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伊斯坦堡這座城市的描述已經太多,只有當我真切地走過大街小巷,俯瞰博斯普魯斯海峽,路過繁忙的港口,進出清真寺和天主教堂,在博物館裡凝視壁畫,拍下各種塗鴉野蠻生長之地,有時候在廣場上看鴿子和抱著國旗的大叔,胃裡裝著能管一整天的烤牛肉夾饃,累了在路邊的小桌椅喝一杯土耳其咖啡或者紅茶……才足以感受到這座城市安靜又沸騰,溫暖又憂愁的矛盾氣息。
這真是一座偉大的城市的感覺油然而生。
初到土國的3天天氣都沒放晴過,在風雨中亂走,幸運的是沒有迷過路。
在伊斯坦堡驚喜發現,街上都是表姐劉雯代言品牌的廣告。
喜歡她,因為她勤奮又謙虛,表裡如一的美麗又正能量,所以紅遍全世界。
連續的陰天,第一天早上出門時候遇到一個丟鞋刷的人,條件反射替他撿起來,他示意要免費幫我擦鞋的時候才想起之前在別人遊記裡看到的土耳其知名騙術。
說是免費報答,其實擦完後會要小費。
於是連忙說NO,迅速離開,好在鞋匠沒有跟上來。
想想那個刷子可是非常利落十分湊巧地滾到了我的腳邊上,後來在加拉塔大橋也遇到,完全不理會就好。
土耳其鞋匠們一年丟鞋刷的次數加起來估計可以等同於某國人民一年GDP了。
旅館到藍色清真寺走路不足10分鐘。
離得近,所以第一個想到的地方就是去那兒。
無需門票哦。
總覺得還會在人少的時候進去待會兒,誰知道最後還是只去了那一次。
免費和排名,自然忙著拍照比禱告的人多很多。
凡是要去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教堂,乘T1在Sultanahmet下車。
其實每一站的距離都不是很遠,從大巴扎到藍色清真寺乃至加拉塔大橋,完全步行溜達都可以。
T1列車會運行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藍色土耳其,blue憂傷,不是嗎。
決定像Pikacu一樣在冷風中奮起暴走了。
從Eminonu到獨立大街,一不小心乘坐了年代感已久的世界最短地下鐵「TnelUndergroundRailway」,長度只有。
短得我出站都遲疑,看著人們都出來了才敢往外走,一站地出來之後就到獨立大街啦。
從前我室友有隻黑喵叫面子,來到伊斯坦堡,遇到好多面子。
如果有一天我和我的閨蜜老了,希望除了廣場舞以外還可以一起下午茶。
伊斯坦堡的街頭藝術都有種力量,回來後才知道BoynuBkkler的意思是孤獨者。
不小心會走過的聖安東尼教堂。
忍不住想要在裡面多坐會兒,那一刻我才感到,信仰是種內心的安寧。
教堂好正,一秒想信上帝的感覺。
人來人往的獨立大街,想到離開前這裡發生的爆炸,從此這條街更多了一層襲擊的陰影。
讓人最沒想到的是即使是伊斯坦堡這樣的地方,也難逃恐怖主義襲擊的厄運。
走累了也學當地人隨便晃進路邊一家咖啡茶館。
忘了曾經哪裡看到,對土耳其人來說,一杯咖啡承諾40年友誼。
獨立大街的著名標識——紅色叮叮車。
愛一行幹一行,幹一行愛一行,磨刀霍霍片烤肉。
土耳其男人很愛自拍啊。
離開塔克西姆廣場,接下來開啟沒有目的地的混亂暴走模式,心想就算迷路也迷不到哪裡去。
感覺自己像一隻被放飛的風箏,在伊斯坦堡的大街上自由「翱翔」。
可惜並沒有遇到追風箏的人。
走著走著,到了加拉太塔跟前。
天氣不好,無心上去。
見排隊的人也不少,就附近隨便逛逛好了。
喜歡這位大叔靚麗粉色的腿襪,竟然毫無違和感。
被靦腆的土耳其少年們搭訕,問了我一系列英語課堂才有的對話問題。
問我最喜歡的歌手是誰,隨口而出「JayChou」,說完就想唱《伊斯坦堡》了。
加拉太塔下來就能到加拉塔大橋,老城區好逛得真的連地圖都用不上。
即使天氣再冷,也阻擋不了伊斯坦堡人民在海峽邊坐著聊天。
街頭隨處可見的土耳其甜甜圈,到最後我都沒嘗過。
一個人旅行的時候,反而吃都不那麼重要了。
因為太隨心所欲亂竄,讓我總是忘記吃飯這件事。
金角灣真的算得上老城區的中心。
香料市場也在附近。
在廣場上發呆了一陣,發現老城區真小,自己用一天時間就已輕車熟路。
但樓主時差還沒調整過來,下午5、6點就困到不行,所以決定回旅館洗洗睡了。
第二天伊斯坦堡的風雨更強烈,半夜醒來看微信,才知道安卡拉發生了爆炸。
知道我在土耳其的朋友們發來微信,告訴他們我在伊斯坦堡一切都好更不會亂跑。
結果早上起來,搜看了一下伊茲密爾的天氣,立馬決定前往(西部靠近希臘,還是相對安全的)。
訂好機票,在酒店磨蹭到中午出門,決定還是去傳說中的大巴扎逛一逛。
大巴扎果然夠大!
大到從哪個門進去休想再從那個門出來。
匆匆走馬觀花一遍,許多熱情的店主都迎上來。
最怕這樣的地方,純賣遊客,如果不是為了集中看看土國主要都賣些什麼東東,也不會在行程計劃內了。
所以才說,18門,緣分啊。
從大巴扎出來往加拉塔大橋方向走,很快又到了耶尼清真寺的廣場。
沒有去清真寺裡面,就從外面繞著走了一圈。
回旅館路上順道去了聖索菲亞教堂,真的是順道。
因為回去路上發現不用排隊就可進。
旅途中最喜歡遊人最少的時刻了。
門票35裡拉,有點小貴。
但這座有著一千五百年歷史,獨一無二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兩種不同宗教和諧交融的共同體教堂,去了之後還是相當震撼的。
特別是對於一個過去只能從影視作品中感受西方各種大帝們舉行重要國儀場所但想像力有點豐富的中國妹子來說,置身其中立馬就產生了各種幻覺,彷佛看到了拜佔庭帝國的重要人物們舉杯穿梭的熱鬧宮廷畫面。
而且還可以上樓哦,瞬間覺得值回票價。
很多人都會在其前面留影一張的《最後的審判》壁畫。
另外一處保存尚好的馬賽克壁畫,中間是抱著耶穌的聖母瑪利亞。
初到土國的伊斯坦堡上半段就到這裡。
第二天果斷逃離了壞天氣,去往陽光燦爛的地中海沿岸,那個叫做切什梅的愛琴海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