為乘客送上熱騰騰的飛機餐。

民航市場加速復甦的信號不止於此。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8日提供了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數據——一個是7日全國民航乘機旅客已達到約150萬人次,相當於去年同期的八成;另一個是8月份的計劃航班總量目前已超過去年同期。

在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看來,在疫情不出現大規模反覆的情況下,今年10月份,國內民航市場客運量有望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從北京、新疆、大連等地疫情防控的情況來看,局部地區只要沒有大規模的暴發,我覺得市場恢復向好的趨勢就不會改變。我們擬合了一個數學模型,看到的是,航空客運量在10月份將恢復到4700萬人次,也就是去年的100%。」

從恢復進程的空間布局來看,國內民航市場的復甦最早由西南、華南、東南這三個地區串聯起的倒三角起步。在北京疫情防控「降級」之後,主要航線的客源流向又從三角形變成了菱形。總體而言,東部地區和南方城市的恢復速度要相對領先。

蘭翔分析:「主要是兩個原因——東部和南部地區經濟活動比較活躍,復工復產的進度也相對快一些。另外,在暑運期間,東部和南部也是主要的客源輸出地。」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於穩定,國內民航市場的恢復速度可能將超出預期。波音相關負責人近日指出,在全球範圍內,中國是民航市場恢復最好的國家。

航空專欄作家高鵬認為,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擁有強大的國內航線市場。他說:「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主要做中轉業務,所以目前的旅客運輸量數據依然比較難看。而中國有一個強大的腹地市場,也就是我們的國內航線市場。目前,國內疫情防控的形勢比較好,消費者的消費信心逐步恢復,大家無論是旅遊還是商務出行,需求都要比其他一些國家要旺盛一些。」

與航空客運的加速復甦相比,航空貨運復甦程度超出預期。DHL快遞中國區網絡控制和規劃總監康懿說:「DHL快遞中國區7月份出口貨量和運力投放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20%和近10%。在行業季節性淡季實現同比增長,充分證明物流運輸行業全面復甦,航空運輸貨物種類和運輸量逐漸進入穩定期。」(記者劉柏煊)

相關焦點

  • 航空業復甦加快最差底部已確認 六股迎機遇
    (原標題:【研報掘金】航空業復甦加快最差底部已確認 航空股有望迎估值拐點) 【研報掘金】航空業復甦加快最差底部已確認 航空股有望迎估值拐點6月以來,國內航空需求復甦加快,國際線客運航班限制邊際放開,歐美部分國家疫情逐步進入平穩期
  • 8月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國內客流量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在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下,8 月份國內民航市場迎來了久違的高峰期,其中,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表現尤為亮眼。近日,飛友科技發布《2020 年 8 月民航運營報告》,報告顯示,在暑運帶動下,8 月全國航線航班執行量繼續保持平穩態勢,整體與去年同期接近持平。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
  • 國內每日航班量恢復至疫情前六成,民航至暗時刻已過?
    4月起民航市場逐步企穩自1月20日以來,中國航空業總體上經歷了低迷停航期、緩慢復航期和當前的市場進一步回暖期。其中,2月下旬至3月,隨著各地逐漸、有序地復工復產,中國民航業緩慢地進入復甦通道。 民航業復甦企穩的一個明顯信號來自於4月8日武漢天河機場的復航。
  • 全球航空緩慢復甦 亞太航空客運恢復近4成
    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國際航協)最近發布的全球航空市場分析報告,2020年10月全球航空客運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70.6%,較2020年9月72.2%的同比降幅繼續收窄。各國國內航空運輸恢復是行業復甦的主要驅動力。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國際航協)最近發布的全球航空市場分析報告,2020年10月全球航空客運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70.6%,較2020年9月72.2%的同比降幅繼續收窄。各國國內航空運輸恢復是行業復甦的主要驅動力。業內人士預計,新冠疫苗推廣使用將有效增強民眾出行信心,2021年全球航空業有望減少虧損,但要完全擺脫疫情陰霾,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國際航協:疫情影響料持續多年 2023年前難恢復至去年客運量
    原標題:國際航協:疫情影響料持續多年 2023年前難恢復至去年客運量 來源:聯合早報《聯合早報》5月16日報導: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分析報告披露,疫情對航空業的衝擊已經延長至中期,其中,預計長途和國際航班受創最重。
  • 民航國內航線需求回暖
    數據顯示,截至9月17日收盤,航空指數本月累計上漲7.75%,近三個月累計上漲23.55%,而滬深300近三個月累計上漲15.31%。  8月,國內航空公司國內航線運量呈現復甦態勢。促進航空業發展的政策頻發,疊加「十一」黃金周臨近等因素,多家券商表示看好航空板塊。
  • 航空業復甦加快最差底部已確認 六股迎機遇
    (原標題:【研報掘金】航空業復甦加快最差底部已確認 航空股有望迎估值拐點) 【研報掘金】航空業復甦加快最差底部已確認 航空股有望迎估值拐點6月以來,國內航空需求復甦加快,國際線客運航班限制邊際放開,歐美部分國家疫情逐步進入平穩期
  • 出行|天河機場國內客運航班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日航班量突破500架次
    9月11日,武漢天河機場當日國內客運航班計劃505架次,達到去年國內航線同期水平,是自4月8日武漢天河機場恢復國內客運航班以來最高紀錄,旅客吞吐量預計達6.2萬人次。天河機場旅客量進一步恢復。 記者王謙攝伴隨暑運及旅遊出行的增加,國內民航市場進一步復甦回暖。
  • 「研報掘金」航空業復甦加快最差底部已確認 航空股有望迎估值拐點
    來源:證券時報網6月以來,國內航空需求復甦加快,國際線客運航班限制邊際放開,歐美部分國家疫情逐步進入平穩期,當前主要航空公司的估值仍然處於歷史低位,建議投資者積極布局航空板塊。機構指出,H股優於A股(估值更低,悲觀預期反應更充分),國有航空優於民營航空(股價彈性更大)。
  • 日航班量突破500架次 天河機場國內客運已達去年同期水平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石倩 通訊員張盼 陳婷 補善雲)9月11日,武漢天河機場國內客運航班計劃505架次,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湖北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武漢國內民航市場進一步復甦回暖,日起降航班架次逐日增加。
  • 十一黃金周國內民航回暖 四季度需求有望接近去年水平
    儘管國內主要旅遊城市進出港旅客訂票量和客座率已接近或達到去年同期水平,然而從價格上看,攜程等多家OTA平臺顯示部分航司的客運票價在節中都有較大幅度的下調。另外深圳寶安、武漢天河、鄭州新鄭、南昌昌北等多家機場透露,旅客吞吐量已經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國慶中秋長假期間(9月30日至10月7日),虹橋和浦東機場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兩大機場國內進出港旅客204.95萬人次,同比增長17.28%。
  • 航空業8月國內線供需恢復加快,準入放寬有望優化航線結構
    2)放寬涉及「北上廣」三大機場支線航線準入限制,航空公司申請2019年旅客吞吐量在100萬-200萬間的32個機場至北上廣航線,將不受通航點數量的準入門檻限制。評論暑運旺季到來,8月國內線客運量為今年以來月度最高值。
  • 全球航空業有望迎來復甦 努力應對嚴峻挑戰
    全球航空業正面臨疫情的嚴重衝擊,目前已有十幾家國際航空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眾多航空公司紛紛展開自救,同時積極尋求政府援助。近期,隨著不少國家和地區疫情防控形勢趨向好轉,並逐步放鬆邊界管控和旅行禁令,航空企業復工復產復航開始提上日程,全球航空業有望逐漸迎來復甦。
  • 今年有望迎首個消費黃金周!國慶快到了,要布局旅遊板塊嗎?
    農村農業部、文旅部:加快鄉村休閒旅遊業全面恢復發展9月17日,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在京召開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大會,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出席會議並講話。8月,國內航空公司國內航線運量呈現復甦態勢。促進航空業發展的政策頻發,疊加「十一」黃金周臨近等因素,多家券商表示看好航空板塊。 民航局計劃司副司長張清介紹,目前中國民航呈現穩健恢復的發展態勢。8月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75.4億噸公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4%。客運方面,8月共完成旅客運輸量4553.9萬人次,接近去年同期四分之三。
  • IATA預計全球航空業在2023年前無法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原標題:預計全球航空業在2023年前無法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來源:駐休斯敦總領事館經濟商務處CNBC新聞網站5月14日報導,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測算,自疫情爆發以來,歐洲和美國的空運業務已經萎縮超過90%,而疫情給航空運輸業帶來的影響將持續數年
  • 銀聯商務:中國夜間消費規模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夜間消費復甦指數顯示,全國夜間消費規模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銀聯商務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題:銀聯商務:中國夜間消費規模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記者 魏晞作為新興消費業態,夜間消費已成為各地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12月23日,銀聯商務旗下「銀杏大數據」發布的「銀杏夜間消費復甦指數」顯示,全國夜間消費規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 五一期間旅遊市場復甦,神州租車恢復去年同期水平
    華聲在線訊 5月6日,央視《經濟半小時》報導,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是我國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後的第一個旅遊長假,各地紛紛通過舉辦特色活動和發放優惠券等方式刺激旅遊消費。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5月1日至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疫情重壓之下的旅遊行業邁出了復甦的腳步。假期中,不少人調整了出行方式,調查顯示,「五一」期間選擇自駕出遊的遊客比例達到64.1%,創歷史新高。自駕遊的暴漲,也帶動了汽車租賃業務的增長。
  • 廣州7-8月旅遊業恢復至去年同期70%
    南方網訊 廣州文旅復甦跡象明顯,市場消費信心明顯回暖。在8月25日舉行的廣州市政府部門定期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文廣旅局副局長吳青松透露,在「廣州歡迎您」系列活動的激活效應下,7—8月廣州市旅遊業恢復到去年同期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