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哈薩克斯坦積極順應電子金融和網絡工業發展的趨勢,居民中使用電子支付系統的人持續增長。儘管13年前就出現了網上銀行,但是哈手機銀行、電子貨幣和銀行終端的發展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居民在辦理金融業務時,並未準備好告別傳統貨幣。
電子支付系統在哈發展
(一)哈電子支付系統劃分
哈國家金融電子支付系統包括遠程金融服務和銀行(非銀行)終端,劃分為手機(手機和簡訊銀行)服務,銀行非手機服務(網上銀行)和非銀行非手機服務(電子貨幣)。非現金支付可直接通過網際網路或使用普通手機、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腦通過移動運營商的網絡進行。銀行目前使用POS機、印碼器、ATM機、銀行多功能機這幾種遠程接入終端設備。
(二)發展進程
90年代中期,隨著銀行ATM機和POS機在哈出現,電子支付服務發生了大變革,銀行多功能機也實現了從無到有。2000年出現了網上銀行,2005年,人民銀行啟動了手機銀行業務。2011年出現了電子貨幣和第一批支付系統。從那時起,哈интервэйл有限公司與人民銀行共同推出MyPay系統,地區支付系統有限公司推出了HandyPay。由此,手機電子商務開始出現。隨即出現了三種電子錢包:KZM(哈聯合銀行)、Tau電子錢包和俄羅斯QIWI電子錢包。
目前市場上有11中支付系統:國家支付系統、MyPay、HandyPay、KZM、Tau電子錢包、QIWI、iKassa.kz、Quickpay、M'Pay、KiberPlat、Taulink和Yandex Money。目前亟待發展的是手機運營商支付功能(手機支付服務),該服務劃款方式為直接從運營商劃款,而非依託支付卡。目前推廣該服務還存在難度,因為在哈很難獲得銀行許可證。
2012年38家銀行中的24家二級銀行和哈薩克斯坦郵局發行支付卡,二級銀行中發行的國際支付卡佔95.1%。12家銀行提供通過網際網路進行支付和轉帳的業務,其中6家要求使用支付卡辦理業務。6家銀行開通手機銀行金融業務,其中4家要使用支付卡,僅2家銀行有電子貨幣業務。
(三)持卡量和業務量
哈薩克斯坦持卡人1110萬,比經濟活動人口多200萬人。人均持卡0.8張,大大低於發達國家指標。例如英國人均持卡3張,瑞士2張,俄羅斯2.8張。鑑於哈持卡量少於人口數,因此支付卡發行機構潛力巨大,而目前發行的卡中僅一半處於活躍狀態,表明居民對這一支付方式興趣不大。截至2013年1月1日,哈國內機構共發行支付卡1210萬張,同比增長26.9%。發行最廣的是借記卡,佔80%,信用卡佔17.6%。主要使用的國際支付系統包括Visa International(83.2%)、MasterCard Worldwide(11.9%)、中國銀聯(0.1%)和美國Express International(0.2%)。本土支付系統佔市場份額4.6%(包括哈人民銀行Altyn卡、BTA銀行SmartAlem卡、花旗(哈薩克斯坦)銀行的花旗卡。)。
2012年,通過哈發行的支付卡,在哈和境外共實現業務1.876億筆,金額5.6萬億堅戈。與2011年相比,業務量增長20.5%,金額增長27.9%。取現業務量1.464億筆,金額4.7萬億堅戈,較2011年分別增長17.2%和27.4%。其中總取現次數的97.8%和金額的88.6%通過ATM機進行。
商品和服務非現金支付4120萬筆,金額8000億堅戈,同比分別增長33.9%和31.6%。非現金支付在支付量中佔比20.9%,在全部支付金額中佔比12.8%。
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是,多數卡都是「工資計劃」中發放的代發工資卡,使用者習慣於進帳後立即取現。儘管電子銀行服務很方便,但是居民還不準備在進行支付和轉帳等金融業務時放棄傳統手段。通常,這與持卡人金融知識和相關基礎設施完備度有關。
從哈大城市和各州用卡情況不同,可印證上述觀點。電子銀行終端最發達的是阿拉木圖,擁有全國32%的POS機,18.8%的ATM機和17.8%的銀行多功能機。而阿斯塔納上述指標分別為13.4%、10.1%和8.5%,其它各州持有量幾乎都低於10%。
零售商業對支付卡的接納程度在發展電子支付系統的過程中也起重要作用。2012年底哈共有14173家貿易和服務企業與銀行籤署安裝POS機的協議,安裝POS機的服務和貿易網點共21329個,主要集中在阿拉木圖(34.6%)和阿斯塔納(14.4%)。
2013年初,政府頒布的從事部分經營業務的私營企業家必須接受支付卡和安裝POS機的決議生效。根據稅務機構的數據,目前符合該標準的私營企業商戶16萬多家。央行認為,支付卡使用量將大幅增加。儘管有著熱切期待,但是業內人士認為在該領域還存在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首先,該決議效力並不覆蓋市場貿易,市場上部分櫃檯的貿易量或許超過貿易服務網點貿易量若干倍。其次,強制購買的POS機可能被商家用作擺樣子。例如,2012年一部POS機日均交易量少於2筆,一部ATM機日均46筆取現業務和5筆非現金業務,銀行多功能機上有21筆業務(其中包括19次現金業務)。而俄羅斯的一臺ATM機日均業務量則為40筆。最後,就算擁有了大量終端設備也不能說支付系統基礎設施就算發達了,銀行未就如何配置終端設備和為持卡人提供服務達成一致,導致了某些地區ATM機過多(類似情況在美國和歐洲很罕見)。
評價支付基礎設施的發展情況可以通過研究遠程接入系統(網際網路和行動電話)完成交易量變化情況來體現。2012年通過網際網路和手機進行的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長27.3%。但是遠程接入系統在整體交易量中的貢獻依然較低。據央行統計,2012年ATM機交易量佔總交易量80.5%,POS機佔9.1%,銀行多功能機佔5.6%,網上銀行佔3.2%,手機銀行佔0.2%。
(四)網上支付群體和接入設備
根據ICT營銷諮詢公司統計,哈主要網上支付者中大城市居民佔比57%,該群體主要居住在阿拉木圖和阿斯塔納(佔比40%),年齡20-30歲,其中60%為男性,70%的人具有高等學歷,其中多數人還沒有孩子,月收入在500美元以上,上網工具主要為:使用個人電腦或者筆記本(80%)、行動電話(43.3%)、平板電腦(10%)和其他設備(11.8%)。
二、存在問題和發展前景
專家認為未來金融領域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移動性、虛擬貨幣使用和信息安全。哈移動金融服務在該領域的弱點顯而易見,在貿易領域使用並推廣包括非接觸技術、NFC和使用電子貨幣的手機應用程式在內的新移動技術和解決方案,發展網際網路商業方面有待發展。
(一)銀行業應採取積極發展的態度
制約移動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哈發行的銀行卡中大部分沒有網絡功能,哈銀行態度較為保守,擔心第三者非法利用銀行卡為持卡人和銀行帶來損失,選擇了默認關閉網絡功能的手段防範風險,而發達國家銀行卡默認是有網上銀行功能的,但是也可以提交申請關閉網絡功能。哈薩克斯坦則完全相反。
(二)在居民中普及用卡知識
儘管多種使用創新技術進行支付的方式快速發展,行動支付服務市場上,銀行開通了簡訊服務和Java附件服務,手機銀行可以使支付固定必繳費用的消費者節約大量時間和精力,降低面對面服務時銀行收取的手續費,提高交易透明度。但是,居民對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非現金電子支付的信任度很低,據調查,2011年哈大城市中僅有27%的居民信任非現金網上電子支付手段。願意用銀行卡支付的人佔61.1%,願意用電子貨幣支付的人佔22.4%。最不具備吸引力的支付手段為簡訊支付,其支持者佔11.3%。
(三)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提高服務質量
銀行業發展緩慢往往並不是因為設備不夠先進導致的,因此應該大力協調並發展相關機構的業務標準和技術,在零售支付系統中推行高效清算機制,協調和組織行動支付各系統間的清算,提高電信服務商與銀行間的相互協作效率。
銀行客戶總是在移動中的,其中大部分人習慣於在兜裡放一個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可以進行操作管理的「全能遙控器」(包括銀行服務),而這樣的設備(手機)已經有了,只是服務不夠完善。(張聖鵬)
1、凡本站及其子站註明「文章類型:原創」的所有作品,其版權屬於商務部網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註明:「文章來源:商務部網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註明「文章類型:轉載」、「文章類型:編譯」、「文章類型:摘編」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註明的文章來源,並自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