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銅鼓:贛西山村「美麗經濟」蝶變記

2020-09-14 黎川發布

作者:王昊陽

拍雲霧籠罩下的江西銅鼓縣永寧鎮興源村。 王昊陽 攝

空山新雨,夜色微涼。在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湯裡,一幢幢房舍在夜幕中倚山靜立。

晚餐後,三三兩兩的遊客走出房舍,沿著山間小道漫步。流水潺潺,蛩聲細細,為夜晚平添幾絲詩意。

山坡下的停車場已停滿遊客的車輛,酒店的窗戶也都透射出柔和的亮光,一處露天溫泉池內,遊客們在水中嬉戲,歡笑聲不時穿破幽靜的夜空。

航拍下的江西銅鼓縣永寧鎮興源村,山巒疊翠,雲霧繚繞。 王昊陽 攝

宜春位於江西西部,自古以來宜春即以「瑩媚如春,飲之宜人」的溫泉著稱。「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1200多年前,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在贈別友人的一首詩中,就表達了對宜春美景的憧憬。

宜春市銅鼓縣是國家級生態縣,也是江西森林覆蓋率最高的一個縣,素有「中國長壽之鄉」美譽。近年來,銅鼓縣集中力量打造「美麗經濟示範縣」,以休閒農業、美麗新村與鄉村旅遊有機融合,正努力走出一條生態經濟發展新路。

雨後清晨,在銅鼓縣永寧鎮興源村,山腰的一幢土坯屋內,袁玲和丈夫正在與裝修公司負責人商討民宿建設施工方案。

「第一幢別墅改造工程一周之內一定要竣工,我們正在抓緊時間,完善各種設施。」袁玲告訴記者,她的成圓山莊項目準備在今年國慶節開業迎客。

這幢面積為304平方米的土坯房,外表歷經滄桑,裡面卻已填筋架骨,用鋼結構支撐起整體建築。

航拍雲霧籠罩下的江西銅鼓縣永寧鎮興源村。 王昊陽 攝

「這些兩層土坯房有六七十年歷史了,我們保存這些最真實的山村建築,是想讓遊客能尋找到原汁原味的鄉愁。」經改造後的房屋共有五間客房和一間會客廳,還有一間帶有土灶的廚房。

土屋外牆保持著原樣,屋內有中央空調,現代化的淋浴設施。袁玲說,「我們按照五星級標準打造,用的是全環保材料,每幢房屋改造費超過200萬元。」

袁玲是土生土長的興源村人,早年她在廣東惠州務工,後來與丈夫經營過服裝廠、園藝公司。2019年4月,袁玲和丈夫回到銅鼓時,山村的原居民已經遷到山下,山上大量土屋空置,田園荒蕪,山村已不是記憶中的模樣。

「我心裡不能割捨這片故鄉的土地,決定留下來守護她,讓她變得更美。」袁玲在丈夫的支持下,開始了反哺故鄉的「歸園田居」生活。

修水泥路、築防洪壩、種生態水稻、開墾茶園。一年時間,皮膚黝黑的袁玲已變回了「山裡人」。

梯田裡的160畝生態水稻正在抽穗,這些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稻米雖未收割,已被香港的朋友全部訂購。山腰上種滿各種玫瑰,山頂上百畝茶園在雲霧中汲取大自然的養料。

「我們渴望這種親近自然的生活,也希望能讓更多人感受這種原生態的山居生活。」袁玲說,她租下村民廢棄的十幢土坯房,開辦民宿和農家樂,在山裡放養了上千隻雞鴨,在池塘裡放養著生態魚,在荒地上種上各種菜蔬。

銅鼓縣山村美景。銅鼓縣委宣傳部供圖

「這裡流淌著的是泉水,呼吸的是清新空氣,吃的是從田間地頭新摘的蔬菜,這是最淳樸的生活,也是健康的生活。」雨後初晴,碧空如洗,山間白雲緩緩飄過屋前,令人恍若置身仙境。

目前,成圓休閒農莊已完成投資3000餘萬元。「農莊定位為集休閒、度假、康養、特色旅遊為一體,10棟土坯房中,7棟打造成高端民宿,3棟用來做農家樂。」袁玲說,另外還將建設10棟高端別墅,以及一個高檔會議室。為讓遊客體驗到更多樂趣,成圓農莊還在建設越野賽道、露營基地、採摘基地、兒童樂園等特色遊樂項目。

今年90歲的老人馬保生拄著拐杖,慢慢走上山坡,眺望著小山村。「我每過幾天都要上來看看,做夢也沒想到,原來破舊的老山村現在變得這麼漂亮了。」

在土屋前,66歲的村民霍長壽正忙著搬運建築材料。「我會一些木工活,在這裡幫忙做雜工,每個月能賺5000元呢。」霍長壽表示,他對工作不挑剔,為把家鄉建設得更漂亮,他每天幹得也更賣力了。

時近中午,廚房裡傳來炒菜的聲音,一縷炊煙夾雜著飯菜的香味四處飄散。陳懷秋在忙碌著做飯,「今天有三十多人吃飯,大家吃得好,才能更好地幹活。」不到半小時,幾個做好的菜餚整齊擺放到餐桌上。

「山莊的建設也為村裡提供了30多個就業崗位,男工每天160元,女工每天130元。」袁玲說,山村的建設離不開大家,村莊建好了,遊客多了,大家就能一起脫貧致富,一起過上好日子。

關山千裡憑高望,白雲深處是故鄉。回歸田園,帶領鄉鄰一起發展,是袁玲的夢想,也是她的心願。「希望能在這片故土潛心耕耘,與大家共同收穫希望。」

與袁玲同樣回鄉創業的,還有大塅鎮雙紅村人鍾凌雲。十餘年前,鍾凌雲在廣東等地經營模具廠,此外還在廣西成立建築公司,專注於木別墅的生產、安裝、銷售。

2012年,鍾凌雲回到故鄉,在銅鼓縣大塅鎮譚坊村租下3300畝山林、150畝稻田、200多畝荒地,建設「花滸林泉」田園綜合體。

花滸林泉建設了木屋民宿、木屋餐廳、高端賓館,並開設了滑草、CS、遊泳館、划船、射箭、沙灘車、叢林拓展等遊樂項目。

鍾凌雲的經營思路是,通過觀光農業和休閒旅遊吸引遊客,讓遊客現場體驗鄉村的土法榨油、野筍加工等食品,最終培育公司農產品的核心消費者。

在銅鼓縣,已形成「農業+鄉村旅遊」助推「美麗經濟」發展模式,該縣將80%以上的產業村納入全縣休閒農業旅遊景點進行謀劃布局,加快休閒農業、美麗新村、鄉村旅遊規劃「三規合一」,做到休閒農業、美麗新村與鄉村旅遊有機融合、整體推進。

「我們保護好、利用好生態,發展農業、林業、鄉村旅遊業,希望把鄉村田園生活變成大家所嚮往的生活方式。」中共銅鼓縣委書記江偉斌表示,該縣依託秀美山林資源和優越的生態環境,以溫泉養生、生態民宿、客家風味農家樂等特色為切入口,實現產業基地與鄉村旅遊聯動發展,讓昔日「窮窩」變成「金山」。銅鼓縣越來越多的貧困村走上了「旅遊脫貧」的新路,也為「江西風景獨好」旅遊品牌增添了一抹獨特的「美麗鄉愁」色彩。

相關焦點

  • 白雲深處是故鄉:贛西山村「美麗經濟」蝶變記
    中新網宜春8月14日電 題:白雲深處是故鄉 贛西山村「美麗經濟」蝶變記記者 王昊陽空山新雨,秋夜微涼。在江西宜春市銅鼓縣湯裡,一幢幢房舍在夜幕中倚山靜立。晚餐後,三三兩兩的遊客走出房舍,沿著山間小道漫步。流水潺潺,蛩聲細細,為秋夜平添幾絲詩意。
  • 航拍江西銅鼓山村客家傳統婚禮
    航拍江西銅鼓山村客家傳統婚禮 2020-09-12 20:15: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霈韻 責任編輯:李霈韻
  • 銅鼓:江西首個「中國長壽之鄉」
    【核心提示】2012年…月…日,是銅鼓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日子。「中國長壽之鄉」新聞發布會暨授牌儀式上,銅鼓縣被中國老年學學會正式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銅鼓,這座地處贛西北邊陲、作為秋收起義策源地之一的紅色聖地,由此成為江西首個「中國長壽之鄉」。
  • 江西銅鼓致力打造「美麗經濟示範縣」
    中國發展網訊 銅鼓位於江西省西北部,依湘傍鄂,修河上遊,是「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南方紅豆杉之鄉」、「國家級生態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縣」、「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江西省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和「江西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 遇見美麗江西|銅鼓
    陳寅恪(江西修水客家)葉劍英(梅州梅縣客家)  尤其客家男子的相貌,還大多符合美男特徵,因此客家人裡的許多名人長的都很帥。  叱吒風雲的葉劍英是廣東梅州梅縣客家人,能歌善舞的張國榮父籍也是梅州梅縣客家人,著名大師陳寅恪是江西修水客家人,彭於宴、鍾漢良、黎明等演藝明星都是客家人。
  • 雲南德宏銅壁關:邊境線上窮山村的美麗蝶變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持續推進,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銅壁關鄉邊境線上的一個個窮山村向環境美、鄉風美、生活美的新村莊華麗轉身,一幅幅幸福美麗的鄉村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 仙女湖、武功山、三爪侖創建國家5A級景區 贛西經濟發展開創新局面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4月18日南昌訊(記者 良保 實習生 潘菲)今年,江西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深入推進落實《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贛西經濟轉型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緊扣轉型升級這條主線,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促進城鎮群融合發展,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切實改善生態環境,奮力開創贛西經濟轉型加快發展新局面。
  • 遇見美麗江西|銅鼓
    陳寅恪(江西修水客家)葉劍英(梅州梅縣客家)  尤其客家男子的相貌,還大多符合美男特徵,因此客家人裡的許多名人長的都很帥。  叱吒風雲的葉劍英是廣東梅州梅縣客家人,能歌善舞的張國榮父籍也是梅州梅縣客家人,著名大師陳寅恪是江西修水客家人,彭於宴、鍾漢良、黎明等演藝明星都是客家人。
  • 江西宜春特色小吃「銅鼓包圓」,鮮香可口,你吃過嗎?
    在江西宜春,每當外地朋友問銅鼓有什麼好吃的,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脫口而出:包圓。銅鼓家家戶戶,無不會做包圓的。在舉家團圓、宴請貴賓、重要節慶,我們都要做包圓。它不僅僅是銅鼓代表性的美食符號,更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是銅鼓人親情和鄉情的寄託。
  • 醉美紅色聖地江西銅鼓縣
    醉美紅色聖地江西銅鼓縣銅鼓是贛西門戶,地處湖南、江西、湖北三省交匯處,位於長沙、南昌、武漢三個省會城市的圓心位置,全縣國土面積1552平方公裡,轄6鎮3鄉4個國有林場,總人口14萬,人口密度非常低。銅鼓是塊綠色寶地、康養勝地,是國家生態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創建縣和全省首個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南方紅豆杉之鄉,是中國中三角的一顆最美綠心。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8.04%,生態保護區面積佔全縣總面積的72.5%,野生紅豆杉多達100餘萬株,均排名全省第一。這裡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少酷熱,非常適合居住和康養。
  • 世界旅遊小姐與您「湘約」江西銅鼓
    同時,通過大賽的國內外媒體連推,將助力銅鼓打造成為著名的國際時尚旅遊目的地,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看到銅鼓,認識銅鼓,來到銅鼓。>作為「秋收起義」領導指揮中心地的江西省銅鼓縣,銅鼓縣是贛西門戶銅鼓是秋收起義的爆發地和前敵委員會所在地。因一代偉人毛澤東親臨銅鼓,坐鎮指揮秋收起義,銅鼓由此成為秋收起義的領導指揮中心,也是 毛澤東走上統帥之路的第一站。彭德懷、滕代遠、蕭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一度把軍政首腦機關設在銅鼓。銅鼓為中國革命作出巨大貢獻,大革命前銅鼓人口是16萬,解放時不到6萬,目前只有14萬。
  • 贛西採茶戲|江西採茶戲中一朵靚麗的奇葩
    贛西採茶戲是江西採茶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江西採茶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已被列入江西省級非物質遺產保護名錄。 《醉青天》劇照 圖片來源於網絡 起源 贛西採茶戲產生於清末民初,是採茶
  • 宜萍新聯手打造贛西旅遊品牌
    5月9日下午,「江西好·贛西美」2013年贛西旅遊推廣周走進英雄城南昌,輪值承辦市新餘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新華致辭,舉辦地東道主南昌市政府分管領導致歡迎詞。推介會由副省長朱虹宣布「江西好·贛西美」贛西旅遊(南昌)推廣周盛大開幕,江西省旅遊局局長王曉峰、新餘市政府市長劉捷陪同副省長朱虹按動彩球。
  • 瀏陽城市形象推介活動走進江西銅鼓
    瀏陽城市形象推介活動走進江西銅鼓 來源:紅網 作者:黃康 江卉 編輯:吳若蘭 2015-10-12 11:50:26
  • 朱虹:江西銅鼓——偉大起點 長壽之鄉
    銅鼓縣地處江西西北邊陲、修河上遊,東鄰宜豐,南接萬載,西與湖南省瀏陽市、平江縣交界,北與九江市修水縣相連,因城東有一巨石色如銅、形似鼓,擊之有聲而得名。銅鼓是全國一類革命老區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創建縣和江西省首個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南方紅豆杉之鄉,具有打造紅色旅遊基地、綠色康養勝地的天然優勢,旅遊產業發展前景燦爛。
  • 《中國紅歌會》將走進銅鼓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歌頌新中國6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全社會唱響主旋律,打響銅鼓紅色文化品牌,提高銅鼓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今年4月中旬,銅鼓縣委、縣政府決定與江西電視臺聯合舉辦《中國紅歌會》走進銅鼓大型演唱會。
  • 「改」出幸福感「造」出滿意度 箬橫白峰山村迎來美麗蝶變
    靜謐悠然的庭院,清雅脫俗的波斯菊,湛藍的漫步道……連日來,溫嶺市箬橫鎮白峰山村迎來了一批批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大家紛紛用鏡頭來記錄這裡的美麗蝶變。白峰山村因背枕的白峰山而遠近聞名。千百年來,白峰山高插雲漢,有「玉峰」「雲鶴山」之美譽。
  • 向東一小時樂遊康養銅鼓,江西銅鼓全域旅遊推介會在長沙召開
    銅鼓縣委書記江偉斌介紹說,銅鼓大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通過積極搶抓國家生態文明示範縣建設、贛湘開放合作發展機遇,加快打造「學習強縣」「鄉村公園縣」「美麗經濟示範縣」;正全力爭取列入羅霄山脈紅色旅遊發展專項規劃,打造以秋收起義為核心的贛湘邊紅色旅遊中心;主動對接長株潭城市群,加快打造贛湘邊知名的生態休閒康養勝地,加快建設多彩多藝新銅鼓。
  • 【銅鼓探食記】美食之銅鼓大包圓
    銅鼓吃貨 本地吃喝玩樂第一媒體吃貨哥開始特別開播【銅鼓探食記】欄目,以記錄家鄉傳統的美食,傳承客家歷史文化
  • 朱虹:江西銅鼓——偉大起點 長壽之鄉
    銅鼓縣地處江西西北邊陲、修河上遊,東鄰宜豐,南接萬載,西與湖南省瀏陽市、平江縣交界,北與九江市修水縣相連,因城東有一巨石色如銅、形似鼓,擊之有聲而得名。銅鼓是全國一類革命老區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創建縣和江西省首個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南方紅豆杉之鄉,具有打造紅色旅遊基地、綠色康養勝地的天然優勢,旅遊產業發展前景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