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谷圍街垃圾分類有法寶:網際網路+智能回收箱

2020-12-16 廣州日報

在番禺區小谷圍街康陵路生活垃圾處理站,有一套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設備,工作人員只要將垃圾桶放在設備上,垃圾就被自動倒進卸料池,經分揀、粉碎、脫水、發酵等一系列過程,餐廚垃圾「搖身一變」,轉化成有機肥料。

今日,番禺區小谷圍街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內的設備具有乾淨整潔、佔地面積小、低能耗、處理能力強、速度快等優勢,不僅解決了垃圾清運的難題,還改變了傳統垃圾處理「髒亂臭差」的局面。

日處理餐廚垃圾3.5噸

垃圾處理站分為垃圾分類區、垃圾處理區、資源堆肥區。先把可回收垃圾分類分揀堆放回收,把易腐爛垃圾投入有機垃圾微生物處理設備中,經艙內微生物分解發酵24小時後製成有機肥,可直接用於瓜果蔬菜的施肥種植。剩餘無利用價值的不可腐垃圾投入低溫碳化處理設備,8~12小時碳化離子分解為陶瓷灰,可用於建材、路基材料、保溫材料、園林綠化等。目前,小谷圍街餐廚垃圾日處理量平均約3.5噸,1噸果蔬垃圾可產生100公斤的有機肥料。

在小谷圍街星匯社區,一位物業管理人員告訴番報君,他們小區自從有了「網際網路+智慧精準垃圾分類」投放系統,小區的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提高了不少。

小區有了「網際網路+智能回收箱」

據了解,2018年9月,小谷圍街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投入約200萬元引入了「網際網路+智慧精準垃圾分類」投放系統,在轄內7個小區、12個點投放11組「網際網路+智能回收箱」設備,實行積分獎勵機制,引導居民精準分類投放,向居民免費提供印有二維碼的可回收易降解的垃圾袋,引導居民做好源頭分類,實現源頭管控。

據了解,小谷圍街在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中,積極探索建立科學管理機制,通過「三強三抓」促進「三實現」,著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9月中旬,小谷圍街轄區內7個小區同時順利完成樓層撤桶工作。組織約2100人次進行定時投放點站桶指導服務,引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餐廚垃圾及其他垃圾,並落實餐廚垃圾破袋正準分類投放。

實現回收利用。攜手92回收公司免費在4個保留村共配置16個多功能回收箱並進行統一回收,建立完成舊衣物、廢紙、有害垃圾回收體系,截止10月底,村(居)24個舊衣物回收箱共收可回收物約34.61噸,有害垃圾回收處置約0.091噸。

實現垃圾減量。在10所高校設置多功能回收箱95個,引導畢業生將廢舊書籍、衣物、電器等進行全面分類回收,通過建設「二手物品綠色交換中心」,引進專業處理公司分類清運處理畢業季可回收物等方式,從源頭上推動垃圾減量,實現10所高校畢業季垃圾減量約1000噸。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番宣、袁輝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王燕、肖桂來 通訊員 袁輝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

相關焦點

  • 揚州首批智能垃圾回收箱,刷IC卡分類得積分
    昨天上午,市區首批智能可回收垃圾箱在廣陵區文昌花園等5個小區投放使用。無需工作人員現場值守、無需人工稱重,市民只要在箱體上的窗口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或使用IC卡,就可自動完成垃圾投放、稱重和積分記載等程序。
  • 晉安鼓山鎮垃圾分類出新招 新型智能回收箱亮相
    居民正在試用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福州新聞網6月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文/攝)昨日下午,晉安區鼓山鎮4個社區聯合舉辦「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標杆小區」啟動儀式,新型智能回收箱在4個社區正式亮相,居民分類投放垃圾換取的積分,不僅可以兌換小禮品,還可以兌換空調清洗、保潔等服務。
  • 智能垃圾分類箱落戶漯河這個村!
    自動稱重、積分計算、箱滿報警……近日,全省首家農村社區智能垃圾分類積分系統落戶臨潁縣瓦店鎮大李村,這種搭上科技快車、藉助「網際網路+垃圾分類」的智能神器一經亮相,就受到了村民歡迎。
  • 小蜜蜂智能回收助力常熟市東區鉑宮智能垃圾分類模式
    有了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市民垃圾分類將更精準、更輕鬆。4月19日,蘇州常熟市東區鉑宮首個【小蜜蜂智能回收機】啟用試點,標誌著該小區垃圾分類逐漸進入無人化、自助化的智能時代。前期,隨著浙江小蜜蜂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工作人員發現大部分地區,雖然垃圾分類後的其它垃圾由環衛工人每天收集,但可回收垃圾沒有專人進行回收;社區居民分類習慣養成後,其分類後的可回收物缺少輸出口,在樓道和公共區域堆積易產生安全隱患;也有社區間存在拾荒人員穿梭,不定時地去翻撿值錢的可回收物的情況,撿拾的過程造成路邊和垃圾桶邊常有散落的垃圾。
  • 「飛螞蟻智能環保回收」創始人郇恆偉:讓可回收垃圾實現80%回收率
    在和一個朋友聊天的過程中,郇恆偉產生了智能回收箱的創業想法,於是就和小夥伴們開始了創業行動。  郇恆偉介紹,上海小懶貓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飛螞蟻智能環保回收項目,是打造網際網路+回收箱這樣一個集線下智能分類回收、線上網際網路運營、後臺大數據平臺管理為一體的新型智能化有償垃圾分類回收項目。
  • 大連這個社區把分類垃圾投入回收箱,微信當場顯示可換錢數
    前不久,大連中山區葵英街道清泉社區增加了5處「智能回收箱」,小區裡掀起了一波垃圾分類新風尚。「智能回收箱」是一個藍白色調的長方形箱體,分有「玻璃、塑料、金屬、紙類、織物」五格,中間有一個掃描機。「智能回收箱」如何使用?
  • 小谷圍街開辦 心理減壓工作坊
    本報訊  (融媒體記者袁輝  通訊員谷圍辦)日前,小谷圍街精康工作站聯合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谷圍新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樓舉行
  • 家有閒置衣物怎麼辦?|舊衣物智能回收箱來了
    廢舊衣物是每個家庭都會產生的生活垃圾。隨著哈市垃圾分類的深入推行,廢舊衣物的回收換錢也越來越智能化、簡單化。記者從哈市城管部門獲悉,哈爾濱供銷物資集團公司利用「我來收」微信小程序採用智能回收箱線上、線下結合的途徑,讓市民家的廢舊衣物可實現「分類投放—獲得積分—兌換獎勵」的智能回收模式。「我來收」採用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其中線上部分,針對十公斤起的廢品,「我來收」回收人員可進行上門回收。市民可通過「我來收」小程序,直接預約下單。
  • 番禺區小谷圍街「來穗人員之家」今日開門
    番禺區小谷圍街來穗人員之家是區鎮兩級政府對廣州市來穗人員融合行動計劃貫徹落實的產物。2016年11月,小谷圍街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由廣州市大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接小谷圍街來穗人員社會工作服務項目,以期在大學城開展來穗人員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按照「需求帶動創新,創新優化服務,服務促進管理,管理適應需求」的總體思路,以提升小谷圍街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品質和來穗人員幸福指數,以政府為主導,以城中村為重點,構建網絡健全、結構合理、發展均衡、運行有效的來穗人員服務管理體系,打造一個有看頭、有聽頭、
  • 廣州垃圾分類接入網際網路+ 回收廢品APP上搶單
    原標題: 廣州垃圾分類接入網際網路+ 回收廢品APP上搶單  廣州垃圾分類引入「網際網路+」思維。
  • 街鎮一把手訪談 | 番禺區小谷圍街黨工委書記黃浩霖:全力將大學城...
    如今,在面積17.9平方公裡的小谷圍島上,總人口約有23.3萬人,其中高校教職工和大學生約有20萬人,眾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使這裡成為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中科創與人才資源最為集聚的「寶庫」之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而這正是小谷圍街道與大學城管委會的工作目標和努力的方向。
  • 街鎮一把手訪談|番禺區小谷圍街黨工委書記黃浩霖:全力將大學城...
    如今,在面積17.9平方公裡的小谷圍島上,總人口約有23.3萬人,其中高校教職工和大學生約有20萬人,眾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使這裡成為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中科創與人才資源最為集聚的「寶庫」之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而這正是小谷圍街道與大學城管委會的工作目標和努力的方向。
  • 朝陽黑莊戶:網際網路+智能垃圾分類 促進村民養成垃圾分類「老習慣」
    5月1日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垃圾分類正式全面推行。而在朝陽區黑莊戶地區的麼鋪村,垃圾分類早就已經開始。麼鋪村從一年前開始試行「網際網路+智能垃圾分類」新模式,在村內採取「固定智能設備+流動上門回收」的形式。垃圾分類對麼鋪村村民而言,已從「新時尚」變為家喻戶曉、人人踐行的「老習慣」。
  • 番禺區小谷圍:滿島景色關不住,全域旅遊等你來
    冬日的中心湖湖的周邊,有不少市民在垂釣;湖邊的草地上,有的人搭起帳篷悠閒地享受著美景;新建的大學城人才廣場上,孩子們在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的帶領下,拽著長長地風箏線,在奔跑、追逐;湖邊的碧道上,時有市民騎行,或漫步。
  • 番禺區小谷圍街婦聯撐起抗疫半邊天
    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工作目標,番禺區小谷圍街婦聯組織轄區婦女幹部、女黨員、巾幗志願者衝鋒在疫情防控一線,服務「大家」守護「小家」,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巾幗力量。巾幗「領頭羊」助力抗疫情春節期間,小谷圍街黨工委副書記、婦聯主席郭小霞,黨工委委員盧小暉等一直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帶領街道、各村(社區)婦聯幹部、女黨員、巾幗志願者投入到抗擊疫情一線。
  • 蘇宿園區垃圾分類回收推出免費上門服務啦!
    「小區裡集中處理可回收垃圾,不僅方便了居民的生活,還能避免小區內垃圾堆放問題,美化環境還方便居民,順帶賺點零花錢,貼心又便民。」居民謝大爺說。目前,蘇州宿遷工業園區垃圾分類已成功滲透到了居民小區、學校、機關單位等區域。
  • 垃圾分類小知識|可回收垃圾有哪些?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為要什麼進行垃圾分類?請看短視頻↓↓↓看了短視頻是不是覺得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呢?垃圾分類有哪幾種?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1、可回收垃圾;2、溼垃圾;3、有害垃圾;4、幹垃圾。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可回收垃圾都有哪些!可回收物就是再生資源,指生活垃圾中未經汙染、適宜回收循環利用的廢物,主要包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等五類,是現階段生活垃圾分類的主要工作和影響垃圾減量的重要因素。
  • 垃圾要想變成寶,分類回收少不了~
    當騎三輪車的人收完垃圾後會把垃圾送到廢品回收站轉賣,小的回收站在收到垃圾後再通過卡車運輸到集中處理點出售,集中處理點同理會轉賣給垃圾再利用企業實現垃圾的可回收。不得不說這就是最為傳統的垃圾回收買賣,也是幾十年來促使人們進行生活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的原動力,但是中間經過多次的篩選、轉賣、費用結算,實際利潤所剩無幾。
  • 世界地球日 分類在同行 玉環垃圾分類智能設施停運一小時
    4月22日上午9點,位於玉環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西門口的垃圾分類智能可回收箱的電源按鈕,被按下關閉鍵。為配合第51個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宣傳,玉環市垃圾分類辦策劃了一場「節約用電,設備下線」主題活動,協調垃圾分類第三方聯運公司對玉環全市20多個點位的智能回收設施開展「節能」行動,統一拔掉電源一小時。「考慮到早上9點居民在設備端的使用量較小,選擇9點至11點這個時間段開展各點位設備『斷電一小時』。」
  • 破解垃圾分類難題,智能分類如何實現最優解
    今年兩會期間,已經有代表提案,建議為垃圾分類制定全國統一標準,並出臺垃圾分類基本法,讓垃圾分類的規則標準清楚、明白,讓垃圾分類相關主體有法可依。甚至有更激進的代表提議,從全國層面立法,讓垃圾分類成為居民法定義務,當然也同時要求全國各地都要形成「全行業、全領域、全過程」的垃圾分類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