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武大的櫻花,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即便是沒去看過也是聽說過的。每年的三四月是櫻花盛開的季節。這時候的武漢大學引來眾多遊客觀賞人來人往。武大的櫻花節可以說是武漢的名片了。那麼武漢大學的櫻花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說起櫻花,大家都知道它是日本的國花。是日本人非常喜愛的一類花,很多人都認為日本是液化的原產地,但是櫻花實際上是起源於喜馬拉雅山脈。而且我國種植櫻花的歷史遠遠要早於日本。在我國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櫻花已經在中國宮廷內栽培。到了唐朝的時候,櫻花在我國已經是非常普遍了,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像我國著名的詩人李商隱就曾經寫過關於櫻花的詩句,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出,在唐朝的時候,我國隨時隨地可以看見櫻花樹。
而且櫻花是在我國傳入日本的。因為在唐朝的時候,日本朝拜者仰慕我們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煙花便隨著建築,服飾,茶道等等一起被日本人帶回了東瀛。因為日本人對櫻花鐘愛有加,悉心栽培。所以形成了更加龐大的櫻花體系,這也成了日本文化的象徵。
那麼他為什麼在我國之前沒有那麼被重視呢?這是因為我國的地大物博,花木眾多。所以沒有得到我國古代人們的重視。我把青菜各有所愛,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武大的櫻花卻見證了我國一段屈辱歷史。因為武大最開始是沒有櫻花的,他是清華的日軍種植的。
1938年初,武漢正處在日寇入侵的威脅之下。但是來武漢抗日宣傳的郭沫若卻發現處在日軍轟炸機的航路之下的。武漢大學的加洛山校園裡就是非常的完整。他當時就猜想這裡可能是日本人想保留下來自己享用的。事實也證明了他的猜測是正確的。果然在1938年10月武漢淪陷以後,日本將武大校園留作軍用。在武漢失守前,武大師生已經遷出去了,當時校長留下5名教職工護校。其中就包括留學日本有日籍妻子的講師湯商皓,在鬼子的,因為夏和肖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任務,但他仍想盡辦法來保護學校不受破壞。
他一直在通過自己的日籍妻子與「武漢治安維持會協商」。 終於他可以回到武大學校查看。並與日軍的大佐進行交涉。他提出校舍是中國文物,應按國際法與遺保護。他一直沒有停止自己與日軍交涉。幾個月後日軍後勤部門進駐一部分硝設備,作為日軍的醫院。湯商皓要求日軍不要進行破壞。當時接待他的是一名姓高橋的少將,表示一定不會破壞,並打算從日本運來櫻花樹苗栽種。雖然湯商皓心有不滿,但又不能公開反對。只能是針鋒相對的說可以同時種植梅花,但是被高橋拒絕了。
武大就這樣開始了種植櫻花的歷史。大概是1939年前後大約種植上了30株櫻花,主要是分布在今天的櫻花大道上。這些櫻花是日軍所栽自然會被看成一種恥辱,但是為什麼被留下來呢?其實當時經歷了抗戰,回到校園的武大師生,在1947年面對開花的28株櫻花樹,心情也是非常複雜的,有人建議砍掉,但是最終保留的意見佔了多數。曾經留學日本的武漢大學生物系主任他對學生們說過:「這些本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不過現在日本人被打敗了,這幾株櫻花樹反而成了戰利品,成為日本侵華的歷史罪證。」
如今我們在武大校園看到的櫻花,早已不是當初日軍在中的那一批櫻花了。因為櫻花的壽命是很短暫的,那一批櫻花早已死亡。如今在武大校園裡栽種的櫻花,大部分是中日建交以後,日本贈送給我們國家的櫻花。可以說今天武大櫻花是我國慢慢崛起的見證。已經成為我們中國的驕傲。
武大的櫻花見證了我國近代的歷史。他見證了我國的一段沉痛歷史。也見證了我國飛速發展的歷史。如今的我們生活是如此富於幸福,這也是來之不易的。雖說如今的武大櫻花已經成為旅遊勝地,但是在旅遊賞景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銘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