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臺訊 (九江廣電全媒體 記者 李瑋 陳韜 餘濤 丁飛 黃河)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廬山西海結合風景區實際,對標「兩不愁三保障」,大力實施產業「造血」和資源「活血」工程,並打好政策「組合拳」,力求幫扶措施精準、扶貧政策落地見效。
廬山西海巾口鄉上畈村地理條件優越,是絕佳的水果種植區域。去年,村兩委通過發展村集體經濟,全力打造「黨建 扶貧 村級集體經濟」基地。今年,基地的獼猴桃產量預計突破1萬斤,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8萬餘元。
【廬山西海巾口鄉上畈村黨支部書記 談懷民】:全村有五戶貧困戶常年在這務工,每戶收入將達一萬元以上。
廬山西海花千谷景區位於巾口片區的核心區域,為充分發揮旅遊資源優勢,花千谷景區大力實施「消費扶貧 就業扶貧 旅遊扶貧」的脫貧新機制,形成了長效的產業循環。
【記者 黃河】:我現在是在廬山西海花千谷景區扶貧基地,我們了解到,2019年基地帶動了七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11人務工,除了就業扶貧之外,還推動了當地的消費扶貧,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萬餘元。
【廬山西海花千谷景區總經理 餘夢華】:每個月基本工資就給到了2600元,臨時務工每天有120元。農副產品銷售這塊,比如草莓、桑葚還有一些農副產品,很多團隊的遊客對老百姓手上的這些東西很感興趣。
在素有「贛北桔鄉」之稱的易家河村,該村通過建立「龍頭企業 合作社 農戶」的經營模式,有效促進了柑桔與農家休閒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村民踏上了致富路。
【廬山西海柘林鎮易家河村駐村第一書記 熊朝陽】:土地流轉到村實業公司,由村實業公司代管,根據年終的利益、收成再來按照實際分配。在消費扶貧這塊,對他們的柑橘應收盡收。
近年來,廬山西海藉助旅遊優勢,狠抓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全面摸排「兩不愁三保障」等突出問題,緊盯脫貧政策和責任落實,脫貧攻堅工作呈現力度加大、速度加快、質量提升的良好態勢。
【廬山西海風景區管委會調研員 江家和】:廬山西海管委會在體制改革之後,接管了兩個鄉鎮的管理,目前原有貧困戶253戶760人,現脫貧209戶693人,未脫貧44戶67人,貧困發生率由原來的3.93%將至0.35%。
下一步,廬山西海將繼續堅持「輸血」和「造血」並舉,大力發展蔬菜、瓜果、畜牧等特色優勢產業,實現產業扶貧全覆蓋,貧困人口全脫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