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虛擬運營商實名制存貓膩 業內人士揭秘「養卡」內幕
原虛擬運營商從業人員 唐先生:虛擬運營商自營這一塊大家做的應該都是比較OK的。但是在他營(經銷商)這一塊,就可能會存在監管不到位,或者說管理不是很規範這樣的一個狀態。每一個銷售網點他們都會有一些用戶的信息,那麼這些信息被同時徵集上去以後,他們會在開卡的這樣一個系統裡邊,統一地為用戶進行開卡的這麼一個動作……用戶其實他本身自己是不知情的,在這樣的一個狀態下完成了一個開卡的動作。然後把已經開放過的一些號碼放到各個分銷門店去。
「養卡」又叫「假激活」,那麼這些提前給待售的電話卡進行身份認證的真實身份證信息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唐先生告訴記者,
按規定一個身份證最多能辦5個手機號。而大多數用戶都只會辦理使用一個手機號,那麼這個真實用戶的身份證就可以被悄悄地用來「實名登記」4個170或171的手機號。但是如果這張卡長時間不打電話或者上網的話,也很容易被基礎運營商或監管部門發現而被停機銷號。因此還需要模擬一些消費行為來「養」。
原虛擬運營商從業人員 唐先生:虛擬運營商也好,基礎運營商也好,他只能通過卡的一個實際的消費行為來去分析一個用戶到底是真實用戶還是非真實用戶。如果模擬的狀態相對比較完善的話,他有可能發現不了,因為這些東西都是由限定的這麼一個行為來判斷這個用戶的。
另一位不願公開身份的虛擬運營商從業者也向記者證實了這種操作手法。他告訴記者,移動電信聯通對虛擬運營商有發展用戶的指標考核和排名,如果發展不好將影響虛擬運營商從基礎電信運營商那裡拿到更多更好的號碼資源,這就導致了虛擬運營商在競爭過程中會默許甚至放任經銷商的違規「養卡」行為。
虛擬運營商業內人士 張先生:用戶的激活率如果達不到基礎運營商規定的一個標準的話,那麼就是虛擬運營商是拿不到這個卡的。他(虛擬運營商)為了拿到更多的碼號資源,拿到更多的一些這種開通(城市)的這種指標的話,他就去以一種假激活的方式,然後去套取一些這種資源。
賠本賺吆喝 虛擬運營商舉步維艱
急於擴大業務規模、實名登記管理落實不徹底,是170、171號段亂象頻出的根本原因。對此,工信部表示,實名制落實情況將成為虛擬運營商申請牌照「一票否決項」。
工信部在給記者的書面採訪回覆中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對虛擬運營商的監督管理力度,並將把實名制落實情況作為虛擬運營商申請擴大經營範圍、增加碼號資源、發放正式經營許可證的一票否決項。對違反實名制規定的虛擬運營商,將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在其整改落實到位前,一律不予通過其業務準入、碼號核配、擴大經營範圍等相關審批;情節嚴重的要求相應基礎電信企業暫停啟用已核配的碼號資源;對於整改不力、屢次違規的將依法堅決查處,直至取消其相關資質。對於主管部門的最後通牒,虛擬運營商紛紛表示堅決擁護。
(責編:孟哲、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