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熱的夏天,人們為了解暑,時常會吃一些解暑的食品。除了冰箱中的飲料、常見的水果,用一些植物製作的解暑飲品也深受人們喜愛。在全國各地都很流行一種名為「燒仙草」的食品,就是以「仙草」為原料,燒煮而成的清熱解暑佳品。在閩南地區,還有一種用生長在海邊石頭上的「石花」,熬製成的石花膏,也有清熱解暑的效果,深受人們的喜愛。
而在祖國的寶島臺灣,也有一種植物的果子,可以製成類似果凍的夏季飲品,非常受人喜愛。不過,在以前它的價格一斤要幾百塊,很少人吃得起。直到這幾年,人們開始種植了之後,價格才開始平民化,越來越多的人吃過後,就會喜歡上它。它就是「愛玉」,相傳是一個商人發現的,並以這位商人的女兒名字命名的。以前只有臺灣才有,如今在大陸也有人工種植了。
愛玉除了臺灣省有,在大陸的廣西、廣東、福建、浙江也有分布。愛玉的果實叫做愛玉子,也有人稱作玉枳、草枳仔、枳仔、澳澆等。外表長得像芒果,大小也跟芒果一般大小。不過一般很少人直接吃它,而沒見過愛玉子的人更不懂得如何食用。因為愛玉果中除了一層果肉,其餘全部都是籽,而其中最具價值的也是籽。所以愛玉子的食用方法,非常講究。
人們通常將採摘回來的愛玉子削皮,然後進行烘乾,接著將它切開,翻面。這樣愛玉子中的籽就都露出來了,經過數天暴曬,然後用刀片將籽全部刮下來。用布將籽包裹住,放入水中,用手不斷的來回搓,使籽中的果膠流到水中,直到沒有滑稠感,靜置15分鐘後,就會自然形成果凍狀,人稱「愛玉冰」。
愛玉冰清涼解暑,在夏天深受人們的喜愛。如今在福建、廣東、廣西,也有很多人會製作愛玉冰。可是卻很少人知道,它曾經值幾百塊,只知道它是解暑飲品,如今人人都吃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