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澳洲小麥出手!澳大利亞農產品危險了

2020-12-24 精準三農加油站

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科學局(ABARES)周一的發布的季度報告稱,中國可能對澳大利亞小麥實施進口禁令,類似於對澳洲大麥和其他商品採取的做法。

在該政府預測機構聲明此條消息前,路透社已發文稱,鑑於中澳緊張局勢加劇,澳洲小麥商宣布撤出中國市場。小麥出口商表示,雖然中國市場廣大,但考慮近來對大麥與其他農產品的動作,不敢考慮拓展中國市場。

今年1-10月中國共進口小麥647.52萬噸,超過上年320萬噸的總進口量。其中,加拿大是第一進口大國,澳大利亞位居第三。

從歷史上看,中國並非澳大利亞小麥出口的主要市場。由於中國國內穀物價格高企,將導致中國在2020/21年度的小麥進口量達到800萬噸,創下25年來的新高。中國小麥進口需求很可能通過進口美國以及黑海小麥來滿足。

自2018年澳大利亞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技術公司建設5G網絡以來,中澳關係一直緊張。今年斯科特·莫裡森總理的政府和美國政府一道試圖將新冠疫情起源歸咎於中國後,兩國關係更是一落千丈。

在今年5月中國商務部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存在傾銷和補貼,國內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自2020年5月19日起對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徵收73.6%的反傾銷稅和6.9%的反補貼稅,實施期限自2020年5月19日起5年。

在11月初,已有消息稱,從11月6日起中國將禁止從澳大利亞進口包括煤炭、大麥、銅礦和精礦、糖、木材、葡萄酒和龍蝦在內的商品。

目前,中國已經暫停從六家澳大利亞供應商進口牛肉,推遲龍蝦運輸,取消通關手續,對大麥徵收超過80%的關稅,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葡萄酒徵收反傾銷保證金,並以蟲害為由禁止進口昆士蘭州木材,中國發電廠和鋼鐵廠已被告知停止使用澳大利亞煤炭,中國還暫停採購澳大利亞棉花。

中澳關係惡化重創農產品出口

對於世界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澳大利亞而言,中澳關係惡化的衝擊,以及早前乾旱的持續影響,今年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將遭到重創。

ABARES最新預測,2020年至2021年,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將下降7%至447億澳元(約合人民幣2170億元),為近5年來最低水平。澳大利亞政府機構敲警鐘:中澳關係惡化將重創農產品出口。

路透社7日稱,今年前11個月中國自澳進口同比下降4.9%。報告認為,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是影響澳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有測算顯示,受此影響的農產品市場價值約190億美元。

大麥是澳洲排名前三的農業出口產品。而中國是澳洲大麥最大的國際買家,澳洲出口的大麥約70%出口到中國,每年總量累計達450萬噸,出口額高達15億澳元。

根據11月3日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數據,中國料將禁止進口的澳大利亞小麥貿易總值達5.6億澳元(合3.94億美元)。

如此估算,僅僅大麥和小麥兩項農產品總值就高出20億澳元,澳大利亞失去中國這個最大出口市場,其蒙受的損失將是慘重的。

此外,ABARES還預測今年澳大利亞農業產值上漲7%,達650億澳元(約合3156億人民幣)。其中,預計因豐收帶來農作物出口價值預計增長8.3%,達231億澳元。不過,乾旱或導致牲畜出口總值下降19.5%,至於

在澳大利亞農業產值上升,卻失去最大出口國中國後,大量農產品的銷路無疑受到嚴重影響。

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亞太農業定價副總監阿加皮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澳大利亞在與最大貿易夥伴國中國的貿易爭端中已然處於不利地位。中國有許多農產品進口替代國,而澳大利亞更需要中國市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2月3日華春瑩表示,最近中澳關係遇到了問題,它的根源就在於澳方的一些人採取了對中國極端不友好的措施,而且屢屢侵犯中國的利益。她指出,中方希望澳方能夠反思近期的一些政策和做法,能夠理性和客觀地、正確地看待中國和中澳關係,採取切實措施為中澳關係正常發展創造條件。

相關焦點

  • 中國可能禁止進口澳洲小麥
    據報告,澳大利亞政府預測機構――農業資源經濟科學局(ABARES)報告稱,中國可能對澳大利亞小麥實施進口禁令,類似於對澳洲大麥和其他商品採取的做法。報告稱,從歷史上看,中國並非澳大利亞小麥出口的主要市場。
  • 澳大利亞大麥小麥出口商或將全面失去中國市場
    近日,鑑於當前緊張局勢,澳大利亞小麥出口商宣布撤出中國市場。據來自澳大利亞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購買的小麥不及澳洲出口的10%。截至2020年9月,中國已購買超過5億澳幣的小麥。退出中國市場對澳洲來說不痛不癢。
  • 澳大利亞政客喊話中國武力報復,如此囂張誰在撐腰?
    圖為澳大利亞港口此前美國因疫情打擊而損失慘痛,國內經濟大幅下滑,社會矛盾越發激化,為了轉移矛盾,美國開始派出軍隊到處搞事,同時慫恿自己的小弟也出手,其中澳大利亞為了討美國的歡心,主動向中國挑起了貿易爭端,宣布對中國商品實施制裁
  • 中國一出手制裁澳大利亞,美國就趁機搶了澳大利亞的生意
    原本根據中國國內局勢來看,中國對於飼料的需求正在繼續上升,原本這對澳大利亞來說是一個極佳的機會,但是隨著中澳貿易衝突,中國出手制裁澳大利亞,導致了澳大利亞錯失良機,而美國反而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趁機搶了澳大利亞的生意。中國選擇從美國進口大量農產品(小麥,大豆,玉米等農產品)來填補市場空缺。
  • 失去中國金主,澳洲龍蝦價格暴跌!澳大利亞又來「求和」
    來源:金十數據由於此前澳大利亞龍蝦在我國貿易口岸出現「清關受阻」的情況,目前該國的龍蝦出口商面臨失去中國買家的困境,當地的龍蝦價格也一再暴跌。據澳洲財經見聞12月5日最新報導,目前,南澳巖龍蝦的價格已經跌至30-50美元/公斤,而漁民的龍蝦捕撈成本就達30美元/公斤。事實上,澳洲龍蝦貿易商不是沒考慮過,向和中國一樣人口規模龐大的印度市場轉銷龍蝦產品,然而,在經過調研之後卻發現,印度人更喜歡吃魚,對龍蝦的興趣不大。因此,意識到找不到更好的海外買家,許多澳大利亞漁民還在苦苦等待中國買家回歸。
  • 瘋狂出手多次針對中國,莫裡森終於回過味來,澳大利亞這次輸太慘
    近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多次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發表錯誤言論,瘋狂對中國出手,但如今澳大利亞總算回過味來,針對中國、破壞貿易規則只能讓自己輸得更慘。 據環球網報導,澳大利亞農業部門最新發布的報告稱,受中澳關係惡化的衝擊,以及早前乾旱的持續影響,今年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遭到重創。
  • 中國對澳洲農產品重拳出擊,澳洲農場主苦苦尋找新買家
    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大部分國家的經濟都遭受到重創,而中國的新冠肺炎最先爆發也最嚴重,所以與中國貿易關係緊密的國家受到的影響更大,比如說美國、澳大利亞等等。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農業出口市場,佔澳大利亞大麥出口量的50%以上,可見澳洲的農產品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有多高。
  • 中國對澳洲牛肉 「出手」,背後說明什麼?
    中國出重拳對澳大利亞展開反擊,5月12日,中國正式宣布,自當日起禁止澳洲4家牛肉廠對華出口牛肉,佔澳洲對華牛肉出口35%;另外,據外交部網站消息,中國還將會考慮對澳洲大麥進行反傾銷調查,包括對進口自澳洲的大麥徵收73.6%的傾銷稅和6.9%的補貼稅,合計可能對澳洲大麥出口加徵約80%
  • 中國對澳洲牛肉和大麥「出手」,澳洲民眾遭殃,對此你咋看?
    而現在,澳大利亞求錘得錘,5月11日,中國決定對澳大利亞的大麥徵收80%的關稅,並且展開反傾銷調查。5月12日,澳洲最大四家牛肉出口商被禁止向中國出口牛肉。澳大利亞穀物生產者協會負責人表示,大麥是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三大農產品之一,中國此舉已經澳大利亞各階級產生了利益傷害,他們對中國這個決定感覺到非常「意外」。難道中國一直被潑髒水而沒有反應,才是「不讓人意外」的做法嗎?澳洲的傳染源來自中國嗎?
  • 針對中國,澳大利亞邁出危險一步,這次中方反擊迅速,絕不退讓
    但在美國的帶領下,澳大利亞頒布規定,本國5G建設不允許華為以及中興介入,直接將華為給排除在外。在疫情爆發期間,澳洲也跟隨西方國家的步伐,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此外,澳大利亞國安局成員大半夜闖入中國媒體工作者住所,對他們進行盤問,種種行為已經深深傷害了中國民眾的內心。
  • 中國一出手,美國果然就趁機搶澳大利亞生意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2月1日報導稱,澳大利亞在與中國的貿易爭端中處於不利地位,而中國已經找到了美國等農產品替代供應來源。美媒報導截圖 普氏能源資訊亞太區農產品定價副總監安德烈·阿加皮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中國目前正在從美國進口包括小麥、大豆和玉米在內的大量農產品。 阿加皮表示,隨著中國尋求補充庫存和儲備,中國「有可能購買更多產品」。
  • 失去中國這個大買主後,澳大利亞農業有多大損失?
    在澳大利亞的眾多農產品出口國中,中國是其中最大的出口國,根據澳洲媒體的相關報導,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的農產品中,已經佔據農產品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荷蘭合作銀行的數據顯示,2019年澳洲出口食品和農產品近400億澳元,而中國的出口額就達到了126億澳元,佔比達到驚人的32%。
  • 澳大利亞山火持續蔓延!農產品供應緊張,對中國市場有影響嗎?
    大量動物喪生,數千種農作物被燒毀,影響了澳大利亞近19萬農民的生產,這也導致了澳大利亞的蔬果、肉類等農產品供應變得十分緊張,價格大幅上漲,有的產品價格甚至飆漲50%以上。根據澳大利亞當地媒體《每日郵報》報導,由於澳大利亞持續四月的山火對澳洲農業的負面影響,當地農民處境十分困難,農產品供應緊張,澳洲當地Coles、Woolworths等大超市聯合漲價,當地消費者將為這場大火支付更多額外的費用。澳大利亞農業部證實了農產品價格會上漲的消息,並持以肯定且支持的態度。
  • 逐漸丟失中國市場後,澳大利亞又接心涼消息,這回出手不是中國了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和澳大利亞的貿易關係出現了雪崩式的下跌,對澳大利亞來說,原本大量出口中國的商品,比如煤炭、小麥、葡萄酒、龍蝦、棉花等等,紛紛開始丟失在中國的市場,一時間,澳大利亞諸多以向中國出口商品為生的企業苦不堪言。
  • 沒有澳洲進口小麥對國內價格產生什麼影響
    但在今年我國可能會對澳洲實施小麥進口禁令,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快來跟小土了解吧!01 兩國關係近況最近,澳洲與我國的關係可謂是波瀾起伏。自從2018年澳洲制約我國華為公司開始,兩國關係就一直緊張,今年更是多事之秋,從將新冠病毒的罪名丟給我們中國外,澳洲總理還與我國畫手隔空對罵,妄想抹黑中國,這些刻意誣陷我國的行為更是讓兩方關係一落千丈。澳洲小麥出口商考慮到這些情況也宣布撤出中國市場。
  • 澳洲旅遊業遭遇瓶頸,澳媒:「出手闊綽」的中國遊客呢?
    文\白山在中澳關係持續惡化的大背景之下,澳大利亞從零售業到旅遊業都是一片慘澹跡象,業界也是一片哀嚎。根據澳方媒體報導,澳大利亞若是在春節期間失去「出手闊綽」的中國遊客,澳大利亞的零售業和酒店業就會失去約14億澳元(合70億人民幣)的收入,損失將非常慘重。
  • 抓住澳大利亞的不幸,60國搶佔中國14萬億市場!美國或成最大贏家
    多種澳大利亞商品對華出口遇阻,其他競爭對手已然蓄勢待發。據《環球時報》12月13日援引澳媒相關報導稱,在上個月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阿根廷牛肉協會已經準備好「抓住澳大利亞的不幸」,向中國顧客展示他們的牛肉產品;除了阿根廷,還有俄羅斯、印尼、韓國和巴西等,它們都想從澳大利亞分一杯羹。
  • 逐漸丟失中國市場後,澳大利亞又接心涼消息,這回俄羅斯也出手了
    2020年以來,澳大利亞多次跟隨美國的步伐做出了眾多不利於中澳關係的危險舉動。由於澳方的一意孤行,中澳關係逐漸變得緊張起來。在2020年,包括煤炭、龍蝦、棉花等多種來自澳大利亞的產品,均被攔在中國門外。
  • 澳大利亞葡萄酒或被美歐等多國商品替代,澳媒:澳洲農民將遭受苦難
    過去數十年間,澳大利亞經濟最引以為傲的一個優勢在於,地廣人稀,並憑藉全球化市場消費,使其農產品源源不斷在全球主要市場換來大量金錢。 然而,由於澳大利亞經濟不斷打破市場規律,導致今天澳大利亞農產品正面臨空前的出口困境。其中,葡萄酒就非常明顯。
  • 降雨過後澳大利亞小麥產量有望創下四年新高
    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與科學局預計本年度澳大利亞小麥產量為2890萬噸,荷蘭合作銀行預計小麥產量為2880萬噸。  IKON商品公司預計澳洲大麥也將從降雨中受益,產量有望同比增長25%以上。他說澳大利亞東部沿海地區的情況真令人興奮。即使沒有結束乾旱,但是小麥產量也會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