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記者暗訪蘭州美容院:整容「黑作坊」有多黑

2020-12-12 每日甘肅網

記者在蘭州暗訪美容院發現:無資質動刀、違規注射、玻尿酸造假

整容,「黑作坊」有多黑(民生調查·誰整壞了你的容①)

 

  開欄的話

  違規注射進口玻尿酸、「韓國老師」在會所打瘦臉針、三天培訓「微整形大師」……在整容業快速發展的今天,種種行業亂象令人觸目驚心。

  可以去美容院打針嗎,假醫生、黑中介誰來管,去國外整形就靠譜嗎?本版從今日起推出關注整容亂象系列報導,記者通過暗訪,採訪爆料線人、專家等各方人員,進行深入調查,旨在揭示問題、提示風險、推動規範。

  昏暗的水晶燈下,並排擺著兩張鋪著深褐色被單的小床,「做個『超聲刀』吧,對皮膚特別好!」站在床邊的老闆娘,試圖向每個顧客推銷這款「拉皮抗皺」的「美容神器」,即使記者只有20多歲。

  這家美容院隱藏在甘肅蘭州市一寫字樓中。老闆娘說,該美容院還可以提供「割雙眼皮、打玻尿酸」等醫療美容服務,儘管他們並沒有取得醫療美容服務必須擁有的執業資質。

  如此「無證駕駛」的美容「黑作坊」,不在少數。美容整形市場究竟存在多少「地下工廠」?記者進行了暗訪。

  「所有美容美體項目,我們都能做」

  為尋找這些「地下工廠」,記者頗費周折。

  接線人舉報,在蘭州最大商業區旁的寫字樓裡,隱藏著許多無資質的美容院。但當記者來到這裡時,卻未能在臨街商戶裡找到一家美容機構。

  「去馬路對面的小巷子吧,那邊有很多美容院。」一家商戶老闆說。幾經輾轉,記者在這條幽深的巷子中發現了不少裝修簡陋的「美發美容中心」。

  記者從中挑選了一家裝潢較好的「形象形體塑造店」,以「清潔面部皮膚」為由進店諮詢。據前臺負責接待的小哥介紹,他們的美容項目都開設在對面的寫字樓上,需要他來帶路。

  兜兜轉轉,記者又回到了之前的寫字樓。乘一部內部電梯而上,記者來到了所謂的美容院,門口沒有掛招牌,乍一看,還以為是普通居民住宅。不過室內倒是另一番景致:水晶燈、皮沙發,有3間「美容室」。記者環顧四周,無論是作為美容機構應有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還是醫療整形機構應有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等資質,都沒有張貼出來。

  「咱們這兒能做雙眼皮嗎?能打玻尿酸嗎?」「當然!所有的美容美體項目,我們都能做!」老闆娘非常自信地告訴記者。

  「有資質證明嗎?安不安全?」「我們請的都是有資質、有名氣的醫生。」老闆娘迴避了美容院自身的資質證明問題,只是一再強調醫生「技術水平高超」。

  在老闆娘口中,醫院和美容院沒啥區別,因為「我們消毒很到位」。而且,小店的優勢更突出。一是價格更便宜。「至少能打八折。」老闆娘告訴記者,以割雙眼皮為例,「大醫院」一般要6000—7000元,「我們能便宜一兩千」。二是能請到技術最好的醫生。「比起你們,我們肯定更清楚哪個醫生做得好,哪個做得不好。」老闆娘一直在強調,「大店靠名氣,小店靠實力。」他們還會請韓國的整容專家來這裡做手術。

  老闆娘說,像她這樣同時經營生活美容和醫療美容的小店,市場上還有很多,「現在的美容院都提供一站式服務」。記者還注意到,晾在一旁的服務項目價目單裡,只有普通的按摩、潔面類服務,醫療美容項目都未列入。

  假冒藥成本不足百元,賣價高達萬元

  真的會有醫生去美容院走穴行醫嗎?「有,因為可以拿更多的回扣。」從事美容整形顧問多年的陳香(化名)告訴記者,「美容整形就是一個暴利行業。」

  陳香所在的美容院,就開在蘭州一知名賓館的二樓,每天都要接待絡繹不絕的顧客。在她看來,只要醫生技術好,「像割雙眼皮這種小手術不存在啥風險,女人為了美,總要拼一把」。

  陳香平時會把一些前來諮詢的顧客私下介紹給自己的「老師」,然後在顧客家中完成整形手術。「顧客也能少花幾千塊錢,給老師的辛苦費也比較可觀。」顧客交給陳香的「手術費」,美容院不會再「過手」,基本就由陳香和她的「老師」分了。

  除了遊醫橫行,美容整形市場上,產品、服務價格變化就像在坐過山車。陳香告訴記者,美容院的服務在價格上有很大的空間,是因為他們可以通過其他手段(比如使用劣質材料),來保證利潤空間。

  「以玻尿酸為例,假貨非常多。」陳香說,同一個瑞藍玻尿酸的防偽條碼可能在市面上出現幾百次。假冒的玻尿酸其實是其他微整形注射填充材料,比如奧美定、矽膠油等。其中,奧美定對人體危害最大。

  目前,奧美定已被國家食藥監總局明確禁止使用,但由於其成本低廉,注射人體後塑形效果好,常被用來假冒玻尿酸。一般注射半年到一年後使用者常常會出現腫脹、硬結甚至遊走至其他部位等狀況,還會抵抗力下降,甚至可能致癌。

  注射假冒藥品的消費者會遭受巨大的身心折磨,而黑心商家卻賺得盆滿缽滿。「我以前在上海、成都做過美容諮詢,各地都一樣。」陳香透露,市場上一支假冒藥品的成本可能不足百元,造假者賣給美容中心每支兩三百元,美容中心賣給各整容機構,層層加價到五六百元至一兩千元不等。而等整容機構賣到消費者手中,價格可能會高達上萬元。

相關焦點

  • 【央視315晚會直播:美容院推銷步步驚心】央視記者在暗訪美容院的...
    【央視315晚會直播:美容院推銷步步驚心】央視記者在暗訪美容院的集中拓客大型活動中發現,美容院店長要求店員以「免費體驗」的名義把顧客攬進店門,隨後設計「連環套」,多個項目老師、門店經理,蹲牆角、爬門縫,想方設法偷聽掌握顧客的情況,隨時扮演不同的身份進入房間,同美容師打配合誘導消費者辦卡。
  • 記者實地暗訪蘭蔻美容院:以假亂真自稱使用院線產品
    中廣網北京3月1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多位消費者反映多家蘭蔻美容院步步緊逼,為消費者設下一個又一個的消費迷局,甚至強迫消費者消費,消費者不願深陷其中卻又難以抽身。為了揭開蘭蔻美容院的內幕,破解蘭蔻美容院設下的迷局,我們的多位記者分頭出擊,分別深入不同地區的蔻美容院展開暗訪調查。  蘭蔻美容院自稱走院線產品我們的記者先對北京西單大悅城的蘭蔻芊之芊美容院進行了暗訪。
  • 晉江永和鎮旦厝村村民再曝黑作坊 記者走訪已拆除
    ­  位於晉江永和鎮旦厝村的小山坳暗藏黑作坊,收集泔水粗煉油脂,經《東南早報》記者暗訪核實,當地政府多部門聯合檢查,查明油脂並未流向餐桌,並對該無證黑作坊進行取締、拆除。昨日,又有村民通過泉州晚報社24小時熱線96339舉報旦厝村另一處黑作坊,記者前往核實發現已拆除。
  • 涿州黑作坊被記者暗訪曝光!萬斤「黑」豆腐流入北京!
    而廠房內地面汙水橫流,空氣中散發著酸臭味,屋頂及四壁布滿灰塵,大大小小的缸、桶、盆擺放凌亂,這些容器內壁都有一層厚厚的油汙。▲萬斤「黑」豆腐流入北京!記者暗訪「半山腰」作坊:蒼蠅成群 汙水橫流。新京報動新聞出品▲除了豆腐,新頤溫公司在錦繡大地批發市場還銷售豆腐絲、豆泡等豆製品。
  • 記者暗訪「拉皮」黑作坊:隨手一攪爬出活蒼蠅
    拉皮黑作坊半夜營業 記者暗訪隨手攪出活蒼蠅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導, 剛開始的時候,李先生也並未當回事,畢竟肚子不舒服不能完全確定就是拉皮的質量問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李先生從一位幹過拉皮加工的朋友那裡了解到,拉皮裡添加的一些化工原料,對人體有害。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李先生開始關注起拉皮的加工生產來。
  • 黑作坊鴨子銷往多家烤鴨店 西安僅兩家正規
    記者暗訪發現,部分「黑鴨子」被送到「福聚德」和德麟四家烤鴨店,目前,灞橋區有宰鴨黑作坊近10家,白條鴨銷往西安、渭南、寶雞等地香噴噴的烤鴨,使人禁不住開始流口水,但是你懷疑過這些烤鴨的來源嗎?在城郊的農村,幾間廠房、一個漆黑松香鍋、滿地的鴨毛、鴨血……這就是宰鴨黑作坊,而這裡生產出來的鴨子則送進了西安市一些烤鴨店。■記者黑冰/文 木鳴/圖黑作坊裡的鴨子送往多家烤鴨店近日,根據知情人報料,記者對烤鴨店「福聚德」的烤鴨來源進行了暗訪,發現在西安市灞橋區新築鎮楊賀村村北的一條公路邊有一家黑作坊給「福聚德」提供鴨源。
  • 黑作坊豬頭皮燒鵝浸泡在裝滿汙水的盆裡
    前夜昨晨,本報記者配合佛山市農業局、南海區質監局等部門深夜冒雨突襲記者暗訪的「黑作坊」。在松崗顯子崗東村,執法人員接連查獲3家無牌照的熟食加工作坊。在黑作坊裡,記者看到了噴槍及松香等用於處理家禽的專業工具和材料,以及日落黃、檸檬黃和高倍肉香膏等添加劑,不過作坊的工人卻一直矢口否認他們加工過死鵝。
  • 38歲女子整容後似50歲大媽 美容院稱面相老(圖)
    黑美容院藏身居民樓 西安38歲女子整完似50歲  隱藏在居民樓裡的黑美容院沒有任何證照,卻在前來求美的女士臉部「動刀」。38歲的王女士說,她在此洗了眼線、做了切眉手術後,感覺自己「變老」了,有朋友也說她看起來像老了10歲。
  • 昆明一地溝油黑作坊被端,查處成品油60多桶「黑豬血」3噸
    昆明一地溝油黑作坊被端,查處成品油60多桶「黑豬血」3噸 孫琴霞/春城晚報 2016-07-30 18:18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山整治十四村 嚴厲打擊「臘肉黑作坊」(圖)
    查處時執法人員噁心嘔吐  記者昨天進一步了解到,在本報「暗訪十四村臘肉製品黑作坊」報導見報的當天,坦洲工商分局接到消息後,根據本報提供的線索,迅速會同質監局、衛生局等相關職能部門趕赴現場。  多名執法人員在現場檢查和搬運過程中因不堪忍受這些噁心的臘製品發出的異味而嘔吐,仍然堅持將重達兩噸左右的問題臘製品裝運上車,並運往填埋場銷毀。通過前日的清理,黑作坊目前只剩下一座空棚矗立在坦洲鎮十四村金香花園(爛尾樓)內。
  • 黑作坊以黑「滷水」泡白豆腐 1小時速成臭豆腐
    紅網長沙1月9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實習生 康希)日前,有市民向本報爆料稱,在觀沙嶺村某民房內隱藏著生產臭豆腐的黑作坊。知情人黃先生告訴記者,該作坊搬來幾個月,作坊內傳出的怪味讓他們難以忍受。
  • 福州黑作坊泡製鯊魚皮 銷往馬尾水產市場
    記者暗訪後聯繫相關部門;這家黑作坊涉嫌使用致癌化學品雙氧水,昨被取締,現場繳獲鯊魚皮數百斤海峽都市報(微博)8月9日訊(記者 張志宏 關銘榮 文/圖) 福州馬尾快安雙協村有一處民房前日,記者前往暗訪,這間民房內汙水橫流,蒼蠅紛飛,昏暗的房間內擺著幾個大桶,桶內正在泡製鯊魚皮。下午,這些泡製好的鯊魚皮由一輛麵包車送往位於馬尾的海峽水產批發市場。 昨日,記者聯繫了馬尾區工商局、食安辦、質監等部門,昨日下午1時,部門對正在加工的黑作坊進行取締,現場繳獲還正在泡製的鯊魚皮數百斤,還發現雙氧水溶液。
  • 黑作坊豬頭皮燒鵝浸泡在裝滿汙水的盆裡(2)
    經查明,三個作坊的作坊主分別為馬某、胡某、馬某華等人,均是四川人,做此生意最長的已有兩年多。馬某稱,他在松崗塘聯市場租有燒臘檔口,這些熟料是今天賣剩的。另2家作坊主也稱,他們在松崗顯子崗市場和元崗市場有燒臘檔,熟食自己制好後銷往市場。  經統計,執法人員當晚一共查封了熟料193公斤、生料215公斤,一直到昨日凌晨1時10分,執法人員才離開。
  • 噁心得要吐,這些產自城中村黑作坊的麵條米粉臘肉你還敢吃嗎?
    店內臟兮兮的水泥地上鋪滿成品和半成品麵條,小工穿著鞋在上面隨意踩踏,灰塵、雜物、老鼠也不時「光顧」;門口一些扎堆擺放的麵條已生黴,散發出一股酸臭味……接到讀者報料後,記者連續3晚4次暗訪調查,基本確定這是一家黑作坊。 官渡區食藥監局以及公安、城管等相關執法部門,於21日凌晨趕到現場查處,共查繳非法成品、半成品麵條2.5噸,封存麵粉7.5噸。
  • 臭豆腐缸中有蛆蠕動--武漢市人大代表探訪黑作坊
    前晚,葛文凱暗訪了武漢市江岸區後湖街餘家墩和礄口區常碼頭的地下作坊。面對一滿缸生蛆的臭豆腐,他憂心忡忡地說:「政府部門應該正視這些問題,是該要好好管下了!」  臭豆腐缸中竟有蛆在蠕動  前晚8時許,記者隨葛文凱來到江岸區後湖街餘家墩的一處窩點。
  • 廁所旁現豬頭肉黑作坊:用含多種毒素松香來脫毛
    原標題:廁所邊有個豬頭肉黑作坊 民警偽裝小販暗訪,鎖定證據後搗毀(圖)  最近,秦淮公安分局機場派出所民警偽裝成收購豬頭肉的小販,通過明察暗訪,取締了一個加工豬頭肉的黑作坊。據黑作坊老闆交代,他負責進貨加工,妻子則負責到菜場去賣,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加工十來個豬頭。  舉報:廁所旁有個豬頭肉黑作坊  5月7日,南京市秦淮公安分局機場派出所民警在走訪調查時獲得轄區一位群眾的舉報,稱在廣洋村有一個黑作坊,違規生產豬頭肉,還用松香為豬肉脫毛。
  • 外賣平臺頻現「黑作坊」百度美團餓了麼全把關不嚴
    該辦法實施1個多月來,外賣餐廳是不是做到了證照齊全?外賣管理有沒有更規範?外賣餐點能不能放心食用?近日,本報記者在北京實地暗訪了部分外賣商家。不少商家公示的許可證已經過期,卻仍照常營業「自從有媒體曝光外賣平臺黑作坊,我現在點外賣都會看一下營業資質,覺得有證照至少不會是黑作坊。但有時候在外賣平臺很難找到商家的營業證照。」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百環家園的石曉磊在某室內設計公司工作,經常靠外賣解決晚餐,什麼樣的外賣讓人放心,他心裡一直沒底。
  • 長沙黑作坊用腐肉讓臭豆腐變臭 多食會致癌(圖)
    記者暗訪黑作坊臭豆腐及其流向,其過程無不讓人觸目驚心。  暗訪黑作坊臭豆腐流向  10月27日,在知情人士提示下,記者暗訪了多處臭豆腐半成品生產作坊。  在新開鋪某民房內,記者看到了小屋內一幅地下家庭作坊的實景圖。  民房外坪擺放著近10個黑色大盆,盆內正浸泡個還冒著水氣的豆腐。顯然,這家作坊正在加工豆腐。
  • 福建福州黑作坊涉嫌用雙氧水泡製鯊魚皮 銷往馬尾水產市場
    前日,記者前往暗訪,這間民房內汙水橫流,蒼蠅紛飛,昏暗的房間內擺著幾個大桶,桶內正在泡製鯊魚皮。下午,這些泡製好的鯊魚皮由一輛麵包車送往位於馬尾的海峽水產批發市場。  昨日,記者聯繫了馬尾區工商局、食安辦、質監等部門,昨日下午1時,部門對正在加工的黑作坊進行取締,現場繳獲還正在泡製的鯊魚皮數百斤,還發現雙氧水溶液。
  • 黑作坊用回收油炸豆腐泡 為鮮豔添加"檸檬黃"
    記者就是沿著這條臭水溝找到了作坊。    家住李滄的市民高先生向本報反映,他在市場上購買的豆腐泡顏色非常鮮豔,可拿回家品嘗後發現有股烤鴨味,在他的再三追問下,攤販承認炸豆腐泡用的是回收油。記者暗訪了解到 ,該攤販售賣的豆腐泡是從李滄一家黑作坊批發的,記者暗訪這家黑作坊發現,這些外表看起來鮮美誘人的豆腐泡,不僅添加了豆製品違禁添加的「檸檬黃」,而且還使用了回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