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報融媒記者 駱耀明 通訊員 朱蒙
近年來,徐州經開區徐莊鎮王樓村黨支部以優化工作機制為抓手、狠抓黨員隊伍建設為動力、提升為民服務質量為重點、強化要素保障為根本,以黨建的強大引力激發村部內生動力,推動王樓村發展邁上新臺階。
一條「榜樣路」 激活「正能量」
在王樓村有一條特殊的「榜樣路」,道路兩側是14面以優秀人物榜樣事跡做成的旗幟,成為王樓村一道獨特的風景線。14名榜樣是徐莊鎮王樓村黨支部通過聯名推薦、群眾座談等方式推選出來的,包括「優秀黨員」「文明家庭」「孝親敬老」「抗疫先鋒」「巾幗擔當」「好媳婦好婆婆」「優秀村幹部」等不同類型的先進典型。
談及「榜樣路」的打造,王樓村黨支部書記王鵬飛表達了自己的初衷:「鄉村是一個熟人社會,村民更在乎彼此之間的道德文明評價,朝夕相處的同村村民成長為榜樣,這給村民的影響力更加直接,也更能激發村民見賢思齊的信念。通過榮譽展示在一線的形式,真正把榮譽送到他們心坎上,達到『榮譽入眼 責任入心』的效果。」這種正能量成為了王樓村很多重大事項得以全面推進的無形力量。
一座「產業園」激活「潛能量」
在一次農業觀摩會上,王鵬飛與徐州沐陽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王偉結緣,經過溝通,王偉決定在王樓村投資建設農業產業園。為了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的產業經營格局,讓百姓的錢袋子更鼓,真正達到企村合作,互利雙贏的目的,整村整片流轉是最好的選擇。但是這項工作剛開始實施的時候,一些村民持懷疑態度。王鵬飛多次召開黨員大會,動員黨員中心戶作表率,帶頭流轉,最終全村流轉土地1240餘畝。每畝地1100元的流轉費用,解決了185戶農民種地難的問題,提高了農民收入。徐州沐陽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流轉土地分成5個小塊,並設立5個「農業經理人」實施管理。
「以前我得照顧家裡,沒法外出打工,我們家去年土地流轉3畝多,土地流轉淨收入4000元,加上我每個月在村裡勞動的2000多元收入,比在外打工強,還能兼顧家裡。」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的王茂書對當前的生活很滿意。今年夏秋兩季,產業園的千畝土地大豐收,全程機械收割的場景甚為壯觀,鄉村振興的潛力正在這大好圖景中逐漸激活。
一片「小廣場」激活「心能量」
產業發展了,基礎設施建設要同步跟進。王樓村黨支部以黨建引領,進一步整合資源,建廣場、修道路、清溝塘,其間成立項目領導小組、黨員監督小組,對該項目工作進行促進和監督,定期召開相關會議,請黨員代表列席,結合反饋意見、建議,實時調度,確保按期完成。鄉村環境一天天地變美,人們在奔小康的路上闊步前行。
從王樓村黨建文化廣場的選址到地磚的鋪設,從健身器材的排布到綠化樹木的栽種,王鵬飛廣泛徵求意見,勾勒出一個未來可供村民互相交流、文藝演出、休閒娛樂「幸福圈」,敲定了全村第一個廣場的建設。在建設過程中,王鵬飛帶領黨員幹部參與施工,保質保量保進度,儘快讓村民有一個休閒娛樂的地方。廣場建成後,這裡多次上演了傳統節日晚會,開展多次黨員固定活動日活動,豐富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整體精神文明素質。通過營造黨建氛圍,以黨建引領促鄉村振興,激發廣大幹部黨員群眾積極投身建設美麗新王樓的「心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