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農人體系,「多多農園」為農產品建立一條供需高速路

2021-01-11 騰訊網

農產品銷售,一頭連著農民的生計,一頭連著城市居民的消費。農民關心怎麼才能把農產品順利賣出去,而需求下降、部分市場關閉、物流受阻等則是其中突出的難題。

起家於農產品的拼多多,一直在深入探索各種電商扶貧創新模式。通過"多多果園"扶貧助農產品,"農地雲拼"等技術創新體系,有效緩解供需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產銷脫節,助力農民脫貧攻堅。

自2018年創立"多多大學"以來,拼多多持續展開線上、線下電商課程培訓,已經帶動全國超過10萬名新農人返鄉創業。平臺率先推出的"多多果園"扶貧助農產品,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6000萬,每天由平臺採購免費送出的扶貧助農水果超過200萬斤。

電商不只是渠道,也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

2010年,平利縣人王秀梅從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做了幾年教師,但安穩的工作並不能撫平她想創業的躁動內心。2015年年底,她辭掉了工作,回到了家鄉。

平利縣屬於秦巴連片特困區,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貧困程度深,難度大,是難啃的"硬骨頭"。

此前,平利縣經濟發展一直落後,也曾嘗試過引入外部資本發展特色產業,但由於缺乏基本市場理解,效果一直不理想。"十二五"末,平利縣依然有貧困村79個,貧困發生率高達22.4%。

2019年,在國家扶貧辦的指導下,拼多多與陝西平利縣政府籤署"扶貧戰略合作協議",平利縣"新農人"王秀梅被聘為平利縣多多農園絞股藍合作社負責人。

王秀梅留意到,雖然當地特產絞股藍很好,也建立了一些線上線下的店鋪,但也只是一個普通銷售渠道,與線下的經銷商沒什麼不同。作為生產者的農民們無法享受電商銷售紅利,也就沒有生產和改進的積極性,這也導致絞股藍質量無法保證。

當時,雲南保山的多多農園實驗已經將咖啡豆直接寄送到城市裡,減少了"中間商賺差價",有了成功的案例。拼多多助農項目經理徐筱瑋接到了藉助拼多多已經培養和引導起來的數萬名新農人,通過這一模式建立更多典型的任務。

2019年8月,在當地政府的引薦下,作為大學生創業代表的王秀梅遇見了正準備在當地考察的徐筱瑋。儘管是拼多多的忠實用戶,但王秀梅依然心裡沒底,擔心只是開一個店鋪,與之前沒有什麼不同。

徐筱瑋打消了她的顧慮:"你帶隊做一個合作社,帶領貧困戶種植、加工,我們給你們啟動資金,你要做的,就是帶著大家一塊把品牌和銷售做好,把合作社做成新農商企業"。

當年9月,王秀梅帶領51戶種植絞股藍的貧困戶組成了尋夢農園絞股藍合作社。多多農園資助了52萬元作為啟動金,並提供了業務培訓和流量扶持。"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參與的51戶貧困戶全部成為了合作社的股東,他們為合作社生產適合電商銷售的絞股藍產品,並共同分享合作社的商業收益。

與此同時,以合作社名義開設的拼多多旗艦店也正式運營。

徐昌美是合作社的一名成員,因母親生病難以外出打工,因而收入甚微。加入合作社後,徐昌美將家庭的20多畝絞股藍交給了合作社進行共同託管,2019年,僅半年時間,徐昌美光賣絞股藍就收入了3萬多元,這還不包括合作社的分紅和其他勞務收入。

2020年2月,在合作社的拼多多店鋪開啟之後,王秀梅發現拼多多上線了直播功能。拼多多派出了多多大學的培訓人員向合作社成員們進行指導,此後在拼多多直播間賣扶貧產品,就成了王秀梅的新工作。

如今,成立電商合作社、利用新電商資源開網店創品牌、上直播,在王秀梅和多多農園的示範效應下,已經成為平利電商脫貧的典型路徑。拼多多數據顯示,平利縣在拼多多上開設的店鋪有接近1000家,除了絞股藍一樣的農產品之外,還包括了手工藝品、輕工業紙品、社區工廠產品等。

"電商不只是渠道,也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我們只有把貧困戶的利益和電商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最大價值。"王秀梅表示。

空姐轉型新農人大山石榴走出新銷路

何爽是會理縣走出的一位95後空姐,2017年,她卻毅然選擇從東方航空辭職,回到大山種起了石榴。

會理縣冬暖夏溫,山地綿延,擁有獨特砂石紅土,是國內最大的石榴產區。

從東航辭職並非任性,何爽看中了當時水果電商在會理崛起的機會。何爽說:"電商給大山帶來了新的可能性,給石榴產業帶來了新動能。對於個人來說,也是一次難得機會。雖然空姐是一份很體面的工作,但我更希望能有自己的事業。"

2017年,當地的種植戶、合作社紛紛嘗試在拼多多上賣石榴,雖然何爽也踩中了電商的紅利期,但起步並不順利。"創業第一年,沒有運營電商的經驗,店鋪訂單體量不大,快遞拒收是常有的事兒,供應鏈也不穩定,每一天壓力都很大。"何爽回憶說。

為了減少耗損,何爽只好大半夜挨家快遞去敲門,終於在凌晨將貨發出去。自那時起,何爽就告訴自己,一定要把店鋪訂單量做起來,讓快遞不敢罷工。

曾經,何爽也嘗試過直播帶貨、產品代發、社區團購等模式,無奈都不溫不火。直到2019年,何爽的店鋪開始為多多果園供貨,當年8月至10月的石榴供貨量就達到70萬單,並帶動店鋪銷售超過60萬單,三個月累計銷售800萬斤,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正式打開了電商市場的缺口。

"多多果園最重要的一點是把會理石榴推薦給了用戶,用戶免費獲得了一單石榴,覺得好吃就會復購,從而給店鋪帶來更多的增量訂單"何爽說。據了解,2019年下半年石榴行情價格走低,難以出庫,也是多多果園的訂單緩解了庫存問題。

回到大山的三年來,何爽從空姐成功轉型新農人。實際上,早在2015年9月,拼多多就提出"平臺+新農人"的體系,通過新市場機制下合理的利益分配,引導受過高等教育、了解網際網路的新型職業人才返鄉創業。

拼多多農產品電商高速發展的原因恰恰是以"拼"的模式,基於農貨智能處理系統和遍布全國的新農人體系,建立了一條有效匹配農產品供需的高速路,化解了產銷信息不對稱,實現產銷順暢對接。

據拼多多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拼多多平臺已經累計帶動86000餘名新農人返鄉創業,他們將在未來成為中國鄉村建設的核心力量。

相關焦點

  • 來看看「多多農園」怎樣扶貧助農
    此次,拼多多推出的「多多農園」項目為當地兩個貧困村帶來了一套完整的產業升級體系:雲南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的農科專家帶來最適合該緯度和海拔的高品質咖啡品種;多家新建咖啡工廠,將在未來3年內幫助村民提供咖啡豆精製化加工;740畝生態種植示範基地中,芒果苗、澳洲堅果等經濟作物,正與咖啡樹複合套種,以提升每畝土地的經濟收益。
  • 「多多農園」助貧記
    2019年7月,在大姚縣委、縣政府的協助下,拼多多在黃家灣村成立「多多農園」項目:由拼多多出資85萬元,在村內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並配套加工廠和拼多多網店,選擇當地有經營經驗的農戶收購貧困戶種植的農產品,加工後進行網絡銷售,帶領當地貧困戶脫貧,拼多多則為其提供一定的資金和流量支持。在「多多農園」項目幫助下,2019年年底,黃家灣村順利脫貧。
  • 首個多多農園落地雲南保山,創新扶貧背後拼多多正在改變什麼?
    簡單來說,「多多農園」是由拼多多發起的一種新型扶貧模式。其核心是通過直連消費端「最後一公裡」和原產地「最初一公裡」,解決農產品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流通問題。在打造農產品上行極速供應鏈系統上,拼多多建立了兩張網,其內部稱之為「天網」和「地網」。「天網」是指拼多多依託分布式AI的技術優勢,基於全國消費者需求,打造的「農貨中央處理系統」。「天網」的作用其實就是利用AI實現貨品找人,而不是人找貨品。從本質上來說,它改變的是傳統農產品供需模式,實現海量供給和海量需求的精準匹配。
  • 讓農產品的市場更大些!拼多多探索電商助農新模式
    今年前3個月,在拼多多平臺上,單品銷量超過10萬的農(副)產品達到1030款,接近2019年全年近七成水平。今年2月以來,平臺新增興農直播間3.5萬家,其中近百位主播為市長、縣長等各地方政府領導。過去1個月內,拼多多已經聯合山東、浙江、安徽、廣東、廣西、江西、湖北等各地政府,聯合打造了近50場「愛心助農」直播。
  • 拼多多與雲南省籤署戰略合作5年將建100個「多多農園」
    在滬滇主要領導的見證下,拼多多與雲南省政府正式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大力推進雲南特色農產品上行工作,構建種植、加工、營銷一體化扶貧興農產業鏈條。未來5年內,拼多多將推動100個「多多農園」項目落地雲南,培養5000名雲南本土農村電商人才,孵化和打造100個雲南特色農產品品牌。
  • 拼多多與雲南省政府達成戰略合作,5年內落地百個多多農園
    在滬滇主要領導的見證下,上海市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拼多多與雲南省政府正式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大力推進雲南特色農產品上行工作,構建種植、加工、營銷一體化扶貧興農產業鏈條。未來5年內,拼多多將推動100個「多多農園」項目落地雲南,培養5000名雲南本土農村電商人才,孵化和打造100個雲南特色農產品品牌。
  • 「多多農園」模式:一杯咖啡豎起的農業變革新標杆
    目前在國內,提到電商和農業產業鏈的變革,就不能不提拼多多——早在上市前,拼多多已成為農貨上行主要渠道的平臺;此後,拼多多在扶貧領域被稱讚「拼」勁十足;4月21日,拼多多又推出了創新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首站落戶生產咖啡的雲南保山,並定下了5年內打造1000家「多多農園」的小目標。
  • 「多多農園」王秀梅被接見背後:拼多多幫助他們有勇氣克服「貧困」
    在王秀梅和多多農園的示範效應下,成立電商合作社、利用新電商資源開網店創品牌、上直播,已經成為平利電商脫貧的典型路徑。拼多多助農項目經理徐筱瑋則是將這一模式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鋪開的團隊成員之一,在拼多多多多農園項目組的努力下,拼多多已經培養和引導數萬名新農人,去建立了更多典型。
  • 多多農園、縣長直播、明星帶貨,拼多多多維度發力支持助農
    很多人通過線上購買生鮮,足不出戶,就能嘗到中國天南地北的農特產,例如陝西獼猴桃、蒙自冷泉黃姜、海南金煌芒果、廣東金鑽鳳梨、雲南建水紫皮洋蔥等等。根據拼多多今年4月份發布的《2019年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農村網店在拼多多上賣出的農產品訂單數超過10億筆,同比大增184%。為了推廣助農產品,拼多多在多維度發力,且有了不少成果。
  • 雲南大姚:縣長為多多農園做直播 賣掉11噸核桃
    4月25日,劉文躍做客拼多多直播間,為大姚核桃代言。一個小時的直播,最終吸引了54萬人觀看,超11噸核桃銷售一空。這次售賣的核桃,絕大多數都自來大姚縣三臺鄉黃家灣村的貧困戶。2019年7月,拼多多創新扶貧助農模式的「多多農園」項目正式落地在了當地最為貧窮的黃家灣村。
  • 拼多多創新電商扶貧新模式:現代農園進大山,「農地雲拼」直連1200...
    (攝影:穆功)「『多多農園』形成了『基層黨建+特色農產品+電商平臺+合作社+新農人+科技』的六位一體新農人電商扶貧模式」,12月19日,在「科技興農助力「三區三州」——怒江瀘水數字農業新發展」研討會上,瀘水市宣傳部部長王曉豔這樣說道。
  • 《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模式創新+人才培育成拼多多農產品上行...
    《報告》以目前全球增長最快的電商平臺拼多多為例,詳述了以農產品上行起家的拼多多依託高頻的農產品消費帶動低頻的工業品消費增長;此外,在銷售農產品同時,拼多多也注重新農商的培育。《報告》將拼多多的農產品上行戰略,概括為模式創新+人才培育兩大核心體系。模式方面,基於中國小農經濟分散化的特點,拼多多探索出了「農地雲拼」模式。該模式以「拼購+產地直發」為核心。
  • ...省政府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5年內將落地100個「多多農園」
    「多多農園」的源頭革命  4月21日,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的指導下,拼多多創新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首站落戶雲南保山。  「多多農園」是由拼多多發起的探索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機制性銜接的創新模式,通過「多多農園」,拼多多將實現消費端「最後一公裡」和原產地「最初一公裡」直連,為4億消費者提供平價高質農產品的同時,更快速有效帶動深度貧困地區農貨上行。
  • 拼多多推「多多農園」項目 5年內計劃落地1000個站點
    DoNews4月22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22日,拼多多方面表示,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的指導下,其推出的創新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首站已經落戶雲南保山。拼多多方面介紹,通過多多農園,將實現消費端「最後一公裡」和原產地「最初一公裡」直連,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平價高質農產品的同時,帶動深度貧困地區農貨上行。拼多多方面計劃在未來5年內打造1000個「多多農園」項目。拼多多相關負責人介紹,雲南保山是「多多農園」的第一站,項目覆蓋叢崗村和赧亢村792名建檔立卡人口。
  • 「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助力數字農業發展 對接新科技 走向大市場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龔元石說,希望通過這次比賽能夠為小農戶對接新科技、走向大市場,探索出一條新道路。  「拼多多立足促進數位技術與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以便產出高質量的農產品,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組委會負責人蘭克表示。  創新扶貧助農新模式  除了農研科技大賽,拼多多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之一,推出了創新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
  • 多多農園,拼多多的一站式產業助農新路徑
    科技自媒體 / 何璽4月21日,拼多多農業扶貧項目「多多農園」首站落戶雲南保山,成為拼多多助力鄉村振興的又一創舉。據了解,拼多多未來5年還將在雲南、貴州、甘肅、西藏、青海、新疆、海南、寧夏等8省及自治區落地1000個多多農園。
  • 「多多農園」助推咖啡精品化 探索現代化農業路
    2019年,電商企業拼多多帶著「多多農園」扶貧助農項目落地雲南保山,發揮自身網際網路平臺優勢幫助這個我國小粒咖啡的主產區發展精品咖啡產業。項目致力於通過改造種植、加工、銷售環節來帶動農產品的銷售,為探索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新模式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雲南「多多農園」現代農業技術助力品質提升
    這次競賽也是國內首次農業領域的人工智慧VS頂級農人擂臺賽,由聯合國及農業組織指導,拼多多和中國農業大學共同發起並主辦。8月4日,這些被現代農業技術精細管理的草莓苗陸續進入花期,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決賽開放日迎來了特別的消費體驗團。
  • 陝西平利「多多農園」脫貧帶頭人王秀梅:「總書記說電商是一種新興...
    王秀梅所負責的當地「多多農園」合作社,共有51戶貧困戶。2019年,有經驗、懂電商的王秀梅成為了平利縣多多農園的帶頭人。拼多多捐助了合作社52萬元的啟動資金,並提供了業務培訓和流量扶持。半年時間內,王秀梅和中國數萬名新農人一樣將脫貧變成了自己的創業起點:成立合作社激發農民積極性,由合作社定向收購和加工,並在拼多多上開啟新品牌,利用直播帶貨,並將收益返還給農民。
  • 援滇副縣長直播賦能多多農園,拼多多助力彝鄉特產出山進城
    此次直播是拼多多「消費扶貧百縣直播行動」在雲南的又一站。5月20日,在國務院扶貧辦指導下,拼多多啟動了「消費扶貧百縣直播行動」,將為貧困地區組織100場消費扶貧直播大促活動。隨後又宣布投入500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打造國內首個省級消費扶貧館「雲南消費扶貧館」,館內囊括了雲南16個地級市、自治州的1500多款優質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