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來珠江南岸最潮勝地 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2021-01-16 南方新聞網

  >

  秘魯餐廳COCINA,老闆Alex。

  有軌電車經過琶醍。

  南都直播團隊深入挖掘琶醍美食之源。

  酒,是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藝術區的特色。

  Liz是個有故事的人,她是第一個在北冰洋裸泳的中國女人。

  掃我看南都直播深夜覓食

  ●搭乘有軌電車到最多俊男美女的江畔喝一杯

  ●南都深夜食堂第二站開進珠江南岸最潮勝地

  繁華璀璨江景在眼前閃爍,右手一把法式烤羊排,左手一杯比利時精釀啤酒,耳朵裡徜徉的是美國藍調,清爽的江風拂面而過,打扮精緻的型男索女在身邊穿行。毗鄰新中軸線,珠江琶醍,大概是廣州最具國際範的深夜食堂。在這裡,流連著一群對美食,對佳釀,對生活都有別樣追求的人,他們的故事,讓琶醍夜色更美麗動人。

  江景夜色

  電車穿梭過信步美食廊

  曾經有過的擔憂,隨著眼前掠過的電車被帶去了遠方。

  從廣州塔地鐵站出來,幾步路的距離,搭乘上廣州最年輕的線路,沿江有軌電車。5分鐘的路程,天河CBD的繁華熱鬧悄悄地經過江面蔓延到了海珠南岸———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藝術區。

  這也是廣州江邊為數不多的酒吧街之一。

  2010年,珠江啤酒廠宣布在2015年前全部廠區遷移到南沙。為了讓珠江啤酒的DNA能長留此地,一個關於啤酒的文化藝術創意園區在此誕生。

  動工一年後,800米長的江岸旁建起寬敞的展覽廳,並開始通過承辦車展、建築展等活動招攬商戶的目光。半年後琶醍迎來了第一批商戶的進駐,展覽廳被分割成數十間臨江商鋪。

  2013年,大學畢業後一年,彭璧盈來到了琶醍,見證了琶醍從寂寞走進繁華。

  「2012年琶醍剛剛對外營業的時候,我就很喜歡SUNS酒吧,當時人還不多,經常一個人包場。」SUNS酒吧裡的酒精啫喱、會發光的桌椅、江邊BBQ吸引著彭璧盈每周來SUNS報到。

  一年後,彭璧盈應聘琶醍的崗位,4年過去,如今她是琶醍投資有限公司的企劃經理。

  2013年11月,有軌電車開始首段(萬盛圍站-廣州塔站)的建設,總長7.7公裡,而琶醍是當中的一段。當其時,電車將以何種方式經過琶醍成為最受關注的問題。「那時,琶醍開業兩年,已經非常熱鬧,一線江景的酒吧位置每日都座無虛席。」彭璧盈稱,電車的到來的確讓公司一度感到擔憂。

  「江邊位置沒了,當時還不知道電車的模式是怎樣,如果像地鐵呢?速度這麼快的話,旁邊位置也沒法做餐飲酒吧。」那兩年,琶醍讓出了江邊位置,同時進行園區的升級改造。江邊的酒吧被移進二期項目的建設當中。

  電車,悠悠地來了,沒有想像中的嘈雜與高速,反而給江邊一帶增加了小清新的文藝氛圍。

  琶醍站在2015年10月21日正式開通。琶醍也順勢在輕軌上方建設二層平臺。酒吧街依然能依靠江邊經營。對著珠江唱,依然很美好。

  「雖然沒有當時坐在江邊圍欄那麼親水,但二層空間其實視野更加開闊。」更關鍵的是,電車的到來,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琶醍的公共運輸問題。在琶洲展館附近酒店住宿的人,除了打的過來,還可以坐坐電車,輕鬆來琶醍。

  當然,在有軌電車建設期間,琶醍也曾一度沉寂,甚至不少人以為琶醍沒了。「但其實只是一期沿江部分拆遷,還有很多店鋪照常營業。」為了將客流吸引回來,2016年全面復甦之後,琶醍舉辦了啤酒節、嘻哈文化節、爵士音樂節等一系列活動,告訴大家琶醍還在。

  目前,珠江琶醍進駐商戶共30多家,其中擁有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秘魯、墨西哥等異域風味的外國餐廳及酒吧多達十幾家,並開始引入特色中餐以及創意市集等。

  美酒文化

  舉杯邀明月醉臥珠江南

  琶醍衍生於珠江啤酒廠,每到夜晚,二層露天平臺,每一圍客人的餐桌上幾乎都能看到啤酒桶的身影,看江景喝啤酒,是琶醍夜生活的主要內容。

  琶醍一號,是當時第一家進駐酒吧街的商鋪,從一開始的法國餐廳,轉變到目前的以義大利餐和精釀啤酒為主,不變的是它始終盤踞在最大面積的江邊區域。而變的是,它現在以傳播精釀啤酒文化為己任。

  「260米長度的江邊區域,我們佔了33米。」店主之一,廣州後生仔Sim on介紹說。

  琶醍一號一樓是室內空間,過百平方米的店面,一面牆上擺滿了來自世界各地兩百多種精釀啤酒,上面木架擺放的是曾經售賣過的啤酒瓶子,下面雪櫃裡是正在銷售的精釀啤酒。Sim on不敢說這裡的啤酒種類全廣州最多,但起碼也有個前三名。

  「每天喝一種,一年喝得完嗎?」

  「喝不完吧,雖說店裡常售的有200多種,但其實我們經常輪換品種。」Simon愛精釀啤酒。

  「精釀文化在廣州還比較落後。」Simon稱,本地精釀的固定消費群不多。來店裡的人,大多是對一牆的啤酒產生興趣。而他也總是樂此不疲地將精釀啤酒介紹給顧客。

  去年曾經風行一時的失身酒,Simon亦有趁著熱潮進貨,當時一個月就賣出了三四十瓶,「但其實失身酒就是加了興奮劑的酒精類飲料,要喝得很大量喝得很急才會斷片」,而風頭過去之後,失身酒很快就無人問津,現在店裡還留著幾罐。

  寰宇風情

  秘魯中國風炒飯是炒發

  「來一碗炒發。」新開的秘魯餐廳COCINA,老闆Alex說著帶著洋調子的普通話,讓服務生送上一碟炒飯。「炒飯說成了炒發哦?」南都記者不解,他指了指餐牌,CHAUFA,的確發音是炒發哦。

  原來,這是秘魯人對中國炒飯的說法,在中國生活了13年多的A lex對中國人的外來交流歷史有著很深的認識和喜愛。

  「一百多年前,有很多中國人到秘魯去打工,把這裡的菜式也一併帶了過去,所以,其實現在的秘魯菜式裡面,有很多的中國元素。」Alex解釋道,把炒飯發音成炒發,就是當時的一個發音誤會延續至今。如今你去秘魯,說炒飯沒人懂,說炒發呢,飯店反而知道你要的是什麼。

  Alex當年來中國看朋友,被這裡高速的發展、巨大的人氣所吸引,「這裡有很多新鮮事情。」於是,便在白雲區開了他的第一家法國餐廳,隨後第二家第三家也陸續開業。直到今年,在琶醍開了廣州首家秘魯餐廳。

  說到吃,Alex不是一般的講究,而他個人就等於是店裡的生招牌。每到晚上,絡繹不絕到來的,多是外國人,坐在落地窗旁,遠處的琶洲大橋、會展中心盡收眼底,而此時熱情的A lex就會開始介紹每一道菜的材料與吃法,例如,和牛壽司,用的是澳洲和牛,吃的時候必須一口含在嘴裡,牙齒細細咀嚼,讓半熟的蛋液與牛肉充分融合,兩者的香氣才能相得益彰。

  走上琶醍二層平臺,是一家以海島風情為特色的酒吧。店主兼主廚馬提亞斯也是一名法國人。

  夏威夷草棚搭建而成的吧檯,撐起草棚頂的是一根根從夏威夷運過來的圖騰柱。要是抬頭看看天空,低頭望望露天酒吧裡的椰子樹裝飾,一個晃神,真以為逃離了鬧市區。而酒吧一角高高升起的彎月,與酒吧招牌Tikimoon遙相呼應。

  「一直就想在廣州開有異國特色的酒吧」,馬提亞斯說,有趣的是,當年二戰剛結束時,一名從夏威夷回到美國洛杉磯的大兵也想開一家專賣朗姆雞尾酒的熱帶風情酒吧,但不料卻請了個廣東人來做廚師。於是世界上第一家Tiki酒吧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做的是廣東菜。

  所謂Tiki風格,來源於1930-1950年的夏威夷與玻里尼西亞的流行形式,指的是結合了特定款式的飲品,食物與裝修。熱帶植物,圖騰,手工刻的T iki神明等以一種神秘的形式營造一種熱帶島嶼的感覺,創造出一種Tiki的氛圍。

  馬提亞斯正是希望,將這種風格的酒吧引入廣州。

  多元文化正是這樣,通過一家家店在琶醍裡落地生根。

  熟客回歸

  舊時覓食客今又嘆江風

  從琶醍站出來,郭小姐驚訝於琶醍的變化。

  5年前,在客村工作的郭小姐曾每個周末都流連於此,「離公司近,周末都會和同事過來喝一杯。」郭小姐還記得,最鼎盛時期,即使是工作的晚上,江邊位置全滿,室內店鋪和室外空間之間,那不到兩米寬的通道,擠滿了過往的路人、跑友以及騎行者。

  但後來有軌電車建設,郭小姐轉戰興盛路。再後來,興盛路因佔道經營被整頓,郭小姐於是又被朋友們帶回琶醍。她驚訝地發現,熟悉的那些店鋪還在,只是部分從江邊移到了園區內,而部分上升到二樓平臺甚至是三樓。

  「只要江景還在就好。」郭小姐表示,美酒佳餚當然很重要,但是她更看重的是靠江的環境。「江風一吹,好像把煩惱都吹走了。」她還有點自私的小念頭,例如並不希望這片園區變得太熱鬧,「千萬別引入太多商家,別變成了美食廣場。」

  「不會的,每個商家進駐都要經過審核。」對此問題,琶醍投資有限公司的企劃經理彭璧盈表示,管理方希望進駐園區的餐廳酒吧都有獨特的風格,甚至在裝修上都會有要求。「廣州餐飲業就是太實在了,不像上海,在上海,即使一個10平方米的小店也會有自己的裝修風格。」彭璧盈希望,琶醍將來出現的,都會是更具風格和特色的餐飲店鋪。而除此之外,除了原有的啤酒博物館外,琶醍還希望引入音樂、舞蹈、美術等更多元化的藝術形式,將原有的深夜食堂,擴充為白天的休閒地帶。

  人物

  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時光吧,theclock,琶醍中的偶遇高發地,因為其復古浪漫的裝修也成為了很多人的定情之地。從2012年4月開業至今,主理人Liz已經不記得在店裡見證過多少對情侶終成眷屬。

  兩年前的一個夏夜,常見的,一群朋友在一張長木桌上聚餐,觥籌交錯,交談甚歡。「這時候,一隻巨大的輕鬆熊公仔突然從江邊走進店裡,手裡還捧著一束花和禮物。」Liz繪聲繪色地還原當時的情景。「當時啊,全場的女生都在尖叫『好可愛哦』。」Liz雖然見怪不怪,但八卦之心讓她還是繼續旁觀下去。

  大熊走到一個女生旁邊,跪了下來,嘴裡一直叨念著些什麼,沒拿花的手裡掏出了戒指。全場開始起鬨,「答應他!答應他!」又是慣用的電視劇橋段。「一般,都是會答應的啦,做到這一步肯定雙方都已經有默契的。」不料,那女生竟然一直別過頭去,看都不看大熊一眼。起鬨聲維持不過10秒,現場只剩下冷冷的尷尬。

  這倒讓Liz看得更投入了。「那男生穿的大熊戲服是厚厚的硬殼那種,夏天要熱死了吧」,果然,男生脫下了頭套。開始聲淚俱下地祈求女主角的原諒,但女生始終沒有別過頭來。

  「尷尬啊,到最後,大概女生覺得這樣很難收尾,還是把花接過去,但始終沒看那男生一樣,最後兩人一前一後就離開了。」Liz也不明白,為何就對這小悲劇印象最深刻,總忍不住猜想背後的故事。

  其實,Liz才是真正的Story-teller.「她是第一個在北冰洋裸泳的中國女人」,這是朋友對她的介紹,而她對於那段旅程也津津樂道。去年北極的冬夏交際之時,Liz一個人踏上了挪威轄內的北極圈地帶。「有朋友在那邊開芬蘭浴。從那裡熱乎乎地出來後,他指了指前麵條河,問我敢不敢在裡面裸泳」,Liz說,自己最聽不得別人慫恿,一個腦袋發熱就豁出去了,全身脫光光,開始朝河裡走去。

  「走在冰上的每一步,都是刺痛的,整個人就像宮崎駿的動畫片哈爾的城堡裡面一樣,冒著蒸汽」,但最後還是跳下去了。手腳都麻痺了,也不知道是什麼力量支撐著讓她遊出了幾十米,最後還能安全上岸。

  這時朋友只詫異地說一句,「我只是開開玩笑而已。」要知道本地人也不敢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時候裸泳啊。見過了黑色北冰洋,兇殘的北極熊,吃過了北極的麋鹿和兔兔,一個月後,Liz又回到了時光吧,於是時光吧裡又多了新的故事。

  她說,她在一個地方不能待超過半年,9月份又準備去澳大利亞了。但她總會回到這個地方,等待新的故事到來。

  觀察

  珠江南岸蝶變

  廣州的CBD全國有名,珠江新城和天河路一帶形成的商業新區與西面的老廣州形成了幾乎完全不同的城市圈氛圍。就在珠江新城對岸的原珠江啤酒廠周邊正在形成一個新的CBD———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一個更具前瞻性定位的企業總部區域。

  看看規劃圖就會發現,這個正在展開大規模基建的新CBD區域幾乎半包圍著琶醍藝術區。在琶醍南側,去年陸續搬空的原珠啤廠區已經由廣州市土地中心收儲用地,並切割成了5個地塊,TCL集團已經投得其中一塊,而一家韓國巨頭企業也將成為另一塊黃金江景位置的業主。在珠啤廠區南側,2012-2013年幾個大地塊的落槌也是當時非常矚目的拍賣,包括了廣東省電網總部、廣東移動大樓、廣東寶鋼大樓、省中醫大樓、廣鋁集團總部、市工商聯大樓、南方出版集團大樓都已經進入施工階段。這些大型企業總部或區域總部大樓,都是30層以上的標誌性建築物樓宇。

  在琶醍東側,幾乎緊貼著藝術區A區的正是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核心區,這裡來的都是網際網路經濟的巨頭。這裡包括騰訊、YY、復星集團、阿里巴巴、唯品會、國美集團、科大訊飛等等。

  毫無疑問,琶醍周邊幾百米範圍內以後將會出現超過10萬辦公人群,以千億計產值的廣州新市中心,並且是最環保、最具高科技概念的市中心區。

  先於白領、金領進駐的琶醍,藝術、飲食、娛樂版塊無疑是一種城市形態巧合的創新。有別於以往一個片區的成熟要靠人口慢慢集中、政府民生配套設施逐步完善的模式,琶醍藝術區和有軌電車的首先進駐,在新城市中心建成前就讓更多的人熟悉了琶洲西區的這一片,一片廣州迎接網際網路化、更國際協作化的片區。而琶醍藝術區目前消費類單元設定在各國美食概念進駐,正好切中要害。

  今年底,財富論壇將在廣州舉行,主會場的香格裡拉酒店也在琶洲,同在閱江大道上的琶醍到時必定會成為雲集到廣州的國際大咖消費、品味廣州的熱點之一。

  廣州深夜食堂融媒體報導

  策劃:劉麗君 潘勁松 陳實 李揚琳 李陵玻

  統籌:任磊斌 衛志凌 陳偉斌 江英

  採寫:南都記者 葉孜文 任磊斌 攝影:南都記者 陳成效 陳志剛

相關焦點

  • 深夜食堂: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從《深夜食堂——馬克的女兒》這篇開始,這部電視劇變得不一樣了,和很多人一樣我特別喜歡這個單元。這其中最令人惱火的是,一旦一個人在乎一件事,就發現自己不得不開始在乎一切事。我們看這樣一個一個的故事,不是為了他人,如果自己能有收穫就已經很好了。
  • 《深夜食堂》——我有酒菜,你有故事嗎?
    《深夜食堂》改編自安倍夜郎的同名連載漫畫,可以說是一個著名IP了,在日本早前就有拍過電視劇,堪稱神劇,非常值得一看,然而國內本土化的結果並不讓人滿意,芒果臺翻拍的電視劇甚至給人以成噸的魔法傷害,導致這次梁家輝導演的電影不被人看好,實際情況,大概也正如大家所預料的樣子。
  • 深夜食堂,有故事的酒蒸蛤蜊,營養美味,最好的下酒菜
    深夜食堂,有故事的酒蒸蛤蜊,營養美味,最好的下酒菜 你有吃過酒蒸蛤蜊嗎?就算沒吃過,那你有聽說過吧!酒蒸蛤蜊最關鍵的食材就是酒和蛤蜊,蛤蜊要新鮮,酒要濃香,兩種美味的結合,酒香而不醉人,新鮮又美味。其實關於酒蒸蛤蜊還有一個很感人的故事,你聽說過嗎?
  • 愚園路的深夜故事: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給你們講一個番茄炒蛋的故事……」「營業員」娓娓道來。如果遇到不盡興的時候,熱情的他還會為你親自下廚,讓你一次講個夠。有酒,有菜,有趣的靈魂。故事,便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發酵。《滾石愛情故事》中用20首滾石金曲,寫成了20個故事。
  • 《深夜食堂電影版2》有美食 有故事 有溫度 有陣容
    本次的《深夜食堂電影版2》由三個故事組成,分別是烤肉套餐與工作戀情雙失意的主編,烏龍麵與不被看好的忘年戀,豬肉湯套餐與有隱情的「快來快來詐騙」。影片開頭雖有豬肉湯,玉子燒與烤魚籽的製作,但在本部續集影片中,相對於美食的展現,人與故事的主題則更加突出。
  • 我有酒,您有故事嗎?
    做一個生活的支配者如果睡不著了,可以拿起書翻幾頁,看看裡面的故事,這是家只在深夜開張的酒館,失眠是唯*的入場券,在紅塵翻滾的男女,在現實掙扎的食客,來來往往的人帶著各自的疲憊和經歷聚集在這裡滴酒入胃,心扉敞開。相信有不少人都看過深夜食堂,深夜食堂裡面的人都是去食堂裡面調節心情的,不是只為了吃飯,也不是為了消遣,他們去食堂更多的是見一些老朋友,這些朋友能給他們帶來心靈上的慰藉,他們去食堂吃飯,吃的是心情,吃的是能遇到懂自己的人。
  • 閱盡珠江夜色 潮嘆寰宇美食
    掃我看南都直播深夜覓食    ●搭乘有軌電車到最多俊男美女的江畔喝一杯    ●南都深夜食堂第二站開進珠江南岸最潮勝地    繁華璀璨江景在眼前閃爍,右手一把法式烤羊排毗鄰新中軸線,珠江琶醍,大概是廣州最具國際範的深夜食堂。在這裡,流連著一群對美食,對佳釀,對生活都有別樣追求的人,他們的故事,讓琶醍夜色更美麗動人。    江景夜色    電車穿梭過信步美食廊    曾經有過的擔憂,隨著眼前掠過的電車被帶去了遠方。    從廣州塔地鐵站出來,幾步路的距離,搭乘上廣州最年輕的線路,沿江有軌電車。
  • 深夜食堂的小故事
    其實,在我所居住的小縣城,也有眾多深夜食堂,與日、韓等國的大同小異,只是我們習慣稱之為大排檔或夜排檔。今想表白的是,我們的深夜食堂同樣有故事。這個故事,便是N年前我的一位社會朋友講的,一樣精彩,仍記我心頭:那時,我還年輕,當屬夜貓子季。
  • 梁家輝《深夜食堂》食物重不重要,城市一隅,你有故事
    遙想2017年的那個夏天,被一部改編劇深深震撼了,名字叫做《黃小廚和他的明星朋友們》,哦,不對,是中國版《深夜食堂》,雖然我很不好意思這麼稱呼。日版的《深夜食堂》講述的是到了午夜12點,報時鐘響起,城市的一隅,屬於一家食堂的時間開始了。菜譜只有豬肉套餐,但你想吃的都可以點。這就是老闆(小林薰 飾)的經營方針。特殊的風格和懷念的味道,招來了不少的客人。大家喝著小酒,吃著自己鍾情的食物,卸下一天的疲憊,談論著遇到的趣事,或是獨自品味憂愁。
  • 深夜食堂,一個有美食有溫度有故事的地方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深夜食堂。每個深夜食堂,都有自己的故事。」這裡沒有大魚大肉,全是簡單的家常小菜;這裡沒有大悲大喜,卻是地道人間煙火的氣息。在這家深夜食堂,每個夜晚都有溫情故事上演。有的是匆匆路過的,有的是老主顧了,有的是朋友介紹的,還有的是自己尋來的。燈火闌珊,陌生的城市,流浪的人,飄蕩的靈魂尋求一座港灣,深夜的食堂喚醒了味蕾,更填補了空虛。夜幕降臨,哪一盞燈又為我而溫暖;回憶瀰漫,其實我們都曾為孤單走散。深夜孤燈,哪一個人又與我而相伴;有些味道留在彼此心底,又慢慢流轉。
  • 每一個有故事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深夜食堂
    沒有在午夜覓食過的人,不足以語人生,而每一個有故事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深夜食堂。願你自己的食堂裡,即便吃的流淚滿面,但轉身依舊是那個自在如風的少年。她想起某次在大排檔擼串時,陳晨曾對她說:沒有在午夜覓食過的人,不足以語人生,而每一個有故事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深夜食堂。那時她正對著面前的一盤小龍蝦,吃的滿嘴都是油,一邊剝蝦一邊衝陳晨一臉嫌棄的說真矯情,不就午夜出來擼個串嘛,還擼出一串串人生大道理了。而今她再回想起這些,才發現原來擼串還真能擼出一串串人生大道理。
  • 深夜食堂: 用故事換美食
    7月28晚8點匯聚日本2 之 深夜食堂篇用故事換美食怎麼玩: 用你的故事打動鹿兒島資深廚師,為你做一份專屬的日本料理
  • 《老酒館》——中國的「深夜食堂」,有酒,有故事,有冷暖
    他們原定租賃的鋪子裡竟然躺著一具「死屍」,接著就有個好心的鄰居發現了這個情況,百口莫辯,幾個兄弟開始不淡定了。做生意不就圖個喜慶嗎,鬧這麼一出,酒館還怎麼開。更意外的是,深夜去探,「屍體」竟然消失不見了,這下不僅說不清了,警察也主動找上門了,把殺人拋屍的罪名扣在這群剛來的「外鄉人」頭上。
  • 你的深夜食堂 有什麼故事
    河南商報記者 張雅露/文  唐韜/圖  深夜食堂,有疲憊的白領,有穿梭在城市角落的計程車司機,有忙碌的醫師,有夜巡的交警……  深夜是平靜的,深夜食堂卻是熱情的,不管是街邊大排檔、冒著熱氣的羊肉湯館還是家裡亮燈的廚房,一餐暖暖的飯,讓人重拾對生活的熱情,覺得一天的辛苦不算什麼。
  • 深夜酒館丨故事與酒
    茶城不止只有硒茶,還有一家很有故事的深夜酒館。不管白天的你是否被生活打敗,夜幕降臨,願你被生活溫柔以待。這裡是你的深夜酒館,關注我一起分享在酒館的悲歡離合,和素未謀面的朋友來這兒邂逅吧。老闆說:「我喜歡聽故事,喜歡圓滿的結局,喜歡自由自在,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喜歡隨性的活著。所以開了這麼一家酒館,不想把酒館開多大,只想為所有無處安放的靈魂找一個家。在這裡你什麼都可以說,真麼都可以講,這就是酒道存在的意義。」
  • 《深夜食堂》:讓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完美結局」
    提醒人們,每一個故事,都一定會是「完美結局」。圖為《深夜食堂》海報。(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國產版《深夜食堂》推廣片,是黃磊微胖的中年男人的臉,和燈光昏暗日式小食館的背景。沒有青春元素,著實讓人有些抗拒。無數零散的故事,零散的人物,出現在同一個背景地,同一個劇本裡。類似「串烤」的故事構架,在日系的倫理劇裡,在老舍的小說《茶館》裡,都似曾相識。
  • 空少的深夜食堂也開張了,記得來說說你的故事 | 生活方式
    空少說:一天結束的時候,人們都在趕著回家,我的一天才剛開始。營業時間是從凌晨12點到早上7點,這裡被大家稱為深夜食堂。專為享受人生黨、網吧遊戲黨、加班黨以及失眠放空黨提供來自深夜的慰藉。鈦空深夜食堂▽---------凌晨十二點---------河川,激流逆流順流回流,猶如人生前後進退往復不息。習慣了香辣蒜蓉十三香,這次來點不一樣的口味。
  • 黃磊的《深夜食堂》撲街了,而這家開在書店裡的深夜食堂,每天卻...
    人一旦產生疑問,便有了躍躍欲試探索的樂趣。走到店裡迎面而來整齊排列的黃褐色的書架,層層疊疊的書籍密布,讓人心中也蕩漾起了一絲絲的歡喜。一家書店的存在,總是讓城市多了一些繽紛。老闆江凌是一個青年作家,已出版書籍《我可是你故事裡那個人》、《請你永遠記得我》。江凌說,我只是在一個恰好的時間看了這本恰好的書,最終它得以切切實實地影響著我。
  • 黃磊、梁家輝都拍不好《深夜食堂》,背後的原因你知道嗎?
    《深夜食堂》這是梁家輝的首次導演作品,為此梁家輝也頗為用心。找來了鄧超、彭于晏這樣有票房號召力的一線大牌幫忙。還有馮淬帆、蔣雯麗、金燕玲這樣的老戲骨加盟。可惜這部梁家輝首次導演的《深夜食堂》並沒有激起什麼水花。
  • 廣州一家有溫度的正宗【深夜食堂】
    發現這就是無可替代 不可模仿的正宗【深夜食堂】在吃飯期間 老闆過來詢問口味建議閒聊之中才發現 原來正宗【深夜食堂】有這麼多家連鎖店老闆還透露 2018年將在20省內開200間分店!聽說一創社和珠江道的連鎖店將於12月盛大開業還將打"骨折" 我會為你持續報導最新的優惠信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