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下滑、負債攀升、融資頻繁 金地集團緣何「掉隊」?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每日財報

作者:何洛

曾因在股市中表現活躍且具有行業代表性而被譽為四大地產龍頭股「招保萬金」之一的金地集團,近年來卻有明顯掉隊的趨勢。

1988年,金地集團初創於深圳,五年後開始正式經營房地產業務。目前,金地集團的業務板塊主要包括住宅地產開發、商業地產和產業地產開發及運營、房地產金融及物業管理服務等。

2001年,金地集團登陸上交所上市,是中國較早上市並實現全國化布局的房地產企業之一,曾被與招商地產、保利地產、萬科股份一起,被稱為地產界的「招保萬金」、「四大龍頭房企」。

然而,2006年後,金地集團由於受管理層變動、戰略保守以及產品定位差異等因素的綜合影響,規模速降,並逐漸與「招保萬」拉開差距。

淨利下降 增速明顯放緩

日前,金地集團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數據顯示,雖然該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的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較上一年同期小幅增長了2.51%和12.11%,為205.64億元和20.2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金地集團雖然籤約面積與籤約金額上升,然而業績反而下降。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金地集團累計實現籤約面積823.50萬平方米,同比上升 15.90%,累計實現籤約金額1700.50億元,同比上升19.90%。但其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404.39億元、49.92億元,同比下降4.92%、7.98%。

《每日財報》通過梳理發現,進入2020年後,金地集團業績持續走低,營收和歸母淨利潤的同比增速由正轉負。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由上一年同期的61.23%驟跌至-33.98%;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也同比下滑了超50個百分點,低至-13.73%。

時至今年上半年,金地集團營業收入增速仍同比下滑11.60%、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同樣下滑17.89%。這也是導致該公司即使業績有所回溫,仍無法扭轉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收淨利增速為負的重要原因之一。

負債承壓 融資頻率提高

規模追趕之下,金地集團的債務壓力反而隨之而來。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金地集團淨負債率從28.40%一路走高至60.24%,即債務在三年內增加了560多億元,淨負債率提升了近50個百分點。而頭部房企碧桂園在2019年的淨負債率為46.3%,萬科股份為33.9%。

自2017年到2019年,金地集團的債務規模從1005億元飆升至2524億元,增長1.5倍;有息負債則從553.54 億元飆升至947.58億元,幾乎翻倍。對於金地集團而言,2020年所面臨的最大壓力,或是債務集中到期的壓力。據統計,2020年,金地集團將面臨328.10億元非流動債務到期,而其2019年末的營收僅有634億元。這意味著,金地集團去年營收的一半都將用於償還到期債務。

從2017年開始,金地集團經營現金流淨額一直為負,今年更是密集發債「借新還舊」。先後用上了短融、中期票據、小公募債券等多種融資手段,且融資金額都是用以償還到期的公司債券。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金地集團已發行共210億元擬用以償還到期的公司債券,其中包括四期共計40億元的超短期融資券、三期共計60億元的中期票據,以及一隻已獲上交所通過的110億元小公募債券。

然而,大力發債下,金地集團的償債能力不升反降。截至今年3月底,金地集團的短期借款微升至33.2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則增長17.06%至384.09億元。當期,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434.48億元,同比僅增5.39%,以此粗略估算,金地的現金覆蓋債務能力較2019年底繼續減弱。

或許是迫於猛增的債務壓力,在密集發債過程中,金地集團還出現一次發債後私自下調利率的行為,一度令市場愕然。

今年4月,金地集團違背了公司債《募集說明書》中所寫的「提升」利率基點的約定,單方面將利率從5.29%調降至1.50%,此舉立刻在投資者中引發強烈不滿。據計算,10億元的債務,照此變更利率,金地集團將省去3700多萬利息。就在下調利率次日,上交所下發問詢函質疑金地此舉是否合規。

質量堪憂 頻陷維權風波

在追求規模擴張下,金地集團近年來不斷被爆出樓盤質量問題,在不少城市,金地

集團正逐漸成為「黑心房地產」的代名詞。

通過梳理金地集團在全國布局下的多個項目,發現金地集團的維權事件可謂層出不窮。上海金地集團佘山天境三期,存在嚴重質量缺陷與銷售時承諾不一致、綠化不達標、車庫存安全隱患等問題。上海松江都會藝境等樓盤也被曝出樓盤裝修太粗糙、存在窗戶縮水、屋頂漏水等問題。鄭州金地名悅軒存在延期交房、武漢金地北辰閱風華以學區房為賣點,結果承諾的學校無法就讀等等。

今年9月初,東莞住建局通報金地物業「涉黑涉惡」一事,由於某地產公司與金地物業將樓盤的架空層違規建設成辦公用房,被部分業主投訴,導致業主維權。今年7月,金地集團在武漢的4個項目均因「以毛坯價備案但賣的是精裝房」而被業主維權。同樣在7月,金地還因涉嫌虛假宣傳而付出巨額代價。據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法院執行裁定,金地集團深圳項目的樣板房和宣傳資料所宣傳的「別墅包含地下負一層及夾層」,因在收房後被認定為違法建築、強制拆除而被23位購房人告上法庭。法院酌定,金地集團共需賠償8109.3萬元,其中約7400萬元為給業主的賠償金,剩餘500多萬元被查封、凍結。

時過境遷,地產界四大龍頭從「招保萬金」變成「碧恆萬融」。掉隊的金地集團如何紓解困境,能否重回行業巔峰,《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金地集團、金地商置2019年交出靚麗成績單
    除了A股上市平臺之外,金地集團旗下還擁有專注於商用地產開發與銷售及持有運營的港股上市平臺——金地商置。更早前公布的金地商置年報顯示,2019年金地商置實現營收117億元,同比增長65%,股東應佔溢利37.99億元,同比增長69%。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0.2392元,上升69%。其中物業租金及管理收入增長32%,業績表現同樣不俗。
  • 頻繁借新還舊 金融街難掩發展掣肘
    而這次發行公司債,也成為金融街年內第8次融資。 8月6日,金融街發布關於累計新增有息負債超過淨資產百分之二十的公告。公告顯示,截至 2020 年 7 月末,公司有息負債餘額為 948.04 億元,累計新增有息負債金額為 78.53 億元,佔公司 2019 年末淨資產的比例為 20.15%。
  • 業績極速下滑、華僑城頻繁轉讓子公司股權,難敵資本寒冬
    其入園遊客數更是突破1.5億人次,是全球主題公園集團三強,位居亞洲第一。作為一家旗下擁有上市公司的大型央企,華僑城有著絕佳的融資優勢,但近幾年來,這家體型龐大的文旅巨頭,卻開啟了「賣賣賣」的資產甩賣模式。
  • 大股東立案調查「尚未解決」 紅太陽2020年上半年業績再曝下滑
    原標題:快訊|大股東立案調查「尚未解決」 紅太陽2020年上半年業績再曝下滑   曾經的農藥龍頭股日漸式微,
  • 譽衡集團股票質押融資負債超70億元
    信邦製藥之外,譽衡藥業是譽衡集團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其早在2010年就上市。譽衡藥業財報披露,因商譽和應收帳款減持,公司2019年巨虧近20多億元,而導致商譽減值的原因是前兩年收購的子公司上海華拓、南京萬川經營業績不達預期。
  • 負債339億2倍業績,擔保關聯方118億
    頻繁對外擔保並提供財務資助,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公司經營狀況良好、現金流充裕的體現。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通過各種子公司出錶轉移負債。 質押股份融資的同時,榮安地產還在發債融資。2020年1月13日,榮安地產公開發行2億元公司債,利率8%,期限5年。都說債券利率與缺錢程度成正比,榮安地產的這個利率可不算低。
  • 銷售增速下滑負債壓力增大 保利地產離前三越來越遠
    銷售增速下滑存貨和負債壓力增大 保利地產離前三越來越遠  1月14日,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保利地產」)早早公布了其業績快報,保利地產繼續保持著房地產企業銷售額第五的位置,但與前三甲的差距在進一步拉大。
  • 鴻商集團負債達843億 旗下洛陽鉬業業績大跌後復甦
    日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自上海清算所獲悉,鴻商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商集團」)2020年度跟蹤評級報告顯示,2019年以來,受洛陽鉬業並表IXM及加大對外融資力度影響,公司負債總額大幅增長,負債中流動負債佔比上升,主要由有息債務構成。
  • 快遞老大哥掉隊,淨利、業務量雙雙下滑,現又陷入了「996」風波
    不過,即便是身後有阿里這個強大的後盾相加持,申通似乎也盡顯「掉隊」之勢。 據申通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申通快遞Q3淨虧損了6547.36萬元,而且自2019年第二季度以來,申通的淨利已經連續五個季度下滑。
  • 美聯儲資產負債的規模連續第七周下滑
    要聞 美聯儲資產負債的規模連續第七周下滑 2020年8月3日 11:42:18 市川新田三丁目
  • ...泰禾集團展望調至「負面」,融資界「網紅」負債壓力有多大?
    某金融機構高管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周期不對的時候,如果地產公司選擇高負債擴張,多半是要付出代價的。」泰禾集團與實控人一度被列為失信人泰禾集團是一家從事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開發的大型知名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0732)。公司創建於1996年,2010年成功上市,是當年國內唯一上市的地產企業。
  • 韓國30大集團債務年增8000億人民幣 企業負債成經濟新隱患
    《亞洲經濟》9月29日援引韓執政黨新世界黨議員沈在哲近日公開的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12月底,韓國30大集團旗下1037家企業的負債總額為1739.89萬億韓元,較2014年同比增長8%(增幅139萬億韓元,約合7942億人民幣),遠遠高於同期公共部門負債(4.3%)和家庭負債(6.5%)增幅。
  • 低溢價私有化長壽花 山東三星集團有「難言之隱」
    藉助長壽花玉米油和油脂業務、輕量化化車輛及鋁合金業務的齊頭並進,山東三星集團營收規模也破百億級大關。天有不測風雲。中美貿易情緒的升溫、國內降槓桿持續加壓以及各行各業存量競爭進入不熱化,山東三星集團經營業績受到不同程度挑戰及考驗。以長壽花為例,2016年至2019年,長壽花營收從32.07億元下滑至30.03億元,淨利率從2.63億元增長至3.2億元。
  • 國瑞置業增長乏力:1月銷售額下滑24% 北京依賴症、負債比率高等...
    中國網財經3月3日訊(記者 舒越)國瑞置業日前發布的未經審核營運數據顯示,2020年1月,集團實現籤約銷售額6.08億元,同比下滑約24.19%;籤約建築面積約2.77萬平方米,同比下滑58%。
  • 負債攀升的大華集團豪賭華南舊改市場
    實習記者 陶婷上海房企大華集團一改低調姿態,加速全國攻城略地,近日在廣州上演首秀。1月15日,大華集團在廣州番禺的紫悅府住宅項目正式啟動,揭開進駐大灣區的序幕。從2017年至2019年,大華集團的銷售總額分別為172.1億元、183.9億元、343.8億元,排名分別為97、115、73。據稱,大華集團2020年的銷售目標為544億元。雖銷售數據呈連年上升之勢,但攀升得卻有些緩慢。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 遠洋集團1905億負債壓頂銷售增速下滑 住宅、物業及文旅項目齊被質疑
    中國網財經9月9日訊(記者 安平 劉小菲)遠洋集團日前交出了2019年中期業績答卷。半年報顯示,遠洋集團2019年1-6月協議銷售金額為600.8億元,同比增長33%,銷售面積為285.0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  協議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這兩個數據,遠洋集團上半年的增速均同比下滑了15個百分點和17.5個百分點。
  • 中南集團變陣進行時:頻頻股權變動和千億規模負債
    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南集團資產總額為2949.54億元,負債總額2687.59億元。新京報記者暫未獲悉中南集團的最新財務數據。近日,中南方面回復新京報記者稱,中南集團這兩年發展較快,經營質量也逐步提高。公司的任何調整都屬於正常的經營性活動,「我們不作回應」。
  • 曾出手救賈躍亭 宜華集團劉紹喜如今該如何自救?
    在此之前,宜華生活母公司宜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於4月24日被中誠信下調評級,中誠信認為宜華集團2020年內集中到期兌付壓力很大,且公司外部融資環境承壓,可動用貨幣資金有限,流動性緊張,公司償債資金來源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 「天津房企」2億債券違約,母公司天房集團債務危機沉重
    ,再融資環境進一步惡化。股權結構圖2015年以來,天津房信營業收入和業績連年下滑,甚至在2018年巨虧13.08億元,當年實現營業收入44.7億元,同比下滑29.85%。《小債看市》分析債務結構發現,天津房信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流動負債佔比為62%。近年來,天津房信的流動負債迅速攀升,2018年中已達到166.72億元,主要為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和短期借款,其一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有55.93億元。而相較於短期負債,天津房信自有資金明顯不足。
  • 樂通股份借款超2億 業績持續下滑擬向關聯方借款補流
    也就是說在借款有所減少的情況下,公司的利息支出卻在上升,證明其融資成本或在逐漸上升。 財務報告顯示,截止去年底,樂通股份流動負債5.25億元,其中短期借款2.37億元,佔流動負債的45.14%,這一比例遠高於同行業。同行業天龍集團這一比例為 14.96%,科斯伍德為 22.67%。