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大家好,我是成都外國語學校法語班初2012級、高2015級學生孫培莛,現就讀於巴黎政治大學(SciencesPo Paris)芒通中東地中海校區,同時在一家倫敦的經濟研究機構工作。
我與我的母校
成外的六年對我來說,是一種驕傲。
這種驕傲不是體現在我們多好,別人多爛,而是在於成外的老師給了我一個自由的環境,讓我不羞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怯於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成外,我從沒有感覺自己被當成小孩看,從語文、英文和法文課的報告,到模聯社、先行者的課外活動,成外讓我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公民的價值和可能。還記得高一的時候,我作為模聯社的學總在周五中午辦小講座講民粹主義,我為了這個活動,提前兩周就開始了準備。在準備的過程中,我第一次開始看學術論文,第一次開始學會結構化自己的語言,第一次開始思考如何能夠在一群人面前說話時更加令人信服。之後我還在外交學院BIMUN的法語場中拿到了最佳外交獎,並且作為主席主持過幾次會議。高中時的一次次鍛鍊,讓我在後來的大學學習中,以及在為自己的活動拉贊助時,更加的得心應手。
我眼裡的多語種學習
其實多語種學習在我看來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我的父親會說英語、法語和阿拉伯語。我是一個靠興趣驅動的人,五六歲剛開始學法語的時候是因為我想吃口香糖,然後我父親當時就開車帶我到超市門口讓我自己去買。為了吃口香糖我學會了打招呼和問價錢這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因為覺得法語有趣,後來小升初的時候我主動報了成外的英法雙語,其實當時還有其他五六所學校要了我,但是就
是因為法語,我選擇了成外。上了大學之後我開始在學校學阿拉伯語,因為學校在法意邊境上,我為了方便去義大利買更便宜的菜就自學了一點義大利語,為了去西班牙吃火腿我自學了點兒西班牙語,為了去德國吃肘子我又自學了點兒德語。當然我的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德語肯定沒有那麼好,但是點菜足夠了,我一直都非常喜歡用當地語言點菜的感覺。
很多家長都在問:「學法語有啥前途?」或者「學法語以後高考咋辦?」,因為學習法語(或者任何一門外語)這件事已經超過了他們來自於經驗的認知範圍,比如當時我母親有幾個同事就問過我類似於「法國不是說英語嗎?」之類的問題。當時的我聽到之後第一反應是笑,但是後來想想這事兒也不能怪他們,因為每個人的生長軌跡和環境都不一樣,認知也不同,沒有誰高誰低的。但是,如果家長或者學生自己都意識不到多學一門語言的價值,那最好就別學,節省下來時間精力去做那些符合你偏好、符合你人生規劃的事情。不然總是給人一種騎驢找馬的感覺,老師同學心裡也因為你堵得慌。
孫培莛
關於我
大家好,我是成都外國語學校初2012級、高2018級法語班學生周楚迪,現就讀於巴黎政治大學政府與政治專業。
成外學習經歷
我從來不會掩飾自己對成外的喜愛與感激。從小升初認準了初中要學法語於是選擇了英法雙語班,到高三最後考入巴政這六年間,是成外英法雙語班為我提供了多種發展的可能和無限上升的空間。剛讀初一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走到這麼遠的地方去。初中雙語班的學習要求我們需要在其他班同學學習的學科基礎上多學一門外語,還要共同競爭直升考試,這樣的學習強度教會了我如何適應壓力與規劃時間。上高中以後,最開始,對自己到底是出國還是保送還是高考很迷茫,高二我們需要在法語和英語中進行選擇,這便提供了一個思考未來方向的機會。
後來,很多國外學校來學校進行宣講、優秀前輩還有老師的分享等等,都讓我明白了原來有這麼多可能,慢慢的便有了更堅定的目標。進步是通過目標不斷前移和視野不斷變化而一點一點實現的,正是成外雙語班幫助我實現了目標的設定和視野的不斷開闊。成外的學習經歷讓我相信,人始終是有多種可能的,定好一個大規劃的同時可以多給自己留一些變化和選擇的空間。
2017年,代表我校參加全國多語種技能大賽,在小組比賽中和同隊同學一起獲得一外專業組全國季軍。
2017年,參加上海模擬聯合國大會並獲得「最具外交風採獎」和「傑出代表獎」。2018年,取得雅思7分的成績;通過法語語言最高等級考試,獲得DALF C2終身文憑,西南地區首個獲得法語DALF C2文憑的中學生。
我眼裡的多語種學習
成外雙語教學非常好的一點是不僅要求學習小語種,最基本的英語也是不丟的。多語種學習為我提供了更多的機遇,這是顯而易見的,我還想說一些其他多語種學習帶給我的驚喜。首先是挖掘了我對語言的熱愛與好奇,學習語言是一個無底洞是無止盡的,無論到達什麼水平後都會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語言知識值得我去探索,這種感覺讓我非常快樂,而多語種學習就讓我能享受多倍的快樂。在成外的多語種學習還讓學習外語成了我的習慣,繼續學習其他外語不再是外界強加在我身上的要求,而是我自發的需求與渴望,現在我在大學學習德語和俄語,還處於一個周圍同學們來自歐洲各地的多語言環境,多語種已經完全融入我的生活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眼中的多語種學習還是必須立足紮根於母語學習的,無論學習多少門外語都應如此,就像校訓「立足中華「所說的一樣,我課餘有在法語字幕組做聽翻校,深刻地感受到了不斷提升母語水平的重要性。多語種學習讓我來到了法國,來到了巴政,遇到了很多很多非常優秀又很有趣的人,讓我又能繼續不斷地成長。能有機會進行多語種學習真的是我的幸運與幸福。最後,真的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的資源與平臺,非常感謝所有老師在我學習與成長道路上給予的陪伴與支持!
周楚迪
附錄(一)
關於巴政
巴黎政治大學 (Institut d'Etudes Politiques de Paris - Sciences Po),成立於1872年,法國總統的搖籃,是一所世界著名的頂級社科類大學,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在2020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巴黎政治大學的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科與普林斯頓大學並列世界第二名,僅次於哈佛大學。
數字告訴你巴政有多牛
巴黎政治大學的政治與國際研究、社會學、社會政策與行政管理排全法第1名巴黎政治大學的法律、媒體傳播學、發展學、歷史排全法第2名在本科第3年,學生必須到一所海外交流院校進行一年的交換,巴黎政治大學在全球有410所交流院校,哈佛大學、牛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哥倫比亞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麥吉爾大學、北京大學等巴黎政治大學的政治與國際研究連續三年超過倫敦政經學院和劍橋大學,躍居並保持世界第4名
巴黎政治大學的學生平均掌握4門語言
5年本碩連讀,如果考上巴黎政治大學的本科,讀完3年本科之後無需考試,自動進入到兩年的碩士學習
6萬多名校友分布在世界各地
知名校友
一百多年來,巴黎政治大學為國際社會培養的無數精英積極活躍在行政、商業、傳媒與國際發展等多個領域,比如聯合國第六任秘書長加利、二戰後8位法國總統中的6位(如現任總統馬克龍、前任總統奧朗德)、13位法國總理、多名外國現任或前任國家政府首腦、4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時尚大師克裡斯汀迪奧、當代文學大師馬塞爾普魯斯特、羅斯柴爾德家族現任掌門人大衛羅斯柴爾德,及無數跨國企業CEO等。
附錄(二)
我校於2006年開設第一屆法語班,是四川省第一所開設法語作為第一外語的學校,且是唯一一所具有保送資格的外語學校。在「立學中華,語通世界」的辦學理念指導下,我校一直秉承課堂全法語教學,採取中外教共同合作教學模式,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子。至今,我校已有9屆高中法語畢業生出口,學生出口方向主要為出國、保送、高考。通過科學的課程設置與學科規劃,各類出口均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此外,我校英法雙語班學生在各類大賽中均表現優異,勇奪各大獎項。如全國多語種技能大賽,北京模擬聯合國大會,上海模擬聯合國大會,全國法語寫作比賽,全國中學生奧林匹亞法語詞彙大賽,中學生戲劇節,全球法語畢佛聽寫比賽等。
英法雙語學生近三年獲獎情況如下(部分)
來源:成都外國語學校法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