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近段時間,節節攀升的鐵礦石價格迅速引發國際輿論熱議。據統計,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已上漲了60%,對比之下鋼材價格漲幅卻不到10%,這個情況不排除有國外巨頭壟斷且炒作等不良因素的幹擾。
而澳大利亞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出口國,2019-2020財年該國鐵礦石出口份額佔到全球53%。對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兩次「發飆」,先後與兩家澳礦業巨頭進行會談,也讓鐵礦石成為中澳貿易中最吸睛的商品。就在澳大利亞為居高不下的鐵礦石價格感到飄飄然的時候,殊不知,更大的麻煩在後頭。
別再盯著鐵礦石了,中國加速撤出澳大利亞3大產業!
澳大利亞是個依賴國際市場的外向型經濟體,該國出口的三大支柱產業分別是採礦業、農牧業、留學教育業。在採礦業方面,以鐵礦石為例,2019-2020財年澳鐵礦石出口收入1020億美元,其中849億美元(約合5564億元人民幣)出口額由最大客戶中國貢獻。
但近日澳州知名經濟學家克裡斯·理察森卻表示:「多虧了值錢的鐵礦石,讓澳大利亞先前的經濟損失一次性彌補回來。」遺憾的是,這是一把雙刃劍,中國正通過推行鐵礦石進口多元化、和非洲合作採礦、與巴西淡水河谷達成人民幣結算等方式,來擺脫澳大利亞鐵礦石進口佔比一國獨大的局面。
在農牧業方面,澳大麥、牛肉、龍蝦等對華主要農產品也紛紛遭遇「閉門羹」。比如,中國是澳大利亞龍蝦最大的出口市場,在2018至2019年度,該國龍蝦出口額共計7.52億澳元,其中約94%銷往中國,也就是7.06億澳元。
但失去中國這位最大金主後,滯銷的澳龍蝦在當地以每公斤30-50澳元的價格大甩賣,而一年前一隻1.5公斤重的龍蝦對華售價250澳元。
同樣澳留學教育業也「大跳水」。為了安全起見,今年6月,我國教育部對赴澳留學生發出留學預警,這讓澳大利亞慌了。因為中國是澳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每年為該國貢獻了三分之一的國際教育收入。
去年有超過50萬名國際學生到澳洲求學,為澳洲經濟創造了370億澳元的收入,也就是說,中國留學生給澳州帶去123億澳元的收入。但僅今年5月份,來自中國的澳洲離岸學生籤證申請數就暴跌了88%。
將損失5490億元!澳大利亞總理四次「求和」
在澳大利亞一系列錯誤舉動之下,該國對華三大賺錢利器「完全失效」。而眼瞧澳大利亞在自戕的邊緣來回試探,致使中澳關係降至建交50年以來的最低點,該國各界人士實在忍不住了,強勢發聲力挺中國。
當地時間12月1日,被稱為「中國通」的澳大利亞前總理、前外交部長陸克文表示,澳洲應該學學日本如何與中國打交道,勸奉該國收起擴音器別到處嚷嚷,不要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畢竟澳大利亞難以承受失去中國市場而蒙受的經濟損失。根據西澳大利亞大學經濟學教授Rod Tyers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經濟學高級講師Zhou Yixiao的建模,若中澳兩國的貿易減少95%,將對澳大利亞國內生產總值造成6%的損失。
按照2019年澳大利亞1.4萬億美元的GDP來計算,澳的損失將達840億美元(約合5490億元人民幣)。或許莫裡森意識到他的種種做法已經讓澳大利亞陷入了困難境地,為此多次「示好」。
11月24日,莫裡森就在某國際會議上表示,該國想要與中國「快樂共存」;12月1日,他表示澳洲正努力保持與中國的工作關係,並希望不再出現阻礙中澳經貿正常交流的事情;12月3日,他再次強調澳洲與中國的關係是互惠互利的,將對華尋求建設性的合作機會;12月15日,他對外表態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歡迎與中國相關人員恢復直接對話。
短短20餘天,莫裡森就四次對華「求和」,渴望恢復往日親密關係。那麼您們看澳大利亞還有機會嗎?
文 | 李澤鈽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陸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