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科普:侵華日軍究竟有幾種「旅團」編制及各類旅團的兵員數

2020-12-19 東北行營

侵華日軍的師團分為四單位的常備、特設等類型,三單位的分為甲乙丙丁等類型,而師團番號以下,我們經常發現旅團的稱謂,那麼日軍到底有多少種旅團編成,每種旅團又有多少人馬呢?專業點說,二戰日軍的步兵「旅團」共有三種主要編成方式:步兵旅團、獨立混成旅團、獨立步兵旅團,另外還編成有騎兵旅團、野戰重炮兵旅團等同級單位。

「步兵旅團」是指日軍各師團直轄的單元,是日軍「四單位」師團的標誌性建制,即師團下轄兩個步兵旅團,每個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根據師團屬性的不同,戰時滿編人數為:「挽馬師團」每旅團7800人,「馱馬師團」每旅團7900人,大約相當於民國軍隊的一個乙種師人數。比如平型關被八路軍痛揍的日軍,就是隸屬於第五師團的第21旅團。

武漢會戰以後,日軍逐步將原有的四單位師團調整為「三單位」師團,即取消旅團司令部,師團設「步兵團」建制,直接指揮三個步兵聯隊,因此「步兵旅團」這一稱謂到抗戰中後期已經不存在了。

獨立混成旅團」是日軍自「九一八事變」後開始編組的,最初是因為東北的關東軍兵力不足,日軍便將國內各留守師團中抽出一個旅團加強炮兵、騎兵等特種兵,組成的「加強旅團」單位,這是早期型,以後此類部隊就以「支隊」名義出現了。到全面抗戰爆發後,為執行佔領區守備和對付華北抗日武裝的任務,日軍才開始正式組建「獨立混成旅團」。

1937年配合板垣第五師團進攻山西的「東條兵團」,就是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指揮的兩個獨立混成旅團,這是日軍早期型的「加強旅團」編制,與華北後來組建的獨立混成旅團不同,兵力接近10000人,戰鬥力很強。

而1938年起組建的獨立混成旅團不再有聯隊建制,直轄五個步兵大隊,以及旅團屬炮兵隊、工兵隊和運輸隊等,並且每個步兵大隊也比野戰師團同等單位少一個機槍中隊,旅團滿編人員約5600人。比如在山西與八路軍周旋的獨立第4、第9混成旅團,還有在黃土嶺被迫擊炮轟掉的阿部規秀,職務就是獨立第2混成旅團長。

日軍的上述兩類旅團長,基本軍銜是少將,阿部規秀屬於特例,是晉銜準備升職的,結果還沒調走就掛了。

臺兒莊戰役時隸屬第10師團

最後一種是日軍在二戰末期編成的「獨立步兵旅團」,這基本就是三流部隊,也沒有聯隊建制,旅團直轄四個「獨立步兵大隊」,每個大隊的兵員和武器也嚴重縮水,旅團滿編人員不足5000人。這個期間日軍出現了由獨立混成旅團升格而成的丁級師團,它的兩個旅團都是轄四個獨立步兵大隊的「水貨」,此類旅團單獨執行任務編組時,就是「獨立步兵旅團」,與早期四單位師團的旅團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

獨立步兵旅團長的軍銜也是少將,但個別資歷較淺臨時提拔的,也有大佐軍銜。

日軍的騎兵旅團下轄兩個騎兵聯隊,但聯隊沒有大隊編制,只轄四個騎兵中隊個一個機槍中隊約1400人,因此整個騎兵旅團算上直屬部隊也不足4000人,比如駐守包頭被傅作義痛打的小島騎兵旅團,就下轄第13、第14兩個騎兵聯隊,3500餘人,旅團長少將軍銜。

日軍的野戰重炮兵旅團擁有大口徑火炮48門,轄兩個炮兵聯隊和旅團直屬部隊,總兵力約4000餘人。淞滬會戰中日軍投入了野戰重炮兵第5、第6兩個旅團,其中的一個旅團長就是內山英太郎少將,後來駐宜昌的第13師團長和華北方面軍第12軍司令官。

需要注意的是,日軍的四個戰車師團下面都直轄戰車聯隊,沒有戰車旅團的編制。

相關焦點

  • 二戰日軍編制揭秘:日軍旅團是什麼編制?一個聯隊能有多少人?
    在一些抗戰劇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日本軍隊的一些編制,像什麼旅團、師團或者聯隊這些編制,可以說日本的編制是和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都是不一樣的,相信看到這些名詞的人們一般都是非常懵的,這些日本的不同的編隊到底有所多少人呢?
  • 舊日軍編制的一個標本:今天說說獨立混成第24旅團
    很久沒有寫正經的歷史科普文了,實在對不住朋友們,今天開始恢復創作。 今天,來說說舊日軍的一種特殊戰略單位:獨立混成旅團。這種單位不同於常設師團種的步兵旅團,通常不是用於高烈度大正面的進攻戰,而是低消耗低烈度長期化的治安作戰,同時兼顧一定範圍內的運動戰和掃蕩作戰,所以它的編制和配備比較簡略。
  • 揭密:《亮劍》中侵華日軍第4旅團的序列沿革
    侵華日軍第4旅團番號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出現在山西的卻是「獨立混成第4旅團」而非「第4旅團」,《亮劍》裡表述的不太準確,應該是這是兩個不同的編制概念,研究抗日戰爭史需要準確區分之。如果沒有「獨立混成」四字前綴,那就是侵華日軍各師團下屬的步兵旅團,反之則是由軍或方面軍直屬的獨立部隊,關於獨立混成旅團的形成、建制和兵力在此暫不展開介紹。
  • 《亮劍》經常提到的日軍第4旅團,真的存在嗎?戰鬥力究竟如何?
    李三萬摘要:在抗戰劇《亮劍》中,經常提到的日軍第4旅團,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嗎?如果真有這支部隊,戰鬥力究竟如何?在抗戰劇《亮劍》中,經常提到的日軍第4旅團,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嗎?如果真有這支部隊,戰鬥力究竟如何?
  • 二戰時日軍一個旅團有多少兵力,一個旅團為何如此難打?
    國家的強盛總是離不開強大的軍隊,要想以更好地實力保衛整個國家的主權完整和人民安全,軍隊建設尤為重要,在進行軍隊建設的時候,科學高效的編制,是影響戰鬥力的關鍵,尤其是軍隊編制中,對各層人數規模的限制和武器裝備的配備,所以,如今軍事實力的強盛與否與軍隊編制息息相關,基於編制體系,兵力數量往往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高低
  • 二戰日軍一個旅團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何一個旅團都那麼難打
    一個國家是否安全,軍隊建設尤為重要,而對於一個軍隊,軍隊編制則是重點關注的一個地方。畢竟,完善成熟的軍隊編制才能為一個國家的發展提供重要基礎條件。一般情況下,各國都可以根據作戰單位的規模進行國家軍事實力的比較。而在戰場上,好的軍隊編制能讓其更好地展開作戰計劃並取得良好的效果。
  • 侵華日軍的編制及軍銜
    抗戰爆發後,日軍又重新組建了十三、十八兩個新編常設師團,又組建了一批特設師團。所謂的特設師團是指由常設師團的預備役人員所組成的部隊,其番號為常設師團、聯隊的番號前加一百。其編制大體與常設師團相同,只是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為24400人。
  • 抗日戰爭日軍一個旅團多少人?最高指揮官是何級別?
    在抗戰時期日本的鬼子們作戰能力都非常的強,而且文化水平也比我軍的水平要高,看過抗戰劇的人都知道,他們的作戰單位是旅團,並且如果說有上萬人參加戰鬥的時候一般都會有旅團進行作戰。那麼一個旅團究竟有多少個人又是什麼級別呢?
  • 揭秘抗戰時期侵華日軍師團編制,中國步兵師與日本師團差距幾何
    日軍的師團有多種編制師團是近代以來日本陸軍最高一級的固定編制單位,為基本戰術兵團。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時日本陸軍有17個「常設」師團,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期間又陸續組建了156個師團,總共173個師團。在侵華日軍編制內先後有105個師團。
  • 揭秘抗戰時期侵華日軍師團編制,中國步兵師與日本師團差距幾何
    日軍的師團有多種編制師團是近代以來日本陸軍最高一級的固定編制單位,為基本戰術兵團。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時日本陸軍有17個「常設」師團,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期間又陸續組建了156個師團,總共173個師團。在侵華日軍編制內先後有105個師團。
  • 日軍臺灣旅團:一支中國人互相殘殺的部隊?
    據統計,有12000多人(也有2萬人的說法)被強迫加入「高砂義勇隊」,戰後生還人數不到十分之一。到了1945年,日軍正式開始在臺灣全面實施徵兵制度。據日本厚生省統計,至日本投降時止,總計80433名臺灣青壯年被強徵加入日本軍隊,成為一線戰鬥人員,更有多達126750多人被強徵為軍屬或軍夫,二者共計207183人。這些人除留守臺灣外,絕大部分都被投入到太平洋戰場。
  • 二戰日軍旅團是什麼編制,一個旅團到底有多少兵力,為啥那麼難打?
    對日本國內實際情況的考慮,使得日本確立了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班(分隊)的編制模式,與常見的軍隊編制方式相比,班以上的作戰編制中,日軍的作戰編制要相對大的多。
  • 扒一扒製造南京大屠殺的侵華日軍部隊
    84年前的今日,南京陷落,隨即慘遭屠城,30萬同胞死於侵華日軍刀槍之下。每一個中國人都應銘記這段歷史!那麼,都有哪些侵華日軍部隊參加了進攻南京和南京大屠殺呢?歷來都有多種說法,基本上大同小異。本文依據解放軍出版社《侵華日軍歷史上的105個師團》以及《抗日戰爭時期的侵華日軍》《日軍侵華戰例》《侵華日軍進攻南京的兵力部署》等資料,來扒一扒這些惡魔部隊。
  • 第三次長沙會戰中悲催的犧牲品,日軍獨立混成第九旅團
    璿經公號「重析抗戰史」授權轉載在前兩篇文章裡,筆者敘述了日軍參加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核心部隊——第三、第六師團的損失情況。這篇文章繼續說說參加這次作戰的其它日軍部隊——第四十師團和獨立混成第九旅團下轄的部隊。
  • 日軍獨立混成旅團和獨立支隊是一個怎樣的建制?你對它了解嗎?
    二戰時期日軍獨立混成旅團和獨立支隊就相當於中國的加強旅、加強團,不隸屬於某個師團而獨立作戰,屬於滿足特殊需求的戰術單位。獨立混成旅團和獨立支隊除了人數有區別之外,其實編制差不多。以獨立混成旅團為例主要分為三種:機械化野戰旅團、火力強化的野戰旅團、地方守備部隊。
  • 抗戰軍史回眸|侵華日軍師團漫談(上)
    1938年6月,侵華日軍90萬的人數雖然少於抗戰結束時期大陸上的100萬日軍,然而無論在佔日軍總兵力的比重還是在絕對戰鬥力方面,都稱得上是整個侵華戰爭中最強大的時期。華北方面軍下轄第一軍、蒙疆軍和多個師團旅團,其中直轄的師團旅團有:第五師團(常設挽馬師團),第一一零(特設挽馬師團),第一一四(特設挽馬師團),第二十一(新建三聯師團,甲類)和獨立混成第五旅團。
  • 八十年前的百團大戰:應該了解一下日偽軍編制
    1940年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繳獲的日軍武器日軍編制百團大戰期間,在華北地區的侵華日軍為華北方面軍,隸屬於中國派遣軍。日軍參戰的有華北方面軍所屬兩個師團全部,三個師團各兩個聯隊,兩個師團各一個聯隊,七個混成旅團全部,兩個獨立混成旅團各一部。
  • 看抗日劇總感覺日軍越打越多,那麼它各編制究竟有多少人呢?
    看抗日劇總感覺日軍越打越多,那麼它各編制究竟有多少人呢?但是在觀看這些影視劇的時候,總讓人感覺前一個鏡頭中的日軍明明非常少,卻在戰鬥的時候突然就變多了。於是小編就非常好奇,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每個編制的兵力到底有多少?然後小編就整理了一下,今天就分享給大家!
  • 二戰時日本陸軍編制有多獨特,一個聯隊長能管多少人?
    比如機槍,日本的三年式和九二式重機槍有明顯的法國霍奇基斯機槍的影子在裡面。 在軍隊發展至關重要的編制上,日本沒有照搬法德兩國軍師旅團營之類的編制體制,而是開創了一套全新的編制——從下到上分別為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再往上的編制軍、方面軍、總軍會根據需要調整部隊的構成。
  • 二戰時日本陸軍編制有多獨特,一個聯隊長能管多少人?
    比如機槍,日本的三年式和九二式重機槍有明顯的法國霍奇基斯機槍的影子在裡面。 在軍隊發展至關重要的編制上,日本沒有照搬法德兩國軍師旅團營之類的編制體制,而是開創了一套全新的編制——從下到上分別為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再往上的編制軍、方面軍、總軍會根據需要調整部隊的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