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銷售,一頭連著農民的生計,一頭連著城市居民的消費。農民關心怎麼才能把農產品順利賣出去,而需求下降、部分市場關閉、物流受阻等則是其中突出的難題。
起家於農產品的拼多多,一直在深入探索各種電商扶貧創新模式。通過"多多果園"扶貧助農產品,"農地雲拼"等技術創新體系,有效緩解供需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產銷脫節,助力農民脫貧攻堅。
自2018年創立"多多大學"以來,拼多多持續展開線上、線下電商課程培訓,已經帶動全國超過10萬名新農人返鄉創業。平臺率先推出的"多多果園"扶貧助農產品,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6000萬,每天由平臺採購免費送出的扶貧助農水果超過200萬斤。
電商不只是渠道,也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
2010年,平利縣人王秀梅從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做了幾年教師,但安穩的工作並不能撫平她想創業的躁動內心。2015年年底,她辭掉了工作,回到了家鄉。
平利縣屬於秦巴連片特困區,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貧困程度深,難度大,是難啃的"硬骨頭"。
此前,平利縣經濟發展一直落後,也曾嘗試過引入外部資本發展特色產業,但由於缺乏基本市場理解,效果一直不理想。"十二五"末,平利縣依然有貧困村79個,貧困發生率高達22.4%。
2019年,在國家扶貧辦的指導下,拼多多與陝西平利縣政府籤署"扶貧戰略合作協議",平利縣"新農人"王秀梅被聘為平利縣多多農園絞股藍合作社負責人。
王秀梅留意到,雖然當地特產絞股藍很好,也建立了一些線上線下的店鋪,但也只是一個普通銷售渠道,與線下的經銷商沒什麼不同。作為生產者的農民們無法享受電商銷售紅利,也就沒有生產和改進的積極性,這也導致絞股藍質量無法保證。
當時,雲南保山的多多農園實驗已經將咖啡豆直接寄送到城市裡,減少了"中間商賺差價",有了成功的案例。拼多多助農項目經理徐筱瑋接到了藉助拼多多已經培養和引導起來的數萬名新農人,通過這一模式建立更多典型的任務。
2019年8月,在當地政府的引薦下,作為大學生創業代表的王秀梅遇見了正準備在當地考察的徐筱瑋。儘管是拼多多的忠實用戶,但王秀梅依然心裡沒底,擔心只是開一個店鋪,與之前沒有什麼不同。
徐筱瑋打消了她的顧慮:"你帶隊做一個合作社,帶領貧困戶種植、加工,我們給你們啟動資金,你要做的,就是帶著大家一塊把品牌和銷售做好,把合作社做成新農商企業"。
當年9月,王秀梅帶領51戶種植絞股藍的貧困戶組成了尋夢農園絞股藍合作社。多多農園資助了52萬元作為啟動金,並提供了業務培訓和流量扶持。"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參與的51戶貧困戶全部成為了合作社的股東,他們為合作社生產適合電商銷售的絞股藍產品,並共同分享合作社的商業收益。
與此同時,以合作社名義開設的拼多多旗艦店也正式運營。
徐昌美是合作社的一名成員,因母親生病難以外出打工,因而收入甚微。加入合作社後,徐昌美將家庭的20多畝絞股藍交給了合作社進行共同託管,2019年,僅半年時間,徐昌美光賣絞股藍就收入了3萬多元,這還不包括合作社的分紅和其他勞務收入。
2020年2月,在合作社的拼多多店鋪開啟之後,王秀梅發現拼多多上線了直播功能。拼多多派出了多多大學的培訓人員向合作社成員們進行指導,此後在拼多多直播間賣扶貧產品,就成了王秀梅的新工作。
如今,成立電商合作社、利用新電商資源開網店創品牌、上直播,在王秀梅和多多農園的示範效應下,已經成為平利電商脫貧的典型路徑。拼多多數據顯示,平利縣在拼多多上開設的店鋪有接近1000家,除了絞股藍一樣的農產品之外,還包括了手工藝品、輕工業紙品、社區工廠產品等。
"電商不只是渠道,也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我們只有把貧困戶的利益和電商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最大價值。"王秀梅表示。
空姐轉型新農人大山石榴走出新銷路
何爽是會理縣走出的一位95後空姐,2017年,她卻毅然選擇從東方航空辭職,回到大山種起了石榴。
會理縣冬暖夏溫,山地綿延,擁有獨特砂石紅土,是國內最大的石榴產區。
從東航辭職並非任性,何爽看中了當時水果電商在會理崛起的機會。何爽說:"電商給大山帶來了新的可能性,給石榴產業帶來了新動能。對於個人來說,也是一次難得機會。雖然空姐是一份很體面的工作,但我更希望能有自己的事業。"
2017年,當地的種植戶、合作社紛紛嘗試在拼多多上賣石榴,雖然何爽也踩中了電商的紅利期,但起步並不順利。"創業第一年,沒有運營電商的經驗,店鋪訂單體量不大,快遞拒收是常有的事兒,供應鏈也不穩定,每一天壓力都很大。"何爽回憶說。
為了減少耗損,何爽只好大半夜挨家快遞去敲門,終於在凌晨將貨發出去。自那時起,何爽就告訴自己,一定要把店鋪訂單量做起來,讓快遞不敢罷工。
曾經,何爽也嘗試過直播帶貨、產品代發、社區團購等模式,無奈都不溫不火。直到2019年,何爽的店鋪開始為多多果園供貨,當年8月至10月的石榴供貨量就達到70萬單,並帶動店鋪銷售超過60萬單,三個月累計銷售800萬斤,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正式打開了電商市場的缺口。
"多多果園最重要的一點是把會理石榴推薦給了用戶,用戶免費獲得了一單石榴,覺得好吃就會復購,從而給店鋪帶來更多的增量訂單"何爽說。據了解,2019年下半年石榴行情價格走低,難以出庫,也是多多果園的訂單緩解了庫存問題。
回到大山的三年來,何爽從空姐成功轉型新農人。實際上,早在2015年9月,拼多多就提出"平臺+新農人"的體系,通過新市場機制下合理的利益分配,引導受過高等教育、了解網際網路的新型職業人才返鄉創業。
拼多多農產品電商高速發展的原因恰恰是以"拼"的模式,基於農貨智能處理系統和遍布全國的新農人體系,建立了一條有效匹配農產品供需的高速路,化解了產銷信息不對稱,實現產銷順暢對接。
據拼多多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拼多多平臺已經累計帶動86000餘名新農人返鄉創業,他們將在未來成為中國鄉村建設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