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樂山,別有意境

2020-07-31 新民晚報

去旅行,比起動輒便豔陽高照,我似乎更喜歡雨天或雪天。雨中登樂山,別有意境。

雨中登樂山,別有意境

  樂山之好,首先在其氣勢。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於此,氣勢沛然。下到樂山大佛腳下,江聲轉闊,水聲震耳,闔眼只覺耳際有雷聲隆隆。

  初次去時恰逢落雨。雨中登樂山,別有意境。漫山到處紅彤彤,一步一個「硃砂足印」。由上而下,打著傘照樣淋成落湯雞。管不了那麼許多。站在岸邊看那江水,濤聲滾滾中暗自佩服蘇東坡。覓得上佳一處來讀書,江聲山色如此美好,其文採如何能不雄闊?遠比長年寄居在空中樓閣水泥森林裡閉門造車的書生強到天上去。

  那次去樂山,坐船浮泛於江濤之上,看了一回雨中的樂山大佛,神態安詳,想起父親書房那幅李可染先生的樂山大佛圖。

  去旅行,比起動輒便豔陽高照,我似乎更喜歡雨天或雪天。一來遊人少,眼耳皆得清靜。再來總覺得雪與雨可使山水增色不少,明澈透亮,想起那句「雲是山態度,月借水精神」。雲月如此,雨跟雪一樣可映射山之態度。若是下雪,遊山時撐一把江南油紙傘,要大紅色的。遠觀近看,玉城雪嶺,粉妝銀砌,頭頂漫天飛雪,腳下山巒靜默。茫茫皚皚的世界中只這裡的一點紅。站在某處盯看久了,一時竟有種不知到底是山在動還是人在雪中飄然欲飛之恍惚感受。

  我曾在雨中登太行山。山頂處有一塊巨巖,身後一個深洞。佇立於此歇息,雨中的洞穴裡冒出一股一股白霧,濃濃冉冉升騰四散,驟然間仿佛覺得這巖石與山巒亦是有生命的。只是那吐氣吸納悄然無聲,需用心去聽。

  蟲蟻尚可伏躍,重巒疊嶂,水軟山溫,山川的一呼一吸,霎時化雲化霧。遊山觀水,尤其不可選擇節假日,想起那次在武夷山坐竹筏過九曲,遊人如織。導遊左手遙遙一指,說,快看,對面的山是一景。順其手勢望去,目力所及之處密密麻麻,烏壓壓到處是人,簡直如同螞蟻搬家。興致索然。

  遊樂山,不能不看的是凌雲寺的楹聯。我最欣賞的一副在山門之上。兩幅八字,磅礴氣勢無可比擬——「大江東去,佛法西來。」年紀漸長,如今越來越喜歡看精簡短小的文字,尤其愛看楹聯。長楹聯的創作,眼下好像是有越寫越長的趨勢。長未必好。寫得不好,便弄巧成拙。本打算賣弄平平仄仄平平仄,寫到後來,所想表達的意思早已南轅北轍大相逕庭。

  楹聯之所以好,在我看來就好在一個「意」字。真正氣勢恢宏的楹聯,要對得好且妙,讓人朗朗上口的同時心悅誠服,一如「三光日月星,四書風雅頌」。千古絕對。天地精神,盡收於十字當中,開闊眼界的同時,更使人感受到精神到達某種非凡意境的莫名振奮。旅遊的意義亦得以拓展。

  前幾日,朋友打電話問我還想不想去樂山?不假思索立刻答應。我一直想再登凌雲寺,最好住上一兩日,吃一吃齋飯。去時記得帶本書。清晨推開窗,聽那青衣江跟大渡河的水聲紛沓而至,我要大聲地朗讀。(王瑢)

相關焦點

  • 德宏人文|雨中登黑河
    因為下過雨的緣故,長長的棧道泛著亮光,叫人有些心驚,但穩穩的踩上去也沒怎麼滑,這時,天空又飄起了小雨,大家打著傘小心前行,不一會兒,大家就全然忘了腳下的艱難,被身旁的草甸美景吸引,只見空曠的山坡上,綠草如茵,黃花點點,一派綠意盎然的景象,坡地上稀稀疏疏的長著一些矮小的絲慄樹,枝繁葉茂,青翠欲滴,真是草木皆春,哪裡有夏末初秋草枯葉落的頹敗景象,有幾個友人已忍不住走下棧道,來和這美妙的草甸美景零距離的接觸,越往上登,
  • 「三山同登」老樂山會場首站啟動 萬名登山健兒齊聚老樂山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2016年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暨河南省第六屆「三山同登」駐馬店老樂山群眾登山健身大會在老樂山旅遊景區隆重開幕。 「三山同登」老樂山主會場開幕式現場。
  • 雨中登華山
    登華山,是我的夢想。早就聽說華山的險峻和攀登的艱難。但是,華山的仙緣、傳說、修仙故事卻更具吸引力,尤其是沉香救母的蓮花峰,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華山派的令狐衝,《射鵰英雄傳》之華山論劍中華武術的精妙。以及人民解放軍突破華山天險,智取華山守敵等傳奇。都讓它更神秘,更美麗,更加撲朔迷離。與之相比,危險和艱辛似乎不算什麼。
  • 雨中登廬山
    平生第一次登廬山,我懷著一樣神秘而敬畏的心情而來。這座雄奇而神秘的大山,不僅僅是我國第四季冰川的活化石,還是中華文明影響世界數千年的宗教、文化和政治歷史的精彩縮影。人們常將廬山比作「宗教大山」,確實一點兒也不為過。遠在商周時期,我們的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留下了一段段有文字或沒文字的故事和神話。
  • 東方佛都行走,到樂山看大佛
    1/樂山東方佛都簡介 雨中的降妖池 樂山大佛景區位於樂山市郊,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匯處,景區面積17.88平方公裡,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地處凌雲山中部,凌雲山海拔448米,周長約3.5公裡,面積約0.6平方公裡
  • 雨中梵淨山
    登梵淨山那天正好下雨,但是因為日程安排好了,所以說還是登了。但是登了之後發現雨中登梵淨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從下面圖片你們可以看到。山上霧蒙蒙的,什麼都看不到。下面的最後一張就是摩雲金頂的照片,摩雲經頂就是網紅裡面經常看到的那個,完全沒有網紅抖音裡面的效果。而且梵淨山從山腳到山頂路途十分的遙遠,如果你雨中登山必須要坐索道,來回光索道的話就是140元,坐上去什麼都看不到。
  • 雨中登興隆山
    便決定去雨中登山! 興隆山門前的小場上,人頭攢動,此時才覺的飄落的細雨並未礙了遊者的心!站在山腳下,山頂雲霧繚繞,不時散落的雨點,更加點綴了山的飄渺!似幻似真!是煙是霧?把老大的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個嚴實。古老的興隆山越發顯得崔嵬了。我們過山門,巨大的吼聲就把我們吸引到從峽中一瀉而出的巨龍前面。只見她碰著嶙嶙的亂石,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跳擲翻騰。
  • 雨中登王屋山見最美雲海蒼天!老子悟道捨身崖處老張悟出了什麼?
    房車重走中國路,我有一路故事連載23:雨中登中國十大洞天之首:王屋山!雨中登王屋山應該很有詩意,再說如果是昨天暴曬的天氣,那登山一定是更痛苦的,王屋山的頂峰有1700多米,雖然有索道也絕不會到山頂的,於是趕緊跑回車,收拾完畢就在雨中出發了,從停車場到景區的大門要走不近的路,不過都是新修好的風景,正好也一一走過。天下第一洞天的牌樓。
  • 用心感受樂山、峨眉二日遊
    來成都,不去樂山和峨眉山看看,總是感覺少了點什麼,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所以一鼓作氣,在攜程上報了個旅遊團,去樂山抱大佛,峨眉登金頂了。第一天:成都---樂山---峨眉山金頂一大早從成都市區出發,經過成雅高速到峨眉山(全程約128公裡),在車上欣賞著川西平原的自然風光和怡人景色。
  • 雨中遊宏村
    起來將紗窗拉開,它登時飛走了,連吱一聲的鳴叫都沒有。 在細雨中睡去,又在急雨中醒來。昨夜聽客棧老闆說早起可去月沼拍日出。如此一來,肯定是泡了湯。既然早起,心有不甘,便撐了傘去賞雨中宏村。 記得客棧老闆講,出門右拐直行,可去南湖,再繞湖可去月沼。雨很大,街上很多地方的積水已沒過腳脖。雨巷裡唯有自己,在雨幕中賞那馬頭牆,賞那牌坊,賞那街巷。
  • 京津出發,雨中登太行山感受晴天沒有的韻味
    見過太行山的晴空萬裡,見過她的陽光明媚,旭日和風,這次讓我們換個視角看太行大峽谷,雨中的她真的很仙很仙……雨中登上太行山,沒有四野通透,沒有晴空萬裡,卻有著朦朦朧朧的畫面與意境。雖然看物觀景仿若隔著層紗,然正是這種虛幻縹緲,給人一種未曾感受過的韻味。正所謂——「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個時節,太行山雨水較多。
  • 樂山大佛一日遊定製攻略by知行攝旅行
    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樂山大佛是一尊彌勒佛,唐代崇拜彌勒佛,佛經說彌勒出世就會「天下太平」,武周時期,武則天曾下令編造了一部《大雲經書》,證明她是彌勒轉世,百姓對彌勒的崇拜幫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登上帝位。由於武則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國塑鑿彌勒之風大行。
  • 天青色等煙雨,雨中的古鎮在等你……
    8月17日7時30分,四川省氣象臺發布天氣預報:預計今天白天到晚上,主要降雨區為:雅安、樂山下雨天不能出去玩那我們就把雨的照片拍下來寄給你來看看雨中的昭化有多驚豔吧就留著下雨天來細細溫讀吧承載了歲月的青石板路在雨中煥然一新
  • 雨中登黃山遊記
    今年九月份的時候,應客人要求,不坐纜車,徒步登黃山。吃過早餐,七點半從市區屯溪酒店出發,八點半到湯口,坐上景交車,九點到達雲谷寺,開始徒步登山。首先來到始信峰,徐霞客說過「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後人引申為「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有人覺得這句話太大,於是來到黃山,如果從後山雲谷寺爬上來的話,爬的第一座山就是始信峰,登上始信峰,四周豁然開朗,光明頂,北海賓館,猴子觀海,盡收眼中。來黃山,必須要去始信峰,才能真正的始信黃山天下奇。
  • 登仙山覽鷗鷺賞油菜花 網友雨中遊海驢島
    網友雨中採風採風結束後網友合影留念    大眾網威海5月19日訊 (記者 孫琳) 5月18日,大眾網煙臺、威海站聯合西霞口旅遊集團發起了「登海上仙山大眾網煙臺、威海站聯合西霞口旅遊集團共同發起「登海上仙山 覽鷗鷺王國」大型網友採風活動,活動發起不到一周有近百名網友報名參加。    18日,威海早晨下起了小雨,網友們還是準點在約定的天東路口集合。雖然下起小雨,但大家興致很高,路上有說有笑,感嘆雖然天公不作美,但還是別有一番趣味的。有位網友告訴記者,他還作了一首詩,每句設計一個拍攝鏡頭。
  • 陝西:雨中登華山 雲霧繚繞分外壯觀
    當天,華山景區下起了小雨,雨中的華山、繚繞的雲霧,給以奇險著稱的華山更添了一份神秘感。
  • 雨中的範蠡公園
    我們沿著石階,慢慢地往上登。在清風閣的大廳裡張貼著許許多多的字畫。閨女最喜歡的是一幅臘梅畫:潔白的雪花蓋在盛開的臘梅上,花朵就像顆顆紅寶石。 走出清風閣,就看見一條清澈的小河緩緩地流過環翠橋。水面上,盛開著鮮豔的紅蓮花和白蓮花。雨滴落在荷葉上,滾來滾去,又變成一顆大水珠。忽然一陣微風吹過,大水珠就落到小河裡,吻出一個個水暈,彈出泠泠的琴聲。近處河岸邊的垂柳,在梳洗柔美的頭髮。
  • 如果去樂山大佛旅遊,我建議你在樂山市區住一晚,像極了家的味道
    樂山大佛景區位於四川省樂山市,佛像雕刻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之處的凌雲山上,是國家著名景點。樂山大佛是後人對這尊佛像的通稱,他的官方名字叫「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從成都出發乘坐城際列車,無論在成都東站還是成都南站,1小時左右就能到達樂山火車站。
  • 遊樂山大佛,登峨眉山,四川樂山十八座古鎮,美到窒息
    樂山,古稱嘉州,在我的印象中這裡一直以佛聞名,普賢菩薩道場的峨眉山,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的樂山大佛,還有摩崖造像聞名的夾江千佛巖,峨眉山象城的大佛禪院,都在這座美麗的城市。
  • 樂山大佛景區小故事——撲朔迷離的大像閣
    樂山大佛舉世聞名,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至此觀瞻。遊客們在驚嘆樂山大佛雄偉、感嘆古代樂山人民智慧時,還會發現樂山大佛窟左右兩側壁有1米見方且對稱的「長方形孔洞」,以及有規律分布在佛胸、胯襠等部位的一些直徑0.5-1.25米圓形的「洞」遺蹟,這些「孔」、「洞」究竟代表什麼含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