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西南四百裡,曰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山海經·西山經》
崑崙山自古以來就有著濃厚的神秘色彩,與崑崙山相關的神話和民間傳說不勝枚舉。曾經崑崙山有人拍到「渡劫飛升」的照片?畫面中雲影迷濛,雲影裡一排人影影影綽綽,似真似幻。根據流傳的一種說法,照片拍攝時悶雷隱鳴,山間回聲滾滾。等到雷聲散去,雲霧間的人影也隨之消散,混似仙人「渡劫飛升」。
如此看來,當時的場面詭譎神秘,使人不禁頭皮發緊,汗毛倒立,後脊發涼。如果身臨其境,必會被那詭異莫測的場景所震撼。專家給出科學解釋。崑崙山自古就備受敬仰。在數千年這種文化氛圍薰陶下,時至今日,崑崙山越發神秘。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崑崙山「仙人飛升」的消息不脛而走,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街頭巷尾討論閒聊的話題。崑崙山位於我國新疆與西藏交界處,西起帕米爾高原,橫貫藏新交界處,一直延伸至青海境內。歷代以來一直備受華夏文明的敬畏,有「萬山之祖」、「龍脈之祖」等稱號,地位顯赫,被人稱為神山。
世界有兩大主體神話。一支是希臘神話,另一隻就是崑崙神話。崑崙神話距今已經有360萬年的歷史,其產生、發展和流傳與華夏民族的演進息息相關。在《山海經·海內西經》中,天帝在下界的都城就是崑崙山。此外,崑崙山還是百神所在之地,崑崙山在我國神話中的地位可見一斑。歷史學家呂繼祥指出:在《山海經》中,崑崙山地位身份特殊,是許多神話的發源地。
道教道祖元始天尊的道場便坐落在崑崙山,此外還有西王母與三青鳥等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對後世有著重要的影響,衍生了屬於中華民族的仙神文明。對於華夏人民來說,它們不僅僅是一個傳說,它們已經作為典故和文化意象融入在後世文人的文化基因裡面。如那句膾炙人口的「青鳥殷勤為探看」。
經過數千的文化背景的薰陶,時至今日,「崑崙」愈加神秘。「崑崙山驚險仙人渡劫飛升」,消息一出,便可牽動大多數人的好奇與敬畏。很多人都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
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逐漸用科學的眼光和方法去審視世界中的未知。關於崑崙山,人們也試著用科學去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有專家研究結果表明:崑崙山區域存在強大的磁場,因為磁場的影響,常有雷電產生。而上世紀九十年代有人拍到的雲影中人影,也極有可能是在磁場的影響下產生的幻象。
雖然如此,科學依然沒能衝淡崑崙山的神秘與它那雄奇偉岸的自然力。我們提倡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看待和對待這個世界,特別是未知的領域。不過也有人認為浪漫瑰麗的想像同樣是難能可貴的。把一切都用理性、客觀和邏輯來表達,生活不是太無趣了嗎?留出些奇幻異想的空間,可以讓生活增色不少。
結語
神秘的崑崙山是一座巨大的寶藏。先民瑰麗的想像和樸素的世界觀給崑崙山塗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文化價值仍有待我們發掘。我們可以理性地分析,也可以感性地想像,總之,去體驗崑崙山背後的厚重、綺麗、燦爛的文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