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種資產在一個連續的交易過程中陡然暴漲,價格也遠遠背離了其價值,在這種資產價格上漲到難以承受的程度時,必然會發生暴跌。這就是日本房地產市場「崩盤」的前因後果。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日本發生了震驚全球的「房地產泡沫崩盤事件」,正是由於這次的「房地產危機」讓日本進入了經濟大蕭條時期,即便是今天,那次」房地產危機「對日本造成的影響,還未全部褪去。
在1986年前後,日本的房地產業突然崛起,形勢一片大好,早期投身房地產行業的人,那是賺得盆滿缽滿,那個時候日本社會興起一種共識,就是「做什麼都不如買房賺錢」。為此,日本社會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民買房潮」,日本民眾不惜掏空自己的口袋也要將錢全部投入房地產當中。

那時,不僅日本民眾瘋狂,連很多大型企業,跨國集團,外國財閥,國內外的投資客也紛紛加入購房大軍。一時間,日本的房價接連攀升,坊間傳聞,當時僅僅東京地區的房價總和,都夠買下整個美國的。可見,當時的日本房價都多麼的「離譜」。
但這場「瘋狂」的購房潮,卻在1991年瞬間破裂。
日本樓市泡沫破裂後,國內經濟嚴重失衡,不少企業和財團因為資金鍊斷裂而破產,大量的人口失業,「炒房大軍」一夜崩潰,有些老百姓不堪重負,選擇了自殺,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這次」危機「不僅對日本,對全球也是一場災難。但,話說回來,日本樓市為何會發生崩盤?日本政府沒有做危機處理嗎?
1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人口密度大,房地產的發展導致日本的農田受到擠壓,糧食產量降低。
2 日本房地產的快速發展,直接造成了日本實體經濟的全線潰敗。大量的實體企業,辛辛苦苦做研發,做創新,最後發現還不如炒房賺錢,於是,實體企業也參與到「買房大軍」中,實體經濟便被擱置。
3 大量的資金被注入房地產,導致經濟發生嚴重畸形,不管是什麼貸款,最後都用來買房。
要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本身各種自然資源就不足,耕地也少,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就是它的科技實力。但由於房地產的高速發展,導致它唯一能拿出手的「科技」也遭遇擠壓,如果長此以往,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日本政府在1987年開始提高徵收房地產稅,1989年,採取金融收緊政策,連續三個月提高貸款利率。最後發現效果都不明顯。
最終,日本政府亮出王炸「停止向房地產貸款」。最後,結果大家都很清楚,日本發生樓市崩盤。從這一點來說,日本政府其實是有意「刺破」房地產泡沫的。
其實,從危機之後,日本的金融政策也可以看出來,這次泡沫是有意為之。我認為,如果,日本不採取果斷處理,後果將會更加危險。

現在很多人都會拿我國樓市和日本比,有相似之處,但,不完全一樣。另外,高房價的問題,我國已經開始關注,並且從2016年開始就已經做出了調控。
「防患於未然」這是老祖宗教給我們的,我們也一定會貫徹到底。
我是@大川說樓市,關注我,了解更多樓市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