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分餐自取,德州發出堂食分餐、文明用餐倡議書

2020-12-20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3日訊 為推動餐飲行業升級創新發展,引領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德州市文明辦、市商務局倡議,全市餐飲行業、廣大市民樹立文明健康就餐理念,積極推行堂食分餐,養成良好習慣,提升文明素養。

分餐制是餐飲文明的重要體現,也是維護顧客用餐安全的重要保障。消費居民要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做堂食分餐的實踐者。

全市餐飲行業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制定相應服務和工作規範,引領全社會形成文明用餐新風尚。

餐飲企業要按照堂食分餐制「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分餐自取」三種模式,調整相應服務流程,配備相應分餐設施,提供優質堂食分餐服務。

經營場所遵照《餐飲企業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經營服務防控指南》,做好從業人員管理和環境衛生防疫工作。餐廳坐席減量擺放,做到兩個席位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顧客面對面就餐。

顧客進店須佩戴口罩、掃健康碼(或測量體溫、登記姓名和聯繫方式)。

居民外出就餐嚴格遵守堂食分餐制規定,自覺營造安靜、舒適、和諧、衛生的良好消費氛圍。居家飲食本著對家人、親朋賓客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實施分餐,彰顯相互禮讓、彼此尊重的傳統美德。

相關新聞:

啥是「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分餐自取 」?90秒帶您看懂下館子「新規」

閃電新聞記者 鄭秀程 通訊員 李立鵬

相關焦點

  • 「一人一椅,保持一米,分餐公勺」!濱州人繼續堂食打卡!
    關於在全省餐飲企業推行堂食分餐制的通知 各市商務局,省有關行業協會:分餐制是餐飲文明的體現,也是餐飲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保障顧客用餐安全的有效舉措。為指導餐飲企業藉助分餐制開展正常堂食經營,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堂食分餐制主要模式(一)「分餐位上」模式:在菜品設計時按照分餐的要求制定菜單、搭配菜品,餐廳後廚設置備餐間或分餐檯,菜品加工完成後由廚師或服務人員在備餐間或分餐檯對所有菜品進行分餐,按位上餐,保證每位顧客用餐用量和餐具的獨立性。
  • 3種方式分餐,首個分餐制國家標準正式獲批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過去一段時間裡,能夠加強聚餐場景下用餐安全衛生的分餐制重新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各地政府也在要求復工的餐飲企業提供餐飲服務時推行分餐制,並提供公筷、公勺、公叉等分餐工具。但分餐究竟該如何進行?怎樣才能保證分餐的效果?記者了解到,這份指南是全國正式發布的第一份分餐標準。
  • 文明餐桌——公筷分餐倡議書
    文明餐桌——公筷分餐倡議書 2020-09-07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倡議」@居民同志們,這份「分餐行動」倡議書請收好!
    今天,市文明辦向全市各級各類單位組織及廣大市民發出「分餐行動」倡議:倡導餐飲服務行業主動提供分餐位上、分派式、自助餐、公筷公勺等不同形式的分餐服務;提倡自帶勺筷;倡導市民自覺提示身邊親朋好友「分餐分食,公筷公勺」。
  • ...餐制調查(上)堂食分餐推動「餐桌革命」,分餐習慣為何應取代會餐
    在過去的一周裡,從山東省商務廳發出通知要求全省餐飲企業推行堂食分餐制,到淄博市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餐飲行業疫情防控措施促進餐飲企業有序堂食的指導意見》,堂食分餐制的推行成了推動本地餐飲企業更大面積復工開業的「助推劑」。與傳統會餐相比,「堂食分餐」究竟有何益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永靖縣"公筷公勺 • 健康分餐"行動倡議書
    為有效防止食源性傳染病可能通過公共餐飲用具的傳播,防止病從口入,倡導健康、衛生、文明的用餐方式,堅決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戰,推動全縣文明餐桌行動深入開展,決定在全縣開展餐飲消費「公筷公勺·健康分餐」行動,在此我們提出如下倡議:倡導公筷公勺。公筷公勺是健康生活的需要和文明餐桌的標配。
  • 青島少量酒店正在有序恢復堂食,「無接觸」點取餐服務興起!新規:分...
    記者採訪相關部門和餐飲行業從業者,發現團餐正在恢復正常,社會餐飲目前以外賣和自取為主流,其中外賣以餓了麼和美團外賣平臺為主。另據了解,少量酒店正在有序恢復堂食。點餐完成後,消費者憑取餐號在櫃檯領取自己的餐點,部分試點餐廳會配備自取貨架、增加標識,方便消費者自行取用餐點。餐飲連鎖企業麥當勞、西貝莜麵村、全聚德也逐漸採用線上點餐送餐的方式為客人服務。青島市飯店和烹飪協會公布了一批供餐外賣的企業名單。
  • 為分餐立規矩 山東部分餐飲企業恢復堂食見聞
    傍晚時分,陸續有顧客走進位於山東濟南杆石橋的高第街56號餐廳,經過以上三道程序後方可進入餐廳堂食區域就餐。   記者在這家餐廳的零點區看到,50張餐桌只使用了24張,以便安排客人隔桌就餐,保證足夠間距。每張餐桌均放有菜夾、公勺和一雙42釐米長的公筷,時刻提醒食客使用公用餐具取餐。「零點區每桌只接待兩人,3人以上會安排包間圓桌。」餐廳負責人侯明敬說。
  • 為分餐立規矩 倡餐桌新風尚——山東部分餐飲企業恢復堂食見聞
    傍晚時分,陸續有顧客走進位於山東濟南杆石橋的高第街56號餐廳,經過以上三道程序後方可進入餐廳堂食區域就餐。記者在這家餐廳的零點區看到,50張餐桌只使用了24張,以便安排客人隔桌就餐,保證足夠間距。每張餐桌均放有菜夾、公勺和一雙42釐米長的公筷,時刻提醒食客使用公用餐具取餐。「零點區每桌只接待兩人,3人以上會安排包間圓桌。」餐廳負責人侯明敬說。
  • 中餐不適合分餐?分餐制不能為分而分
    中餐的「分餐」之路並不平坦。1988年上海A肝流行,社會上出現「分餐」的呼聲,疫情之後無疾而終;2003年「非典」期間,分餐制一度被餐飲企業廣泛採用,但同樣未能得到普及。其實,分不是目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飲食習慣更健康,餐飲文化更文明。
  • 中國的分餐與合餐
    中國人家庭用餐或飯店就餐但凡選用中式菜系基本都是合餐制,某些菜餚配有公勺和公筷。現如今因疫病傳播,不得已再次提倡分餐以免病從口入。 為何說「再次」?我們從小到大不都是圍坐在一起,在同一個碗、盤裡夾菜吃飯的嗎?說真的,合餐對中國人而言是飲食文化發展到某一時期的形式表現,其最初狀態是分餐。
  • 關於提倡「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倡議書
    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合餐制易帶來疾病傳播,筷來著往為病毒細菌擴散打開方便之門,為了自己和他人健康,嚴把「宴請賓朋、家人聚餐、工作用餐」等各種用餐環境的「入口關」,積極推行「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行動,堅決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戰」,形成衛生、文明的良好用餐習慣。
  • 濟南火鍋堂食陸續開放,測溫、消毒、分餐等措施確保用餐安全
    鏡頭拉遠,這張餐桌上還有牛肉、鴨腸、黃喉、豆花、菠菜……當下,隨著濟南各大餐飲店陸續開放堂食,「對火鍋的想念」也成為很多吃貨的熱門話題。想出門解饞的市民也許會擔心:火鍋的自帶屬性是「不聚餐,沒氣氛」,現在堂食火鍋真的安全嗎?日前,新時報記者走訪濟南多家已開放堂食的火鍋店,每家店內基本都採取了進門測溫、隔桌就餐、位上分餐等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證市民堂食安全。
  • 分餐不分愛!擁抱健康用餐方式,南京已有家庭在行動
    2020-03-30 07:51圖文來源:南京日報擁抱健康用餐方式,南京已有家庭在行動一家齊團圓,分餐不分愛分餐,分的是「病從口入記者採訪發現,南京市文明辦等多部門發出「公筷行動」倡議後,一方面,部分家庭就餐還存在著「分餐顯得生分」「不習慣公筷公勺」等觀念;但另一方面,也有家庭正在改變就餐模式,積極擁抱「分餐制」。疫情之問:親朋相聚,你分餐嗎?疫情防控期間,隨著媒體的廣泛宣傳和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對分餐、使用公筷公勺等健康餐飲方式的要求不斷提升。
  • 疫情後婚宴、聚會、生日派對如何安全用餐!
    作為婚禮人,同樣在考慮疫情後婚慶業的出路在哪,如何保證婚宴客人的用餐安全。本篇與大家分享,婚宴用餐安全的三大模式:「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和「分餐自取」。 一、分餐位上:簡單的說,是食客見不到每道菜品原來完整的樣子,所有菜品都事先分成若干個單份,按位上餐。
  • 鄆城縣發出「關於開展文明健康用餐活動的通知」
    「文明健康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倡議書2.鄆城縣「文明健康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宣傳標語鄆城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2020年3月23日附件1:「文明健康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倡議書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健康」,現倡導全縣人民養成「文明健康用餐,使用公筷公勺」的文明餐飲新風尚,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現發出如下倡議:集體食堂示範引領。
  • 泉州石獅:分餐不分愛 讓「分餐制」成為「新食尚」
    長久以來,圍桌合餐是中國人的主要就餐方式,親朋好友圍坐成一圈共享美食,其樂融融。但筷來箸往間,一桌桌「口水菜」極有可能造成疾病傳播,成為舌尖上的「隱患」。日前,關於是否應該普及「分餐制」話題再次引起熱議,對於分餐問題網友看法不一。
  • 記者濟南體驗:堂食分餐 引領餐飲習慣新風尚
    3月初,山東省商務廳發出通知要求全省餐飲企業推行堂食分餐制,並對堂食分餐制主要模式以及相關要求提出了具體說明,一周來分餐制的執行情況如何?顧客進店吃飯又怎麼做好疫情防控?山東綜合廣播記者來到濟南的幾家餐廳、酒店進行實地採訪體驗。
  • 永德縣商務局關於使用公筷分餐的倡議書
    為此,為防止食源性疾病傳播,樹立文明餐桌新風尚,永德縣商務局向全縣人民倡議:倡導餐飲服務提供者和廣大消費者圍桌合食之際,使用公筷公勺,倡導分餐而食,實行「分餐制」「公筷、公勺制」。 一、自覺使用公筷公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